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格式详解鉴赏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60742112 上传时间:2022-08-29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67.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书法格式详解鉴赏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书法格式详解鉴赏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书法格式详解鉴赏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书法格式详解鉴赏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书法格式详解鉴赏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书法格式详解鉴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书法格式详解鉴赏(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斗方书法 臧贵中中国书画的一种式样。呈正方形。通常用四尺宣纸对裁两份,二尺高二尺宽,也可把四 尺宣纸裁为八份,称为“小品斗方”,或“斗方小品”。斗方是竖行书写的正方形的作品。书写内容一般是四行至六行。因为行列多,篇章布局 时应十分强调上下左右的大小、开合、呼应及节奏变化等。在创作时,要注意正文与落款的 主次关系,款字一般小于正文,要自然生动。落款可写在末行正文的下方,布局时应留出余 地。款的底端一般不以正文平齐,以避免形式的死板。也可在正文后面另占一行或两行,上 下均不能与正文平齐。印章要小于款字,需离开一字以上位置。2三开中国书画的一种式样。呈长方形,尺寸不等。如用四尺宣纸分三份裁开,称四尺

2、三开。 若用五尺宣纸分三份裁开,称五尺三开。以此类推,同是三开,尺寸大小不同,四尺三开一 般为三尺画面(实际是二尺七寸,八平方市尺的三分之一)。五尺三开则是十二平方尺的三分 之一,每开画面的面积为四尺。3,中堂 中堂是竖行书写的长方形的作品。尺寸一般为一张整宣纸(分四尺、五尺、六尺、八尺 等,其中小中堂为68CMX45CM)。因为尺幅比较大,所以需要创作者具有精熟的技法和整 体把握作品布局的能力。在创作时,要注意正文与落款的主次关系,要使它们之间主次有别, 相应生辉。落款切忌暄宾夺主。落款可写在末行正文的下方,布局时应留出余地。款的底端 一般不以正文平齐,以避免形式的死板。也可在正文后面另占一

3、行或数行,上下均不宜与正 文平齐。印章要小于款字,盖印一般需离开一字以上位置,盖在款字的下方,也可盖在款字 左侧。中堂书法作品14。条幅条幅是竖行书写的长条作品。尺寸一般为一张整宣纸对裁。安排章法时,应能根据书体 的特点,精心构思,立意要新。在创作时,要注意正文与落款的主次关系,。落款要错落有 致,自然生动。落款可写在末行正文的下方,布局时应留出余地。款的底端一般不以正文平 齐,以避免形式的死板。也可在正文后面另占一行或两行,上下均不宜与正文平齐。印章要 小于款字,盖印一般需离开一字以上位置,也可盖在款字左侧。条幅常见的格式有两种: 写成两行或三行的。两行的格式。左右两行均靠纸的左右两边写,中

4、间留出较多空白。 注意上下字的联系节奏,以及两行间的彼此呼应。落款通常写在第二行的末尾,位置应略高 于第一行末一个字。款字可写一行或两行。三行的格式,需注意三行之间的相互关系,穿插 映带及节奏变化。落款可在末行下端,底端略高于一、二两行正文的位置;也可另行写款, 款字应短于正文,上下不宜与正文平行。 居中写一行(少字数)的。书写内容一般为格言、警句或一句诗词等。字数较少,写 时要注意字的开合及节奏变化,以求生动。落款可分单款、双款。单款一般写在左侧中间的 位置。款字内容包括书写时间、作者的名号,也可只写作者名或号。印章盖在款字下方,一 般以两方为宜,印与印之间要适当拉开距离。落双款,上款写在作

5、品的右侧中间偏上的部分, 一般写创作作品的时间,若是赠送作品,则需写明被赠者的名或号,称谓及雅正、惠存,清 赏等字样。5。对联 对联,又称楹联。分为上下两联,右边的为上联,左边的为下联。上下联的尺寸可与条 幅等同,也可大于或小于条幅。对联的书写内容规定极为严格,只能是对仗的句子(上下联 字数相等,平仄相对、一般字不重复出现),包括对偶句(俗称对子)、律诗中的中间两联(颔 联、颈联)。对偶句常见的有五言、七言,也有少到三字一联,多到数十字、上百字一联的。 律诗则分为五言、七言两种。五言、七言的对联,在安排章法时,上下联应单行居中竖写。 十字以上的对偶句,则宜写成双行或多行(注意书写顺序,上联从右

6、向左,下联则从左向右。 落双款,分别于上下联的未尾,款字略高于正文底端)。上下联字的位置一般要基本平行。 处理好一联内上下字的大小、收放的变化,及上下两联间的呼应,令上下两联成为一个整体。对联蒙汉良作品2 十字以下对联的落款分为上下款和单款两种。上下款,上款写在上联右边,下款写在下联左边。上款一般写诗句的作者、篇名等内容,如“黄庭坚登快阁诗句”下款则写书者的姓名、号,以及书写地点、时间等内容。如“丙子闲堂书于北京”若是赠送作品,上联需写明被赠者 的名或号、称谓及雅正、惠存、清赏等字样。如“文英女士惠存”若是别人请你写的一幅作品, 上联则写请你作书人的名或号,称谓外加上“嘱书”等字样。单款一般写

7、在下联左侧中间偏上 的位置。款字内容包括书写时间、作者的名号,也可只写作者名或号。印章盖在款字下方, 一般以两方为宜,印与印之间要适当拉开距离。6。扇面 这里专指折扇扇面,它是一种特殊的形式。由于扇面上宽下窄的形状,使得折纹与拆纹 之间也是上宽下窄。这种独特的样式,就要求我们在创作时,做出恰当地安排。扇面常见的形式有三种。(1)充分利用上端,下端不用。这种格式以每行写两字为宜,从右至左,依次安排。落 款写在正文的左侧。款宜长些,款字写一行至数行不等,印章宜小于正文。扇面书法作品3(2)写少数字,利用扇面的宽度由右向左,横排书写二至四字,要收放有度,落款可写 数行小字,与正文相映成趣。(3)上端

8、依次书写,下端隔行书写,形成长短错落的格局。这样则可避免上端疏朗,而 下端拥挤的情形,达到通篇的和谐。这种格式,先写长行,以五字左右为宜,短行以一、 字为宜。落款要精彩,一般写在正文后面,一行或数行均可。即章宜小于落款的字。4 编辑本段分类千字文句窦中亮一般来讲,书法作品由正文和款识构成。正文有三种外观形式:1、纵有行,横有列;2、纵 有列,横无行(或纵无列,横有行);3、纵无行,横无列。款识中,字体小于正文字体,书 体可与正文保持一致或有区别,风格与正文协调。从微观讲,书法应讲究字的线条、结构与整幅作品的章法和情感。书法作品分软笔和硬笔,即毛笔和钢笔等,还分“体”,如楷书、隶书、行书、草书、

9、篆 书、魏碑等等。Tr-a 4 申血*2 pl-比 MI氧筑|卞3|專虫叮1 LrLfr-l-Lx.a勺#丄厲士Jh丄 MM J+ - J 4 百-|融*+-!= tra*_Ri-J4 A- -J I丄|冲出占鼻刊疋冲二lh*-zs 2 上dA-r汗1.1., 忌工;. s U n 11 J4 ITHIqi* ij-f t -i“fl星.上AjJ-百 I *it1 A4f - A EA出JLC-IV册穴Liv c.r%申盒FE亠 上ui-i*a*l A- i* .-1 i I H- - * m-HF s GJil.*4* J苇, J-At 1*44 Fif iah- 虽 I-44百s.tlr-

10、*匸 L 1tH i Zt-Jl -.JnA-h F M n n邑出 rn 考乙 IJJI2* Mim HH B-Wr-* J vH-a 口jJ-r-F *4 Q-f i * V ft s i.w-5l*irfh+ L姚宏宇作品(20 张)编辑本段鉴赏欣赏书法,要从书法的点画线条、书法的空间结构、书法的神采意味几方面体会书法作品欣赏(7 张) 点画线条和空间结构是形式的体现,神采意味是内在透露出的气质。书法欣赏再方法上表现 出独特性,从而可达到欣赏的三个境界。点画线条 书法的点画线条本身抽象,所构成的书法形象也无所确指,但却把全部美的特质包含其 中,因此具有了无限的表现力。这样,对书法的点画线

11、条就提出了特殊的要求:具有力量感 节奏感和立体感。力量感点画线条的力量感是是线条美的要素之一。它是一种比喻,指点画线条能r工 1辛1料扌*李振凯书法(20 张)在人心中唤起力的感觉。早在汉代,蔡邕九势就对点画线条作出了专门的研究,指出“藏 头护尾,字在其中”,“令笔心常在点画中行”,“点画势尽,力收之”。要求点画要深藏圭角, 有往必收,有始有终,便于展示力度。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强调 “藏头护尾”,“不露圭角” 并不是说可以忽略中间行笔。中间行笔取势中锋,以使点画线条浑圆醇和,温而不柔,力含 其中。但是,点画线条的起止并非都是深藏圭角不露锋芒的(大篆、小篆均需藏锋)。书法 中往往根据需要藏露结合

12、,尤其在行草书中,点画是千变万化的。在欣赏书法作品时,既要 注意起止的承接呼应,又要注意中段是否浮骨轻薄。节奏感节奏本指音乐中音符有规律的高低、强弱、长短的变化。在书法的创作过程中,由于运 笔用力大小以及速度快慢不同,产生了轻重、粗细等不通形态的有规律的交替变化,使书法 的点画线条都有了节奏感。汉字的笔画长短、大小不等,更加强了书法中点画线条的节奏感。 一般而言,静态的书体(如篆书、隶书、楷书)节奏感较弱,动态书体(行书、草书)节奏 感较强,变化也较为丰富。立体感立体感是中锋用笔的结果。中锋写出的笔画,“映日视之,画之中心,有一缕浓墨,正 当其中,至于折处,亦当中无有偏测。”这样,点画线条才能饱满充实,浑厚圆润。因而, 中锋用笔历来很受重视。但是,我们还注意到,在书法的创作中侧锋用笔也随处可见。除了 小篆外,其它书体都离不开侧锋。尤其在行草书中,侧锋作为中锋的补充和陪衬,更是屡见 不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