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必考题).doc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60774374 上传时间:2024-01-0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5.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必考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最新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必考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最新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必考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最新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必考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最新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必考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必考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必考题).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必考题)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35分)1、下列各组词中拼音与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鲜妍(yn) 广袤(mo) 忧戚(q) 矫揉造作(jio)B娉婷(png) 坍塌(tn) 箴言(zhn) 稍逊风骚(xn)C承蜩(tio) 瞥见(bi) 亵渎(xi) 心无旁骛(w)D冠冕(gun) 濡养(r) 宽宥(yu) 分外妖饶(yo)2、下列各组词语书写都正确的一组是( )A迫不及待 流言蜚语 芸芸众生 仗义直言B幅员辽阔 一泄千里 明察秋毫 应接不暇C集思广益 真知灼见 再接再励 闲情逸致D融会贯通 金榜题名 以逸待劳 山清水

2、秀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书画因诗文生辉,诗文因书画而典雅,中国的诗文与书画可谓是相得益彰。B司马迁研读各家史著,搜罗天下遗文轶事,断章取义,终于写成了史记。C冬天到来,匠师们精心打造的冰雕作晶莹剔透,美轮美奂,真可谓是巧夺天工。D良好的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成长能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受“厄尔尼诺”现象影响,黄河流域干旱严重,专家预测小麦将减产30%左右。B在科学家邓稼先的一生中,无处不以务实的作风和非凡的才学震惊于世。C大型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播出后,在社会上引起了极大的赞誉。D国庆黄金周期间,小罗建议去云南丽江,小韦建议去海南三亚,我同意

3、她的建议。5、下列修辞手法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园子里长满了榆树,细细的,干干的,举着飘飘摇摇的榆钱。B清晨,一辆摩托车像离弦的箭一样,在蜿蜒曲折的环山公路上飞驰。C金秋第一阵北风扫过来,海面亮起一片银圆般的浪花大虾成熟了。D这些可怜的东西(指大虾)不知道,漫漫的旅途上到处都撒下了天罗地网。6、将下列句子组成一段话,排序恰当的一项是( )曾经万里飞沙的毛乌素沙漠,千余年后近80%穿上绿装。中国的“绿色奇迹”,令世界刮目相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色行动正在护佑着也将永远护佑着我们的生存家园。被称为“中国魔方”的草方格,紧紧锁住宁县中卫的黄沙,让“塞上江南”实至名归。这些“染绿”“复绿”

4、的故事,折射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力度与成就。A B C D7、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我欲乘风归去,_,_(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_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曹刿论战中,表明曹刿坚持进见鲁庄公的原因的句子是:“_,_。”岳阳楼记中赞扬滕子京政绩的句子是:_,_。请将韩愈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补充完整。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_,_。_?_。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二、文言文阅读。(15分)祁黄羊去私晋平公问于祁黄羊曰:“南阳无令,其谁可而为之?”祁黄羊对曰:“解狐可。”平公曰:“解狐非子之仇邪?”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仇也。”平公曰:“善。”遂用之。居有间,平公又问祁黄羊曰:

5、“国无尉,其谁可而为之?”对曰:“午可。”平公曰:“午非子之子邪?”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子也。”平公曰:“善。”又遂用之。国人称善焉。孔子闻之曰:“善哉祁黄羊之论也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祁黄羊可谓公矣。”(节选自吕氏春秋)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其谁可而为之/或异二者之为B解孤非子之仇邪/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C国无尉/去国怀乡D孔子闻之曰/不求闻达于诸侯2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善哉祁黄羊之论也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3结合选文,分析“国人称善”的原因。三、现代文阅读。(30分)1、娘邵火焰村里人都说玉叶婶的八字好,一儿一女一枝花,乐乐呵呵赛菩萨。儿子在乡下

6、,女儿嫁到了城里。玉叶婶嘴里说着“乐什么乐呀”,心里却喜滋滋的。但自从孙子虎虎出生后,乐固然是乐,可玉叶婶每天的感觉就是一个字:累。虎虎两岁了,要多淘气有多淘气,一刻也不让人消停。不是要吃东西就是要喝水,不是要玩玩具就是要把尿。刚刚收拾干净的屋子,一会儿就被他搞得一片狼藉。有时吵着要看电视里的动画片,有时非要奶奶带到外面去玩,到了外面不想走路又要人抱着。到了午睡的点上,不在旁边唱上至少半个小时的摇篮曲,他是不会闭上眼睛的。这小家伙脾气还挺大,稍不如意就又哭又闹。儿子儿媳都在村办工厂上班,每天很忙。玉叶婶除了带孙子外,还要负责一家人一日三餐的饮食,以及衣服的洗晒。一天到晚,玉叶婶几乎没有安宁过。

7、就这样辛苦,儿媳还不满意。以前玉叶婶心里郁闷还可以找老伴诉说诉说,去年老伴去世后,玉叶婶无论有多大的委屈,只能憋在心里。星期天这天,又是玉叶婶忙碌的一天,趁天气好,玉叶婶把儿子儿媳床上被子拆洗了。刚准备歇歇,孙子又喊着要吃苹果,玉叶婶赶忙又去削苹果。孙子吃了苹果后,一个人趴在地上玩小汽车去了,玉叶婶这才有了歇口气的空档。玉叶婶捶了捶酸痛的腰部,自言自语地说:“要是有个地方让我去休息几天就好了。”也许真的有心灵感应,这时客厅里的电话响了。是玉叶婶的女儿打来的。女儿说:“娘,我想接你到我这里住几天,好吗?”女儿几年前嫁在千里之外的一个城市,玉叶婶很少到她那里去,一是家里事多脱不开身,二是路途太远不

8、方便。最近去的一次还是三年前女儿生孩子时。现在听说女儿要接她去住几天,玉叶婶顾不了那么多,先轻松轻松几天再说,玉叶婶忙不迭地答应:“好吧。待我与你大哥大嫂打声招呼!”等儿子儿媳下班回来后,玉叶婶把自己决定到女儿家住几天的想法跟他俩说了。儿媳似乎很不满意,说:“娘,你走了,那虎虎怎么办?”玉叶婶说:“我只去一周的时间,这几天你们想想办法。”儿媳语气冷淡地说:“我们都要上班,能有什么办法?”这时儿子说话了:“算了,娘这段时间太辛苦了,就让她到妹妹那里去玩几天吧,虎虎我就让同事的奶奶带几天。”儿媳这才没有说什么。第二天一大早,玉叶婶收拾了几件换洗的衣服,带了几样外孙女玲玲爱吃的乡下特产,坐火车出发了

9、。一路硬座的颠簸,一路车厢的嘈杂,都没有影响玉叶婶的心情。玉叶婶望着窗外,广阔的田野上铺展着成片的绿毯,那绵延的山峦跳跃着跑向车尾。她在盘算着,到了女儿家后,要好好做一回客人。让女儿女婿带自己到城里几个有名的景点看一看,让女儿好好弄几餐饭给自己吃一吃,好好享受享受几天“饭来张口”的轻松日子。想到这里,玉叶婶不自觉地笑了。傍晚的时候,玉叶婶到了女儿所在的城市。女婿开车到车站接到了她。虽然坐了一整天的火车,但玉叶婶却不觉怎么累人。到了女儿的家,玉叶婶满面笑意。一进门女儿就上前一把拉住她的手说:“娘,可把你盼来了。单位批准我和玲玲她爸一个星期的假,从明天开始我俩要到外地度假一周。本想带玲玲一起去的,

10、可是她太淘气,带着是个累赘,我们也会玩得不尽兴,所以就留在家里。叫你来就是想让你帮我们照看她几天。”玉叶婶望着女儿,笑僵住了,嘴张了几次,半天没有吐出一个字。毫无疑问,接下来又是一周的忙碌和劳累。一周后,女儿女婿回来了,本想留玉叶婶再住两天,可是儿媳的电话来了,催她回去。玉叶婶只好风尘仆仆地赶回了乡下。一回到家,儿媳就将孙子虎虎抱到了玉叶婶面前,说:“娘,你开心地玩了这么多天,现在更有劲照看虎虎了吧?”玉叶婶叹了口气,抱过宝贝孙子,在额头上亲了一口,在心里说:“谁叫咱是娘呢!”(选自小说月刊2017年第2期,有改动)1文中的“玉叶婶”是一位怎样的母亲?请结合全文内容简要分析。2第段插叙了玉叶婶

11、的什么往事?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回答。3请简要赏析文中画线句。(1)广阔的田野上铺展着成片的绿毯,那绵延的山峦跳跃着跑向车尾。_(2)玉叶婶望着女儿,笑僵住了,嘴张了几次,半天没有吐出一个字。_4村里人都说玉叶婶“赛菩萨”,可她感觉就是“累”。你认同哪一个说法?请谈谈你的看法。2、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寒门多出贤最近,有位中国学子登上哈佛大学演讲台,从自己中学时代被毒蜘蛛咬伤的“农村故事”,推及“改变科技知识分布不均”这一主题,他的英文演讲视频在网络上热播,由此而成为“网红”。他出生在一个小村落里,父母均为农民,这更引起了人们关注。我以为,这倒是一件寻常人家的正常事,它告诉人们一个寻常道理

12、:寒门多出贤。千百年来,在古老的中国,不乏这样的故事。两千多年前,孔子的三千弟子中,“贤人”有七十二人。这些人中,出身寒门的不在少数。比如,被孔子称为“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的颜回,不仅位居七十二贤之首,而且被后世尊奉为“复圣”;被庄子言为“三日不举火,十年不制衣”的曾参,由于缺食,浑身浮肿,由于劳动,双手老茧,且面带病色,却被后世尊奉为“宗圣”。即便是孔子,也正如他后来所坦言:“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由于“多能鄙事”,甚至还有点“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的意味。为什么会有这么多故事呢?俗语言:“不经冬寒,不知春暖。”正因为出身“寒门”,所以更知“寒”的辛酸,也更向往“暖”的开心。古

13、语云:“同病相怜,同忧相救。”正因为自己被“寒”过,因而一旦有条件,也更愿意伸出温暖之手,拉身处“寒门”的人脱“寒”。而这,正是“贤”之思、“贤”之举。寒门多出贤,并非说,只要是出身“寒门”,就可自然而然地为“贤”了。贤,不仅要有“德”:能替别人着想,勇为天下谋利;而且要有“才”:有本事,能成事。这,就离不开学习。有言道:人不吃饭,饥;人不学习,愚。生活就是这样,惟有好学,才近智,惟有知学,才给力。只有努力用知识武装自己,不断增进自己的道德修为,才能离“贤”更近一步。寒门多出贤,意味着多付出。“不吃苦中苦,难得甜上甜”。习近平总书记在与北京大学师生座谈时,勉励同学们要在勤学、修德、明辨、笃实上

14、下功夫,下得苦功夫、求得真学问,加强道德修养、注重道德实践,善于明辨是非、善于决断选择,扎扎实实干事、踏踏实实做人,立志报效祖国、服务人民,于实处用力,从知行合一上下功夫。成功、成名,永远不是用巧嘴吹出来的,而是用心血写出来的。有了比常人更多的付出、更过人的求知欲、更开阔的思维、更远大的志向,无论出身多么艰苦,都将成就一番不凡的事业。(有删改)1根据文章内容,完成下面的填空。中心论点:寒门多出贤_ 出身“寒门”,意味着多付出。2下面这句话,是从原文抽取出来的,应放在哪一个自然段的末尾,为什么?遥想当年,孔子正因为“贱”而从事各种“鄙事”,所以孔子在日后思考社会问题时,更能体会到劳动民众从事“鄙事”的艰辛与重要,更能考虑到劳动民众身处“贱”位的状况与情感,从而自心底发出了“为政以德”“仁者爱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千年至论。3第段中,划线处的两个例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