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配制度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分配制度论文.docx(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你一定要坚强,即使受过伤,流过泪,也能咬牙走下去。因为,人生,就是你一个人的人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分配制度的路径及展望国内外分配制度的区别作者 陈晨 学校名称及专业内容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收入分配制度的演进是分阶段展开的,单一的平均主义的分配模式最终被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所取代,城乡居民之间、城市居民内部和农村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差距呈现不断扩大的态势。本文试图从我国经济增长、发展机会、社会公众态度反应以及政治稳定等角度分析,通过我国和美国进行比较,制定出我国分配制度的发展方向。关键词:收入分配制度;演进;收入分配差距;变动;展望;比较一、前言中国收入分配问题中一个值
2、得研究的问题就是究竟怎样正确分析和判断中国收入分配差距的程度以及基尼系数在中国是否就有实用性。从学术界的有关讨论来看,有关收入分配的争论目前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问题上:一是改革与收入分配制度变迁分析(卫兴华,2000年;李爽,1997年;党的十五、十六大报告等,1997、2002年;等等,赵仁伟、李实1995,1997年)二是收入分配差距及其原因(胡鞍钢,王绍光,1997,1998年;李实等,2000年)三是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关系(陈宗胜,1998年,2001年;周恒甫,1999年;权衡,2002年登);国际上则主要从实证和经验分析入手,偏重于讨论中国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原因与实证分析(世界银行,
3、1995年,1997年等)。这些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的最终目的是想说明两个问题:一是中国的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对传统的收入分配体质和制度带来了巨大影响,并引起了收入分配格局的巨大变化;二是这种收入分配格局的变化主要结果之一就是收入差距拉大,其中包括地区收入差距、城乡收入差距、居民个人收入差距以及部门和行业之间的差距,或者说这些收入方面的不平等都有进一步扩大和加剧的趋势,因此,一个基本的或者主流的态度就是应当采取措施逐步缩小差距。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收入分配制度的演进改革开放以前的20多年,我国实行的是产品型按劳分配实现模式,国有企事业单位实行的是等级工资制,农村的生产队实行的是以评工记分、年终统一
4、分配为基本形式的工分制度,这两种分配方式都没有真正贯彻按劳分配原则,致使平均主义之风盛行,国民经济低效率运行,人民生活水平长期得不到应有的提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步破除了平均主义的分配模式,逐渐确立了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社会生产力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城乡居民物质生活状况明显改善,但也出现了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扩大化的趋势。我国收入分配制度的演进大体上可以分为如下五个阶段:第一阶段:1978年12月1984年9月,以农村普遍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突破口,切实贯彻按劳分配原则,克服平均主义。如前所述,改革开放之前,我国实行的是产品型按劳分配实现模式,干好干坏一个样,干与不干
5、一个样,其结果严重挫伤了广大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国民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1978年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果断地提出了要“ 克服平均主义”。1979年9月,党的十一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指出,农村“ 可以定额记分,可以评工记分,也可以包工到组,联产计酬”。1980 年3月以后,各地开始实行生产责任制和定额计酬制。1983年中央1号文件指出:要对人民公社体制进行改革,一是实行生产责任制,特别是联产承包制;二是实行政社分开。至此,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已由改革试点转向全国推广。“ 缴够国家的,留够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的分配方式,成为农村贯彻按劳分配原则的一种实现形式。第二阶段:1984年10
6、月1992年9月,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建立以承包为主的多种形式的经济责任制,进一步贯彻按劳分配原则。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深刻地剖析了平均主义的思想根源,指出平均主义是贯彻按劳分配原则的一个严重障碍。决定对企业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做出了具体的规定:企业职工奖金由企业根据经营状况自行决定,国家只对企业适当征收超限额奖金税;采取必要的措施,使企业职工的工资和奖金同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更好地挂起钩来;在企业内部,扩大工资差距,拉开档次,以充分体现多劳多得、少劳少得,充分体现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复杂劳动和简单劳动、熟练劳动和非熟练劳动等之间的差别,尤其要改变脑力劳动报
7、酬偏低的状况;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的原则是使职工工资同本人肩负的责任和劳绩密切联系起来。1985年1月国务院发布的通知规定,在有条件的全民所有制企业,逐步推行职工工资总额随本企业经济效益浮动的办法,把职工和经营者的工资、奖金同所在企业的经济效益高低、本人贡献大小挂起钩来,彻底解决企业吃国家的“ 大锅饭”、职工吃企业的“ 大锅饭”。1985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的通知明确提出,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实行“ 以职务工资为主要内容的结构工资制”,将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的工资区类别与企业的工资区类别统一起来。1987年党的十三大报告第一次提出了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为补充的原则,提出了
8、允许合法的非劳动收入,要在促进效率的前提下体现社会公平等。第三阶段: 1992 年10月1997年8月,探索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分配制度。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报告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定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1993年11月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对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收入分配制度提出了如下基本原则:个人收入分配要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从而把多种分配方式作为与按劳分配方式长期并存的制度确定了下来;首次提出在处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问题上应坚持“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劳动者的个人劳动报酬要引入竞争机制,打破平均主义,实行多劳多得,合理拉
9、开差距;要建立适应企业、事业单位和行政机关各自特点的工资制度与正常的工资增长机制,国有企业在职工工资总额增长率低于企业经济效益增长率、职工平均工资增长率低于本企业劳动生产率增长的前提下,根据劳动就业供求变化和国家有关政策规定,自主决定工资水平和内部分配方式;国家依法保护法人和居民的一切合法收入和财产,允许属于个人的资本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第四阶段:1997年10月-2002年10月,首次提出要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创造性地解决了生产要素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能不能参与收入分配的问题。1997年10月党的十五大报告对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提出了若干重要观点,如: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制
10、度要“ 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是对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的具体化;依法保护合法收入,规范收入分配,使收入差距趋向合理,防止两极分化。1999年, 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决定进一步提出了要建立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收入分配制度,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同年宪法修正案对十五大有关分配制度改革予以确认,从根本上确立了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这些都为深化国有企业分配制度改革开辟了新的思路。“ 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为企业建立新的收入分配机制打开了通道,此时的分配制度改革已从过去的仅仅局限于工资分配的领域拓展到了个人收入分配领域和国民
11、经济分配的领域。第五阶段:2002年11月至今, 确立了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进一步解决了劳动和非劳动生产要素怎样参与收入分配的问题,即按贡献大小参与收入的分配。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报告首次提出要“ 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从而既肯定了劳动在财富创造过程中所发挥的关键性作用,必须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又肯定了非劳动生产要素在财富生产中的重要作用。非劳动生产要素应当参与收益分配,是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在分配制度上的有效实现形式,因而成为我国收入分配制度走向成熟的
12、标志;首次提出要保护一切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首次提出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要以共同富裕为目标,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了整顿和规范分配秩序,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重视解决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差距过分扩大,加强对垄断行业收入分配监管等具体措施。以上分析表明,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历程是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而逐步展开的,其基本脉络是: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率先在农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为标志,全面推进城市分配制度改革!以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为标志,探索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收入分配制度!以党
13、的十五大为标志,首次在党的文件中肯定生产要素所有者能参与收益分配!以党的十六大为标志,首次在党的文件中确立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收入分配的原则。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变动的分配制度因素解析改革开放20多年,在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城乡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的同时,居民收入分配的差距却拉大了,且有愈演愈烈之势。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收入分配制度的演进相联系,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变动也是一个长期的、分阶段的过程。本文界定的我国居民整体收入差距有三个主要来源: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城镇内部居民的收入差距和农村内部居民的收入差距。表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演变
14、年份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 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元)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倍)1978133.6343.42.571979160.2387.02.421980191.3477.62.501981223.4491.92.201982270.1526.61.951983309.8564.01.821984423.8651.21.541985397.6739.11.861986423.8899.62.121987462.61 002.22.171988544.91 181.42.171989601.51 375.72.291990686.31 510.22.201991708.61 700
15、.62.401992784.02 026.62.581993921.62 577.42.8019941 221.03 496.22.8619951 926.14 283.92.5119961 926.14 838.92.5119972 090.15 160.32.4719982 162.05 425.12.5119992 210.35 854.02.6520002 253.46280.02.7920012 366.46 859.62.9020022 475.67 702.83.1120032 622.28 472.23.23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4),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4表2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城镇居民收入分配的基尼系数年份中国农村居民收入分配的基尼系数中国城镇居民收入分配的基尼系数19780.21240.1619790.24070.1619800.24060.16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