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清区衔草寺森林公园可行性论证报告.doc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60789316 上传时间:2024-03-21 格式:DOC 页数:32 大小:16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长清区衔草寺森林公园可行性论证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长清区衔草寺森林公园可行性论证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长清区衔草寺森林公园可行性论证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长清区衔草寺森林公园可行性论证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长清区衔草寺森林公园可行性论证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长清区衔草寺森林公园可行性论证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长清区衔草寺森林公园可行性论证报告.doc(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济南市长清区衔草寺森林公园可行性研 究 报 告1 项目背景1.1 项目由来和立项依据崮云湖街道位于长清区东部,东倚泰山山脉,西连长清城区,北接济南市市中区,南邻五峰山、莲台山等名胜古迹。辖区园博园、大学科技园载于其中,辖区总面积94.4平方公里,耕地1355公顷,林业用地3000公顷,现总人口15万人。清道光长清县志.地舆志载:“东仓崮保,崮山街”。民国时期为山荏区第一镇崮山镇、长清县第三区政府所在地。1952年改为崮山区。1958年撤区后为崮山乡,同年撤乡建崮山公社。1984年撤公社建崮山区。1985年区划调整时撤区建崮山镇。2003年撤销崮山镇设立崮云湖街道。衔草寺森林公园位于崮云湖街道东

2、南部,东接国道G104,南临道家圣地五峰山,西靠崮云湖高尔夫度假村,北连波光粼粼的崮云湖,近靠园博园,接点于“一山一水一圣人”黄金旅游线。衔草寺森林公园交通便利,北距泉城济南20公里,南到五岳之首泰山28公里,紧连104国道、津浦铁路和京沪高铁,京福高速公路贯穿南北,交通便利发达,境内规划道路12.85公里,硬化道路4.62公里。衔草寺森林公园规划总面积650公顷,经过多年的绿化,境内森林覆盖率56%,植被盖度90%。森林景观优美,茂密的森林植被孕育了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是动植物的天然基因库。植物种类33科132余种,有唐槐、银杏等国家重点保护树种。园区属石灰岩地貌,沟壑纵横,山岭绵延,森林茂密

3、,景象万千。既有针阔混交、清幽宜人的森林风光,又有登高察水、溶洞猎奇、云中品果的山水野趣,还有古刹衔草寺佛教文化遗迹、伊斯兰文化清真寺、绝顶馍馍山、白虎山、玉珠泉、崮云湖、千年唐槐等自然景观。山下千亩核桃园,绿树成荫,山上绵延起伏,苍松翠柏,前往观光游览、探幽猎奇、采摘休闲,朝圣拜佛者络绎不绝。近年来,由于保护力度不断加大,园区生态环境愈显优雅,现代生态农业旅游、生态旅游产业初具规模。为充分利用丰富的景观资源和生态旅游环境优势,推动衔草寺森林旅游事业发展,进一步提高衔草寺的知名度,改善投资环境,成立市级森林公园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加大了森林公园建设力度,为创建衔草寺市级森林公园奠定坚实基础。根据

4、森林公园管理条例和关于申报新建森林公园有关问题的规定,为充分发挥森林资源的生态、社会、经济三大效益,拟以衔草寺为主体,创建市级森林公园。1.2 建设森林公园的必要性1.2.1 合理保护和开发森林资源的社会需要衔草寺森林公园境内森林茂密,生物种类繁多,植被景观多样,自然资源丰富,农家文化古朴、深远,为广大城乡居民提供了一个理想的休闲、游憩、娱乐场所。保护、合理开发建设好衔草寺森林公园,满足人们回归大自然的社会需求,将造福于当地人民,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同时也是延续弘扬民族文化的重要措施。1.2.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要衔草寺森林公园的建设,可以加快完善地方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衔草寺知名度,

5、带动生态农业和旅游产品的发展,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劳动力转移,是开辟境内和周边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也是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又一新途径。1.2.3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有效举措衔草寺森林公园的生物资源种类繁多,是生物多样性保护基因库。森林植被资源丰富,主要植被群落有侧柏林、核桃经济林、杂木落叶阔叶林等。境内主要木本植物132余种,归属33科59属,常见的乔木有侧柏、杨树、柳树、火炬、黄栌、核桃、苹果、桃等。灌木有黄荆、叶底珠、锦鸡儿、华木瓜、胡枝子、酸枣等。木质藤本有葛藤、南蛇藤、石血、卫矛、杜梨等。树木中典型的温带树木占多数。草本植物种类较多,尤以白茅分布较为广泛。野生动物资源也非常丰富,据

6、调查,境内有22种野生动物和鸟类。建立衔草寺森林公园将为保护公园内的生物多样性提供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支持,更加有效地完善各项保护工程设施建设,规范公园管理制度,减轻当地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对公园环境和资源的压力,使衔草寺的生物多样性资源得到更加有效的保护与合理利用。1.2.4 创建森林城市和调整林业产业结构的重要途径建设衔草寺森林公园能促进森林城市建设和林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生态旅游优势,确保可持续发展,带动经济及相关产业的发展,为当地群众创造更多的就业、择业机会,促进经济社会的稳定、和谐和快速发展。1.3 森林公园建设的指导思想1.3.1以衔草寺佛教文化、森林旅游观光、休闲

7、度假和有机生态核桃科技示范园建设为公园建设的主体,辅以适当添置人工景点。1.3.2发挥森林净化空气,调节气候,陶冶情操的特性,开展春踏青、夏避暑、秋采摘、冬赏雪景的多种旅游、休闲项目。1.3.3利用人们回归自然的现代心态,开展高山观湖,密林氧吧、山野摘果、深壑探险、寺院听钟、林中采菌、果园采摘、农园拾趣、野味寻古、城市农夫、休闲垂钓等人文活动。1.3.4发挥地理和交通优势,将衔草寺森林公园与崮云湖高尔夫度假村、园博园、崮云湖、五峰山、莲台山、灵岩寺、泰山连为一体,共同打造旅游品牌。2 基本情况调查2.1 基本情况衔草寺森林公园位于长清区东部、崮云湖街道东南部,东抵104国道,西接崮云湖高尔夫度

8、假村,南邻五峰山,北连崮云湖风景区。地理座标:东经1165118,北纬362821。2.2 地文条件衔草寺属泰山山脉余脉,其母岩以石灰岩为主,间有砂岩、页岩构造,属石灰岩、页岩山地地貌。自西向东,逐渐降低,形成峰谷相连的山脊、山谷前的中山群山开阔区,境内最低海拔71米(北大沙河),最高海拔495米(馍馍山),南北长4.5公里,东西宽3.5公里,形如“金三角”昂起腾飞之状。 衔草寺森林公园山岭高峻,重峦叠嶂,溪谷深切,山色苍翠,景色宜人。公园内地形垂直起伏变化大,地形效应十分明显,形成了多样性的动植物生态环境,独特的自然景观,极具旅游开发价值。2.3 气候条件 衔草寺森林公园地处暖温带大陆性半湿

9、润季风气候区,冬夏较长,春秋稍短,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2.7摄氏度,变化范围在11.8-13.3摄氏度之间,降水量7份最多,12月最少。由于群山起伏,林木茂盛,境内夏无酷暑,冬无严寒,雨无洪涝,气候温暖湿润,环境舒适。2.4 水文条件衔草寺森林公园境内由于特殊的石灰岩地形地貌特征,地表径流集中,山下有泉水涌出,水质良好,符合饮用水卫生质量标准。公园内建有日供水能力2000立方米的饮水工程,可供3000人的安全用水。北靠崮云湖,风光旖旎,秀色可餐。2.5 森林资源情况衔草寺森林公园属鲁中南低山丘陵水源涵养林区,主要树种有侧柏、黄荆、刺槐、紫微、青檀、黄栌、火炬、君迁子、锦鸡儿、绣线菊等,共有木

10、本植物33科 132余种,林地总面积6246亩,森林覆盖率56 %,整个森林植被呈现出树种多样,层次复杂,乔灌相依,林丰草茂的特点。 丰富的森林资源,良好的植被覆盖率,为野生动物的生息繁衍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栖身之所。园区共有刺猬、家蝠、野兔、黄鼬艾、鼬獾、蛇等兽类动物10种,山斑鸠、灰斑鸠、黑枕啄木鸟、喜鹊、灰喜鹊、黑枕黄鹂、野鸡等禽类12种。此外,昆虫种类繁多,色彩鲜艳的蝴蝶在林中花间飞舞。丰富的野生动物资源为衔草寺森林旅游平添野趣。2.6 社会经济条件2.6.1行政组成、人口及民族情况衔草寺森林公园辖区由大刘、坡庄和凤凰(回族)三个村组成,辖区内2011年末人口为4600人,其中:汉族人口3

11、800人,回族人口800人。主要的宗教有佛教和伊斯兰教。2.6.2社会经济状况衔草寺森林公园辖区内2011年完成生产总值3亿元,其中一产业增加值0.5亿元,二产业增加值1.5亿元,三产业增加值1.0亿元。 农民人均纯收入5800元。 衔草寺森林公园辖区内规划总面积650公顷,其中林业用地6246亩,森林覆盖率56 %。1994年以来通过采取“封山育林,工程造林”的方式营造生态林,大力发展经济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6.3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和旅游发展规划衔草寺旅游资源属于森林景观型旅游地区,旅游开发以避暑、民俗、探险、保健、休闲等生态观光旅游为主,衔草寺森林公园建设是崮云湖街道旅游业近期和中期发

12、展目标与重点景区建设项目之一。2.7 基础设施条件2.7.1 交通从景区衔草寺至凤凰、坡庄、大刘、国道G104线道路,南部环山道全部修通,已硬化4.62公里,进出便利,园区内道路交错,稍加修整即可供游人休闲览胜。2.7.2 供电有高压和低压专线,设施设备齐全,电力充足。2.7.3 通讯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信号全覆盖、无盲区,宽带网络畅通,能够满足不同层次的通讯及娱乐需要。2.7.4 饮水辖区内建有日供水能力2000立方米的机井3眼,可以同时满足3000人的安全用水需要。2.7.5 旅游服务接待设施状况衔草寺避暑山庄正在筹建之中,现有招待场所1处,可供游人留宿,已有15家农家乐餐馆对外营业。初步具

13、备吃、住、行、游、购的旅游接待条件。3 森林风景资源调查3.1 森林景观资源衔草寺森林公园内,主要生长着木本植物132种,分属33科59属。公园内主要的植物景观资源有:3.1.1 常绿侧柏林衔草寺森林公园为石灰岩发育的土壤,比较适宜于侧柏的生长,境内山的主脉岭脊密布生长着大片的侧柏。主干明显,分枝也较多,个体形态各异,松涛阵阵,情趣万千。3.1.2 常绿与落叶混交林、落叶阔叶林常绿与落叶混交林、落叶阔叶林因为有落叶阔叶树的存在,森林景观有较明显的季相变化。在落叶树的落叶季节,树冠呈现一种季节性的间断现象。森林的组成成分复杂,加上季节变化明显,森林景观丰富多彩。3.1.3 河滩杨树林衔草寺森林公

14、园内有杨树纯林500多亩,为人工栽植。坡庄沙河的杨树林高有1820米,胸径2040厘米不等。高大挺直,浓绿色的树冠遮天敝日、神奇瑰丽。3.1.4核桃经济林据研究考证,我国为世界核桃原产地之一,距今至少有7000多年的历史。2000年凤凰村认识到:核桃树树大根深,生长寿命长,有很好的水土保护功能,并且易栽易管理,商品价格高,营养丰富,按照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发展方向,核桃产业发展和生态建设得到了空前的有机结合。按照市场和发展的要求,发展核桃经济林1300亩,目前已全面开园迎客。3.1.5 同治国槐位于休闲垂钓和河滩杨树林区以北300米处,经过林业专家签定,枫树生长于同治年间,距今有1

15、50余年树龄,故称“同治国槐”。树高15米,胸径1.1米,树干较粗,枝展长而扭曲,古老苍劲有力,稍有轻风,槐叶便会摇曳不定,互相摩擦,发出“哗啦哗啦”的响声,给人以招风的印象,是以风水宝地,附近必有古槐。3.1.6 唐槐树高30米左右,胸径1.5米,生长于清真寺以东50米处,树干挺拔,侧枝发达,状如灵芝,枝叶繁茂,据说距今1000多年,当地村民视为“风水树”,爱护备至。3.1.7 白虎山 白虎山位于崮云湖畔,紧靠崮五路,遍山磊磊青石,形状像只白虎蹲伏在那里,因以为名。古人迷信,认为白虎是凶星,“白虎临城”很不吉利,多次想把山名改掉,但终因山形确实太像白虎了,所以老百姓便一直称呼到如今。白虎山虽不甚高,但巍巍峨峨,靠近山湖,风光无限,登临方便,所以游人甚众。3.1.8 野生动物景观资源原生的自然环境是各类野生动物的乐园,衔草寺森林公园地貌和植被群落的多样性,形成了复杂多样的生态环境,为各类洞栖、树栖、地栖动物创造了良好的栖息环境。山涧田野常可遇见成群野生动物觅食,场面甚为壮观。3.2 地貌景观资源3.2.1馍馍顶馍馍顶位于公园西南角,是崮云湖街道最高的山峰,海拔495米,四周峭壁,攀登困难,是登高探险的好去处。3.2.2 于家峪山谷 于家峪山谷位于衔草寺西,谷深而幽,道路崎岖,怪石嶙峋,植被繁茂,景致幽人。3.3 水体景观资源3.3.1 崮云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生/硕士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