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专业相关知识(DOC 59)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60796588 上传时间:2024-01-23 格式:DOCX 页数:132 大小:264.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审计专业相关知识(DOC 59)_第1页
第1页 / 共132页
审计专业相关知识(DOC 59)_第2页
第2页 / 共132页
审计专业相关知识(DOC 59)_第3页
第3页 / 共132页
审计专业相关知识(DOC 59)_第4页
第4页 / 共132页
审计专业相关知识(DOC 59)_第5页
第5页 / 共1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审计专业相关知识(DOC 59)》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审计专业相关知识(DOC 59)(1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TopS大家网5 / 592012年审计计师-审计专专业相关知识识-串讲班讲义-全第一部分宏宏观经济学基基础 教材比重 宏观经经济学基础115% 企业财务务管理30%(有综合) 企业财务会计30%(有综合) 法律25%(有综合)考试要求 单选题题 多多选题:五选选24个,错错选不得分,少少选所选的每每个正确选项项得0.5分分 综综合分析题:四选144个,错选不不得分,少选选所选的每个个正确选项得得0.5分 第一部分宏观观经济学基础础 第一章概述考情:分值值3分左右【考点一一】宏观经济济学研究的对对象1.滞胀:经济增增长停滞(产产出不变)、大大量失业与通通货膨胀并存存(通货膨胀胀与失业率上上升)

2、。2.研究对对象:短期经经济周期波动动中的失业和和通货膨胀问问题;长期经经济增长问题题。【考点二二】市场失灵灵1.市市场失灵的概概念:市场机机制(“看不不见的手”)不不能有效配置置资源。2.市场失失灵的情形:公共物品、外外部性、不完完全竞争、不不完全信息由政府进进行干预。【考点三三】公共物品品1.特特点:非竞争争性和非排他他性。22.例子:国国防、广播电电视、灯塔、警警察、道路等等。【考点四四】外部性1.情形形:分类影响例子外部经济生产的外部经济济1.私人利益小小于社会利益益2.私私人成本大于于社会成本企业培训雇员消费的外部经济济家庭对周围环境境绿化外部不经济生产的外部不经经济1.私人利益大大

3、于社会利益益2.私私人成本小于于社会成本企业排放污水消费的外部不经经济吸烟2.干预方方式:征税和和补贴;企业业合并;明确确产权;政府府直接管制。【考点五】不完全竞争1.表现:市场垄断(完全垄断、寡头竞争、垄断竞争)2.干预方式:(1)政府管制:经济管制(对垄断厂商的产品价格、产量、市场进入和退出条件、特殊行业的服务标准的控制等);社会管制(保护环境以及劳动者和消费者的健康和安全)。(2)反托拉斯法。【考点六】不完全信息1.主要表现:逆向选择(差的商品将好的商品驱逐出市场)和道德风险(损人利己)。【考点七】总需求和总供给1.总供给决定因素:(1)劳动力(2)生产性资本存量(3)技术。2.总需求决

4、定因素: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政府需求、国外需求。【考点八】国民收入的相互关系国内生产总值(GGDP)地域范围国民生产总值(GGNP)国民范围:GNNP=GDPP+国外净要要素收入国民生产净值(NNNP)NNP=GNPP-折旧等资资本消耗国民收入(NII)NI=NNP-(间接税-补贴)个人收入(PII)PI=NI-公公司未分配利利润-企业所所得税及社会会保险税(费费)+政府给给居民的转移移支付+政府府向居民支付付的利息个人可支配收入入(DPI)DPI=PI-个人所得税税-社会保障障支出【考点点九】国民收收入核算方法法1.支支出法:GDDP=消费CC+投资I+政府购买GG+(出口XX-进口M)2.

5、收入法:GDP=工资、利息和租金等生产要素的报酬+非公司企业主收入+公司税前利润+企业转移支付及企业间接税+资本折旧【考点十】储蓄与投资恒等式1.IS+(TG)+(MX+Kr),政府储蓄=TG,本国用于对外国的储蓄=MX+Kr。2.不管经济是否处于充分就业,是否处于通货膨胀,是否处于均衡状态,储蓄和投资一定相等。【考点十一】宏观经济政策目标1.目标:物价稳定、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2.通货膨胀:市场上过多的流通中的货币(通货)与有限的商品和劳务供给之间价格比例关系的变化,货币相对于商品和劳务的贬值。3.价格指数:消费物价指数、批发物价指数和国民生产总值折算指数。4.充分就业人人都有

6、工作(1)摩擦失业:劳动力流动性不足、工种转换的困难等所导致的失业。(2)自愿失业:工人不愿意接受现行工资水平而形成的失业。(3)非自愿失业:愿意接受现行工资但仍找不到工作的失业。(4)结构性失业:因经济结构变化等原因造成的失业,特点是既有失业,又有职位空缺,失业者或没有适当技术或居住地点不当,无法填补现有的职位空缺。(5)周期性失业:因经济周期中的衰退或萧条时因需求下降而造成的失业。5.衡量经济增长的指标:(新增)(1)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实际增长率(2)国民生产总值(GNP)的实际增长率(3)人均GDP(或人均GNP)的实际增长率 第二章财政政政策分析考情:分值值4分左右【考点一一】财

7、政收入入税收1.地位:财政政收入中的最最主要部分22.特征:强强制性、无偿偿性、固定性性3.调节方方式:宏观税税率确定、税税负分配(税税种选择、制制定税率、税税负转嫁)、税税收优惠和税税收处罚公债特征:有偿性、自自愿性、灵活活性非税收入国有资源、资产产有偿使用收收入,国有资资本经营收益益,政府基金金,行政事业业性收费等。【考点点二】购买性性支出、转移移性支出购买性支出转移性支出特点1.购买商品和和服务,等价价交换2.市场性再分配配活动1.无偿的、单单方面的转移移,不存在交交换2.非市市场性再分配配活动分类1.社会消费性性支出2.政政府投资性支支出1.社会保障支支出2.财政政补贴支出33.捐赠支

8、出出4.债务利利息支出影响对生产流通有直直接影响,对对分配有间接接影响对生产流通有间间接影响,对对分配有直接接影响,是自自动稳定器【考点点三】规模分分析、结构分分析1.规模分析取取决于:(11)满足政府府承担经济职职能、政治职职能和社会职职能的需要;(2)要与与经济发展水水平相适应;(3)要与与本国国情相相适应。2.结构分分析:经济建建设比重逐步步下降;社会会文教比重逐逐步上升;社社会保障支出出比例增加。【考点四】财政政策目标1.优化资源配置2.收入分配公平3.经济稳定增长【考点五】财政政策类型按财政政策功能能1.扩张性:减减税和增加财财政支出。总需求不不足时使用2.紧缩性:增增税和减少财财政

9、支出。总需求过过旺时使用3.中性:保持持平衡。按财政政策调节节经济周期的的作用1.积极(相机机抉择)的财财政政策逆经济风向向行事(1)措措施:调整政政府购买商品品和劳务的水水平;调整税税率;调整税税收起征点和和减免税的适适用条件;调调整转移支付付的条件。【注注意】不包括括改变利率,再再贴现率2.消极(内在在稳定器)的的财政政策:累进税率;转移支付【考点点六】挤出效效应原理理:政府开支支增大会增加加总需求,扩扩大国民收入入,在货币供供给不变的情情况下,造成成货币需求增增加,利率上上升,提高私私人投资的成成本,使得私私人投资被政政府支出从经经济活动当中中“挤”了出出来,结果抵抵消财政政策策的一部分

10、扩扩张效应。充分就业业条件下的作作用最明显 第三章货币政政策分析分值:5分分左右【考点一一】金融市场场1.交交易价格:利利率2.工具按主体直接金融:非专专业金融主体体之间发生的的金融交易,如如非金融机构构的融资者发发行的政府债债券、公司债债券、非金融融公司股票。间接金融:通过过专业金融主主体实现的金金融交易,如如由金融机构构发行的可转转让大额定期期存单、银行行债券、人寿寿保险单等。按交易期限货币市场、资本本市场3.金融市市场的类型: (11)货币市场场:短期存贷贷市场、银行行同业拆借市市场、贴现市市场、短期债债券市场以及及大额存单等等。(22)资本市场场:长期存贷贷市场、股票票、长期债券券市场

11、。4.金融市市场功能实现现的条件:充充分信息;完完全由市场供供求决定的价价格。【考点二二】金融机构构1.中中央银行:发发行的银行;银行的银行行(为商业银银行和其他金金融机构充当当最后贷款人人);政府的的银行(管理理国家金融)。2.商业银行:吸收活期存款是重要标志。3.政策性银行: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考点三】货币政策目标1.目标: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2.充分就业与稳定物价相矛盾:菲利普斯曲线反映失业率和货币工资增长率之间存在着负相关的关系。【考点四】货币政策工具1.典型货币政策工具:经济过热经济萧条优缺点公开市场业务卖出有价证券买进有价证券1

12、.地位:最常常用2.优点点:中央银行行始终处于主主动地位;影影响商业银行行准备金;规规模可大可小小;可以逐日日进行,可以以反方向操作作。3.缺点点:强制影响响力较弱。调整法定准备金金率调高调低效果非常猛烈,中中央银行并不不经常使用。再贴现政策调高调低只能产生间接的的效果;无法法影响利率的的结构;不宜宜随时变动;对商业银行行缺乏强制性性。2.可供选选择的货币工工具:利率政策直接信用控制利率最高限(最最常使用)、信信用配额、流流动性比率和和直接干预等等间接信用指导道义劝告、窗口口指导【考点点五】金融风风险管理1.宏观金金融风险管理理手段:建立立市场运行的的法规体系;制定恰当的的经济政策;对市场进行

13、行监控和约束束;建立市场场的保护机制制2.微微观金融风险险管理的手段段:建立决策策、执行、监监督等相互制制衡的管理体体制;制定内内部运行制度度;采取保证证约束措施;运用科学手手段来缩小或或转嫁风险。【考点六】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差异1.差异:实施主体、传导过程、政策手段、政策时滞、对利率变化的影响。2.主体:财政政策是政府;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3.货币中介指标:如利率、货币供应量、超额准备金、基础货币、汇率等。4.利率:扩张性财政政策趋向于提高利率,扩张性的货币政策趋于降低利率。5.时滞:内部时滞认识时滞从意识到决定采采取政策财政政策=货币币政策决策时滞认识到政策制定定完毕财政政策货币币政策行动时滞制定完毕到开始始执行财政政策货币币政策外部时滞开始执行到对目目标发挥作用用财政政策货币币政策特例:消极极财政政策的的内部时滞为为零【考点七七】财政政策策与货币政策策的协调配合合双紧需求膨胀,物价价迅速上升;瓶颈产业对对经济起严重重制约作用;经济秩序混混乱,经济出出现过热现象象。双松大部分开工不足足,设备闲置置;劳动力就就业不足;大大量资源有待待开发;市场场疲软,经济济增长乏力。松紧搭配适宜于在社会供供求大体均衡衡的条件下对对供求结构进进行调整,目目的是解决供供求之间的结结构性的矛盾盾。松财政,紧货币币投资需求过旺而而消费需求不不足并引起投投资品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市场营销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