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敕勒歌》说课稿.doc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60783738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1.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敕勒歌》说课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敕勒歌》说课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敕勒歌》说课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敕勒歌》说课稿.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敕勒歌》说课稿.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敕勒歌》说课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敕勒歌》说课稿.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敕勒歌说课稿一、教材分析 1.说地位:敕勒歌是北师大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中的第一篇课文,这是一首北方敕勒民族唱的民歌,是由鲜卑语译成汉语。它歌唱了大草原的景色和游牧民族的生活,气势恢宏苍劲,意境辽阔悠远。 2.说联系:它作为本单元的第一篇课文,可以说对“原野放歌”这个单元起着指引和铺垫作用,在此之前学生们还未接触过有关草原的文章,也是第一次接触乐府诗集这样一个文学常识,因此,本课在整个知识体系中具有不容忽视的地位和作用。 3.说课标: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

2、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4.说内容:敕勒歌是古代北方少数民族敕勒人唱的歌,这首民歌描绘了我国内蒙古阴山脚下土地辽阔、牧草丰茂、牛羊肥壮的草原风光,表达了敕勒族牧民对自己的家乡及游牧生活的无限热爱与无比思念的深情。这首诗气势雄浑,画面开阔,寥寥几笔就把草原美丽的景色勾勒了出来,让人读了如临其境。诗中运用巧妙的比喻,叠字双声,读起来音韵铿锵,朗朗上口,使人意气昂扬,精神振奋,在粗犷中显出壮丽。二、教材处理说教材处理:根据新课标要求、知识的跨度、初二学生的认知水平,我对教材的内容有所拓展。草原对于我们肃南的孩子来说是再熟悉不过了,但对于

3、张掖的孩子来说并不是很常见的,因此在上课伊始我首先利用多媒体播放视频天堂为学生们营造一个走入草原的氛围,在课后布置作业时利用乡土资源让学生进行写景片段的练习,这样学生的能力梯度有一个渐进的过程,也体现了从文本走向生活的这样一个理念。 三、教学目标说教学目标:根据课标要求结合初二学生实际学情以及单元教学要求和本课特点,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与乐府诗集有关的文学常识;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诗歌,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情感;学习本文描写景物的方法与技巧。2.过程与方法: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理解并背诵诗歌;通过自主、合作、探究,赏析、体会诗中所描绘的意境及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

4、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北方人民对草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家乡的情感。四、重点、难点1.说重点难点。依据教材内容和课程标准、张掖四中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挖掘教材的基础上,我将本课的教学重难点依次确定为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体会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难点:学习诗歌运用比喻、叠词、动静结合、情景交融等手法来体现草原美的方法。 2.说重点、难点确定的依据。我确定教学重点的依据是学生对草原的认知与体验缺乏更深层次的理解,不能较快或较好地理解文中所表达出来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对于难点确定的依据是写作手法,学生虽然能很好的了解,但真正运用它、掌握它来进行自我创作却是一个

5、难点。3.如何解决这些重点和难点。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能够达到本课题设定的教学目标,我采用情景法、诵读法、探究法、读写法来指导学生学习。五、说教法、学法1.说学法: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老师要善于放手给足学生足够学习的空间,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这节课在指导学生学习和培养学生能力方面我采取以下方法:情境法:以草原歌曲和草原风景图片为背景,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营造出浓郁的学习氛围;诵读法:反复诵读,通过诵读去发现美、感知美、探究美仔细揣摩含蓄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体会北方人民对草原、对家乡的赞美、热爱之情;探究法:赏析诗歌的意境美、情感美;读写法:注重读写

6、结合,在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情感的基础上,让学生进行写作训练,这样不仅有助于加深对借景抒情、动静结合写作手法的理解,而且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2.说教法:情境教学法、启发点拨法(由于初中学生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有限,面对课文存在一定的知识障碍、思维障碍,老师适时地启发点拨有利于突破重点)。此外我还准备用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六、说教学手段1.多媒体教学手段运用的依据是用动听悠扬的草原歌声和美丽的草原图片感染学生,让学生融入其中;用熟悉的曲调唱出这首歌的依据是要让学生学会用不同的表达方式更深的体验文本的情感。2.课前播放视频天堂,一方面是为了拉近文本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创设良好的草原氛围,提高教学效

7、率,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加大课堂容量,体现高效课教学的理念,从而丰富课堂的内容和形式。创设唱这样一个环节,目的是让学生对文本有更深层次的情感体验。七、教学程序1.课堂教学环节包括导入新课(2分)、了解作家作品(4分)、新课讲解(读、悟、品、唱、写30分)、课堂小结(3分)、布置作业(1分)等。2.说教学流程:(一)导入新课(二)作家作品学生结合注释、学案了解敕勒歌相关文学常识。(三)新授(1)读-感知诗意学生自由朗读诗歌。要求:力争读准字音,读通读顺诗句。你会读吗?敕勒川( ch ) 似穹庐( qing )笼盖四野( y ) 见牛羊( xin )你会解释吗?敕勒川:平川,平原。 穹庐:隆起的样子。

8、天苍苍:深青色。 见牛羊:通“现”,显现,出现。教师指导、示范朗读。学生自由朗读。要求:读准字音,把握节奏,注意语气语调,体会情感。汇报朗读。师生齐读。(2)悟-感知意境你在诗中都看到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尝试在其前面加上恰当的形容词。(3)品-赏析语言你最喜欢哪一句,把它有感情地读出来,并说说喜欢的理由。预设问题。可以表现天高地阔的比喻很多,诗人为什么选择穹庐?这其中包含了草原牧民的什么情感? “穹庐”指什么?想想看,“天似穹庐”,说天空像什么?诗中为什么不写人,而是强调、渲染天地苍茫,上下一片?风吹草低,除了现出牛羊,还现出了什么?天空、草地是什么状态的景物描写?草低、牛羊呢?方

9、法总结。语言特点:修辞、句式、练字等。写作方法:动静结合、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等。句子的意境:写了哪些景物,构成了怎样的画面,渗透了怎样的情感等。(4)唱-情感升华请各组同学交流讨论,用你们会唱的、喜欢的歌曲的曲调把这首诗唱出来。(5)写-妙笔生花将敕勒歌改写为一段写景抒情的文字(基于原诗、合理想象、注意抒情) 。学生创作。交流展示。(四)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五)布置作业你能否把自己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倾诉于笔端呢?课下试写一个景物片段,表达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八、说板书设计我采用结构式板书,它最大的优点是条理化、直观化地反映课堂教学的生成内容,把分散、杂乱的知识进行系统的组织、简化,有利于学生掌握重点和难点内容,有利于学生快速的储存本节课的知识,并学会归纳概括文章的方法。九、说教学反思我打算从三个方面对本节课进行反思:首先反思教学内容中重点、难点、易混点是否讲解清楚,学生掌握的情况如何以及课时分配的合理性;其次反思教学方法是否灵活,教学手段是否满足教学需求,能否给予学生更多的时间和机会进行必要的合作和展示,使全班学生分享彼此的学习成果,教学环节是否合理、紧凑;最后反思教学设计是否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教学行为是否有利于学生发展,从动态的课堂资源中能否找到新的研究课题。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