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语文第二单元教案.doc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60781497 上传时间:2023-04-15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83.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上语文第二单元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三年级上语文第二单元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三年级上语文第二单元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三年级上语文第二单元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三年级上语文第二单元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年级上语文第二单元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上语文第二单元教案.doc(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瀑布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6个,正确理解词语和句子。2.学习作者由远到近的观察事物的方法。3.能够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培养学生有顺序地观察事物背诵全文的能力。4.培养学生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准确理解词语的能力。教学重点、难点:(一)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弄清作者在不同观察点听到瀑布的声音和看到的瀑布的景象,进而体会作者通过诗句所表达的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指导有感情地朗读。(二)解决办法:教师引导,学生自学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具准备:投影仪及投影片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导语:同学们,你们谁看见过瀑布?谁能简单介绍一下瀑布?(瀑布就是从山上流下来的水,从远处看好像白布一样,发出的

2、声音很大,景色很美。)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叶圣陶先生写的一首诗瀑布。(板书课题)二、初步感知。1.大家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附课前预习提纲,把预习情况在小组内交流。(1)借助拼音把课文读通顺,遇到本课的生字在课文中勾画出来,多读几遍。(2)借助拼音渎准生词,利用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生词。(3)找出不懂的词句,画上“?”三、教师检查预习情况。1.检查字词的认读和理解情况。2.理解词语。叠叠:诗中是指一层又层,前浪未平,后浪又起,也就是后浪推前浪。屏:指遮挡用的屏风,多扇相连,可以折叠。如:好像。 涌:这里指水浪往上冲的意思。3.检查读书情况(1)这首诗共有几个小节?分小节渎。

3、(2)指名读全文,思考: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作者是按什么顺序观察的?(在学生说出这首诗主要写了瀑布的基础上,师再问:主要写了瀑布的什么?从而引出这首诗主要写了瀑布的声音和样子。作者是按照由远到近的顺序观察的。) (板书:远近)4.学生质疑(1)学生自由读课文。(2)学生质疑。思考:你读懂了什么?不懂什么?教师根据学生质疑归纳出下节课学习目标:(2)你感觉瀑布的声音和样子各怎么样?你是从哪看出来的?(3)怎样朗读才能把瀑布声音和样子的特点表现出来?5.本课总结四、布置作业。1.熟读课文。2.预习下节课学习内容。第二课时一、导入 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引导学生说出学会了生字、生

4、词知道了这首诗主要写了瀑布的声音和样子。作者是按照由远到近的顺序来观察瀑布的。)二、学习第一小节。1.指名读第一小节,思考:这小节主要写的是什么?(引导学生说出这小节主要写了没见到瀑布,先听到了瀑布的声音。)2.自由读这小节,说出这一小节给你什么感觉?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教师先引导学生概括出这一节给我们的感觉是瀑布的声音很大,瀑布很壮观。然后引导学生通过理解重点词句来体会瀑布声音的响亮。教师引导学生从以下重点词句中去理解。(1)“还没看见瀑布,先听见瀑布的声音”还没看见瀑布,说明还没到瀑布跟前,就已经听到了它的声音,还没看见瀑布,说明还没到瀑布跟前,就已经听到了它的声音,说明瀑布声音一定很响(

5、2)“叠叠”“涌”叠叠就是一层又一层,前浪未平。后浪又紧跟着涌上来,后浪推前浪。瀑布的声音就像浪涛翻滚时发出的巨响。指名说出海浪的声音怎么样? (去过海边的都能说出海浪翻滚时声音很大,哗哗的。)板书:叠叠)(3)“阵阵”“吹”风吹过松林时,会发出“轰轰”的响声。瀑布从上落下来冲击岩石,跌进潭里,发出的就是像松涛一样的吼声。(板书:阵阵)(在理解到“叠叠”和“阵阵”这两个重点词语时,播放瀑布落下进的声音的录音,帮助学生理解“叠叠的浪涌上岸滩”和“阵阵的风吹过松林”时发出的声音,并让学生感受瀑布的雄伟壮观。3.指导朗读(1)出示第一节停顿和重音提示:还没看见瀑布,先听见瀑布的声音。好像叠叠的浪涌上

6、岸滩,又像阵阵的风吹过松林。(2)教师范读。(3)学生练习读。(4)揭去复合投影片中的朗读提示4.学生再次感情朗读第一小节,体会写法的巧妙。三、总结学法师生共同总结出第一小节的学法:1.读这小节,了解这小节的主要内容。2.再读,说出这一节给你什么感觉?说说从哪读出来的?3.有感情朗读这一节。过渡:听着瀑布的声音,我们随着诗人转过山路瀑布就出现在了眼前。瀑布是什么样的呢?请大家按照刚才学习自学第二、三小节。四、自学二、三小节1.让学生按上述学法自学二、三小节,投影为学困生出示学习提示:(1)自由读2、3小节,想想:这两个小节各写了什么?(2)默读两小节,思考:看到瀑布之后,瀑布给你的感觉是什么样

7、的?你是从哪些句读出来的?说说你对这些词句的理解。(3)怎么读才能表现出瀑布的特点?(4)这两小节中哪些地方写得比较好?为什么?2.学生自学,遇到困难可以在组内讨论。教师要进行巡视指导,深入到学生中间去讨论。3.学生汇报。(1)第二小节写远看瀑布的样子。第三小节写近看瀑布的样子。(2)学生概括出感觉瀑布很雄伟之后,引导学生重点通过以下词句进行理解。“千丈青山衬着一道白银”中的“千丈青山”和“一道白银”(运用计算机软件直观演示帮助学生理解,没条件的可以用投影。)“千丈青山”实际不是真指千丈,是形容山高。“白银”是指瀑布。绿色的高山衬着白色的瀑布,对比鲜明,使得瀑布显得更加壮丽。(板书:一道白银)

8、 师提问或生质疑:为什么作者先说没法比喻,然后又把瀑布比作了白银呢?(引导学生从作者看到瀑布时的心情去理解。初见瀑布,它实在太美了,美得超出想象,一时被它的美吸引住了,想不出用什么比喻好。仔细看看瀑布的样子和周围的山,作者自然想出了这个比喻,并且用一个“衬”字,非常巧妙。) “一座珍珠的屏”也体现了瀑布的雄伟和美丽。(继续运用计算机软件)“屏”是指比较讲究的装饰品,珍珠的屏说明瀑布飞泻而下时,串串乳白色的水珠被阳光一照,闪着光亮。整个看,就像一道珍珠做的屏风,真是雄伟、美丽。(板书:珍珠的屏) “如烟,如雾,如尘”当有风吹过时,珍珠的屏被吹散了,水花飞溅,腾起水气,缓缓飘落,这时就像烟一样飘飘

9、悠悠,像雾一样朦朦胧胧,像尘一样四处飞散。(计算机软件帮助理解) (板书:如烟如雾如尘)师重点指导:读这句话时,如烟,如雾,如尘之间停顿时间可略长些,声音轻而缓慢,更能够体现出作者此时看得入迷的心情。说明:学生理解到哪,教师就随着学生指导到哪并且理解到哪,学生就在已有的基础上练习朗读,师指导。(3)有感情朗读这两小节。(4)引导学生说出这几个打比方的句子写得非常好。在学习第一节的基础上,学生回答出这样写更加形象,具体,使瀑布的样子更雄伟,美丽。(5)质疑:为什么作者写到的第二、三小节瀑布的样子不一样呢?(引导学生说出因为作者的观察角度不同。)五、计算机软件播放整首诗。让学生边听,边看,边体会瀑

10、布的伟壮丽。六、总结。瀑布从高山上飞流直下,气势磅礴。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仿佛听到了那如浪涛轰鸣,似松涛欢吼的瀑布声音,又仿佛看到了那雄伟、美丽的瀑布景象。在我们国家,像诗人看到的这样的瀑布还有许多,如贵州的黄果树瀑布,浙江的雁荡山瀑布,江西的庐山瀑布等。希望同学们有机会能把我们今天听到的和看到的变为现实。七、作业。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乐山大佛教学要求:1.能正确拼读课文,和表达课文主要内容的句子。2.说出海通和尚和石匠们凿乐山大佛的经过。3.能找出写乐山大佛的句子读一读。教学重点:由衷赞叹祖国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教学准备:1.搜集有关乐山大佛的图片、声像、文字资料。 2.了解还有哪些

11、著名建筑体现了劳动人民智慧和技艺的结晶。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出示乐山大佛图片或播放相关录像)孩子们,在我国四川省西南部岷江边上,有一座巍巍端坐的大佛,它吸引了无数的中外游客,你知道它的名字吗?今天,我们就一起去认识它,了解它。 二、自主识字,相互交流 1.读课文,勾画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 2.小组为单位,自主识字读文,讨论不理解的词。 3.交流小组学习情况,解决字词疑难。 三、粗读课文,感知内容 1.自由朗读课文。思考:课文的三段分别写了什么? 2.课文三段中,你最喜欢哪部分内容?自由地读一读,体会体会。 四、细读课文,体会情感 1.引导学生体会二、三段内

12、容。 (1)宏大的石雕艺术珍品(用列数字、举例子的方法表现大佛的宏大)。 (2)古代石匠智慧与技艺的结晶。(排水通道:既又)结合句子理解“既又” 2.多么神奇呀,大佛已稳稳地坐在那儿一千多年了。此时此刻,你有什么想法? 五、拓展活动,升华情感 除了乐山大佛,我国还有许多著名的建筑和名胜古迹。它们都是劳动人民智慧、血汗与技艺的结晶,你找到了哪些呢?(统计所搜集的资料,按内容分类介绍,师配以相应的录像资料,形象地加以说明。) 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家乡的红橘教学目标:1.运用学过的方法,认识本课的生字,会规范、美观地书写生字。2.能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本课生字新词。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

13、朗读课文,了解家乡的红橘有哪些可爱之处。4.仔细观察一种自己喜欢的水果,抓住特点,展开想象,写一写。教学准备:生字卡片、红橘的有关知识。教学重点:学习生字词,了解家乡红橘的可爱之处。教学难点:着本文的观察写作方法,描写自己喜欢的水果。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见过红橘吗?吃过红橘吗?你对红橘有哪些了解,谁来说一说?(抽生说)孩子们介绍得真不错!今天我们就要学习一篇有关红橘的文章,下面我们就一起去看看作者眼中的红橘是怎样的?师出示课题:家乡的红橘,生齐读课题。二、自读课文,解决生字、词读音1.自读课文,把红色音节的字音读准,把难读的字多读几遍。注意:翘舌音:畅、束;平舌音:素;前鼻音:嫩;后鼻音:竞;多音字:骨(骨气、花骨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