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西安交通大附中2023年毕业升学考试模拟卷化学卷含解析.doc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60769159 上传时间:2023-10-30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20.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陕西省西安交通大附中2023年毕业升学考试模拟卷化学卷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陕西省西安交通大附中2023年毕业升学考试模拟卷化学卷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陕西省西安交通大附中2023年毕业升学考试模拟卷化学卷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陕西省西安交通大附中2023年毕业升学考试模拟卷化学卷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陕西省西安交通大附中2023年毕业升学考试模拟卷化学卷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陕西省西安交通大附中2023年毕业升学考试模拟卷化学卷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陕西省西安交通大附中2023年毕业升学考试模拟卷化学卷含解析.doc(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年中考化学模似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表列出了除去物质中所含少量杂质的方法,其中不正确的是选项物质所含杂质除去杂质的方法AN2O2将气体缓缓通过足量的灼热铜网BCaOCaCO3加水溶解、过滤CNaOHNa2CO3加适量的Ca(OH)2溶液、过滤DF

2、eCl2CuCl2加入过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AABBCCDD2人体健康离不开化学。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铁、锌、钙是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B香烟的烟气中含有许多有毒物质,吸烟有害健康C健康人体血浆的pH范围是0.91.5D为防止甲状腺肿大,应在食盐中添加大量的碘元素3据报道,上海某医院正在研究用放射性碘治疗肿瘤这种碘原子的核电荷数为53,相对原子质量为1下列关于这种原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中子数为72B质子数为72C电子数为53D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为14建立化学模型可将宏观,微现与化学符号联系起来,根据如图判断下列对宏观、微观及化学符号认识错误的是()A符号“H2”的分子模型为“”B模型

3、 所表示的物质属于有机物C由图+可知:该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质量比为111D模型 和所表示的物质中氧元素化合价不同5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中,不正确的是选项物质(括号内为杂质)除去杂质的方法A铜粉(铁粉)加入足量稀硫酸,过滤、洗涤、干燥BCO(CO2)通过足量的NaOH溶液,干燥CCaCl2溶液(HCl)加过量的碳酸钙,过滤DNaNO3溶液(Na2CO3)加入过量的Ba(NO3)2溶液,过滤AABBCCDD6往AgNO3和Cu(NO3)2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充分反应后有金属析出,过滤,往滤渣中加盐酸检验,有气体生成,则滤渣上的物质是A只有银B铁和银C银和铜D铁、银和铜7几年前,在建造东湖中学城时

4、,使用的材料中其中属于复合材料是A小广场上大理石台阶B过道中金属护栏C座椅中的塑料D钢筋混凝土墙体8下列关于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A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粒子B分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C在物理变化中,物质的分子发生变化D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9用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实验过程中,下列做法会使实验结果产生明显误差的是( )A使用过量的红磷B把红磷改为蜡烛C恢复到实验开始前的温度才进行测量D不打开橡胶塞,用放大镜聚焦太阳光点燃红磷10中和反应在生活中有广泛应用。下列应用不属于中和反应的是( )A用盐酸除铁锈B服用含有氢氧化镁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C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D用

5、硫酸处理印染厂含碱废水11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向一定质量的硫酸铜和稀硫酸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B向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中分别逐渐加入锌粉和铁粉至过量C向一定量硝酸银溶液中逐渐加入铜粉至过量D向一定浓度的NaOH溶液中加水稀释12下面是某同学进行实验时记录的实验现象,其中与事实不相符的是( )A将硝酸铵加入水中搅拌,所得溶液温度显著升高B化肥硫酸铵固体与熟石灰固体混合研磨,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C5mL酒精与5mL水充分混合后,体积小于10mLD打开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看到有大量白雾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用熟石灰中和一定量的盐酸时,溶

6、液的pH与加入的熟石灰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熟石灰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当加入熟石灰mg时,溶液中的溶质为_。若改用ng氢氧化钠与相同量盐酸反应,所得溶液的pH_7(填“”、“”或“=”)。14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据图回答:p点的含义是_t3时,将25g甲物质放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甲物质中含有少量的乙物质,要提纯甲物质,通常采用的方法是_。将t2时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15.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下列问题。t2时.三种物质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

7、t3时,将 18 g 甲物质加到 25 g 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_g 将接近饱和的丙的不饱和溶液通过_(填“升温”或“降温”),可以将 其转化为饱和溶液。16研究“水”可从多角度展开,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爱护水资源,一方面要防治水体污染,另一方面要_。(2)生活中可用_检验饮用水是硬水还是软水。(3)在水的电解实验中,发生分解的微粒名称是_。(4)将绿豆大小的金属钠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生成H2,在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溶液变红。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17学习小组利用黄铜(铜锌合金)完成以下性质实验。(装

8、置气密性良好夹持装置省略)如图所示,将黄铜丝插入稀硫酸,观察到黄铜丝表面有气泡生成并开始溶解,A中导管里液面缓慢上升;立即向长颈漏斗中加入过量的过氧化氢溶液,又观察到黄铜丝溶解加快,溶液变为蓝色,试管A管壁发热,A中部分溶液进入B中。I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能证明锌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的现象是_。写出A中溶液进入B中的原因。_。反应结束后,将A、B中溶液倒入一个烧杯所得溶液中没有过氧化氢的理由是_。根据该溶液中溶质的组成,自选一种试剂,对其进行无害化处理,写出实验操作和现象。_。18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写出装置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a_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其发生装置可选择_(

9、填字母),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可用 E 装置收集氧气的原因是_。实验室通常用装置 B 与_(填字母)相连制取二氧化碳,该 反应化学方程式是_。用图G所示装置制 二氧化碳,有“随开随用、随关随停”的效果。在反应的过程中,若关闭导 管上的活塞 K,反应停止,其原理是_。用纯净的二氧化碳气体按图H装置进行实验。观察到的主要现象是:甲中_、乙中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乙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2分)19(6分)某化学小组取100g氯化钙溶液于烧杯中,向其中逐滴加入碳酸钠溶液,加入碳酸钠溶液质量与生成沉淀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1)生成沉淀的质量为_g。(2)恰好完全反

10、应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_(精确到0.1%)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B【解析】A、氮气和铜不反应,氧气和铜反应生成氧化铜固体,方法正确;B、CaO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碳酸钙不溶于水,方法错误;C、碳酸钠和适量的Ca(OH)2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碳酸钙、过滤除去碳酸钙,方法正确;D、CuCl2加入过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得到氯化亚铁和铜,过滤得到氯化亚铁,方法正确。故选B。2、B【解析】A、人体中的常量元素主要有:氧、碳、氢、氮、钙、磷、钾、硫、钠、氯、镁;微量元素主要有:铁、钴、铜、锌、铬、锰、钼、氟、碘、硒;铁、

11、锌是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钙为常量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B、香烟燃烧时能生成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烟焦油、尼古丁等物质,其中一氧化碳能和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中毒,吸烟有害健康,故选项说法正确;C、健康人体内血浆的pH范围为7.357.45,故选项说法错误;D、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主要元素,缺乏或摄入过多都会患甲状腺肿大,选项说法错误。故选B。3、B【解析】A、中子数=153=72,故正确B、在原子中质子数等于核电荷数,所以质子数是53,故错误C、质子数等于核电荷数等于电子数,故电子数是53,故正确D、质子数是53,中子数是72,两者之和是1,故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以新信息为载体来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

12、掌握,学生应学会对新信息的选择使用;同时应熟记在原子中,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4、C【解析】A、“H2”表示一个氢分子,每个氢分子由两个氢原子组成,故符号“H2”的分子模型为“”,不符合题意;B、模型 所表示的物质是甲烷,属于有机物,不符合题意;C、由图+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该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质量比为:12(162)(12+162)=3811,符合题意;D、模型中氧元素化合价为0,模型中氧元素化合价为-2价,化合价不同,不符合题意。故选C。5、D【解析】试题分析:除杂质的原则:所加的物质只与杂质反应,不能引入新的杂质,A、除去Cu中的F

13、e,加入足量的稀硫酸,发生反应:Fe + H2SO4 = FeSO4+ H2,然后再过滤、洗涤、干燥,即可得到Cu,正确,B、除去CO气体中的CO2,通过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2NaOH + CO2= Na2CO3+ H2O,然后再干燥即可,正确,C、除去CaCl2溶液中的HCl,加过量的碳酸钙,发生反应:CaCO3+2HCl=CaCl2+H2O+CO2,然后过滤,正确,D、除去NaNO3溶液中的Na2CO3,加入过量的Ba(NO3)2溶液,发生反应:Na2CO3+Ba(NO3) 2=BaCO3+2NaNO3,但由于所加的Ba(NO3)2溶液是过量,又引入新的杂质,错误,故选D考点:物质

14、的除杂6、D【解析】试题分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氢前的金属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位置在前的金属能将位于其后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据此来分析问题。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铁氢铜银,往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体放出,则说明滤渣中含有铁,铁能与酸银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银,能与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铜,当有铁剩余时,说明硝酸铜和硝酸银全部参加反应,滤液中无硝酸铜和硝酸银,只有生成的硝酸亚铁,则滤渣上的物质有剩余的铁和置换出来的银和铜,所以,D正确,A、B、C错误,故选D。考点:考查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7、D【解析】A、大理石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不符合题意;B、金属护栏是用金属或合金制成,属于金属材料,不符合题意;C、塑料属于合成材料,不符合题意;D、钢筋混凝土是用钢筋、水泥、沙子等制成,属于复合材料,符合题意。故选D。8、A【解析】A、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粒子,故正确;B、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故错误;C、在物理变化中,物质的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