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城市周家一中刘艳研究报告报告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60752319 上传时间:2023-03-20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55.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双城市周家一中刘艳研究报告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双城市周家一中刘艳研究报告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双城市周家一中刘艳研究报告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双城市周家一中刘艳研究报告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双城市周家一中刘艳研究报告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双城市周家一中刘艳研究报告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双城市周家一中刘艳研究报告报告(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学生非正常心理年龄特点的分析课 题 研 究 报 告双城市周家一中刘艳课题名称:中学生非正常心理年龄特点的分析课题负责人:刘艳课题研究内容简介: 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一直备受关注,无论是哪一种心理疾病,对孩子都是极大的伤害。如何认识并把握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对于为人师者的很重要的。本课题只选取一个小侧面,对中学生心理年龄的两种非正常的变化趋势进行初步的探讨研究,即研究中学生早熟和晚熟的问题。具体为:研究早熟和晚熟这两种现象,分析点差产生的原因,探究这些非正常现象给学生自身及社会造成的危害,如何治疗矫正学生的种类心理疾病。正文:研究的主要内容:这个课题可以分成两个子课题进行研究,即:中学生过早熟

2、现象,中学生晚熟现象。十七八岁的中学生,处于人生由无知单纯的幼年到老道成熟的成年的一个过渡时期,他们既应该有少年人的朝气,又该有成年人的稳重。过早熟,是指十七八岁的中学生过早地拥有了本是成年人,甚至是中老年人应有的心态。这样,就使得一些中学生失去了应有的青春活力,做事情想问题过于老道狡猾,看世界过于悲观消极。晚熟,是指中学生不具备应有的心态,逃避现实,而是一味得沉浸在以往的美好回忆中,把一切都看得如“1+1=2”这样简单,不会用辨证的眼光看问题。我们的主要观点的:当前中学生心理年龄的非正常变化趋势有两种,一种的过早熟,一种是晚熟。可以采取集中问卷和抽样问卷的方式进行调查。主要是要了解高中生的心

3、理年龄变化趋势怎样。一共进行了两次。在针对中学生早恋的调查中显示:在“你身边的朋友恋爱的人多吗”这个问题上,有超过80%的学生表示身边的朋友恋爱的很多,只有20%的学生表示很少或没有。超过八成学生对早恋持无所谓态度,赞成的有11%,而反对的只有7%。 “你认为早恋好处多还是坏处多”这一问题,有将近75%的学生不清楚早恋好处多还是坏处多,只有16%的学生认为早恋坏处多。对于“你认为现代中学生群体早恋现象普遍化的原因是什么” 这一问题的回答上,有30%的学生认为早恋现象普遍化是因好奇心导致的,但却有超过50%的学生认为是为了追随大众潮流。通过数据分析,我们初步得出结论,现在高中生早熟倾向严重。至于

4、产生的原因,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在心理气质测试中,有36%的学生的测试结果在第一象限,即外向、平衡多血质,16%的学生在第四象限是内向、平衡粘液质,21%的学生在第二象限的胆汁质,27%的学生在第三象限具有抑郁质特点。收集的案例:情景一:2014年11月某天,高二六班一女生在班级公然用婴儿奶瓶喝水,表情自得,而且给出的理由是:这样喝水感觉舒服好喝。经了解,这样的现象还真不少。情景二:2014年12月某天发月考试卷。在高一某班的语文课堂上,有三人当场把试卷撕掉了。学生不能正确地去面对挫折,不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情景三:2014年12月某天,学校组织为1121事件捐款。某张姓同学说“这钱真的能交到

5、受害者手中吗”。更多的同学则面无表情。情景四:某学生与班主任的对话。“我就是不想扫地,也不想为班级做任何事。我认为那样耽误时间”情景五:一假日傍晚的和谐广场上,一对穿着校服的少男少女极其亲密地坐在一起亲热,看到老师带着小孩来休闲,和老师热情地打招呼“你家小孩真可爱”,脸上没有一丝的不好意思。分析研究的成果:通过对获得的材料和数据的研究,我对早熟和晚熟的表现进行了归纳总结;并在参考国内外相关的研究的基础上,探究了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进一步结合教育教学实践,探讨了治疗矫正的措施;参考教育心理学的相关知识,我们得出我们的结论:中学生非正常心理年龄变化趋势有两种,即早熟和晚熟。1、 生理、心理上的早熟

6、使得早恋现象严重。据我们的调查显示,现在中学生早恋的很多,甚至可以说没有谈过恋爱的寥寥无几。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这样几点:首先,现代中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 ,他们的生活环境及营养条件 ,从群体上看要优于他们的父辈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智力投资的增长 ,大多数中学生的生理、心理发育出现了“早熟”现象。尤其是性意识发展中的好感期和依恋期,青少年对异性喜爱、向往,愿意接近异性,喜欢在异性面前表现,容易出现早恋现象,而此时他们还缺乏对爱情的正确理解,往往把对异性的一般好感错误地当作爱情。其次,社会家庭的因素也起了一定作用。现代中学生思想活跃 ,有着比他们的父辈更广阔的知识视野。现代社会中性信息的

7、来源众多,影视剧、报刊、小说中较为暴露的描写,公园里个别恋人毫无顾忌的亲昵,酒吧舞厅等“未成年人勿入”的场所,对早恋的出现起到了刺激、诱导、影响的作用。或是出于好奇,或是因为模仿,使青少年过早出现对特定对象的相恋行为。从家庭的角度,一些研究发现,父母感情良好的学生很少会涉及早恋,而父母感情恶化,缺少家庭温暖的青少年更有可能涉及早恋,以更多地寻求来自同龄人的关怀。第三,也有一部分中学生对长期相对过重的学习负担以及紧张单调的学习生活感到厌倦、反感 ,他们精神空虚 ,无所用心 ,缺乏任何立志成才的考虑和动力 ,因而把过剩的精力转向谈情说爱方面。那么,该怎么对待中学生的早恋现象呢?我觉得作为老师和学生

8、家长,一要正视,不要把它视若洪水猛兽,要认识到这是学生在走向成熟过程中的正常的心理现象。二是要慎重处理,巧妙引导,让他们自然地渡过爱河,切忌不明智的简单处理。 要善于发现。学生的早恋常常带有很强的隐蔽性和羞涩感,一般不会向人公开自己的内心世界,就是自己的好友和父母也是如此。但即使再秘密总会有所表现,关键是要善于发现。首先他们的精神面貌会发生变化。有人说,初恋是神秘的使者,它能调动人的内在力量。初恋的女生特别害羞;即使是平素沉默寡言的男生,也会变得兴高采烈起来。其次是衣着、语言、行为的变化,只要细心,就会发现线索。 是正确引导,不要声张,更不能搞得满城风雨。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纯洁的感情。

9、要晓以利弊,动之以情,引导学生解脱,或通过有趣的活动,巧妙地引导学生渡过爱河。 理解。要懂得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理解学生所产生的需要。要设身处地地从学生角度,去看待他们所产生的各种言行和情感,歌德说:“下哪个倜傥少男不善钟情?天下哪个妙龄少女不善怀春?”不要轻易地把一切涉及到性的问题都看成是道德问题,更不要将其看作比任何其它道德问题都不可饶恕的问题。 尊重。要尊重学生的人格、情感和隐私。对于学生中出现的情爱方面的种种问题,切忌不问情由一味指责;也不能动辄训斥谩骂,吓唬威胁。对这类问题一般不宜当众点名批评。 指导。指导工作的出发点不是出于自己所处的教育者的地位,而是以经历过类似的问题、体验过类似

10、困难的长者的身份,帮助学生解除除困扰和恢复常态。 宽容。发现有性失误或性偏差的学生,应采取宽容的态度。应该看到,少女正在学“走路”,因而难免不在人生的道路上跌跤。尽管他们由于一时没能控制自己的生理、心理冲动而犯了错误,但其动机往往具有“孩子气”,且其错误行为往往与道德观念、法制观念淡薄和自控能力缺乏有关,这与成年人有着根本的不同。 适度。所谓适度,即把握好教育分寸,适可而止。比如,在追究学生错误事实时,要留有余地。只要能把握住问题的实质即可,不要过于追究具体细节,以免造成学生隐私的侵害和自尊的挫伤。基于同样的考虑,对学生的早恋问题,要尽可能为其保密。 采取措施,主动预防。教师和家长应主动教育学

11、生正确对待异性,要自尊、自重、自爱;要给学生作生活底蕴的启蒙和人生责任的启示,使之懂得两性关系上应有的道德标准,在心灵深处用道德力量驾驭自己的感情。2、 抽烟喝酒的不仅是男生,还有女生。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早就规定“未成年人不得吸烟、酗酒”。但当前,中学生抽烟喝酒的现状令人堪忧。 中学生抽烟喝酒的特点 (1)场合的公开性。过去,未成年人吸烟多是偷偷摸摸进行,而现在,他们可以在公开场合如公交站台、商场甚至在校园内吸烟。至于喝酒,在学校的宿舍和街边的简陋饭馆经常可以见到,还有边喝酒边抽烟的。 (2)程度的严重性。改革开放以来,由于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社

12、会的攀比现象也日趋明显。表现在未成年人抽烟上,也由过去一两块钱一包变成现在五六元钱一包甚至十几块钱一包。有个谭姓的女生今年才16岁,已有两年多的烟龄,因为家里生活较为宽裕,抽的多是中档烟,一天至少一包。父母给的烟钱比吃饭的钱还多。班主任问她,你父母为什么给钱你抽烟?她得意地说,不给我抽烟就不理他们,甚至不回家,他们焦急了,就买烟来叫我回家。据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共同组织一项调查显示,我国有20以上的初中生尝试过吸烟,其中有相当比例的人已表现出今后吸烟的倾向。未成年人饮酒的情况同样不令人乐观,中学生酗酒闹事的报道时常见诸报端。(3)趋势的上升性。据中国卫生部2006年5月29日消息,中

13、国15岁以上人群吸烟率为35.8,其中男性和女性吸烟率分别为66.0和3.1。据此估计,吸烟者约为3.5亿。其中青少年所占比例多少虽然没有一个准确的说法,但从中国烟草控制专家杨功焕教授主持的研究分析可知,由于中国人开始吸烟的平均年龄从1997年的19岁提前到了14岁,青少年肯定占有相当的比例。世界卫生组织就估计,在未来若干年,中国目前20岁以下的青少年将有2亿成为烟民。可见,未成年人吸烟比例上升的趋势很明显。 青少年处在长身体长知识时期,造成他们抽烟喝酒的原因来自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主要有以下几点: (1)好奇和模仿。一项调查显示,大多数未成年人开始吸烟缘于好奇心的驱使。58.12的吸烟学生自

14、述其吸烟的原因是“觉得好玩”。许多青少年吸烟则是伙伴的劝诱。吸烟的中学生中,有55.89吸的第一支烟是通过同学朋友获得的。吸烟者中要好朋友吸烟的占53.32,而不吸烟者中要好朋友吸烟的只占12.50。这说明吸烟伙伴对中学生开始吸烟影响很大。 (2)认识模糊。一些未成年人认为吸烟、饮酒能够“体现男子汉气魄”、“很酷”、“很时尚”,吸烟、饮酒成为他们向伙伴炫耀的手段。另一些青少年则认为,“烟酒不分家”、“烟酒铺路”可以融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他们认为,“现在吸烟,是为将来在社会上作准备”。约有40的中学生,特别是高中生认为,接受他人递烟和给他人递烟容易与人相处,这些学生的吸烟率明显高于其他学生。此外

15、,还有些中学生认为吸烟喝酒能解愁、提神,于是,有些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遇到了挫折就感到失落和烦闷,进而模仿成年人借烟酒消愁。 (3)家长态度不明朗。对于成年人喝酒问题,有人曾对100个家庭作过调查,发现50的家长认为未成年人喝酒应该制止;10的家长允许未成年人特别是未成年男孩喝酒;20的家长对未成年人喝酒不置可否;10的家长从不关心孩子这方面的事情;10的家长认为视情况而定。可见,过半数的家长是不反对孩子喝酒的。 (4)社会宽容。当今社会,见怪不怪,不只男性少年抽烟喝酒没人理,就是女性少年公开抽烟喝酒,人们最多也只是多看一两眼而已。东方网2005年的一项调查显示,虽然大多数人对未成年人抽烟喝酒表示“坚决反对”,但认为“偶尔可以”的仍占到22.75。深度研究表明,即使是表示“坚决反对”的人,但见到未成年人抽烟时,也未必出面干涉,从而形成一个“无人管”的社会环境。 (5)媒体影响。大众传播媒介对未成年人抽烟喝酒的影响,主要是集中在电影电视等影像作品上。打开电视,酒类广告,甚至香烟品牌广告可以经常看到。至于电视剧、电影当中,剧中人抽烟喝酒画面的出现就更频繁了。未成年人在这种司空见惯的环境中,逐渐被潜移默化,从而在某种条件诱发时,开始尝试抽烟喝酒。 (6)商家唯利是图。东方网曾经就法规禁止向未成年人销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