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社保局上半年工作总结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60778075 上传时间:2023-11-0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乡镇社保局上半年工作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乡镇社保局上半年工作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乡镇社保局上半年工作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乡镇社保局上半年工作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乡镇社保局上半年工作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乡镇社保局上半年工作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乡镇社保局上半年工作总结(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乡镇社保局上半年工作总结 (一)统筹城乡的就业创业工作成效显著。围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农村居民市民化”目标,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创业政策,狠抓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和城乡各类群体充分就业工作。一是大力推进创业带动就业工作。市委、市政府召开了“全市创业大会”,印发了关于进一步促进大众创业的意见,全市推动全民创业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更加完善。出台了“创业孵化基地和创业园区管理办法”,完成了个省级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复核工作,对市级示范基地评估认定工作进行了部署,加强了32个省级、35个市级创业型镇街和社区的创建工作,全覆盖、多层次的创业孵化体系更加健全。加强创业大学功能建设,建立了全市就业创业实训师资

2、库,新选拔5名创业导师充实到实训队伍,上半年完成创业实训1200人。加大创业政策宣传力度,开展好小额担保贷款“快易贷”行动,发放小额担保贷款1.5亿元,同比增长01,为1500名创业者提供了初创资金扶持,大众创业氛围更加浓厚。二是全力抓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全面实施新一轮就业创业培训五年规划和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等3年项行动计划,并结合我市实际,创新开展了就业创业培训“进园区、进村镇、进拆迁村、进企业、进校园”五进活动,在重点区域、开发区和重点镇设置了7个培训基地和10个培训点,打破年龄限制,将有培训愿望和需求的农村居民全部纳入免费培训范围,通过电子商务、园林园艺、民俗旅游等各种技能培训,有

3、效提升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创业能力。上半年共开展各类就业创业培训118期,累计培训25万人,其中农村劳动力专题培训班22期、14万人。三是做好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各类群体就业工作。全面落实各项就业扶持政策,不断完善城乡统一的就业失业登记制度,评估认定“xx市充分就业星级社区”家,城乡公共就业服务能力显著提升。简化高校毕业生就业手续,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和服务基层计划,连续第19年举办“高校毕业生供需见面会”,36家企业与1.3万名大学生达成就业意向000多人。积极落实就业困难人员就业援助四项制度,开展就业援助活动2场次,发放大龄就业困难人员社保岗位补贴213万元,登记认定的32名就业困难人员

4、全部实现了稳定就业或自主创业。四是强化企业用工服务。积极为企业搭建招工用工平台,组织举办“春风行动”、“人力资源市场招聘月”等各类招聘活动15场次,3066家企业提供岗位6万个次,入场求职4.5万人次,达成招聘意向.6万人次。春节过后,组织45家骨干企业分赴河北、甘肃、山西等地进行劳务对接,举办了15场专场招聘会和技工院校对接交流会,引进优质劳动力1.3万人。引导企业改善用工环境,增强自身留工吸引力,春季企业返工率平均超过0,同比增加5%,全市用工形势稳定。 (二)覆盖城乡、市域一体的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围绕“同城同待遇”目标,进一步扩大社保覆盖范围,提高保障绩效,经办服务信息化、网络化、智

5、能化水平保持全国、全省领先水平。一是优化经办服务机制。取消了参保居民市内转诊转院限制,将居民医保纳入省内异地就医联网结算平台,方便参保居民就医问诊;加强网上社保建设,取消了企业网上增减业务提交纸质材料环节,针对不同群体推行网银支付、代扣代缴、自助缴费等多样化的缴费方式;在全市范围内布设自助服务终端650台,为服务对象提供就近便捷的政策信息查询、刷卡缴费、个人权益记录打印等自助服务。二是不断强化基金监督管理。深入推行“总额预付与按病种付费相结合”的住院医疗费用结算办法,健全医疗保险反欺诈机制,加强医保控费工作。研究建立社会保险基金市级统筹机制,不断增强全市社保基金抗风险能力。按照省厅要求,稳妥开

6、展养老保险基金委托运营工作,促进社保基金保值增值。扎实做好社保基金安全评估国家级试点工作,建立了社保基金违规违纪网上举报平台,加大了举报奖励力度。开展了居民医保基金、社保基金账户管理及保值增值情况等专项检查,配合审计部门对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进行了专项审计,确保基金依法支出和安全完整。 (三)高层次和高技能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围绕产业强市、工业带动”战略,不断加强高层次、高技能人才引进培养工作。一是完善引才育才政策体系。大力实施“xx市英才计划”,研究拟定了重点产业紧缺人才引进计划等个配套文件。出台了加快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业的实施意见,每年安排200万元扶持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全市人才引进、培养和激

7、励机制更加健全。二是拓宽人才智力引进渠道。积极搭建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平台,“威海海外学人高科技创新园”成功获批人社部、省政府共建,进一步提升了园区层次和吸引力;密切与留学人员组织联系合作,围绕设立引才工作站、赴外引才和技术项目推介等活动,与韩中文化经济友好协会、中国留日同学总会等初步达成合作意向。加大毕业生人才引进力度,通过组织举办驻威高校招聘会、参加第2届跨区域高校毕业生巡回招聘和“山东-名校人才直通车”等活动,引进优秀高校毕业生200多人。加强外国专家管理服务,简化办事程序,及时办理外国专家来华证件107件。强化国外智力引进,上半年实施引进国外智力项目2个,其中个引智项目被列入国家和省资助

8、计划,获引智经费236万元。三是健全人才培养选拔机制。连续第2年成功举办人社部“万名专家服务基层走进威海”活动,来自中国工程院3名院士和全国重点高校院所的2名专家学者为我市企业解决项目技术难题6项,达成合作意向1个。大力实施青年人才培养工程,争取省人社厅支持,为威高集团选拔第2批1名青年干部赴美攻读mba。加大高层次专家选拔培养力度,新增“国务院特贴专家”3人,“省突贡专家”1人,推荐人出席李克强总理主持的“全国外国专家新春座谈会”,推荐4名外国专家参加国家、省友谊奖评选,1人代表我省成为20X年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产业创新类候选人。四是实施技能人才振兴计划。组织企业赴山西开展洽谈合作,积极搭建

9、与省外职业院校对接合作平台。修订了“金蓝领”培训项目管理办法,开展“金蓝领”培训3443人,推荐4人获“省首席技师”称号。加快技师工作站建设,新设技师工作站1家,总数达到46家,其中推荐1家获批省技师工作站,家获批市示范技师工作站。加强技工院校建设,调整了技工院校免学费政策,新增技师学院所。扎实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上半年组织鉴定2.9万人,合格发证.5万人。 (四)劳动关系保持和谐稳定。一是加强劳动关系协调。发布了2X年企业工资指导线和人力资源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将最低工资标准提高到全省最高档的0元。制定了“和谐劳动关系创建工作三年规划”,深入推进和谐劳动关系创建工作。加强工资收入分配“三项制

10、度”备案、工资集体协商集中要约工作,开展劳动合同签订“春暖行动”,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96%以上。规范了劳务派遣用工管理,审批备案劳务派遣单位家,总数达到50家。二是加强劳动保障监察执法。不断规范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建设,完善日常巡视检查、书面审查、专项检查、举报投诉专查、部门联动相结合的监察机制,加大农民工工资支付、劳动合同签订、参保缴费等监察执法力度。三是加强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强化基层调解组织网络化建设,共建立基层调解组织3103个、企业调解组织23个,基本实现城乡社区和企业全覆盖。强化调、裁、审一体联动办案机制,进一步完善了市、县、镇、企业四级调解网络大协作模式和人民、司法、仲裁调解

11、“三调联动”机制。四是加强信访维稳工作。深化信访、监察、仲裁“三位一体”矛盾调处机制和信访工作责任制,定期研判排查重大不稳定因素,从源头上妥善处理各种矛盾纠纷,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五)联系服务企业和群众的能力不断提高。一是创新公共服务一体化信息便民新机制。着眼于打破各业务系统条块分割和行政区划限制,推动各项业务全市范围“通收通办”,使服务对象在全市任何一级经办窗口就近提交任何业务事项,都能享受到“同城、同质、同效”的“一站式”服务,今年,全面启动了“人社公共服务一体化信息便民工程”建设,这项工作被列入202年省人社厅试点和市政府为民办实事之一,目前各项工作均在稳步推进中。调整优化了人力和社保

12、两大中心组织架构,实行扁平化管理,大幅压缩了办事环节,提高了经办效率;制定了电子档案管理、业务数据管理等2个配套政策和方案,实现了经办政策一体化;梳理社保业务余项,统一规范了办理时限、办事环节、申报材料等事项,形成了全市统一的经办流程;在企业养老、工伤、生育保险完成了电子档案试点工作,对历史纸质档案进行了数字化处理,初步建立了档案数字化管理机制;在全省率先完成了20万参保人员的社保数据质量工作,就业信息整理完成99,确保数据真实、准确、完整;梳理汇总80多项业务分批次下沉基层平台,着手开发建设短信服务平台,在全国首创自助服务模式,初步建立了立体化、多层次的便民服务渠道;在工伤认定业务率先开展了

13、一体化经办试点,为9月份社保一体化上线运行、年底前实现各项业务一体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二是建立联系服务企业和群众常态化工作机制。着眼人社政策宣传,依托“12333”咨询热线,为群众提供小时全天候服务,今年以来接听电话咨询2.万人次;在晚报、电视、电台等媒体开设“就业时空”、“社保时空”、“人事考试”、“监察仲裁”等宣传专栏,刊发14期;利用公交车媒体平台,每天滚动播出政策信息;与电台合作打造时空联线,每周6天组织专人值班上线,打造“人社行风热线”,及时将惠民政策送到百姓身边。着眼与服务对象交朋友,结合市市政府“实施联系服务企业行动”要求,建立了常态化联系服务企业和群众工作机制;开展了联系服务企

14、业调研走访活动,对22家重点骨干企业进行实地调研,答复反馈企业反映问题建议8条。三是推进法治人社建设。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梳理行政权力清单116项、部门责任清单42项,优化再造权力运行流程图31项,清理规范性文件02项,确保权力运行合法、公正、公平,全局行政复议、诉讼案件胜诉率连年保持95%以上,切实做到依法办事、依程序执法,依法行政水平和依法履职能力进一步提升。 内容总结()乡镇社保局上半年工作总结 (一)统筹城乡的就业创业工作成效显著(2)加大创业政策宣传力度,开展好小额担保贷款“快易贷”行动,发放小额担保贷款1.5亿元,同比增长101,为150名创业者提供了初创资金扶持,大众创业氛围更加浓厚(3)引导企业改善用工环境,增强自身留工吸引力,春季企业返工率平均超过90,同比增加5%,全市用工形势稳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