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解过程中的动态平衡2.docx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60728691 上传时间:2022-12-28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533.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溶解过程中的动态平衡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溶解过程中的动态平衡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溶解过程中的动态平衡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溶解过程中的动态平衡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溶解过程中的动态平衡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溶解过程中的动态平衡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溶解过程中的动态平衡2.docx(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从锅炉水垢说起教学设计崔 广 龙教学目标:1、 通过实验探究体验沉淀溶解平衡的存在,体现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核心素养2、 通过问题驱动,引发质疑和思考,结合实验探究了解沉淀的生成、溶解和转化可以相互发生,体现了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核心素养3、 用科学的态度探究化学实验,了解溶解平衡在生活生产中的实际应用,感受化学学科的无限魅力,体现了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核心素养。学习目标:1、认识难溶电解质在水中存在溶解平衡2、了解沉淀的生成、溶解和转化,运用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分析解决实际问题3、用科学的态度探究化学实验,敢于质疑,勇于创新。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体会溶解平衡在生活生产中的实际应用,感受化学学科的无

2、限魅力。教学重点:沉淀的生成、溶解和转化教学难点: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沉淀的生成、溶解和转化的原因教学媒体:多媒体-展示学生学案完成情况和适时展示学习内容化学实验-激发学生追求科学事实的愿望,探寻科学真相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通过实验设计和探究,得出实验结论,总结相关规律,培养严禁的科学态度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设计意图创设问题情境展示图片:教师:暖气中的水来自大型锅炉,大家见过锅炉是什么样自的吗?展示图片:教师:锅炉使用后内部有什么变化?学生:内部产生了水垢教师:工业上如何去除水垢呢?今天我们将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解决这个问题。板书:沉淀溶解平衡的应用用北方取暖的事实来引发学生的思考,创设真

3、实的问题情境,结合锅炉水垢图片激发学生追求事实的欲望。明确学习目标多媒体展示学习目标,学生朗读 明确本节课学习目标和要求学案检查结果统计课前学生学案完成情况,展示完成较好的学案给予表扬,对完成不好学案提出存在的问题。对课前学案的完成情况进行总结,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统一讲解体验沉淀溶解平衡实验探究1:AgSCN是难溶于水的白色沉淀,过量Ag与SCN的反应能使SCN沉淀完全吗?探寻AgSCN的饱和溶液存在溶解平衡。学生:提出方案-取反应后溶液检验是否存在SCN,并设计实验方案教师:给予评价引导:若过量SCN与Ag反应能使Ag沉淀完全吗?学生:思考后提出方案-取反应后溶液检验是否存在Ag,并设计实验

4、方案 师生:共同对提出的实验方案进行分析,最后得出可行性的实验设计方案。方案:学生:进行实验,教师指导学生:阐述实验过程,描述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结论:无论Ag与SCN谁过量,反应都不能进行到底,说明该过程是可逆的,存在溶解平衡。教师:对学生的实验过程给予评价板书:体验用一个实际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并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精神,锻炼学生的思维,形成完整的思维过程。实验方案提出-分析-解决-验证-得出结论整个过程使学生体验了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实验操作可以让学生亲身体验实验的过程,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评价过程可以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进而激发学生继续学习的热情认识

5、沉淀溶解平衡教师:课前老师给大家布置了学案,其中有一项任务是构建沉淀溶解平衡理论的思维导图。经过课前检查,发现很多同学完成的很好。展示:多媒体展示画的比较好的思维导图,给予评价学生:观察,比较教师:展示比较完整的思维导图 教师:我们本节课要运用学过的沉淀溶解平衡理论来解决实际遇到的问题,这就是溶解平衡的应用。板书:认识 应用构建思维导图的过程即复习了所学过的沉淀溶解平衡的知识点,又加深了学生对本部分内容的理解,使学生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并明确思维导图对沉淀溶解平衡的应用提供了理论支持。应用沉淀溶解平衡沉淀的生成问题驱动1:要除去CuCl2溶液中的FeCl3杂质,可用哪些方法?学生:可以用调

6、pH值的方法追问:pH值调到多少合适?学生:3.7-5.4继续追问:加何种物质来达到目的?学生:提出多种方案师生:共同分析每种方案的优缺点,最后得出最佳方案问题驱动2:要除去CuCl2溶液中的FeCl2杂质,可用哪些方法?学生:思考后,提出将FeCl2杂质氧化成FeCl3,然后在调pH值到3.7-5.4追问:加何种氧化剂?学生:提出多种方案师生:共同分析每种方案的优缺点,最后得出最佳方案教师:除了调pH值法可以得到沉淀以外,还可以加合适的沉淀剂。总结:沉淀生成的方法及应用,并用多媒体展示板书:沉淀的生成用实际遇到的除杂问题带动学生的思考,问题得到解决的过程就是学生学习和思考的过程。连续的问题追

7、问,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符合学生思维的发展趋势,也符合知识间的逻辑关系。用问题驱动促进学生思维的递进发展。适时的总结可以将所学的知识提炼升华,促进知识的内化。沉淀的溶解问题驱动3:哪些方法可以将Cu(OH)2沉淀溶解?设计实验证明你的想法。学生:提出方案1-加盐酸 方案1-加硫酸 方案3- 师生:教师指导,学生独立分析每个方案的可行性,确定最好的两组方案进行学生实验方案:学生:实验方案验证教师:指导学生:阐述实验过程,描述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结论:Cu(OH)2沉淀可以溶解于盐酸和氨水师生:共同分析沉淀溶解的原因总结:沉淀溶解的方法板书:沉淀的溶解Cu(OH)2沉淀溶解实验方案的提出,又一次

8、让学生体验了科学探究的过程,学生提出了很多个方案,教师将方案又抛给学生,让学生自己评价每个方案的可行性,最后确定最佳方案,并进行实验探究,从而得出科学的实验结论。整个过程让学生独立完成,进一步锻炼了学生的思维,也让学生熟悉了实验的规范操作。沉淀的转化问题驱动4: Cu(OH)2沉淀能转化为 CuS沉淀吗?请设计实验证明你的想法。学生:提出方案1-加硫化氢 方案1-加硫化钠 方案3-师生:共同分析每个方案的可行性,确定最好的一组方案为加硫化钠实验设计:教师:如果CuSO4溶液过量,可以证明沉淀发生转化了吗?学生:不能,过量的CuSO4溶液可以直接和硫化钠发生反应生成黑色沉淀教师:强调本实验试剂C

9、uSO4溶液一定要少量学生:进行实验教师:指导实验操作学生:阐述实验过程,描述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结论:Cu(OH)2沉淀可以转化为CuS沉淀教师:沉淀之间可以发生转化,转化的一般原则是什么?学生:溶解度大的沉淀可以转化为溶解度小的沉淀追问:溶解度小的沉淀可以转化为溶解度大的沉淀吗?学生:思考,回答可以只是不容易教师:给予评价展示:沉淀转化的原则板书:沉淀的转化沉淀的转化实验方案的设计,让学生亲身体验了化学的魅力, Cu(OH)2沉淀既可以生成,又可以溶解,还可以转化。让学生发现化学的魅力,体验化学实验的生动、有趣,激发学生继续学习化学的美好愿望。实验过程的描述既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有促使

10、学生形成完整的科学探究思维,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规律的总结可以帮助学生记忆和理解,促进了对本部分知识的掌握。走进沉淀溶解平衡教师:沉淀可以生成、溶解,还可以转化,这些原理在实际生活中有哪些具体的应用呢?学生:应用案例1-锅炉除水垢 应用案例2-溶洞的形成 应用案例3-肾结石的形成 应用案例4-教师:展示每个案例学生:运用沉淀溶解平衡原理分析其中的原因教师:给予评价学生总结:如何除去锅炉水垢,如何预防肾结石走进生活,运用平衡移动原来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让学生知道原来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化学来我们真么近,让学生喜欢学化学,愿意学化学,并使学到的知识得以运用。总结教师:本节课你收获了哪些?学生:阐述自己的

11、收获教师:沉淀的生成、溶解和转化是三者是密不可分的,其中都运用到了平衡转化的思想。总结:教师:我们认识任何事物都是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希望可以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可以学会认识事物的一般方法,学会运用平衡理论来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你会发现化学就在身边,生活中处处都是化学!展示:三角转化图的建立,让学生亲身体验了沉淀的生成、溶解和转化从本质上讲都是沉淀溶解平衡的移动,让学生掌握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思维阶梯的建立,让学生知道了解一般事物的方法,由浅入深,由易到难。也让学生体会到原来学习科学其实很简单。布置作业1、完成课时检测题-15分钟2、完成下一节溶度积常数Ksp学案检测题的布置考查学生对本部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板书设计 沉淀溶解平衡的应用 走近 应用 认识体验板书设计简单、明确,即是对知识主线的提炼与升华,也是对思维主线的整理与构建。 课后反思:1、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思维发展的过程,如何设计教学环节可以更好的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是我们在常规教学中需要探究的一个问题。2、 本节课容量稍大,延时完成了教学任务。教学容量的设计与删减需要高三备课组共同研究和探讨。3、 课堂上学生生成的问题引起了我的思考:学生的思维很活跃,想法也很灵活,充分的备学生使我们下一步需要重点研究的问题,充分的问题预设也很必要。从锅炉水垢说起教学设计齐齐哈尔市第一中学校崔 广 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