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新课标细化解读88.doc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60758399 上传时间:2023-12-1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8.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新课标细化解读88.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新课标细化解读88.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新课标细化解读88.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新课标细化解读88.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新课标细化解读88.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新课标细化解读88.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新课标细化解读88.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 新课标细化解读第一章 从世界看中国第一节 “辽阔的疆域” 教学目标知识能与技1能够运用地图说出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特点。2记住我国的领土面积。过程与方法1、在地上图指出我国的邻国和濒临的海洋,说明我国既是陆地大国,也是海洋大国。(关于这点,我想强调一下,以前的教材虽也提到我国是个海陆兼备的国家,领海和内海等,但并没有明确提到“海洋大国”这个概念。原来一提到我国国土时,往往学生想到的就是960万平方公里的陆地国土。现在从增强全民海洋意识出发,补充或者说强调了海洋国土是我国国土的重要构成,这也是我们应该向学生特别强调的2、要求学生能在我国政区图上准确找出34个省级行政区,记住它

2、们的简称和行政中心。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我国位置优越、疆域辽阔的学习,加深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教学重点难点本节教学重点是要求学生理解我国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和空间分布。难点(没有难以理解的知识,但地名很多,要掌握其地理位置是难点)要求学生积极地参与课堂和课后活动。 第二节众多的人口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我国人口多、增长快这一基本国情;认识实行计划生育的必要性和正确性;2、了解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并探究其形成的原因;3、会解读人口分布图、人口增长图;能用计算、比较的方法认识我国的人口问题,会做人口资源调查。4、过程与方法:通过读图分析、计算举例来探究

3、我国人口的国情和分布特点,形成技能,培养正确人口观。5、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认识人口众多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带来的巨大压力;关注人口问题,养成正确的人口观。对我国的人口形势形成强烈的忧患意识。教学重点难点人口过多给我国社会经济和环境带来的诸多负面影响。 第三节 多民族的大家庭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我国民族数量、构成及分布特点;2.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自主进行意义建构及合作交流的能力过程与方法:1.利用网络资源引导学生在收集、整理信息的过程中占有资料,并形成自己的观点和看法2.通过任务驱动式的课堂活动,创设积极互动的情境,展示个性特征情感、态度、价值观:1.体会我国的绚丽多彩的

4、民族文化,树立正确的民族观,激发民族自豪感2.在学习中,产生对祖国各族人民及文化的热爱之情,学会尊重各族人民的不同生活习惯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我国民族的构成和分布特点,民族文化绚丽多彩难点:我国民族的分布特点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一节地势和地形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能运用分层设色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说出我国地势三级阶梯的分布特点及各级阶梯的主要特征,记住位于阶梯分界线的山脉名称。进一步培养学生阅读分层设色地形图的能力。 2.理解山脉走向的概念,并在地形图上熟悉我国不同走向的山脉,理解山脉在我国地形分布中所起到的“骨架”作用。 落千丈 3.通过阅读统计图表,总结出我国山区面积广大的地形特征

5、。过程与方法 1.增强通过地图提取有用地理信息,并对信息加工提取的能力。 2.通过学生的合作讨论和共同探究,使学生逐步形成交流和合作的学习习惯,并充分认识这种方式的优点,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主动应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让学生认识地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兴趣;发展学生善于合作学习、勇于发现和创新的精神。 2.初步掌握评价地理事物的基本方法,树立因地制宜、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基本地理理念。【教学重点】1.指导学生如何从各种地理图像中分析总结我国地势、地形的基本特征。 2.指导学生讨论我国的地形特征对其它地理环境要素的影响和人类如何去适应、利用、改造地理环境。 【教

6、学难点】 中国地势西高东低这样一个特点对气候、河流、交通等的影响是本课的难点,因为学生年龄偏小,对一些日常生活和所经历的现象不能很好的与理论知识相连接,因此对于这些问题需要老师进行指导,从而让学生能够总结出来。 第二节 气候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通过阅读等温线、等降水量线分布图,了解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特点以及降水分布特点,培养学生判读、分析等值线分布图的技能。初步学会分析气温和降水特点的形成原因。过程与方法1、了解我国温度带及干湿地区的划分依据及划分地区等,使学生进一步明确我国地理环境的巨大差异性。2、了解我国的气候特征,培养学生分析气候征特的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明确气候也是一种资源,而且

7、是我国非常丰富的自然资源,但同时我国也是灾害性天气频发的国家,所以因地制宜、合理利用资源、使人和环境相互协调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教学重点】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特点,主要温度带、干湿地区,主要气候类型。教学难点冬、夏季风气候的成因【教学方法】读图比较法、归纳总结法 第三节 河流与湖泊 (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绘图知道我国主要河湖的分布,并能勾出内外流区的界限;结合地形图理解内外流河的水文特征及其地形区和所属气候的关系。、过程与方法:会利用收集到的资料分析河流的水文特征运用生活实例探究河流的开发与利用,以培养综合应用能力与创新意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运用综合的观点去看待河流的开

8、发与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增强学生对河流及其周围的环境的保护意识。(二)、教学重点:1、内外流河的水文特征;2、南北方河流特征的比较。(三)、教学难点:运用生活实例,探究河流的开发与利用。(四)、课 型:新授课。(五)、教学准备:1、教学挂图;2、学生收集资料;3、多媒体课件制作;4、补充课程资源。(六)、【课时安排】 3课时。 第二课时【黄河的治理】1、引导学生阅读黄河流域水系图及景观图片,明确黄河上、中、下游的划分,对应上、中、下游不同河段的景观图片,了解黄河流域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了哪些贡献?2、结合活动题使学生了解黄河的忧患主要体现在哪几个方面?不同河段产生的环境问题各是什么?3、在学生对

9、黄河不同河段的问题有初步了解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分不同河段引导学生通过读图,分析产生环境问题的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分别是什么?了解中游河段水土流失严重、泥沙含量大的特点时,4、引导学生阅读黄河干流泥沙沿途变化图,通过阅读图中的数据,可以使学生对黄河中游地区泥沙含量非常多有一个感性认识。5、阅读中国地形图、相关的气候类型图、气温曲线降水柱状图及教材中提供的黄土高原地区地表景观图,尽可能为学生提供一些反映黄土高原地区的降水、地表植被等状况的录像片,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6、通过分析,明确造成黄河中游泥沙含量大的人为因素是什么,自然因素是什么。由中游地区的泥沙含量大,联系不同河段水流速度的变化,结合教材提

10、供的地上河示意图、历史上黄河下游泛滥范围图,说明中游地区的环境问题对下游地区产生什么影响?造成的隐患是什么?7、对于上游地区的荒漠化问题,教师应引导学生分析这个地区的气候类型分布图及气温曲线、降水柱状图,可以收集一些上游地区植被破坏的录像带或景观图片、幻灯片等,依次说明这里荒漠化严重的原因既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8、解释凌汛的成因,教师应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发生凌汛的河段,其河流流向与不产生凌汛的河段河流流向有什么不同?由此说明引起凌汛发生的自然因素是什么?通过分析应使学生明确产生凌汛的主要原因是自然因素。9、在学生了解黄河不同河段的忧患后,指导学生阅读关于“根治黄河”的阅读材料,完成活动题2,

11、通过阅读和解题,使学生明确针对不同问题应该采取不同措施,鼓励学生充分开展发散思维,为解决黄河的问题献计献策。第三课时【长江的开发】 【课型】新授课 【课标要求】 运用地图和资料,说出长江的主要水文特征以及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了解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国家。 【教学目标】 1.运用长江干流剖面示意图,了解长江水能资源非常丰富的特点。知道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的首要目标及发挥的重要作用。 2.举例说明长江各河段开发利用的重点,以及不同河段采取的不同治理措施,初步树立与自然和谐1、了解长江资源的开发利用,首先应该了解长江的源流概况。2、引导学生阅读长江流域水系图及景观图片,以及中国政区图、地形图

12、、气候图,明确长江的发源地,上、中、下游的划分,以及流经的省区、地形区及主要气候区,3、在此基础上,分析长江的哪些河段水能资源比较丰富,哪些河段有利于航行。在分析水能资源丰富的河段时,可以引导学生阅读长江干流剖面图以帮助学生理解,同时可以指导学生观察长江流域水系图,分析水电站的分布与地形地势之间的关系。4、了解长江水运状况,可以引导学生阅读长江航运图,说明哪些河段航运能力比较强,结合地形地势、气候、河道等因素,分析航运能力强的原因。结合荆江河道治理工程示意图,说明哪些河段航运受到限制,限制的因素是什么。指导学生完成活动题5、讨论解答此题时,应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给与学生讨论的时间,特别应该鼓

13、励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设想。6、分析长江洪涝灾害频发的原因,可以从阅读材料、洞庭湖面积和容积变化示意图入手,通过学生阅读“平垸行洪导长江”的资料和示意图,使学生了解导致洪涝灾害出现的原因之一就是围湖造田,减弱了湖泊对河流水量的调蓄能力。对于发生洪涝灾害的其他原因,7、可以通过讨论、解答活动题2加以了解。在解答此题时,应注意引导学生分析气候特征对洪涝的影响,上、中游地区植被的破坏为什么容易形成洪涝灾害,长江水系干支流的分布特点对洪涝灾害出现的影响等,通过分析,应使学生对于河流发生洪涝灾害的因素有一定了解,并能够初步明确其中的因果关系。“长江流域三次特大洪水比较”的资料,应该指导学生认真阅读,使学生对

14、于洪涝灾害造成经济损失及人员伤亡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增强学生的人地协调发展观念和意识。 第四节 自然灾害教学目标:1、了解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国家。要求学生能够结合实例说出自然灾害的内涵2、了解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3、举例说明我国在防灾、减灾中取得的成就。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第一节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能举例说出什么是自然资源,它有哪些主要类型。2、能根据有关数据资料概括出我国资源总量多,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利用不尽合理的国情。过程与方法:联系生活实际、对比分析了解自然资源的相关知识,能够经过讨论后制定节约利用和保护资源的具体措施。培养学生探究知识、分析问

15、题的能力。情感态度:能通过了解我国资源的国情,懂得节约利用和保护资源的重要性,并实施具体行动督促他人及自身养成节约和保护资源的行为习惯。教学重点:使学生了解我国自然资源的现状,懂得节约利用和保护资源的重要性,并学会运用教学难点:认识我国自然资源的国情特点,在实际生活中学会如何节约、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树立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观第二节土地资源 知识技能目标:1、使学生了解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和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征。2、初步理解解我国土地资源分布差异的形成原因。3、通过联系前面的气候、地形知识进行读图分析的过程,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并认识到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过程方法:1、从生活、生产实例出发,使学生了解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重要性、以及我国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2、让学生通过思考、讨论等方法主动获取知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充分认识“土地是立国之本”,培养学生的资源保护意识,树立合理用地、节约用地、保护耕地的资源观。 教学重点:我国土地资源构成特点和各类土地资源的分布特点。教学难点:土地资源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