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常见标点符号错误用法举隅.doc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60738769 上传时间:2022-11-1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4.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几种常见标点符号错误用法举隅.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几种常见标点符号错误用法举隅.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几种常见标点符号错误用法举隅.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几种常见标点符号错误用法举隅.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几种常见标点符号错误用法举隅.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几种常见标点符号错误用法举隅.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几种常见标点符号错误用法举隅一、问号的错误用法1.选择问句只在句末用一个问号。例如:你同意呢?还是不同意呢?分析:把第一个“?”改为“,”因为这是一个完整的句子只能有一个句末点号2.有的句子虽然有疑问词,但是不是问句,不要用问号。例1:我不知道他在哪里?例2:如何改善教学环境?需要研究一些列问题。分析:例1是否定式的陈述句,因此“?”改为“,”。例2也是一个单句,“如何改善教学环境”是整个句子的主语,后面是谓语,主谓之间怎么能用“?”断开呢?3.倒装句问号应放在句末。例1:怎么了?你?例2:你到过上海吗?小刘?分析:其实这两个句子主谓倒装句,一个句子不能有两个句末点号,因此每句前面一个问号都应

2、该为逗号。即“怎么了,你?”“ 你到过上海吗,小刘?”二、顿号的错误用法A连词前面误用顿号例如:我国的科学、文化、卫生、教育、和新闻出版业有了很大的发展。(“和”前的顿号使用错误,不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B概数之间误用顿号例1:看上去十七、八岁,一副瘦骨伶仃的样子。例2:全文共六个部分,有三、四个部分意思含混不清(两个例句顿号都应该删除,如果像例1,就变成了“十七”“八岁”并列,不合句意,“十七八岁”应是估计的年龄,不能用符号顿开。例2病因同上。)但是相邻的数字连用如果是数字略语,中间要用顿号例如:全文共六个部分,其中第三、四部分意思含混不清。(该句与例2的区别在于“有三、四个部分”是不确指,

3、而“其中第三、四部分意思含混不清”语意明确,是实指。)C并列词语做谓语误用顿号例如:这个省今年水利建设,任务重、工程难、规模大。(“任务重”“工程难”“规模大”三个主谓短语是句子谓语,它们的主语是“这个省今年水利建设”因此它们实际是三个并列短句,句与句之间不能用顿号停顿,因此顿号改为逗号)D集合词语误用顿号例如:全村的男、女、老、少奔向大堤,参加抗洪抢险。(“男、女、老、少”是个集合名词,删除顿号,表示一个整体。类似的还有“公安干警”“中小学生”“大专院校”等都不应该用顿号。)E带语气词的并列词语间误用顿号例1:这里的山啊、水啊、树啊、草啊,都是我从小就很熟悉的。例2:市场上的水果真多啊,有西

4、瓜啊、苹果啊、葡萄啊、哈密瓜啊等。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本应该用顿号,但是带上语气词“啊”后,停顿时间变得相对较长因此顿号改为停顿时间较长的逗号。例1可改为“这里的山啊,水啊,树啊,草啊,都是我从小就很熟悉的。”例2可改为“市场上的水果真多啊,有西瓜啊,苹果啊,葡萄啊,哈密瓜啊等。”F.联合词组不同层次的词语之间误用顿号例如:上海的越剧、沪剧、淮剧、安徽的黄梅戏、河南的豫剧,在这次会演中,都带来了新剧目。“上海的越剧、沪剧、淮剧”是一个层次,它和“安徽的黄梅戏”、“河南的豫剧”组成联合词组,又是一个层次。不同层次之间都用顿号,必然层次不清。所以第二层次应用逗号。改为“上海的越剧、沪剧、淮剧,安徽的

5、黄梅戏,河南的豫剧,在这次会演中,都带来了新剧目。”三、分号的错误用法A.复句内部并列分句之间用分号.(使用分号的前提是分句中至少有一个逗号)例1:语言,人们用来抒情达意;文字,人们用来记言记事。例2: 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例3: 天才出于勤奋;知识在于积累。(例1是正确的。例2、例3的分号的使用错误,是因为前后分句中没有逗号出现,所以句中的分号改为逗号。)B.但是有时在非并列关系(主要是转折关系和因果关系)的多重复句内,应用分号而用了逗号或句号。例1:我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情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

6、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这个例句中的“但是”前的句号应改为分号。这种轻微转折句,用句号停顿时间太长,割裂句意;用逗号停顿时间太短,反映不了轻微转折关系,所以用分号。)四、冒号的错误用法总结上文时,未用冒号例1:做,要靠想来指导;想,要靠做来证明。想和做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想和做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是对上文的总结,句号不具有这种功能,所以把句号改为冒号。)冒号一般管到句终(即至少管到冒号后面出现的第一个句号),否则不能用冒号。 例1:本市文坛的三位女杰:王安忆、王小鹰、程乃姗在一起谈笑风生。例2:为了利用这仅有的一点业务时间,他暗下决心:不看电视,不听音乐,不读小说,经过两个多月的奋战,

7、终于译完了这本书。(“在一起谈笑风生”“经过两个多月的奋战,终于译完了这本书”不属于冒号提示的范围,因而冒号使用错误。)引语中间的“某某说”后面应用逗号却用冒号例如:“不要怕。”他安慰我说:“这是个误会,不会把你怎么样的。” (冒号改为逗号)汉语的基本表达格式是:1.某某说:“。”2.“。”某某说。3.“,”某某说,“。”五、引号的错误用法独立引用,句末标点应放在后引号内例如: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例句的句号应该放在后引号的里面。)非独立引用时(引语作为自己的语言的一部分或充当句子的某个成分),引文末尾不用标点。如在句末,标点放在引号之外。例1:“满招损,谦受益”这句格言流传到

8、今天至少有两千多年了。例2:徐悲鸿笔下的马,正如有人所评价的那样“形神兼备,充满生机” 。引号里还要用引号时,里面一层忘用单引号例如:她站起来问老师:“老师,有条不紊的紊是什么意思?”(例句中“有条不紊”和“紊”都要加单引号,即改为“老师,有条不紊的紊是什么意思?”)六、括号的错误用法句内括号注释句内某个词语,应该紧贴被注词语后面,括号内最后一个点号应省去(!?除外)。例如:中国猿人(全名“中国猿人北京种”或简称“北京人”。)在我国的发现,是对古人类学的一大重要贡献。(“全名中国猿人北京种或简称北京人。”的句号多余。)句外括号注释整个句子。句外括号放在句末点号之后,括号内的标点符号不变。例如:

9、写研究性文章跟文学创作不同,不能摊开稿纸“即兴” (其实文学创作也要有素养才能有“即兴”) 。(这个例句错在把句外括号当作句内括号了,括号内的内容是对前面整个句子的补充说明,不是解说“即兴”的,属于句外括号,所以应把括号后面的句号移到前括号的前面。)七、省略号的错误用法省略号前如果是句号、叹号、问号(句末点号),应保留它们。例1 不受制约的权力将产生腐败现象。但是,谁来制约?谁来监督?谁能制约?谁能监督.尚有一些列问题需要探讨。例 风,更猛了;雪,更大了.例“你看住金子拿来放在我面前!”三个句子省略号前分别加?。!才是正确的。改为: 1.“不受制约的权力将产生腐败现象。但是,谁来制约?谁来监督?谁能制约?谁能监督?尚有一些列问题需要探讨”2.“风,更猛了;雪,更大了。”3.“你看住金子!拿来放在我面前!”省略号前如果是顿号、逗号、分号(句中点号),顿号、逗号、分号要省掉。例如:参加这次国际研讨会的国家除亚洲的中国、日本外,还有来自欧洲的英国、法国、意大利、.(“意大利”后面的顿号应该去掉。)误把省略号和“等”连用例如:但相反,在有些领域中,人却超过了自然力,如飞机、火箭、电视.等(删除“等”,避免重复。)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