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难点突破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60786083 上传时间:2023-11-2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难点突破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难点突破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难点突破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难点突破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难点突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难点突破(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难点突破淄博市周村区油坊街小学 杜花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是小学五年制语文课本中的一篇 讲读课文,课文主要写了“我”的作文获奖,叶圣陶先生亲 自给“我“修改作文,并邀请“我”到他家做客,使“我” 受到谆谆教诲的事。作者行文有两条线索:一条以“我”为 线,写“我”的获奖、做客以及受到的教诲,这是明线;另 一条以“爬山虎”为线,写了爬山虎的色彩、特点,这是暗 线。课文题目就揭示了暗线。 以往学生虽然接触过含有明 暗两条线索的课文,但都以明线为标题,学生比较容易理解 题目的含义。本文命题一改常规,巧设暗线且含义深刻隽永, 学生在读了文章后与题目对照有种明显的“文不对题”的感 觉,会产生

2、学习障碍。因此如何准确地理解题目含义,弄清 作者为何以此为题便成为本课的教学难点。如何突破这一难 点,指导学生真正读懂课文呢?可采取以下方法:一、理清明线,体会中心这一过程主要是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中 心,为突破难点打好基础。可设计以下几个问题:1 、本文写了关于“我”的哪几件事?通过解决这一问题,使学生了解本文的主要内容:一是 叶圣陶给“我”修改作文,一是“我”到叶圣陶先生家做客。2 、叶圣陶先生怎样修改、评价“我”的作文的?作者得到什么启示?你从中体会到什么?这一问使学生通过理解叶老修改作文这一段内容,体会 到叶老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认识到做学问应有的态度,培 养学生严肃认真的

3、良好学风。3 、“我”去叶老家做客时,叶老的神态、语言、动作 怎样?你体会到什么?这件事对作者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学生通过对叶老神态、语言以及动作的分析,体会到叶 老作为一个蜚声文坛的巨人却平易近人、真诚质朴的美好品 质,了解到这件事对作者产生了深刻影响,明白了怎样作文 和做人的道理。4 、作者回忆这两件事的目的是什么?通过这一问使学生体会到本文的中心是赞扬叶老一丝不 苟的工作作风和真诚质朴的高贵品质,表达了作者对叶老的 感激怀念之情。至此,明线已理清,中心已明确。但中心与“那片绿绿 的爬山虎”有什么关系,作者为什么以此为题,仍未解决, 这就需要做第二步工作了。二、剖析暗线,理解含义这一过程目的

4、是在理清明线的基础上,揭示暗线,深入 理解文章最后一句话的含义。可设计以下问题:1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在哪儿?“我”是怎样见到 它的?这一问使学生知道“我”是在叶老家做客时看到“那片 绿绿的爬山虎”的。2 、“我”看到的爬山虎是什么样子的? 通过让学生找出文中的两段对爬山虎的具体描写,并且 指导有感情地朗读,使学生体会到:无论是阳光照耀下的爬 山虎还是落日余辉映照下的爬山虎,这两种景色都很美。既 然如此,不论是绿得葱茏的爬山虎还是绿得沉郁的爬山虎, 都给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3 、深入理解可后最后一句话的含义。可引导学生分解思考:几十年过去了,经常出现在我眼 前的仅仅是那片爬山虎吗?“总是

5、那么绿着”指的是什么?通过思考分析,使学生理解到:这片绿绿的爬山虎代表 着叶老的教诲,“绿着”也已远远超出了本意而赋予“记忆 鲜明”的含义。这句话的含义是: 15 岁那年夏天的事情,一 直非常清晰地留在自己的脑海里,而且时常浮现于眼前,叶 老的音容笑貌、亲切教诲一直激励着自己前进。这样,暗线 所蕴含的意思已经剖析明确,但题目与文章中心的关系还不 明确,这就要做第三步工作。三、文题照应,领会意图 这一过程主要是引导学生明确作者以此为题的原因。可 根据本文的中心和最后一句话的含义思考作者为什么以“那 片绿绿的爬山虎”为题。通过文题照应,使学生认识到:“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正代表了叶老的音容笑貌、亲切教诲, 作者以此为题,是为了抒发自己对叶老的感激之情,寄托对 叶老的深切怀念。这样由明及暗,步步引导阅读思考,就不 仅突破了理解上的难点,还使学生懂得了习文做人的道理。小学语文课本中还有一些类似的课文,如:第七册中的古井等课文,指导学生运用“由明及暗理思路”的方法, 可以帮助学生正确理解课文及作者的写作目的,扫除学习过 程中的障碍,这样学生在充分阅读课文的基础上,自然会“水到渠成见意图”。(友情提醒:查找本课更多资料,请在站内搜索课文题目)原文地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