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革热媒介应急控制技术指引.doc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60739677 上传时间:2024-03-22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55.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登革热媒介应急控制技术指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登革热媒介应急控制技术指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登革热媒介应急控制技术指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登革热媒介应急控制技术指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登革热媒介应急控制技术指引.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登革热媒介应急控制技术指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登革热媒介应急控制技术指引.doc(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广东省登革热媒介应急控制技术指引(试行) 登革热是由14 型登革病毒(Dengue Virus)引起、主要通过伊蚊叮咬传播的急性传染病,潜伏期为315天,以突发高热,剧烈头痛,明显的肌肉、关节痛及皮疹为主要临床表现。广东省登革热主要媒介是白纹伊蚊,主要孳生于室内室外的各种积水容器,一般栖息于孳生地周围的绿化带等阴凉环境。一旦发生登革热疫情,必须迅速在疫点及周围环境采取有效灭蚊措施,以阻止疫情的蔓延。为此,根据卫生部登革热处理原则以及相关工作规范要求,结合我省多年来的登革热防治经验,特制定本技术指引。 一、媒介应急控制原则 采取快速杀灭成蚊和清除伊蚊孳生地为重点的综合防制措施。 二、物资准备 (

2、一)个人防护用品:16层棉纱口罩、防护眼镜、长袖工作服、工作帽、手套、长筒胶靴、雨衣、折叠雨伞、防蚊驱避剂。 (二)监测器械:诱蚊诱卵器200个、电动吸蚊器、捕虫网、采样箱(冷藏箱)、镊子、螺口采样管、采样用吸管、纱布、棉花、95%乙醚、可封口密实袋、废弃物收集袋、工作记录表、小标签纸、记录笔、记号笔、手电筒、数码相机、GPS卫星定位系统、对讲机。 (三)灭蚊药械:可选用DDVP、甲基嘧啶磷、马拉硫磷、双硫磷,氯菊酯、高效氯氰菊酯、顺式氯氰菊酯、溴氰菊酯、氟氯氰菊酯、高效氯氟氰菊酯等;可选用背负式喷雾器、烟雾机、手推式喷雾机、机动超低容量喷雾机。 三、现场处理 (一)疫点及警戒区的确定 以病例

3、家庭为中心,半径100米的范围内的区域为疫点,疫点以外半径400米范围内区域为警戒区。 (二)蚊媒密度调查 1.幼虫调查:调查疫区内50-100户居民(在外环境或单位检查路径每10米折算为一户),检查记录室内外所有积水容器及其幼虫孳生情况(附表1,2),计算布雷图指数、房屋指数和容器指数。疫点每35天进行1次,警戒区每15天进行1次。 2.成蚊密度监测:选用诱蚊诱卵器法,在疫点及周围区域环境,共布放50-100只诱蚊诱卵器,一般每35户或每2550米距离布放一个诱蚊诱卵器,主要布放于家庭环境的庭院、阳台、天台的花草树荫下,或室外环境的树木、花草、绿化带、灌木丛下,连续布放4天。第4天检查、收集

4、诱到的成蚊及蚊卵,并分类鉴定,将蚊虫收集到螺口采样管,置于液氮罐内或20冰环境,送省疾控中心检测蚊虫携毒情况(记录用附表3,4)。 疫点每4天监测1次,警戒区每15天监测1次。 若在疫点或警戒区连续进行监测,可连续将诱蚊诱卵器布放同一地点,每4天检查1次,收集并记录成蚊或蚊卵阳性的诱蚊诱卵器,并在同一地点补充布放1个新的诱蚊诱卵器,其余阴性的诱蚊诱卵器布放位置不变,但需检查容器水量是否足够,若水不够,需添加过夜自来水补充,随后每4天再检查记录1次。 (三)健康教育 1.宣传登革热媒介的孳生特点和栖息特性。 2.通过电视等媒体广泛宣传社区环境和公共场所清除白纹伊蚊孳生地的方法。 3.做好个人防护

5、措施,必要时在裸露皮肤上涂抹防蚊油。 (四)孳生地处理 在疫点和警戒区广泛开展清除伊蚊孳生地的群众性活动。 1.孳生地主要类型和种类 家庭、单位、学校主要孳生地有:饮水缸、储水池或缸、花瓶、花盆等有用的功能性积水容器,闲置的瓶、罐、缸等无用积水容器、竹筒、树洞、汽车轮胎、楼房反墚及雨水沟、地下室集水井等。 外环境、公园等主要孳生地有:绿化带的垃圾薄膜、废弃易拉罐、饭盒、塑料杯积水容器等,闲置或废弃的瓶、罐、缸等无用积水容器、废弃的汽车轮胎、市政管网的管井、竹筒、树洞。 2.孳生地处理方法 (1)翻盆倒罐,清除闲置无用积水。清除废弃的容器,暂时闲置未用的容器应当逐一翻转倒放。 (2)清除卫生死角

6、和垃圾。清除绿化带和卫生死角塑料薄膜、一次性塑料容器。 (3)管好饮用水或功能性容器积水。饮用水容器或功能性容器积水要求严密加盖,每57天换水1次,不能定期换水的可放养食蚊鱼等。 (4)种养水生植物的花瓶,每57天换水1次,冲洗植物根部,彻底洗刷容器内壁;大型莲花缸、池,可放养食蚊鱼等,也可投放双硫磷等有机磷缓释剂。 (5)密闭市政管网的管道井,必要时使用双硫磷、倍硫磷等杀幼剂或废机油。(常用化学灭幼剂种类及推荐使用剂量见表1)。 (6)治理轮胎.轮胎要求整齐叠放存放室内或避雨的场所,如要堆放室外,要用防雨布严密遮盖,不积雨水。必要时可用杀虫剂喷杀成蚊,并在轮胎内施放马拉硫磷、双硫磷等杀幼剂等

7、。 (7)竹筒树洞的治理。公园、学校、园林景点的竹筒、树洞要用灰沙堵塞,或对留根的竹筒,采用“十”字砍刀法,使其有裂缝不再积水。 (8)对于一时无法清理的积水,可采用投放马拉硫磷、双硫磷杀幼剂等,也可倒入适量的废弃机油覆盖水体表面。表1 适用于杀蚊幼的杀虫剂及使用用量品名类别剂量 (a.i. g/ha)*剂型双硫磷有机磷56112乳油、颗粒剂倍硫磷有机磷21112乳油、颗粒剂倍硫磷有机磷1001000乳油、颗粒剂马拉硫磷有机磷2241000乳油、颗粒剂巴沙氨基甲酸酯5001000乳油溴氰菊酯拟除虫菊酯2.510乳油溴氰菊酯拟除虫菊酯510乳油灭幼宝昆虫生长调节剂510颗粒剂灭幼脲昆虫生长调节剂

8、25100可湿性粉剂 注:a.i, g/ha 表示每公顷(10000m2)施放杀虫剂有效成份的量(克 (五)杀灭成蚊 1. 疫点空间喷雾 (1)范围:疫点和警戒区。 (2)药物及推荐使用剂量:在居民区及人群密集的场所(如公园等)首选含高效低毒的拟除虫菊酯,如氯菊酯、醚菊酯、苯醚菊酯等。在一般外环境,可选用DDVP、甲基嘧啶磷、氯菊酯、高效氯氰菊酯、顺式氯氰菊酯、溴氰菊酯、高效氯氟氰菊酯等;常见推荐剂量见表2。 (3)器械:采用背负式、车载式机动超低容量喷雾机、热烟雾机。 (4)施药方法: 将可用药物按产品说明书稀释一定倍数,在确定的疫点及周围环境,超低容量喷雾一般按0.050.2ml/m,热烟

9、雾机按15ml/m进行喷雾。一般在每天早上7-10时和下午4-7时喷雾施药。 (5)处理周期:疫点每3天处理1次,连续3次,以后每周1次,直至应急程序结束;警戒区开始与疫点同步处理1次后,再根据蚊虫监测结果考虑是否再进行处理。表2 适用于空间喷洒防制蚊虫的杀虫剂及用量杀虫剂类别用量((a.i. g/ha)*)毒性分级毒性(急性大白鼠口服LD50,mg/kg超低容量喷雾热烟雾敌敌畏OP15020030056杀螟松OP380580503倍硫磷OP112250马拉硫磷OP1126935006002100甲基嘧啶磷OP2303301802002018苯醚菊酯PY510U5000醚菊酯PY1020102

10、0U42880高效氯氰菊酯PY1325250溴氰菊酯PY0.5-1.00.5-1.0135右旋苯氰菊酯PY1225318氟氯氰菊酯PY122250高效氯氟氰菊酯PY1.01.056二氯苯醚菊酯PY5102000注:* a.i. g/ha 表示每公顷(10000m2)施放杀虫剂有效成份的量(克)。 PY:拟除虫菊酯,OP:有机磷。毒性分级::中等毒性, :低毒,U:基本无毒。 2.疫点重点滞留喷洒 (1)范围及重点部位:在疫点范围内重要的蚊虫孳生栖息场所,如病家周围绿化带、阴凉场所,疫点公共场所卫生状况差的绿化带、社区卫生死角,收治病人医院病房的纱门纱窗及周围环境等进行重点滞留喷洒。 (2)药物

11、及推荐使用剂量:高效氯氰菊酯40-80 a.i.mg/m2、顺式氯氰菊酯20-40 a.i.mg/m2、溴氰菊酯20 a.i.mg/m2、高效氯氟氰菊酯20 a.i.mg/m2和氟氯氰菊酯40-80a.i.mg/m2的可湿性粉剂、胶悬剂等, (3)器械:采用手动喷壶或机动常量喷雾器。 (4)施药方法:将可用药物按产品说明书稀释一定倍数,喷洒于重点部位的蚊虫孳生栖息场所。 (六)施药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1.应合理选用杀虫药品种、浓度。 2.施药人员每天实际操作时间不宜超过6小时。 3.喷雾器事先做好检查,要求安全完好,严禁边用边修。 4.用过的工具,应用清水洗净,晾干妥为保管。 5.配药或施药时,

12、须用工具搅拌,严禁用手接触。修理工具时,不许用嘴吹喷雾器的喷头。 6.应用防护品,做好个体防护。 (1)穿长袖工作服,戴帽、风镜、口罩、手套和工作鞋等,防止皮肤和衣服沾染药液。 (2)施药时不要吸烟和吃食物。 (3)喷药后,吃食物和饮水前要洗手和洗脸 (4)喷药完成后,用香皂洗澡,更换衣服。 7.注意不要污染食品。 8.施药时,如出现头痛、头昏、恶心或呕吐等症状,应立即离开现场,脱掉工作服,洗手、洗脸、漱口,在阴凉通风场所休息,必要时送医院诊治。 四、媒介控制效果评估与总结 1.控制效果评估 当布雷图指数或诱蚊诱卵指数超过5,说明媒介控制未达到要求,建议继续在疫区内杀灭成蚊及清除蚊虫孳生地。当

13、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在最长外潜伏期和内潜伏期(25天)内无新发病例,以及布雷图指数和诱蚊诱卵指数在5以下时,可结束本次应急处理工作。 2.总结 通过对登革热媒介监测与控制,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后,应进行总结,并提出有关意见和建议, (1)此次现场处理经过及措施。 (2)各部门参与及协作情况。 (3)在此次现场处理中得到的经验、教训。 附表1 伊蚊幼虫孳生地调查表调查地点: 省 市 区 镇(街道) 村(居委会)编号地址、门牌盆景、水生植物贮水池、缸、盆闲置容器(碗、瓶、缸、罐)明渠、假山水池竹头、树洞、石穴废旧轮胎绿化带垃圾、小积水其它水体积水数阳性数积水数阳性数积水数阳性数积水数阳性数积水数阳性数积水数阳性数积水数阳性数积水数阳性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