乙炔泄露应急处置.docx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60796951 上传时间:2022-09-19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4.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乙炔泄露应急处置.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乙炔泄露应急处置.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乙炔泄露应急处置.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乙炔泄露应急处置.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乙炔泄露应急处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乙炔泄露应急处置.docx(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乙炔泄露应急处置 吸入:快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奇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赐予输氧。如呼吸停顿,马上进展人工呼吸。就医。 呼吸系统防护:一般不需要特别防护,但建议特别状况下佩带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眼睛防护:一般不需要特别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 手防护:戴一般作业防护手套。 其他防护:工作现场严禁吸烟。避开长期反复接触。进入气瓶间救援,须有人监护。 泄漏应急处理:快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展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集中。喷雾状水稀释、

2、溶解。构筑围堤或挖坑以收容产生的大量废水。如有可能,将漏出气用排风机送至空旷地方或装设适当喷头烧掉。漏气容器要妥当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切断气源。若不能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泄漏处的火焰。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干粉。 治理信息 操作的治理:密闭操作,全面通风。操作人员必需经过特地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穿防静电工作服。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气体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开与氧化剂、酸类、卤素接触。在传送过程中,钢瓶和容器必需接地和跨接,

3、防止产生静电。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破损。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储存的治理:乙炔的包装法通常是溶解在溶剂及多孔物中, 装入钢瓶内。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0。应与氧化剂、酸类、卤素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纳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制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运输的治理:采纳钢瓶运输时必需戴好钢瓶上的安全帽。钢瓶一般平放,并应将瓶口朝同一方向,不行穿插;高度不得超过车辆的防护栏板,并用三角木垫卡牢,防止滚动。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装运该物品的车辆排气管必需配备阻火装置,制止

4、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装卸。严禁与氧化剂、酸类、卤素等混装、混运。夏季应早晚运输,防止日光曝晒。中途停留时应远离火种、热源。 废弃的治理:处置前应参阅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建议用燃烧法处置。 毒理学资料 急性毒性:纯乙炔属微毒类,具有弱麻醉和阻挡细胞氧化的作用。高浓度时排挤空气中的氧,引起单纯性窒息作用。乙炔中常混有磷化氢、硫化氢等气体,故常伴有此类毒物的毒作用。人接触100 mg/m3能耐受3060 min,20引起明显缺氧,30%时共济失调,35%下5 min引起意识丢失,含10乙炔的空气中5 h,有轻度中毒反响。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动物长期吸入非致死性浓度本品,消失血红蛋白、网织细

5、胞、淋巴细胞增加和中性粒细胞削减。尸检有支气管炎、肺炎、肺水肿、肝充血和脂肪浸润。 应急医疗 诊断要点: (1)吸入肯定浓度后有轻度头痛、头昏。 (2)吸入高浓度时先兴奋、多语、哭笑担心,继而头痛、眩晕、恶心、呕吐、步态不稳、嗜睡。 (3)严峻者昏迷。 (4)乙炔急性毒性主要是由于高浓度时置换了空气中的氧,引起单纯性窒息作用,缺氧是主要致死缘由。 处理原则:可参考“丙烯中毒”。 (1)患者移离现场至空气新奇处,吸氧、保温、静卧,避开过多体力活动和心情感动。 (2)保持呼吸道通畅,消失呼吸抑制时赐予中枢兴奋药,必要时建立人工气道以进展机械帮助呼吸。 (3)护肝,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准时发觉和处理其他并发症等支持治疗。 (4)严峻中毒时慎用儿茶酚胺类药物,防止引起严峻心律失常,警觉和处理其他并发症等支持治疗。 预防措施: 停顿吸入,病症快速消逝。实际上,乙炔中毒者的病症局部由于混入的磷化氢、硫化氢和其他气体所致。应留意有否混合气体中毒,尤其是磷化氢中毒的可能性,以便准时抢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