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丁烷技术与市场调研报告书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60790192 上传时间:2022-11-12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24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氯丁烷技术与市场调研报告书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氯丁烷技术与市场调研报告书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氯丁烷技术与市场调研报告书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氯丁烷技术与市场调研报告书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氯丁烷技术与市场调研报告书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氯丁烷技术与市场调研报告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氯丁烷技术与市场调研报告书(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 . . 报 告 摘 要1-氯丁烷别名为氯代正丁烷、氯代正丁基、正丁基氯、氯丁烷等。是一种重要的一元卤代烷烃,一般由正丁醇与氯化氢反应而得。可用作溶剂,用于有机合成。用于油脂、橡胶、天然树脂溶剂、医药中间体、助催化剂等。1-氯丁烷技术与市场调研报告在结合经济全球化大的背景和1-氯丁烷相关产业政策环境的基础上,并对1-氯丁烷技术发展情况、1-氯丁烷消费现状与前景、1-氯丁烷上下游产业链、1-氯丁烷原料供应、1-氯丁烷供需状况以与国外1-氯丁烷供需状况等几大部分的数据研究来探求1-氯丁烷行业未来的发展前景。通过多方面多角度的专业研究回答如下几个业人士非常关注的问题: 1、1-氯丁烷的技术现状

2、与技术发展趋势如何?最佳工艺技术路线选择? 2、1-氯丁烷生产现状如何?增长潜力如何?主要生产企业情况?3、1-氯丁烷的市场需求现状如何?需求增长潜力有多大? 4、1-氯丁烷的进出口情况如何? 5、1-氯丁烷的销售状况,销售渠道如何? 6、1-氯丁烷的市场价格情况,价格变化趋势,影响价格的因素等? 7、1-氯丁烷上下游产业链,1-氯丁烷原料供应情况? 8、1-氯丁烷项目投资情况,投资分析? 9、1-氯丁烷产业发展趋势,发展策略与建议?目录第一章、1-氯丁烷的概况61.1 1-氯丁烷的概况61.2 1-氯丁烷的理化性质71.3 1-氯丁烷的安全与包装储运8第二章、1-氯丁烷的生产工艺与技术路线的

3、选择112.1 1-氯丁烷合成工艺112.1.1 用氯化亚砜氯化法112.1.2 用三氯化磷氯化法112.1.3 氯化氢气体法112.1.4 以三苯基磷为催化剂,用氯化钠氯化法122.1.5 以无水氯化锌为催化剂,浓盐酸氯化法122.2 1-氯丁烷合成工艺的研究13第三章、1-氯丁烷的生产现状与生产分析预测153.1 1-氯丁烷生产现状分析153.2 1-氯丁烷生产分析预测183.3 1-氯丁烷生产企业概况18第四章、1-氯丁烷的上下游产业链与应用214.1 1-氯丁烷上下游产业链分析214.1.1 正丁醇供应现状214.1.2 氯化氢供应现状234.2 1-氯丁烷的应用分析25第五章、1-氯

4、丁烷消费与需求分析预测265.1 1-氯丁烷消费分析265.2 1-氯丁烷需求预测28第六章、1-氯丁烷进出口统计分析与预测30第七章、1-氯丁烷市场价格与市场价格分析预测317.1 1-氯丁烷市场价格317.2 1-氯丁烷市场价格分析与预测32第八章、1-氯丁烷项目投资动态与投资预测33第九章、1-氯丁烷行业发展趋势分析预测与建议35第十章、1-氯丁烷相关资料(附件)3610.1 1-氯丁烷经销企业目录36参考文献目录38法律申明39表格与图(19个)图1.1 1-氯丁烷结构式6表1.1 1-氯丁烷的理化性质表7表1.2 1-氯丁烷的质量指标表7表2.1 1-氯丁烷原料消耗统计表12表3.1

5、 我国1-氯丁烷主要生产企业与产能统计表17表3.2 20052010年我国1-氯丁烷产能产量情况表17图3.1 20052010年我国1-氯丁烷产能产量走势图18图4.1 1-氯丁烷产业链结构图21表4.1 20032009年我国丁醇供求平衡表22图4.2 20032009年我国丁醇产、供、需走势图23表4.2 20042008年我国盐酸产、供、需平衡表24图4.3 20042008年我国盐酸行业产、供、需走势图24表5.1 前几年我国1-氯丁烷使用情况表26表5.2 20052010年我国1-氯丁烷供求平衡表27图5.1 20052010年我国1-氯丁烷产、供、需走势图28表5.3 201

6、02015年我国1-氯丁烷产、供、需预测表29表6.1 20052010年我国1-氯丁烷进出口估计表30表7.1 我国市场1-氯丁烷价格表31图7.1 20002011年5月我国市场1-氯丁烷价格走势图32第一章、1-氯丁烷的概况1.1 1-氯丁烷的概况1-氯丁烷别名:氯代正丁烷;氯代正丁基;正丁基氯;丁基氯;氯丁烷;英文名:Butyl chloride;1-Chlorobutane;分子式:C4H9Cl;结构式:CH3CH2CH2CH2Cl;分子量:92.57;CAS:109-69-3;EINECS号:203-696-6图1.1 1-氯丁烷结构式1-氯丁烷别名为氯代正丁烷、氯代正丁基、正丁基

7、氯、氯丁烷等。是一种重要的一元卤代烷烃,一般由正丁醇与氯化氢反应而得。可用作溶剂,用于有机合成。用于油脂、橡胶、天然树脂溶剂、医药中间体、助催化剂等。1-氯丁烷目前主要制备烯烃聚合催化剂丁基锂,格氏反应制备丁基锡类产品,医药制备保泰松,农药制备杀虫剂腈菌唑等,聚醚生产用作溶剂。1.2 1-氯丁烷的理化性质1-氯丁烷为无色挥发性易燃液体,有类似氯仿的气味。几乎不溶于水(12时水中溶解度为0.066%),与乙醇和乙醚混溶。熔点-123.1;沸点78.5/101.325kPa;闪点20F(-6.7);相对密度0.8862(20/4 );折射率n20D1.40223。LD50大鼠口服:2.67g/kg

8、。极易燃烧,有毒,对皮肤有刺激性。表1.1 1-氯丁烷的理化性质表1-氯丁烷别名正丁基氯;氯丁烷外观无色液体分子式C4H9Cl分子量92.57熔点-123.1沸点78.5闪点20F(-6.7)折射率1.40223燃烧热(kj/mol):2696.7饱和蒸汽压(kPa):10.57(20)相对密度(水=1):0.8862爆炸下限(V%):1.8(空气=1):3.20爆炸上限(V%):10.1溶解性: 不溶于水,可混溶于乙醇、乙醚。表1.2 1-氯丁烷的质量指标表项 目 优级品 一级品 氯代正丁烷含量 Wt % 99.5 99.0 异构体含量 Wt % 0.35 0.50 烯含量 Wt % 0.1

9、0 0.50 醇含量 Wt %0.02 0.20 醚含量 Wt % 0.02 0.20 酸度 Wt % 0.001 0.05 水份 Wt % 0.008 0.06 1.3 1-氯丁烷的安全与包装储运危险特性1-氯丁烷其蒸气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若遇高热,容器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氯化氢、光气。稳定性:稳定。禁忌物:强氧化剂、强碱。聚合危害:不能出现。灭火方法: 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毒性危害 毒性:LD50:2670mg/kg

10、(大鼠经口)。健康危害:1-氯丁烷加热分解时,可产生光气,应注意。吸入、口服或经皮肤吸收对身体有害。吸入较高浓度本品可引起头晕、倦睡甚至昏迷。对眼和皮肤有轻度刺激性。摄入引起恶心、呕吐、腹部不适和腹泻。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立即翻开上下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呼吸困难时给输氧。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给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防护措施 工程控制:生产过程密闭,加强通风。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较高时,应该佩戴防毒面具。 眼睛防护:必要时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防护服:穿防

11、静电工作服。 手防护:必要时戴防护手套。 其他:工作现场严禁吸烟。注意监测毒物。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泄漏处置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活性炭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也可以用不燃性分散剂制成的乳液刷洗,洗液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加强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过滤式防毒面

12、具(半面罩),穿防静电工作服,戴橡胶耐油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碱类接触。灌装时应控制流速,且有接地装置,防止静电积聚。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与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与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包装储运危险性类别:第3.2类中闪点易燃液体。危险货物包装标志:7。包装类别:。储运注意事项:1-氯丁烷储存于阴凉、通风仓间。远离火种、热源。仓温不宜超过30。防止直射。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储存间的照明、通风等设施应采用防爆型,开关设在仓外。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

13、器材。罐储时要有防火防爆技术措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灌装时应注意流速(不超过3m/s),且有接地装置,防止静电积聚。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与容器损坏。运输按规定路线行驶。包装方法:小开口钢桶;安瓿瓶外普通木箱;螺纹口玻璃瓶、铁盖压口玻璃瓶、塑料瓶或金属桶(罐)外普通木箱。运输注意事项: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与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夏季最好早晚运输。运输时所用的槽(罐)车应有接地链,槽可设孔隔板以减少震荡产生静电。严禁与氧化剂、碱类等混装混运。运输途中应防曝晒、雨淋,防高温。中途停留时应远离火种、热源、高温区。装运该物品的车辆排气管必须配备阻火装置,禁止使

14、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装卸。公路运输时要按规定路线行驶,勿在居民区和人口稠密区停留。铁路运输时要禁止溜放。严禁用木船、水泥船散装运输。第二章、1-氯丁烷的生产工艺与技术路线的选择2.1 1-氯丁烷合成工艺从理论上讲,合成1-氯丁烷的方法很多,但以正丁醇为原料时,常见的有5种方法:(1)用氯化亚砜SOC12氯化;(2)用三氯化磷或五氯化磷氯化;(3)在加压条件下,用氯化氢气体氯化;(4)以三苯氧膦为催化剂,用浓盐酸氯化;(5)以无水氯化锌为催化剂,用浓盐酸氯化。国外合成1-氯丁烷的方法常见的有下列几种:2.1.1 用氯化亚砜氯化法2.1.5 以无水氯化锌为催化剂,浓盐酸氯化法正丁醇和浓盐酸在无水氯化锌存在下加热回流反应,将反应物用水洗涤、干燥、分馏、收集7578.5馏分即为成品。表2.1 1-氯丁烷原料消耗统计表用“一锅煮”的方法,会产生大量的酸性废水,副反应也较多,反应中生成大量的丁烯,二丁基醚与聚合树脂,1-氯正丁烷含量也只有98%左右,反应的氯化锌回收也很麻烦,不宜连续生产,而1-氯丁烷的产率也只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劳务/用工合同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