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形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60785241 上传时间:2023-01-21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28.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角形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三角形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三角形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三角形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三角形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角形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角形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三角形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三角形是由同一平面内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连接所组成的封闭图形,为几何图案的基本图形。三角形按边分有普通三角形、等腰三角形;按角分有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等。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三角形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篇,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 三角形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 教学内容:三角形的特征、特性、分类、内角和。 教学目标: 1.巩固掌握三角形的特性,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o。 2.,知道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特点并能够辨认和区别它们。 教学过程: 活动一:简单基础的题目。 1

2、、作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的高和底。 谈谈注意什么问题(强调钝角三角形高的画法) 、三角形的稳定性。 说说生活中很多事物都用到三角形的原因是什么 3、 给出三根小棒说说可不可以组成三角形 3.4 .3.3 2.2.6.3.5 为什么 三角形的分类:注意三角形各自之间的联系及个三角形的特点。 活动二:解决问题 1、 求三角形各个角的度数。 1)三边相等 2)等腰三角形,顶角是50度 3) 有一个锐角50度,是直角三角形 根据题目所给条件分析解决汇报解题思路 2、 爸爸给小红买了一个等腰三角形的风筝。它的一个底角是75度,顶角是多少 观察找信息分析解决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内角和各是多少

3、度 活动三:提高题 、 能画出有两个直角或者两个钝角的三角形吗为什么 交流汇报 2、 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能求出下面的四边形和正六边形的内角和吗 交流讨论汇报 四、综合练习:课本P127 8 P130-13110、11、12、13 总复习三角形的练习卷 复习目标:、通过讲评练习使学生对三角形的相关概念更清楚。 2、熟练画出三角形的高和底 3、三角形按角分和按边分的分类,以及通过三角形的内角和180度来求三角形的各角,特殊三角形的求角度。 复习过程: 1、复习概念: 概念:1、由三条线段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2、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它的对边做一条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

4、高,这条对边叫做三角形的底。 3、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度 4、三角形任意两条边的和大于第三条边 2、练习讲评: (一) 在钉子板上画指定的三角形 注意:画的时候为了准确,需要画在钉子之间 (二) 填空: 、一个三角形有( )条边、( )个角和()个顶点 2、三角形按角的大小来分,可分为()、()( |三类 、三角形按边的长短来分,可分为( )、( ) 注意:基础概念题,主要是给学生对知识做个梳理 、题主要是根据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来计算角度,除了方法外,还要强调细心计算。 (三) 判断: 1、3、4、都为概念的延伸题,要求学生要记忆 6、7、8为多项选择,主要是让学生利用公式、概念灵活做

5、题 (四) 画高: 注:重点也是难点,放慢速度,让学生用幻灯展示作业,大家来评一评做对了没有。 学生说一说画高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 1、用三角板画垂线,用虚线 、 要标上垂直符号 (五) 计算 1、 在三角形中角1=36度;角2=2度;角3= 2、 妈妈买了个等腰三角形的风铃。它的一个底角是5度,它的顶角是多少度 、在直角三角形中,一个锐角是5度,另一个锐角是多少度 注意:强调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度 三角形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2 一、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页例3、例4及相关内容。 二、教学目标 1.在操作试验活动中经历探索发现“三角形边的关系”的过程,知道三角形边的关系。 借助剪一剪、拼一拼、

6、移一移等活动,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的能力。 3.渗透建模思想,体验数据分析、数形结合方法在探究过程中的作用。 三、教学重点 理解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四、教学难点 理解两条线段的和等于第三条线段时不能围成三角形,理解“任意”二字的含义。 五、教具准备 “几何画板”制作的教学课件,三角形的每条边可以根据学生生成的数据输入显现,展示围的过程。 六、学具准备 透明彩色喷墨胶片打印线段。 七、教学过程 环节预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一、再现三角形模型强化对三角形的认识 1谈话导入,复习三角形概念。 师:我们已经认识了三角形,谁来说说什么是三角形 2.

7、操作试验,感受三条线段怎样围成三角形,懂得围成三角形的关键是任意两条线段的端点两两相接。 (实物投影:三张印有线段的胶片,胶片的边沿相连。) 师:看屏幕,现在这样围成三角形了吗 教师:谁来围一围 (请一名学生在实物投影上操作,其他同学观察,评价。) 教师:刚才的没围成三角形,现在就围成了,围成三角形的关键是什么 学生回答 学生观察 学生操作,评价 学生讨论并回答 先让学生说说什么是三角形,调出学生的原有认知,通过实物投影上三条线段围的变化,一方面帮助学生重现三角形的模型,强化对“每两条线段的端点相连”的认识,潜移默化地指导了围的方法。为后边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拆解三角形模型制造冲突,引发思考

8、 拆解 师:如果从三条线段中拿走一条,剩下的可能是哪两条 (板书:11、6和11、1) 2.讨论 师:用这两条线段能直接围成三角形吗能想办法变成三条线段吗 师:变成三条线段了,就能围成三角形吗 (板书:能不能) 学生动手,观察并总结回答 在学生生活经验和已有认识中,想象得到的都是能围成三角形的三条线段,头脑中也有大量这样的生活原型和抽象的三角形模型。教师通过“从三条线段中拿走一条两条线段围不成三角形想办法变成三条三条线段就能围成三角形吗”四个小步骤的巧妙设计,打破了学生头脑中存有的三角形模型,引发学生的思考:三条线段能不能围成三角形呢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质疑自己和他人已有知识经验的机会,让他们在审

9、视、思考、疑惑中进入到下一个环节的研讨。 三、重组三角形模型探究三角形边的关系 1.操作试验,明确三条线段能否围成三角形 (1)明确要求。 师:实 要求在动手前,小组内先一起说说打算剪哪一条,怎么剪。组内4个人每人剪的尽量不一样,剪完围围看,然后填在记录单上。 记录单:两条线段11cm和cm(或11cm和11) 剪后的三条线段是()cm、()和()cm 围成三角形了吗(或)_ (2)小组合作试验。 教师监控:收集试验数据 能围成不能围成 3、62、9、 4、7、61、5、11 5、2、4、1 ()展示交流试验情况,提取数据。 师:谁愿意把你试验的情况给大家看看(学生说教师板书。) 追问:谁和他

10、的不同 还有补充吗 谁用的是11和11,说说你们试验的结果 师:这两条线段在哪儿相连 师:你们觉得他说的有道理吗 师:到底连没连上,最后边的同学看得清楚吗看来这儿用学具不容易看清楚,咱们用课件清楚地看看。 师:有没有同学认为这个能围成到底能不能围成,说说理由。我们通过课件演示来看一下。 (播放两边之和等于第三边时围的课件。) (4)小结过渡。 师:通过亲自试验,大家知道三条线段有时能围成三角形,有时不能围成三角形。 学生动手操作 学生展示结果 情况一: 全是能(或全是不能)的情形。 情况二: 有的能有的不能的情形。 学生将一条线段剪成两条,从理论上分析能够得到无数种不同的剪法,但围三角形的结果

11、只会出现两种:能围成和不能围成。教师根据可能出现的试验结果进行设计,引导学生在生生交流中提取典型数据。通过实物投影变焦放大的功能,有助于学生清晰地看到两条线段的端点相连情况。几何画板课件随学生生成输入数据和动态演示过程,弥补了学具操作的不足,有助于学生达成统一认识。这几个环节的设计,不是就内容说内容,而是让学生在亲自动手试验基础上,补充完善个人和小组的认识,达成共识。学生在剪、围中思考,初步感受能不能围成三角形,不是在比较每一条线段,而是需要看两条线段与第三条线段的关系,为后续教学做了铺垫。 三、重组三角形模型探究三角形边的关系 2数形结合,探究三角形边的关系 (1)提出问题。 师:试验前我们

12、的问题已经解决了,如果继续研究,你想研究什么 师:你觉得三条线段能否围成三角形与什么有关系 (2)研讨三条线段不能围成三角形的情况。 师:三条线段在什么情况下不能围成三角形呢小组同学研究研究。 师:哪个小组来说说你们的想法(课件:输人数据生成三角形演示围的情况。) (3)研讨三条线段能围成三角形的情况。 师:同学们知道了两条短的线段的和小于或等于第三条线段的时候一定不能围成三角形。 那三条线段在什么情况下就能围成三角形呢我们来看这些能围成的情况,一起来分析分析。 师:哪个小组来说说你们的想法 生:什么样的三条线段能围成三角形,什么样的不能围成三角形。 小组讨论 学生说想法 课件重现了数据对应的

13、图形,学生借助黑板上的数据、屏幕上的图形和数据进行分析,发现不能围成三角形的三条线段之间的关系。数形结合观察、比较、分析过程中,教师通过引导,帮助学生沟通文字语言、图形语言、符号语言三者之间的关系,使学生的认识得到进一步提升。 三、重组三角形模型探究三角形边的关系 3归纳、概括三角形边的关系。 师:在这些三角形中,三条边之间有什么关系 (板书: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教师揭示课题:这就是三角形边的关系。 学生总结回答 通过不能围成三角形时三条线段关系的正迁移,学生很快得到能围成三角形时三条线段之间的关系,这一设计中准确定位了本节课的难点:理解任意的含义,归纳三角形边的关系。运用数形结合观察,通过能与不能情况对比分析,使学生能有理有据地交流研讨,归纳出三角形边的关系。教师的设想周全,学生的认识得到逐步完善。 四、回顾探究过程,梳理研究方法 师:我们一起来回忆回忆,大家是怎么知道三角形边的关系的 小结:大家先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