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将进酒》教学设计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60757282 上传时间:2022-08-06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5.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将进酒》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中语文:《将进酒》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中语文:《将进酒》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中语文:《将进酒》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中语文:《将进酒》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将进酒》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将进酒》教学设计(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中语文:将进酒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1理清诗歌情感变化线索,理解貌似消极行乐实那么渴望用世的复杂情感。2背诵全诗。2、能力目标体味诗歌颇具特色的起兴和夸张手法的运用,领会李白淋漓畅快的浪漫主义诗风。3、情感目标:了解相关的咏酒诗篇及酒文化。4、教学重点:探究诗歌的艺术手法。5、教学难点:体味诗人感情的跌宕起伏。6、教学办法:师生探讨法导入新课请大家猜一个简单的谜语:酉时下大雨。“酒是一种文化,它与中国古代诗人似乎结上了不解之缘。他们或仗酒力助发豪兴,举杯而灵感纷来;或借酒来排遣愁绪,饮酣而笔底奔腾。无数名句佳篇都与滟滟美酒相互辉映。杜甫在?饮中八仙歌中说:“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

2、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在?不见还用“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来概括他的一生。现在就让我们来观赏李白的一首劝酒诗?将进酒。朗诵全诗一、整体感知?将进酒是汉乐府曲名,意即“劝酒歌,多以饮酒放歌为内容。将,请、愿之意,?诗经卫风氓中有“将子无怒句。这个“将与诗句“呼儿将出换美酒的“将音义不同。李白这首诗虽用了旧题,却能跳出前人窠臼,自创新意,把饮酒和对黑暗现实的批判结合起来,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赋予这个历来被许多诗人歌唱过的诗题以积极的内容,这是值得重视的。但是,李白的狂歌痛饮毕竟是一种消极行为,但这是他的傲世态度和豪放不羁的个性所使然,是无法改变的。杜甫在结识他之初就看出了这一点,曾

3、试图说服他,写道:“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赠李白杜甫这个批评是正确的,但我们也不可无视李白的饮酒诗中仍包含着积极的内容。给学生五分钟朗诵全文,要求其注意作者的感情变化。二、鉴赏要点1、三种主要情感:1、显示了诗人对未来充斥无限的信心。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2、流露出人生苦短,及时行乐之意。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3、叙述诗人蔑视权贵,尽吐郁积在胸的不平之气。钟鼓馔玉缺乏贵,但愿长醉不复醒。2、感情上大起大落这首诗中,诗人感情的开展变化极快,可分四个层次:开头四句写感伤之情。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这里的“高堂明镜

4、并非指母亲,而是悬于高堂之上的镜子。诗人一落笔就写黄河景象,有慷慨生悲之意。这是非同寻常的。诗人写黄河,颇能显示它的宏伟气魄和浩大声势,如“黄河如丝天际来“洪波奔流射东海?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公无渡河等,其基调是壮;这次那么不同诗人仿佛站在高山之巅,顷刻间就着遍了它的万里流程,因有“不复回之叹,尽管也写出了黄河的气魄之大,其基调却是悲。由此联想人生,诗人头脑中便出现了这样一幅图景:高堂之上,人们对镜自视,两鬓斑斑,真是“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秋浦歌其十五。流光易逝,人的一生竟像朝暮之间一样短促啊!至此,诗人的悲意更浓了。但诗人深知“白发如丝悲何益?前有樽酒行

5、,因而立即转悲为欢。所以“人生下列六句转而写欢。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尽管诗人在政治上并不“得意,但在他看来,朋友间的聚会也同样是人生中的快事,大家何不高快乐兴地痛饮一场呢!想到这,他顿生豪情,相信自己将来必能作出一番事业,对区区金钱也毫不在意。于是连呼“烹羊宰牛此处用典:“烹羊宰牛且为乐语本曹植?箜篌引,准备像东汉大学者郑玄那样“一饮三百杯。“且为乐就是姑且作乐,也就是把不愉快的事情丢开不想。提问:诗人的这种欢乐是真实的吗?仅仅为了一醉方休吗?诗人这种欢乐感情是真实的,也是高尚的,不同于凡夫俗子的只图一醉方休,因为他说

6、出了“尽欢的正当理由。“钟鼓下列六句写愤激之情。钟鼓馔玉缺乏贵,但愿长醉不愿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钟鼓本意指乐器,这里做“击鼓作乐解;“馔玉指精美的食品。“钟鼓馔玉在这里是富贵利禄的代称。待到酒宴开始,诗人举杯劝饮,他的感情忽然由欢乐转为愤激,这是因为他要借此把长期郁积在胸的不平之气一齐宣泄出来。他鄙弃那结党营私、排斥贤能的豪门贵族集团,因而说“钟鼓馔玉缺乏贵;他憎恨这些人的黑暗卑污行径,因而说“但愿长醉不复醒一这两句诗可以说集中地表现了他自离开长安至今的愤激之情。但这又不仅是为了一己遭遇,他还想到了“古来圣贤其中大略有孔子、孟子一类人,也有屈原

7、、贾生一类人,他们有经天纬地的才能而不为统治者所用。提问:诗人说他们“古来圣贤皆寂寞,是不是否认他们呢?不是!这是为他们惋惜乃至抱不平。尤其是曹植这是他十分景仰的人,他赞扬曹植的豪华酒宴,其实是为曹植的怀才不遇抱恨终生而叹惋,兼以自况。这就加深了诗人的愤激之情,为结尾说的“万古愁埋下了伏笔。这里要注意,此处用典:“陈王昔时宴平乐语出曹植?名都赋:“归来宴平乐,美酒斗十千。“主人句至结尾写狂放之情。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五花马:唐朝开元天宝年间讲究马的装饰,会把马的鬣鬃剪成花瓣,剪成三瓣的叫三花马,五瓣的就叫五花马。在这里指名贵的马。这一

8、层写诗人要将一切价值昂贵之物都拿来“换美酒,而且是“径须沽取,要毫不犹豫的去买,这就反客为主了,真是狂放到了极点。提问:这种狂放是不是可信的,为什么?这是可信的,因为上文说过“千金散尽还复来。这种狂放,从实质上看,是诗人的悲之重、欢之浓和愤激之深的集中表现。至此,再用“同销万古愁来结束全诗,自有水到渠成之效。给学生十分钟,练习背诵。注意作者的感情。提问:一、1基调,指的是一篇作品整体上的感情色彩或气氛。基调常常可以凭直观被感知,但只有经过分析才能得出确切的结论。示例这首诗,初读一两遍,会觉得它豪气十足,但弄清诗人感情开展的脉络以后,就会看出诗人的愤激之情是占主导地位的。确切地说,豪放只是它的外

9、壳,而内核那么是愤激。2首先要正确理解“古来二句的意思;“圣贤,不是单指孔孟,也包括所有“抱利器而无所施的贤能之士;“饮者,决非一般酒徒,而是“圣贤中逃之于醉乡的人。说圣贤“寂寞,并非贬抑,不过是“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之意;说饮者“留名,固属偏激之辞,表现了诗人的狂放,但既在酒宴上,自然要强调饮酒的意义,也是可以理解的。这样来解释这两句,那么诗人以曹植为例的意图就昭然假设揭了。3、夸张的运用是李白诗歌的重要特色之一。要启发学生对此作一点比拟深入的分析,从诗人的思想性格、气质涵养等方面了解这种写法的实质。这首诗具有震撼古今的气势和力量,与夸张手法的运用不无关系。诗中的有些夸张写法是凭借数字来表

10、现的,示例用“一饮三百杯表现豪饮,用“斗酒十千表现酒价的昂贵,用“万古愁表现愁的深广;有些那么属于感觉的夸大,如“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作者似乎一下子就把读者指引到波涛汹涌的黄河岸边,欣赏水从天来,东流入海的壮观景象,“朝如青丝暮成雪那么极言人生短促。诸如此类的夸张句都有力地表明诗人飘逸不群,用辞大胆,他人莫及,也表现了他那豪放飘逸的诗风,我们在领略诗句内涵的同时,也感受到其中的艺术魅力。二、提问:学了这首诗,大家觉得李白是个什么样性格的人?学生答复后,说一下李白在华阴县的逸事。李白的“痛饮狂歌是他的局限性的表现,学生对此可能有各种不同的见解,让他们说出来比不说好。教师可以有选择地看几篇,做一个小结,帮忙学生认识诗人局限性之所在,以打消负面影响。作业:背诵该诗;完成练习册该课内容;预习?兵车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