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密注浆方案.doc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60728914 上传时间:2023-09-0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73.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压密注浆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压密注浆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压密注浆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压密注浆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压密注浆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压密注浆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压密注浆方案.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循环水站地下管道沉降基础处理压密注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编制日期:江苏省岩土工程公司镇江分公司编制日期:二OO八年十一月二十日目 录1、工程概述2、施工设备与机具准备3、劳动力组织4、施工质量技术措施5、安全文明施工循环水站地下管道沉降基础处理压密注浆加固施工方案1、工程概述循环水站地下管线已施工,目前存在沉降现象。为了减轻下沉状况,需在已有管道周侧进行地基加固,采用压密注浆加固施工方案。注浆加固原理:在软弱土层中注入浆液,填塞孔隙且逐渐固结,以提供地基土强度和变形模量以及控制地层沉降等。压密注浆加固以水泥为主剂浆液,用32.5普通硅酸盐水泥,每米用水泥25kg,浆液初凝时间12小时。浆液注入率

2、为1520%,注浆压力(粘性土)0.20.3Mpa,水灰比为1.0。施工时,局部地区可能要加深加密注浆范围,将按实调整。空钻孔3.0m深不注浆,注浆长度暂按5.0m计,注浆布置如图示,实施时具体布置现场可予以调整。南侧管道沿线布置190根,北侧管道沿线布置188根,共计378根,注浆加固1890m(不含覆土3.0m范围的空钻进)。注浆过程中,为保护已有管线,在管线两侧应对称、间隔注浆,待前期注浆材料凝固后,方可注浆下期浆液。注浆过程中密切关注地下管线位置,以防管线移位情况发生。2、计划工期7天(2008年11月2430 日)。3、施工设备与机具准备 3.1投入设备压密注浆加固用水灰比在1.0左

3、右,注浆水泥品质:普硅酸盐水泥,标号为P.O 32.5级。注浆孔距布置图示。注浆材料称量误差小于3%,注浆孔位偏差20MM,注浆孔深误差100MM,注浆压力(与设计参数比)10%,注浆深度8m,覆土3.0m不注浆。施工时我们将选用TBW50/50型压密注浆机,单管施工,液压泵功率5KW。制浆机,高速叶片制浆机。制浆机动率为5KW。安装装置: a、TBW50/50型压密注浆机主机预先放置在比较水平的地面上,然后把压浆管连接起来,其中一头连接主机,另一头连接成孔管上。 b、安装在浆制备系统:搭置工作平台和安装灰浆制拌机,防止影响拌浆操作,工作平台面积以够放材料及工人操作方便为准,灰浆拌制应稍高于集

4、料斗上口高度,灰浆泵进口高度应稍低于集料斗出口。3.2该注浆系统拟投入机具如下表 序号设备名称规格功率数量1压密注浆机TBW50/505kw12灰浆搅拌机200L5kw13成孔机2ND-18kw14起重拨管器15水泵1.2kw16空压机14、劳动力组织根据工程的特点及施工需要,劳动力安排见下表。该单位工作分两班制作业。劳动组织安排表岗位分工人数工作范围机长(班长)1现场指挥机操工4成孔、插管、提管拌浆工2配制水泥浆压浆工2压送水泥浆水石工2砼地坪恢复后勤及机动工3食堂、材料、临时用工5、施工质量技术措施5.1质量技术措施(1)注浆孔距如图示,孔位允许偏差5cm。(2)成孔方式:振动成孔,可由试

5、成孔决定。(3)插管前应逐根检查管内是否有残留灰浆块等异物,若有异物应及时清除,以免堵管。(4)进入灰浆拌和机的水泥过筛,剔除水泥块、纸屑、尼龙编袋碎屑物等。进水量用容积法控制,事先在灰浆桶上设立标尺,使水灰比控制在0.6左右。外加剂在注浆前,按比例加入并拌和,不宜过早投入。集浆桶灰浆内要经常搅动,避免离析、沉淀(5)注浆量根据地质情况及实际注浆情况进行控制,注浆流量8-15L/min。下部压力适当加大,上部降低。(6)发现有串浆现象时,分2-3次进行灌注。灌注先外围,后内侧。(7)注浆管插入后,应在非注浆段用粘土封闭,用速凝灰浆封闭孔口。(8)注入方式:采用分层注入,自下而上注入。注浆加固完毕,拔出注浆管后,留下的孔洞应用水泥浆填塞。(9)拔管时应及时清洗注浆管、泥浆泵、灰浆泵及浆注搅拌机、混合器、仪表等。 5.2施工记录施工人员必须逐根认真填写:“压密注浆施工记录”,每天施工的孔结束后,技术负责人应检查记录表,确保数据详实、签字齐全。6、安全文明施工(1) 所有施工人员进入现场必须正确配戴安全帽,严禁酒后进入现场。(2) 施工用电须严格遵守用电安全规程,电缆线不得随意拉接,现场配电柜必须配置漏电装置,非专业人员不得操作。(3)施工现场应保持整洁,做到“工完、料尽、场地清”,坚持文明施工。 (4)施工用料应堆放整齐,各施工设备不得乱停乱放。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