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心理调适与良好个性培养研究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60796526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0.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生心理调适与良好个性培养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小学生心理调适与良好个性培养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小学生心理调适与良好个性培养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小学生心理调适与良好个性培养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小学生心理调适与良好个性培养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生心理调适与良好个性培养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生心理调适与良好个性培养研究(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生心理调适与良好个性培养研究专题讲座一、心理小游戏你的性格对别人有影响吗?有没有感觉身边的朋友,有的和你走得近,有的却和你走的远,想知道他们眼中的你吗?想知道你的性格对别人的影响吗?下面的五个选项中的树木是五种不同的状态,代表了五种不同的心理状态,选出你认为最美的一种状态。A、 狂风暴雨中的种。 B、干枯的枝条。 C、茂密的矮灌木。D、 雪地里有松树。 E、高耸入云的大树。结果分析:选择A、喜欢置身在这种恶劣的天气中,是不是你对现实生活有一些不满意呢?建议你改变自己的心态,否则你的性格可能会伤害到身边的朋友,有什么想法,去和朋友们沟通一下吧。选择B、你的情绪是不是经常发生变化呢?你应该很适

2、合当作家、艺术家等需要创意的工作,离群的你可能不喜欢与别人交流,因为你的想法总和别人不一样。选择C、你就像一个传说中的英国贵族阶层的人物,有着绅士般的从容和坚定。你的道德观念远比欲望更坚强。所以,你的言谈举止总是规规矩矩,不敢越雷池一步。在这人际关系日益复杂的今天,则会有惴惴不安之感,你对旁人大胆的言行总是惶惶不可终日。新的生活习俗你要试着接受,你真的需要改变了。选择D别人总会感觉到你的浪漫与乐观。这种乐观会无法遏止地从你的内心散发出来。即使身陷杳无人烟的雪地,你仍能自得其乐,对于学习和生活永远保持期望和努力的态度。选择E你向往着清晰明朗的世界,可能你现在的生活状态乌云密布。和同学的关系是否陷

3、入泥沼、混沌不清?还是学业亮起红灯?走出目前的混沌壮态,你才能看到万里无云的天空。二、健康与心理健康知识1、健康的内涵健康,按照传统的观念和习惯的看法专指生理健康,而没有考虑心理方面健康。词海(缩印本,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年版)把健康界定为:人体各器官系统发育良好、功能正常、体质健壮、精力充沛并具有良好劳动效能的状态。”这样理解健康显然是步全面不完整的。世界卫生组织(WHO)1964年成立时,在其宪章中对健康的含义做了科学的界定:“健康乃是一种在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完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的状态。”就是说健康这一概念的基本内涵应包括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良好三个方面

4、,表现为个体生理和心理上一种良好的机能状态。心理健康的内涵(1) 外国学者对心理健康的界定从不同角度有不同的理解。有的认为心理健康是环境的适应状态。如学者麦灵格(K Menninger)说:“心理健康是人们与环境相互之间具有高效率及快乐的适应情况。心理健康的人应能保持平静的情绪、敏锐和智能、适于社会环境的行为和愉快的气质。”有的认为心理健康是符合社会标准的行为。如国外学者波肯(WWBochm)说:“心理健康就是合乎某一水平的社会行为。一方面能为社会所按受,另一方面能为本身带来快乐。”(1) 我国对心理健康的界定我国心理学者对此问题也各有看法,滋列举部分有代表性的观点如下:中科院王极盛教授认为,

5、心理康指的是人的一种良好的心理状态即以积极的反应形式去适应自身环境、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充分发挥人的身心潜力。心理学者陈永胜认为,心理健康就其本质而言,应当是一个人的整个心理面貌在大脑机能正常的前提下,不断向社会所要求的精神文明程度渐次发展的过程。学者张湖德认为,所谓心理健康,就是指心理活动正常。学者颜世富提出,心理健康应该包括以下12个方面的内容:智力正常;有安全感;情绪稳定,心情愉快;意志健全;对自己有充分的了解,并能作出恰当的评价;适应能力强;能够面对现实、正视现实;乐于学习、工作和社交;人际关系和谐;人格完整和谐;睡眠正常,生活习惯良好,心理和行为与年龄相符合。(一)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

6、含义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界定所谓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指根据心理活动的规律,采用各种法与措施,以维护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及培养其良好的心理素质的教育。从内容来看,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包括两项基本任务:一项是心理素质教育,主要是使个体形成健康的心理,从而能更好适应社会,健康地成长、发展。这项任务包括:(1)帮助学生维持健康的心理状态,避免其出现异常的心理状态;(2)帮助出现了心理问题的学生及时摆脱情绪困扰,恢复正常状态;(3)协助心理不健康的学生恢复健康状态。1、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1)智力活动正常这。求知欲强,好奇好问,爱观察,爱学习。爱幻想,有抱负,注意力比较稳定、集中,喜欢自己动手做事

7、。(2)乐于同人交往,能适应学校和家庭的生活。心理健康的孩子乐于交朋友,待人热情,能跟周围的人友好沟通,富于同情心中有他人、有集体,“合群儿”,能适应学校的集体生活,在家里跟家人和睦相处,心情愉快。(3)性格开朗活泼,情绪饱满愉快。心理健康的孩子热爱生活,心胸开阔,天真活泼,乐观,积极向上,心地善良,能控制自己的情绪,能解脱烦恼。(4)能悦纳自己,比较正确地评价自己。心理健康的孩子懂得自尊、自爱,不自卑也不妄自尊大,自信心强,有一定的独立性,喜欢独立做事,也爱表现自己(或“逞能”)。(5)具有正常的行为方式。行为方式的正常表现在以下四个一致上:行为举止与年龄特点相一致,如小孩就要像小孩,不能过

8、于老成,不能失去孩子的天真、顽皮、好玩儿的特点;行为方式与社会角色相一致,如学生应勤奋好学,遵纪守法,子女应当孝敬父母等;反应强度与刺激强度相一致,如该激动时激动,不因琐事而发脾气,该冷静时就冷静;行为总体上相一致,不是忽冷忽热,喜怒无常。三、心理小故事画叶逢生几十年前,美国纽约一场可怕的肺炎在全市流行,许多人因此而丧生。女画家琼茜终因体质虚弱抵抗不住疾病的袭击而病倒了。她躺在床上,被疾病折磨得痛苦不堪。医生来给她治疗多次,也没有什么效果,她只觉得越来越虚弱,并且吃不下东西。望着窗外那围墙上渐渐凋零的长青藤和一片片叶子在秋风中飘落,一种悲观绝望的情绪笼罩了她。她想:“我的生命也许就像这长青藤上

9、的叶子随着严冬的到来而飘落。”她开始数那剩下的叶子,当还剩最后一片叶子时,她绝望了,失去了生活的勇气和信心。那天晚上,雨下个不停,风刮得很紧,她在昏迷中渐渐睡去,她觉得自己再也不会醒来了,在那最后一片叶子飘落时,她的灵魂也将随着飘去。当黎明到来时,风雨停止后,她醒了。她的女友为她拉开了窗帘,她的眼光慢慢地转向那长青藤。“啊!叶子!”她惊异地喊了出来,最后一片叶子竟奇迹般地依然挂在那根藤上。暴风雨竟没有将它打落。她感到生命之树复活了,她眼中充满了希望,她相信自己不会死了,她喃喃地说:“我还会活下去,就像那片树叶,不是吗?”兴奋使她坐了起来,并且开始能吃得下东西了。没有几天,她身体就完全康复了,她

10、又拿起了画笔。 其实,那片叶子是她的邻居,老画家贝尔曼画的,贝尔曼从琼茜的女友那儿知道她的病情,并且知道,那片树叶牵连到琼茜的生活勇气时,老画家就在那暴风雨的夜晚用彩笔精心绘在那长春藤的围墙上。这是老画家的杰作。两天后,老画家自己因感受风寒,患肺炎而死去了。他用自己的智慧,艺术乃至生命,拯救了别人。老画家为什么能通过画树叶就可以提高琼茜的生活勇气呢?原来这是暗示的力量。所谓“暗示”,是指人或环境以不明显的方式向我们发出某种信息,而我们又无意中接受了这些信息的影响并做出相应行动的心理现象。暗示可以治疗某些心理上的疾病,它能奇迹般地发掘人的心理潜力。四、开展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是学生健康、全面

11、发展的保证从这个发展的角度来说,注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有四方成面意义。、有利于学生的身体健康成长中小学生下处在心理机能迅速发育成熟的时期,因此,开展心理健教育,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就是及时地针对性地施以教育,对症下药使学生知道什么是健康和不健康的心理,学会保持心理健康就能促进学生身体健康成长。2、有利于学习、工作效率的提高健康的心理对于学习、工作的效率起重要的作用,一个心理康的朝气蓬勃,开朗乐观,学习的工作劲头足,效率高.而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常常心神不定,思虑过多,不能集中精力于学习和工作上,既影响生活效率,也大大妨碍创造才能的发挥。3、有利于智力与个性的和谐发展心理健康对于促

12、进人的智力与个性和谐发展,发挥人类最大的聪明才智,对培养人才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处在智力发展成熟和个性形成时期的中学生尤为重要.一个人重视心理健康,可使大脑处于最佳状态,更好地发挥大脑功能,有利于开发智力,充分发挥各种能力,有利于个性的发展。4、有利于心理问题的预防心理问题的发生,有一个从量到质变的过程.我们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就会注意防止和消除产生心理问题的各种因素,以防止心理问题的发生和发展.人的心理问题,大多数是在成长过程中受到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积累逐渐形成的.如果发现学生有了心理问题的苗头,就及时采取适当措施,使它在量变过程中得以终止和消失;如果学生确实患了心理疾病,应及早训别并推介给心

13、理专家给予积极的治疗,使之尽快恢复健康. 五、开展中小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两大需要(1)开展中小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青少年身心发展特点的需要青少年时期是一个非常特殊的阶段,个体从儿童进入青少年阶段,其身心发展起了重大的变化.首先是出现发对其心理与行为有着重要影响的两个方面需要,一是性的成熟,使青少年性意识与冲动出现;二是由于身体的全面发展与需要的形成,使表少年产生了成人感,出现了强烈的独立性需要.这些特定的矛盾,导致了他们在各方面表现出既不同于儿童,又区别于成人的心理特点,使他们最容易进入心理不平衡状态而又最孙容易通过自我调节或寻求成人蔬导心得到解脱.因此,对表少年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尤其迫切.(2)开

14、展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当前社会变动时期的需要近几十年的发展,随着社会变革而产生的一些变化或暂时不可避免地滋生的一些影响,都将对青少年心理状态产生消极影响.从家庭方面来看,离婚率不断增高,家庭温馨气氛减少,家庭对独生子女不当的管教方式,都会对表少年心理健康产生消极影响;从学校方面来看,高考升学压力,频繁的测验考试,学生分数排位等,导致竟争激烈,压力增大,使表少年学生无休止地陷入紧张、焦虑、担心、挫折等不平衡状态中;从社会角度来看,一些黄色、淫秽东西的出现,信息渠道的畅通,政府部门一些不正之风,观念的多元化,也将对表少年的心理健康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在中小学生开展心理康教育不仅非常重要而且非常迫切。同学们,我们学校的心理健康咨询室和心理健康活动室,在四位老师的积极筹备下初步建立,这将会给同学们带来心灵旅程的灿烂阳光,愿同学们身体健康,心灵美丽!愿快乐伴随你美好的人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