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运病人法及平车、轮椅使用法.doc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60792027 上传时间:2023-09-25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3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搬运病人法及平车、轮椅使用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搬运病人法及平车、轮椅使用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搬运病人法及平车、轮椅使用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搬运病人法及平车、轮椅使用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搬运病人法及平车、轮椅使用法.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搬运病人法及平车、轮椅使用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搬运病人法及平车、轮椅使用法.doc(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搬运病人法及平车、轮椅使用法搬运病人法及平车、轮椅使用法【目的】1、掌握平车、轮椅运送方法及注意事项。2、结合其他相关知识根据不同病情采用合适的运送方法。【评估】1、患者的体重、意识状态、病情与躯体活动能力。2、患者的病损部位与合作程度。3、轮椅及平车性能是否良好。【用物准备】平车;轮椅;中单。【实验方法】1、布置预习并向护生说明实验目的,围绕搬运病人法及平车、轮椅使用法向护生提出环境布置及实验要求,指导护生选择合适病例,预习准备时间为一周。2、提供模拟情境:模拟情境一:患者A,左侧膝关节韧带损伤2周,尚不能行走;模拟情境二:患者B,急性骨髓炎,体重31kg;模拟情境三:患者C,右小腿胫腓骨骨

2、折2w,体重40 kg,一般情况良好;模拟情境四:患者D,消化性溃疡大出血后2天,体重52kg,体质虚弱;模拟情境五:患者E,颈椎骨折1w,体重75kg,神志清;3、搬运步骤:素质要求备齐用物病员准备核对、解释轮椅、平车推至床旁,将闸制动搬运至平车、轮椅上(根据模拟情境选择相应搬运方法)协助病人坐好/躺好、保暖整理床单元模拟情境一应采用轮椅运送法,嘱病人靠后坐,勿自行下车,注意保暖;模拟情境二应采用一人搬运法,平车头端与床尾成钝角,搬运者一臂自病人腋下伸至对侧肩部,一臂伸入病人股下,病人双臂交叉于搬运者颈后;模拟情境三应采用二人搬运法,平车头端与床尾成钝角,甲托住病人头、颈、肩和腰部,乙托住病

3、人臀部和膝部;模拟情境四应采用三人搬运法,平车头端与床尾成钝角,甲托住病人头颈肩和胸部,乙托住病人背腰臀部,丙托住病人的膝部及脚部;模拟情境五应采用四人搬运法,平车紧靠床边,在病人腰臀下铺中单,搬运者甲乙分别抬起病人的头颈肩及双腿,丙丁紧紧抓住中单四角,四人同时抬起,将病人轻放于平车中央。4、操作过程中要求模拟护士与患者之间进行沟通,体现对患者的关心。动作轻稳,多人搬运时动作协调。安置各种卧位、扶助病人更换卧位【目的】1、掌握常用各种卧位的目的、实施方法。2、结合内外妇等知识,根据不同病情或检查需要参考下列模拟病例(或自行设计)能为患者正确安置各种卧位,并掌握注意事项。【评估】 1、患者的一般

4、情况,如意识、病情、年龄、文化程度、目前的治疗方案。2、以前有无该卧位的经历及合作程度。3、患者的自我照顾能力及活动是否受限。【用物准备】设备、功能齐全的病床,软枕若干个。【实验方法】1、布置预习并向学生说明实验目的,围绕卧位安置向学生提出实验要求,提供模拟情境,预习准备时间为一周。2、提供模拟情境:模拟情境一:患者A,腰麻下行子宫肌瘤切除术后送入病房,右手背在输液,主诉发冷;模拟情境二:患者B,急性阑尾炎术后(术中见阑尾明显肿胀,阑尾腔内有积脓,阑尾周围腹腔内有少量混浊液)1天,BP120/80mmHg,一般情况良好; 模拟情境三:患者C,哮喘急性发作,不能平卧,面色苍白,口唇紫绀,R38次

5、/分;模拟情境四:患者D,车祸致开放性骨折,BP80/50 mmHg,P130次/分,细弱,皮肤苍白,四肢湿冷,意识清,表情淡漠;模拟情境五:患者E,G1P0孕28周,产前门诊检查发现胎儿横位,余正常。模拟情境六:患者F,颈椎骨折行颅骨牵引,一般情况良好;模拟情境七:患者G,G1P0孕38周,胎膜早破。3、卧位安置步骤:素质要求备齐用物病员准备核对、解释安置卧位(根据模拟病人选择相应卧位)协助病人躺卧舒适模拟情境一应安置去枕仰卧位,头偏向一侧,枕头横立于床头,注意保暖;模拟情境二应安置半坐卧位,先抬高床头支架3050o,再摇起膝下支架;模拟情境三应安置端坐位,先扶病人坐起,抬高床头支架7080

6、o,床上放跨床小桌,协助病人伏桌休息;模拟情境四应安置休克卧位,抬高头胸部约1020o,抬高下肢2030o;模拟情境五应安置膝胸卧位,病人跪卧,两小腿平放于床上,大腿和创面垂直,胸贴创面,腹部悬空,臀部抬起,头转向一侧,两臂屈肘,放于头的两侧。模拟情境六应安置头高足低位,抬高床头脚1530cm;模拟情境七应安置头低足高位,枕头横立于床头,抬高床尾脚1530cm;4、操作过程中要求模拟护士与患者之间进行沟通,体现对患者的关心。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的测量及记录【目的】体温、脉搏、呼吸与血压是生命维持的基本征候,是机体内在活动的客观反映,是衡量机体状况的指标,合称为生命体征(vital signs

7、)。正常状态下生命体征应该维持在一定的范围内且相互之间有一定的关系和影响。生命体征能反映身心的微小变异,通过观察生命体征可以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与转归,为预防、诊断、治疗与护理提供依据。而生命体征是护理人员最常收集的资料,收集数据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评估】1、患者的一般情况,如年龄、性别、文化程度、意识、疾病类型,目前病情和治疗情况、合作程度等,判断测量体温、脉搏、呼吸与血压的顺序,适宜采用何种测量体温的方法及测量脉搏、呼吸的时间。2、30分钟内患者有无进食、坐浴、冷热敷、剧烈活动、情绪波动等影响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的生理因素存在。3、患者有无偏瘫、功能障碍。【用物准备】

8、1、治疗盘内备已消毒的体温计、消毒纱布、弯盘(内垫纱布)、血压计、听诊器、秒表、笔、记录本。2、若测肛温,另备润滑油、棉签、卫生纸【实验方法】一般病人的测量:每位学生作为实习护士及模拟的一般病人,进行相互间的生命体征的测量,每个学生分别在各组带教老师的指导下,严格按照各项操作步骤练习,各指导老师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具体操作流程如下:特殊病人的测量:给出下列情境,提出正确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的方法。先分组讨论,每人发表自己的意见,最后在教师的指导下提出下列病人的测量顺序、部位、测量的具体方法、时间等。模拟情境一:患者,79岁,神志不清,左侧偏瘫,呼吸极度微弱,难以观察,请你准确的测量该患者

9、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模拟情境二:患者,6个月,需测量,请你合理的安排好测量的顺序及测量的方法。模拟情境三:患者C,67岁,诊断为心房颤动,请你准确的测量该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模拟情境四:患者D,28岁,两上肢严重烧伤,面颊部刚作过冷敷,请你准确的测量该患者的体温、脉搏、血压、呼吸。针对上述四个不同的情景提出以下参考性的意见:患者:神志不清,应测腋温;左侧偏瘫,应在右上肢测血压,并在右桡动脉测脉搏;呼吸极度微弱,难以观察,需用少许棉花置于鼻孔前,观察棉花被吹动的次数,数1分钟。患者:是个患儿,主要是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的测量顺序不同,应该先测呼吸,其次测脉搏,再测血压,最后测体

10、温。避免小孩的哭闹而影响呼吸、脉搏、血压值。患者C;是67岁的心房颤动患者,此病人的脉搏多为短绌脉,故需两位护士同时为其测量,即一人测量脉搏的同时由另一人为其测心率,测量时间为1分钟。患者D:两上肢严重烧伤,应在下肢测量血压,并注意所测数据与上肢的不同;面颊部刚作过冷敷,不宜立即测口温,可以给他测腋温或需等待30分钟再测口温。其余的非特殊的测量可参照一般病人的测量步骤。同学间相互测量一周并记录,每人绘制一体温表。体温表的绘制要求见附录样板。整个操作过程要做到态度认真、操作规范、数值正常、关心患者,也能较好的与病人沟通交流,从而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出入院护理【目的】出入院护理模拟情景演示以护生主

11、动活动为中心,通过护生自行设计、角色扮演,使护生进入角色状态,打开思维的闸门。培养她们敏锐的观察力激发她们的创造想象力,激活各科学习中储存的知识,从不同角度、使用不同方法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从而促进护生创新思维的发展。例如:本实验中,场景布置、道具使用、语言表达、操作程序及表演艺术都需要护生的集中思维和发散思维而完成。避免定势心理产生。【评估】患者的一般情况,如意识、病情、生命体征等,判断是一般还是急症患者。是否需要卫生处置采用何种运送方式【用物准备】平车 轮椅 血压计 氧气 体温计 【实验方法】要求:学生先预习,自行设计情景,编写教案,采用角色扮演。通过演示,掌握一般患者和急症患者的入院护理

12、。1病例选择:教师启发式指导护生选择合适病例。要求:一般病例如:高血压、冠心病;急诊病例如:高空坠落后多发伤、颅脑外伤、急性内脏大出血、孕妇胎膜早破、电击后心跳骤停等;急诊手术病例如:急性胆囊炎、脾破裂等。2人员组成:任课教师和护生。参与演示的护生(由护生定)分成三组,分别演示“一般患者”、“急诊患者”、“急诊手术患者”入出院护理全过程。根据模拟情景不同,每组护生数在58人不等,分别扮演患者、家属、急诊室护士、病区护士、医生、麻醉师等、住院处工作人员角色。不参与演示的护生都作为评议员,并分成若干小组,负责评价各组演示情况及各模拟角色的护生在演示中的优缺点。3场景布置:模拟医院布局,设置急诊抢救

13、室、住院处、病区护士站、治疗室,备有平车、轮椅、血压计、氧气等常用设备及急救器械、药品等,环境布置均由护生自己设计完成。4演示内容:“急诊室护士”要完成对患者的急救处理、急救记录、与家属的沟通、患者的运送等;“住院处工作人员”要完成入院登记、卫生处置、与病区联系、运送患者等;“病区护士”要完成床单位准备、患者的接待、入院健康评估、医嘱处理或术前准备、抢救配合、卫生宣教、出院患者床单位的处置、医疗文件的处理等;“医生”要完成病史采集、体格检查,根据病情调整医嘱;“患者”则要根据病情随时作出反应。【操作流程】一、一般患者入院护理1、办理入院手续 2、卫生处置 3、护送患者入病区4、准备床单位5入病

14、区指导6、测生命体征和体重7、填写有关表格用蓝钢笔逐页填写住院病历眉栏及有关表格。体温单4042之间的相应时间栏内用红钢笔纵行填写入院时间,记录首次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及体重值。 填写入院登记本、诊断卡和床尾卡,并将诊断卡和床尾卡分别插入患者一览表上和床尾夹内。8、通知医生9、根据医嘱,通知营养室准备膳食。10、按护理程序收集患者的有关健康资料,进行入院护理评估,制定护理计划。二、危重患者的入院护理1、办理入院手续2、护送患者入病区3、安排床单位 尽量安置在靠近护理站的危重病室或抢救室。病床铺中单,手术后备麻醉床。若病区床位已满,应及时与医生联系,设法调整床位。4、备好急救药品及器材,如氧气、吸引器、输液用具、急救车等。通知有关医生,做好抢救准备。5、患者入病区后,和护送人员交接患者的病情、治疗情况及有关物品等。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抢救,做好护理记录。6、对意识不清的患者或婴幼儿,需暂留家属或护送者,以询问病史等有关情况。五、成绩评定:评定内容涉及角色模拟、场景布置、语言沟通、操作技术及应变能力五个项目,每一项目又分成五个等级,设置分值依次为5、4、3、2、1分,五个项目的合计分值在2025分为优秀,1519分为良好,1014分为及格,9分以下为不及格,该成绩按比例纳入课程成绩。见表1评定内容 评定等级 5 4 3 2 1角色模拟场景布置语言沟通操作技术应变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