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用残损的手掌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60785103 上传时间:2023-10-1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用残损的手掌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我用残损的手掌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我用残损的手掌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我用残损的手掌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我用残损的手掌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用残损的手掌教学设计.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用残损的手掌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理清诗歌思路,理解诗歌形象的内涵。2.有感情地诵读诗歌,品味语言。3.深入体会诗人内心的情感。【教学重难点】1.研读诗歌,品味语言。2.感同身受地体会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课时安排】一课时一、导入:学生齐读雨巷哀愁、迷茫、失落、惆怅,加上一点点小朦胧、一点点小清新、一点点小浪漫,这是诗人戴望舒1927年发表的成名作雨巷,他也由此获得了“雨巷诗人”的桂冠。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却是他1942年创作的另外一首与之风格大为迥异的诗作我用残损的手掌,请同学们先认真听一听,看他唱出了什么样的心声。二、听读,品意象1、听朗读,初步感知请同学们听诗歌朗读,要设身处地地倾听诗

2、人内心深处的声音。2、作品背景介绍1941年12月报15日,香港英国当局向日本侵略者投降。日占港后,大肆搜捕抗日志士。1942年春,戴望舒被捕,在狱中,他受尽了折磨,但他并未屈服,在狱中,他写下了几首诗,本文就是其中之一。2、学生自由吟诵两遍。你们认为朗读录音读得好的地方就试着学一学,不好的地方就改一改,然后激情朗读两遍。读后请你们想一想:在狱中,其实诗人是连一张地图也无法得到的,那么,诗人用残损的手掌摸索,无形的手掌掠过无限的江山,这说明了什么?整首诗的内容是虚写,是想象。三、感知,理思路1、统摄全诗的句子是什么?行文的线索是什么?统摄全诗的句子:我用残损的手掌,摸索这广大的土地。行文的线索

3、:手掌的感受。2、诗人用残损的手掌摸索到了什么?一部分是已经遭受敌人蹂躏、变成灰烬、充满血和泥的土地-被敌人侵占的沦陷区;一部分是温暖明朗、蓬勃生春、依然完整的辽远的一角-没有被敌人侵占的解放区。3、这两部分土地诗人各用了哪些词语来形容?这些词语有什么特点?产生了怎样的表达效果?残损、冷、彻骨、寂寞、憔悴、阴暗 (消极的、冷色调的)新生、辽远、温暖、明朗、坚固、蓬勃、永恒(积极的、暖色调的)更好地表达诗人内心深处的爱与恨。(学生品读,品味语言)4、诗人在“摸索”这一动作中容纳了极复杂的感觉经验,调动了所有的感觉器官,请举例说明。由此而展开的内心情感的变化是怎样的呢?视觉:“春天,堤上繁花如锦幛

4、”嗅觉:“嫩柳枝折断有奇异的芬芳”触觉:“我触到荇藻和水的微凉”“黄河的水夹泥沙在指间滑出”“我用残损的手掌轻抚,像恋人的柔发,婴孩手中乳”味觉:我蘸着南海没有渔船的苦水深沉的爱国之情 切肤的沦亡之痛(学生品读,体验情感)5、想象画面诗人描写“摸索”时手掌的感受,细腻而又真切,真的在想像中他描绘了冷冷的色调与灰灰的死寂,感受着沦陷区人民生活的苦难,倾吐着对祖国母亲的赤诚。请闭上眼睛静静聆听前半部分选择你最能引起你联想看到沦陷区的现状的句子,描述想到的画面与感受。例:如“我触到荇藻和水的微凉”一句我联想到了:我把手伸进水中,河水冰凉冰凉。昔日那锦幛似的鲜花,在炮火中枝残叶败,那嫩柳枝发散出来的清

5、香,被浓浓的血腥味笼罩。水中的荇藻啊,好似挂在我心头的挽幛!学生自由选择其中的一个地方的景物通过想象加以描述。“长白山的雪峰冷到彻骨”:祖国的长白山上,雪峰兀立,寒气彻骨,似一把把利剑,刺痛着我的心!因为我看到侵略者的铁蹄正在我的祖国肆意践踏!“岭南的荔枝花寂寞地憔悴”:岭南,这四季如春的地方,闻不到花香,听不到鸟语,满山都是荒凉、满眼都是废墟,听到的只有百姓那愁苦的哀叹、那愤怒的呼喊。“我蘸着南海没有渔船的苦水”:南海上,一片死寂。荒凉的渔村里,只有残留的破旧的渔网和白森森的鱼骨;偶尔有人在村里走动,他们面容憔悴、衣衫破旧。我恨!不是因为侵略者强占了我们的国土,人民怎会是这般模样?北方中原江

6、南岭南南海从北到南到处都有侵略者践踏的痕迹。(学生品读,想象画面)6、诗歌围绕题目出现了两次“用残损的手掌”,可两次的动词不同,一处是摸索,一处是轻抚,你觉得两处可以调换吗?通过学生的比较得出:摸索中的摸通常是在黑暗中进行探索,心中是很急切的,沉痛的,很冲破这黑暗,找到光明的出口而轻抚则是轻轻的抚摸,是诗人在抚摸探索无限的江山之后,摸到了自己理想的地方,他对这块土地特别的热爱,于是他会将所有的力量运在手心,贴在这块土地上面,通过这两个词语的比较明白诗人对这“辽远的依然完整的一角”炽爱、倾注柔情、满怀憧憬7、要求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后半部分诗歌,说说这“辽远的一角”为什么会吸引诗人的心?预设:直接的

7、有:完整、温暖、明朗、坚固、蓬勃间接的有:“像恋人的柔发,婴孩手中乳” 以情侣关系与母子关系的比喻,把诗人对这一角的温柔感情抒发得细致动人。那里是太阳,是春。用“太阳”和“春”来比喻这一角欣欣向荣与勃勃生机。(学生品读,感知精神)四、齐读,品精神1、齐读全诗。2、同学们,你们看到了日本铁蹄蹂躏下的沦陷区人民像牲口一样的活,像蝼蚁一样的死,诗人通过强烈的对比慷慨激昂的告诉我们,他想要怎样做?驱逐阴暗,带来苏生,不像牲口一样的活,蝼蚁一样的死希望,有永恒的中国!3、你从这些诗句中你看到了诗人怎样的一种形象?预设:不屈不挠的坚强的意志和对祖国炽热的爱,对美好的未来充满这无限的憧憬是的,他不想自己如蝼蚁苟且偷生所以他在酷刑残害下也不供出一个文艺工作者,他在狱中题壁:如果我死在这里,朋友啊,不要悲伤,我会永远地生存在你们的心上。五、结束语从迷茫的“雨巷诗人”到为了祖国的光明解放摇旗呐喊的“战斗诗人”,戴望舒诗格诗风的转变和成长告诉我们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同学们,我们要从小树立远大的理想: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为祖国的富强而读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