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带刺的朋友5.docx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60731241 上传时间:2023-07-20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1.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3 带刺的朋友5.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3 带刺的朋友5.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3 带刺的朋友5.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3 带刺的朋友5.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3 带刺的朋友5.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3 带刺的朋友5.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3 带刺的朋友5.docx(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品偷枣之高明 习“语用”之生动 带刺的朋友(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内容】部编教材三年级上册23课【教学目标】。1.识记“聪”字,理解词语“高明”“缓慢”“诡秘”“逐个归拢”“急火火”,并借助这些词语感受小刺猬偷枣本事的高明。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 学习通过借助修饰语,句子表达更加生动形象,并能够学会运用讲述刺猬偷枣的过程。3.通过抓“非常惊讶”“暗暗猜测”等词语,感受作者内心的变化。并能够从作者对小刺猬称呼上的改变,体会作者对刺猬的喜爱之情,感受人与动物之间的美好情感。4.初步学习并运用细心观察,边描写事物活动边表达自己心里感受的双线交叉表达的写作方法。【教学重点】理解词语感受刺猬偷

2、枣本事的高明;学会将故事讲述完整,讲生动。【教学难点】学习并运用边描写事物活动边表达自己心里感受的双线交叉表达的写作方法。【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23课(齐读课题)带刺的朋友。2. 这里带刺的朋友是谁?(刺猬)课文讲了一件关于它的什么事呢?(刺猬偷枣。)3.它偷枣的本事如何,文中哪一句最能表现它偷枣的本事? 出示句子:聪明的小东西,偷枣的本事可真高明啊! 4.理解“高明”,指导朗读。 5.课文中哪些描写让我们感受到小刺猬偷枣本事的高明呢?趁着这朦胧的月光,我们一齐走进这个故事,走进这只可爱的小刺猬!【设计意图:鲜明的针对性的教学导入环节,先紧扣“朋友”是谁?接着请学

3、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最后启发学生思考:最能体现它偷枣本事的是哪一句?导入开门见山,由词语到课文主要内容,再到文章的中心句,层层递进,不枝不蔓,不仅针对了学生实际学情,也针对了本课的教学内容。具有针对性的教学导入,触及了学生思维,对学生与文本的深入对话起到了推动作用。】二、 着眼修饰语,感受刺猬偷枣高明板块一:抓修饰语,感受高明师引读第一自然段:一天晚上,新月斜挂,朦胧的月光透过树枝,斑斑驳驳地洒在地上。我刚走到后院的枣树旁,就看见了一个圆乎乎的东西,正缓慢地往树上爬 a.我刚走到后院的枣树旁边,忽然看见一个圆乎乎的东西,正缓慢地往树上爬1.小刺猬是怎样爬的啊?(板书:缓慢地爬)你们可以做做动作

4、吗?2.师:小刺猬,你为什么这样爬啊?生:我担心被发现啊,所以小心翼翼。3.指导朗读。 过渡:小刺猬爬啊爬啊过了好久,这只小刺猬爬过树干,爬向哪里呢? b.那个东西一定没有发现我在监视它,仍旧诡秘地爬向老树杈,又爬向伸出的枝条 1.这一次,小刺猬又是怎样地爬?(板书:诡秘地爬)2.诡秘什么意思?(隐秘,不易捉摸。) 3.小刺猬啊,你为什么这么诡秘地爬呢?你心里是怎么想的呢?生:我不想让别人看到,所以我就小心机警,神秘地爬。 4.指导朗读,体会小刺猬的小心和机警。 过渡:小刺猬诡秘地爬向老树杈,又爬向伸出的枝条,忽然它在枝条停了下来,它要做什么呢? c.后来,那个东西停住了脚,兴许是在用力摇晃吧

5、,树哗哗作响,红枣噼里啪啦地落了一地。 1. 你知道“用力摇晃”的意思吗?(板书:用力摇晃)谁来做做这个动作。 2.小刺猬,你为什么这么用力摇晃?不怕被别人发现吗?生:树太高太粗壮了,我得使劲摇,红枣才可以掉下来。生:我想摇更多的红枣,和朋友们一起分享。生:我想摇更多的红枣,和爸爸妈妈一起分享。3.谁来读好这一句。过渡:我还没弄清楚是怎么回事,树上的那个家伙就-d.我还没弄清楚是怎么回事,树上那个家伙就噗的一声掉了下来。1.师质疑:小刺猬,你怎么不小心掉下来了呀?生:我不是不小心。生:我是为了节省时间,想快点离开,有意从树上掉下来的。2.小结:真的是一只聪明的小刺猬。谁来读一读?质疑:同学们能

6、不能将“缓慢地”“诡秘地”“用力”等这些词语去掉呢?生:不能。去掉了,我们就感受不到小刺猬的聪明了!生:不能。就不生动了!小结:是啊,“缓慢地”“诡秘地”“用力”用在动词“爬”“摇晃”前面,我们称它们为修饰语。它们把小刺猬爬行时的小心翼翼生动地刻画了出来。这些词语的运用,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了句子的生动形象,也体会到了小刺猬偷枣本事的高明。加上动作,一起读。(齐读四个句子)板块二:自主交流,感悟高明师:同学们,还有哪些句子和词语可以看出小刺猬偷枣本事高明呢?把你课前的思考,和同桌交流。1.指名交流。生:“匆匆地爬来爬去”中“匆匆地”感受到小刺猬的机灵。生: “逐个归拢”,“逐个”的意思是一个接着一

7、个。“归拢”,聚集。(边说边做动作)生:我看到过清洁工人归拢树叶,觉得小刺猬真聪明啊!生:“就地打了一个滚儿”,“就地”感受到了小刺猬的动作敏捷,仿佛看到了它身上扎满了红枣,可爱极了。生: “急火火地跑”中“急火火”,让我想到了之前它在“缓慢地爬”,不仅写出了小刺猬偷枣前的小心翼翼,也突出了它偷枣后着急离开,担心别人发现的“急火火”,可爱极了!小结:这些词语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了刺猬偷枣的本事高明,也生动地展示了小刺猬偷枣的机灵、敏捷。2.指导朗读。板块三:运用修饰语,生动讲述师:请以“小刺猬偷枣的本事真高明!”为开头,讲一讲刺猬偷枣的故事。如果运用上板书上的内容,你的故事更加生动。指名分享交流。

8、【设计意图:教学中,着眼生动词语的把握。句群训练的选择,让这一目标变得更加具体,指向更加清晰。四个单句,抓住动词前面的修饰语,一读一演一感受,再利用句群集中总结,体会到了语言的生动形象。此时的教,是为了接下来的不教。这一环节,为下面自主交流,作了很好的铺垫。课堂上,学习在真正发生。所有语言的习得,终点都指向运用。讲故事环节,运用生动的语言,进行讲述故事,学生的口头表达得到了很好的训练。】三、提炼关键词,体会情感起伏变化 师:故事说得真完整,同学们,这就是一个完整的小刺猬偷枣故事啊!文中不仅写了这个故事,还写了作者的内心感受。请快速找到相关句子,用“-”划出来。 1.交流。 a.我非常惊讶,赶忙

9、贴到墙根,注视着它的一举一动。“是猫,还是别的什么?”我暗暗地猜测着。 (1)哪些词语写出了作者的内心感受?(板书:非常惊讶暗暗猜测) (2)作者看到了什么?先是惊讶,继而猜测呢? (3)指导朗读。(读出内心的变化)b.我恍然大悟:这不是刺猬吗?(1)哪一个词写出了作者的内心变化?(板书:恍然大悟)恍然大悟:悟,明白。一下子明白了。(2)“我”一下子明白了什么?(3)指导朗读。(读出恍然大悟的语气。)c.我暗暗钦佩:聪明的小东西,偷枣的本事可真高明啊!(板书:暗暗钦佩)生:这里的“暗暗钦佩”写出了作者内心的感受。钦佩,敬重佩服。生:还从“聪明的小东西”,可以看出作者的情感变化。对它喜欢了!相机

10、学习“聪”字。用耳朵听,眼睛看,嘴巴说,用心记,用小脑袋思考,就是一个聪明的孩子。 d.好奇心驱使我蹑手蹑脚地追到水沟眼儿,弯腰望去,水沟眼儿里黑洞洞的,小刺猬已经没了踪影。生:作者对小刺猬的喜爱和钦佩,对它产生了好奇。(板书:好奇)师:就是因为有了这份好奇,我才会想它住在什么地方?才会想离这儿远不远呢?才会想窝里有没有伙伴?正是有了这份好奇,“我”才会一直追到水沟眼儿里,才会观察到小刺猬不仅可以用刺扎红枣,还用它战胜了大黑狗,于是又写了一个故事战胜大黑狗。 2.随着情感的起伏变化,作者对小刺猬的称呼也发生了改变。通过上节课学习,我们知道作者一开始称它为“那个东西”“那个家伙”,称它为“小东西

11、”,最后称它是带刺的朋友。 3.能不能把题目换作刺猬偷枣呢?生:刺猬偷枣只是叙事,而文字里透着情感。生:因为喜欢才成为朋友,带刺的朋友是含有情感的,表达了作者的喜爱之情。【设计意图:篇章布局,在中年级是一个内涵深刻的概念。本文双线交叉表达,非常鲜明。教学中,教者拎出了文章中另外一条线索,作者的情感起伏变化。快速找出文章中描写作者感受的句子,品味心理变化的词语,感受情感变化。再回味作者对小刺猬称呼的改变,喜爱和钦佩之情在梳理了两条线索之后,变得清晰而深刻。为何以带刺的朋友为题,这样的疑惑此时也迎刃而解。文章的两条线索,也一目了然。真正做到了,教学生所不会。】四、留心观察,学会运用生动表达作者一边

12、写小刺猬的活动,一边写“我”的情感变化。在作者细致观察中,小刺猬的一举一动吸引了“我”的视线,牵动着“我”的心,“我”的情感也随着小刺猬的举动而起伏变化。时而惊讶,时而暗暗猜测,接着恍然大悟,最后充满了好奇!这样的写法真好!运用上这些生动的词语,我们也来写一写。1.观看猫和老鼠视频片段,指导说话。(1)片段一:留心观察后,分层填空式说话。 一只猫拎着老鼠夹子 地往前走,我 。师:你看到了一只猫正怎样地往前走?生:小心翼翼地。生:缓慢地。生:悄悄地。生:诡秘地往前走。师:说说你此时的心里感受?生:我很好奇。生:我很惊讶。(2)片段二:留心观察,接下来,它还是走吗? 忽然间,那个家伙 地跑到母鸡跟

13、前,只见它 地把夹子放到母鸡身子下面我非常 ,暗暗猜测: 。 师:猫接下来啊,可不走了,它跑了起来。它怎样地跑?又怎样放的呢? 生:急火火地跑,慢慢地放。 生:急匆匆地跑,小心地放。生:匆匆忙忙地跑,小心翼翼地放。师:你心中怎么想的?生:我暗暗猜测:猫是要抓老母鸡吗?生:我非常惊讶,暗暗猜测:难道它是要抓母鸡家的小鸡宝宝吗?(3)片段三:它到底是要做什么呢?继续留心观察! 哦!我 :原来猫是想抓老鼠的啊! 生:恍然大悟。 生:终于明白了。2 练习纸上写。一天, 阳光透过门窗照进小屋子。我看见一只猫拎着老鼠夹子 地往前走。我很 。忽然间,那个家伙 地跑到母鸡跟前,只见它 地把夹子放到母鸡的身子下

14、面,又地跑了回去,我暗暗猜测着: 。过了一会儿,小老鼠推着夹子从鸡窝里偷偷探出了小脑袋。哦!我 :原来猫是想抓小老鼠的啊!3. 汇报交流。【设计意图:学生学习语言文字,最重要的就是要学会运用。三年级的学生,填空式的语用,分层次的表达训练,不仅保护了学生初学写作的兴趣,还根据年龄特点将本课生动语用训练落到了实处。教学中先学习口头表达,然后书面表达;先说看到的,再说心里的感受;先一个一个表达,再交叉表达。观察与习作结合,叙事与情感交叉,层层递进,相互交融。】五、布置作业,拓展阅读1.写作。同学们留心生活、仔细观察身边的小动物,学会运用生动的词语描写它们的活动过程,并穿插自己的内心感受。2.拓展阅读。带刺的朋友和战胜大黑狗都选自带刺的朋友,这是宗介华四季读不停丛书之一,还有另外三本雪地追踪会飞的伙伴奇妙的田螺,里面记录着神奇的蛛网、惊险的耍蛇、鸟腿上的秘密等生动形象的故事,去读一读这四本书!【设计意图:作业的布置,充分体现了浓浓的大语文观,将学生的阅读由课内拓展到了课外。书目的推荐阅读,不仅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也激起了学生对动物世界的好奇和向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