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行天桥工程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60793754 上传时间:2023-10-20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64.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行天桥工程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人行天桥工程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人行天桥工程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人行天桥工程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人行天桥工程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行天桥工程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行天桥工程施工方案.docx(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主要施工方法一、工程概况工程名称:xx人行天桥工程地点:xx支三路以东约40米处建设单位:xx市政建设开发总公司设计单位:xx市政工程设计院本工程为跨越xx的行人和自行车过街天桥,位于xx在支三路以东附近处。其主要功能是为了解决xx在支三路附近北侧居民的出行和避免大幅度的挖深的需要。xx是东西向穿越本岛的一条城市主干道,未来将过渡为城市快速路。xx在支三路北附近,高程低于现状地面甚多,建成后的xx北侧将形成高档墙挡护的格局,行人过街不易;同时按道路北侧规划,该地区将建一所小学。天桥设于支三路路口以东40余米处。该位置路北侧为三级档墙,天桥以单跨越xx机动车道,两端带人行道及自行车推坡道:北端接

2、主桥以单跨跨越人行道接北侧第一级挡墙顶端平台上方;从而实现北侧居民直接与路南的联系。通过梯道及坡道为行人、自行车过街分别提供了方便。满足交通功能要求。该桥桥型简洁明快,有轻盈的外观,可漆成乳黄色,远观若隐若现,能淡化自身与周围环境相协调。梯道及坡道对称布置,有利于缩小其在路纵向的体量,形成对称美;通过各自休息平台的组织,使梯道和坡道的空间曲线交错上升,形成富有韵律的动感造型,有很好的造景效果。二、天桥技术参数与结构特点1、桥面净宽:桥面净5.1米,总6米。坡道净宽:1.8+2*0.1=2.0米;梯道净宽:1.35+2*0.1=1.55米。2、桥下净空:机动车道高5.0米,人行道高2.3米;3、

3、荷载(考虑偏载):5kn/m2,风荷载1.0kn/m2,地震烈度为7度。主桥为单跨43.20m的中承式钢管砼拱桥,矢跨比1/6,拱肋及加劲梁,主拱内径600mm,供脚处内径800mm,吊杆采用40级冷拉钢筋,外面罩503不锈钢管防锈和装饰,拱肋为二次抛物线的曲线拱,吊杆间距为5m,拱的中矢高7.2m,桥下车道净空大于5m,拱肋间在拱脚段设K撑,拱顶设两处横撑。拱梁固结结构,主梁全长34.892m。梁高50cm,铺装层4-8cm。为满足桥梁美观和降低两侧梯道,减少梯道和坡道长度的要求,梁体设计为坚向弯曲。主梁不设预拱度,在桥面形成二次抛物线竖曲线。在两加劲梁之间用钢件联结,形成纵横传力的正交异形

4、板体系,同时抵抗水平力。主梁、边梁、梯道、坡道均为全焊钢梁。桥面横坡为二次抛物线Y=-1/182.25*X2+0.08,由铺装砼及贴面砖调整成形。梯道、坡道的设置:人行梯道为桥下双向起步,集中到拱座尾端,在休息平台转向,紧随拱肋斜坡拾阶而上,至主梁与拱结合部。考虑到北侧档墙上的居民出行方便,在北侧边梁末端加设一段2m宽的梯道。助残坡道平坡为10%; 坡道由3个直线段加1个半圆(中夹一小段直线)组成,平面上按主梁轴线反对称置,桥下起步,与拱脚前缘并靠。能通过空心的拱座组织人行方向。坡道在拐弯处设下缓坡作为休息平台。坡道与边梁的宽度均为净1.8+20.1=2m,坡道、平台厚度均为25cm。梯道每阶

5、高15cm,宽30cm。基础均为人工挖孔灌注桩,桥台基础每侧6根桩,桩长12m。其余桩长均为8m。桩基和承台均采用C25混凝土结构。下部构造:主桥边墩两根,采用D=50cm圆钢柱墩,钢柱中心填充C40砼。助残坡道一层一根墩柱,共5根,均采用D=50cm钢圆柱墩;装饰部分:各墩柱漆成乳黄色,外观若隐若现,易与大环境协调。主拱圈采用桔红色的油漆形如一道彩虹。栏杆均为不锈钢,能减少今后清洁及维护的工作量。桥面、梯道、平台、坡道粘贴枣红色防滑印华地砖。其余各处外露钢板均采用红丹打底、高级白胶瓷漆二度。柱底钢材保护部分的混凝土采用与人行道色彩协调的石材贴面。排水设计:所有梁体和梯道外侧边钢板均露出10m

6、m滴水,梯面均设有1%坡度利于排水,竖面根部设有20mm收斜的防积污。桥面坚曲线和横坡足以满足梁体排水要求。三、主要施工方法(一)土建工程1.施工测量 1.1根据监理工程师提供测区范围内导线点及水准点的基本数据,采用TC1500型全站仪进行符合和验算,确保提供数据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当对数据有异议时,及时与监理工程师共同核实.1.2根据监理工程师提供的且已复核有效的三角网点和水准点,研究增设工程控制点,平面控制点的增设以监理工程师提供的三角点为基础,保证主体结构的每个拐点均有控制坐标,同时用保护桩进行保护,施工测量允许偏差按以下控制. A.水准测量高差闭合差:20(mm),其中L为水准测量闭合路

7、线长度。B.导线测量角闭合差:40(mm),其中n为导线测量的测站数。C.导线测量相对闭合差:1/3000。D.直线丈量测距两次较差:1/5000。 1.3 根据监理工程师提供的三角网点和水准点,我司将采用先进测量仪器精确地测定各分项工程平面控制点的位置,进行放样测量并完成全部测量数据的计算工作,施测前先将有关施工测量的意见报告报送监理工程师审批。2、人工挖孔灌注桩的施工:2.1 施工程序:场地整平放线、定桩位挖第一节桩孔土方支模浇灌第一节混凝土护壁在护壁上二次投测标高及桩位十字轴线安装活动井盖、垂直运输架、起重电动葫芦或卷扬机、活底吊土桶、排水、通风、照明设施等第二节桩身挖土清理桩孔四壁、校

8、核桩孔垂直度和直径拆上节模板,支第二节模板,浇灌第二节混凝土护壁重复第二节挖土、支模、浇灌混凝土护壁,各道工序循环作业直至设计深度检查持力层后进行扩底清理虚土、排除积水、检查尺寸和持力层吊放钢筋笼就位灌筑桩身混凝土。2.2 为防止坍孔和保证操作安全,桩孔设混凝土支护,每节高1.0m,厚15cm,每节底部外扩15cm,混凝土用C20。2.3 护壁施工采取一节组合式钢模板拼装而成,拆上节支下节,循环周转使用,模板用U形卡连接,上、下设两道半圆组成的钢圈顶紧,不另设支撑;混凝土用吊桶运输,人工浇筑,上部留100mm高作浇灌口,拆模后用砌砖或混凝土堵塞,混凝强度达1.2N/mm2即可拆模。2.4 挖孔

9、由人工从上到下逐层用镐锹进行,遇坚硬土层用锤、钎破碎。挖土次序为先挖中间部分,后挖周边,允许尺寸误差3cm,扩底部分采取先挖桩身圆柱体,再按扩底尺寸从上到下削土修成扩底形。弃土装入活底吊桶或箩筐内。垂直运输,在孔上口安支架、工字轨道、电葫芦,吊至地面上后,用手推车运出。2.5 桩中心线控制是在第一节混凝土护壁上设十字控制点,每一节吊大线锤作中心线,用尺杆找圆周。2.6 钢筋笼就位用小型吊车进行,上下节主筋采用帮条双面焊接,整个钢筋笼用槽钢悬挂在井壁上,借自重保持垂直度正确。2.7 混凝土用砼运输汽车及手推车向桩孔内灌筑。混凝土下料采用串桶,深桩孔用混凝土导管,如地下水大,应采用混凝土导管水中灌

10、注混凝土工艺,混凝土要垂直灌入桩孔内,并应连续分层灌筑,每层厚不超过1.5m。本天桥为小直径桩孔,6m以下利用混凝土的坍落度和下冲力使密实,6m以内分层捣实。2.8 灌注拱圈内砼配合吊装程序进行,内砼应充满,振捣充分。3、人行道、主桥、扶梯和坡道的铺装施工 3.1 钢筋混凝土基础施工前进行清扫洒水湿润,以增加粘结摩擦力,并及时养护,施工时认真控制混凝土顶面高程.坡度与平整度。 3.2 铺装前先湿润砖和基层表面,铺砌砂浆均匀.砖稳固不松动,纵横直顺.平整度符合要求。3.3 灌缝饱满,不得有翘动现象,沟缝整齐平顺不得污染砖面。与其他构筑物衔接处接顺不得有积水现象。(二)钢结构制作工程 钢结构件的制

11、作安装按照国家标准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5-95)、建筑钢结构焊接规程(JGJ81-91)、城市人行天桥与人行地道技术规范(CJJ69-95)等有关规范规定及施工图纸进行技术文件资料编制和施工。全桥钢结构用钢包括拱圈均采用Q345-B钢,加工前应进行防锈处理,各不规则负板加工时应现场11放样确定,钢结构连接构造应符合国际GB50205-95有关条文的规定。焊条、焊丝及焊剂的选用,要求焊接缝和热影响区的母材,各项机械性能指标不低于出厂母材指标,除注明者外,各处焊缝高度不小于被焊较薄钢板厚度的0.7倍且不小于5mm;桩基、承台和桥梯采用C25、桥梯基础采用C25、拱座及钢管内混凝土

12、采用C40(加微膨胀剂)砼。所有材料使用前需经过检测部门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钢梁的制造应符合钢桥制造规范及钢结构制造有关规范。南北两侧梯道及坡道布置复杂,下料请小心。拱肋、加劲梁和主要箱形构件,均采用开坡口溶透的自动焊或半自动焊。其他次要构件的角焊缝采用下熔透的手工焊接。对接采用铲平的熔透的接焊。杆件对接板的焊缝应错开,不能在同一断面上。熔透焊缝全部进行超声波探伤。焊接工艺的选择,必须是焊缝和热影响区的材质不低于母材的机械性能,焊接内应力小,变形小。焊接前的焊缝边母材必须用手提砂轮除锈,焊成杆件后应喷砂或抛丸除锈。后喷涂二道环氧富锌底漆,运往工地安装。施工管理机构设置如表1.1,制作工艺流程如

13、表1.2。主桥采用分段预制、现场拼接的工艺进行制作施工。1、样板制作:根据施工图纸进行各部件的样板制作,样板制作误差应符合表1.3规定。 表1.3项 目允许偏差(mm)宽 度、长 度+0.5,-1.0曲线样板上任意点偏离1.0制作工艺流程 图1.2施工图纸会审技术交底 公司技术工艺部 编制材料清单 编制制安工艺 材料进厂、材质验收 制安工艺技术交底 制作样板.号料.下料 放大样、制作胎架 质 量 检 验 喷砂除锈、喷涂底漆 部件拼装焊接 焊缝二次除锈、补防锈漆 工厂预拼装 喷涂中间漆、面漆 质 量 检 验 公司钢构厂 装 运 进 场 吊 装 拼 焊 人行天桥工地现场 质 量 检 验 二次除锈、

14、补漆 装 饰 安 装 质 量 检 验 竣 工 交 付 2、号料:根据施工图纸及套料图,依据样板尺寸、形状进行号料,号料尺寸偏差1 mm。3、下料:切割前将板面的浮锈、污物清除干净。钢料放平、垫稳,割缝下留有空隙,根据号料尺寸进行切割,气割后立即清除熔渣及飞溅物。剪切长度允许偏差为2mm,边缘缺棱1mm,型钢端部垂直度小于等于2.0mm。4、胎架制作:胎架制作为拼装关键步骤,按照施工图纸及工艺要求,根据主梁底面外形形状尺寸并分三节进行拼装胎架制作,胎架各杆件之间用角钢连接,每隔5个间距设十字支撑一道,立杆及横杆间距小于1m,以保证胎架有足够强度,测量胎架标高及外行尺寸以保证拼装准确度。5、拱圈的制作与主梁对应分三节预制,分别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