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传播学题库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60727996 上传时间:2023-06-29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80.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传播学题库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教育传播学题库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教育传播学题库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教育传播学题库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教育传播学题库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传播学题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传播学题库(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一、填空题1、传播一般可以分为四大类,自然传播、动物传播、机器传播和人的传播。人 的传播又分为人对人的传播和_人的内在传播,人对人的传播又可分为人际传播、 组织传播、大众传播、教育传播。2、一般来说,传播的主要功能有沟通、协调、教育、 娱乐_。3、教育传播的四要素有 教育者、教育信息_、教育媒体、受教育者。4、教育传播起源于人类从事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需要,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 教育传播经历了几个重要的发展阶段,他们是口语阶段、文字阶段、电子阶段、 网络阶段二、名词解释和简答1、教育传播:是由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要求,选定合适 的信息内容,通过有效的媒体通道,把知识、技能、思 想、观念

2、等传送给特定的教 育对象的一种活动。2、教育传播的特点有哪些? 明确的目的性 内容的严格规定性受者的特定性 媒体和通道的多样性3、简述教育传播学的性质。 属于交叉学科中的边缘学科,是教育学与传播学相 互渗透的产物; 教育传播学是综合运用传播学和教育学的理论和方法,去研究和提示教育信息 传播活动的过程与规律,以求得最优化的教育效果。 教育传播学是研究教师和学生通过传播行为来建立关系的学问。三、论述题1、互联网引发的教育传播变革体现在哪几个方面?(1)教育传播观念的变革:从主要满足教育者需要走向主要满足学习者需求的教育传播价值观。(2)教育传播要素的变革:4大要素都发生了质的变化。 教育者从把关人

3、变成引导者: 教育信息由模拟信息变成数字信息 教育媒体由单向媒体变成双向多向媒体 学习者由被动变成主动;(3)教育传播方式的变革:由一对一或一对多的传播方式变成多对多的传播 方式。 在学校教学传播中,数字化学习和学生自主学习成为主流学习方式。数 字化学习(ETearning),就是在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利用多媒体软件和网上 资源进行的学习活动。自主学习,指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具有主体意识,发挥 主动性和创造性的一种学习方式。互联网进入教育教学领域,为学生自主学习提 供了良好环境,给予了有力的支持。中国式的“翻转课堂”,“移动互联”、 “微课程”(微课)的课程管理系统 出现,越来越多的教育应用软

4、件(特别是移动APP、智能教育软件等)会逐步在 教学中被采用,从而深刻地影响教育教学。2、简述教育传播学和视听教育学、电化教育学、教育技术学的异同。区别点:视听教育学以教育媒体为核心,电化教育以现代教育媒体为核心, 教育传播学没有核心,同等对待教育系统中所要的组成要素。 教育传播是从整体(所有教育资源)出发,来探索新的教育方式,以达到优化 的教育效果。视听教育学和电化教育学是从局部(教育媒体或现代教育媒体)出 发,来探索新的教育方式,以达到优化的教育效果。 教育传播学主要研究“是什么”“为什么”而教育技术学主要研究“做什么”“怎么做”。相同点: 它们所追求的目标是一致的,都是在探索新的教育方式

5、,都是为了 改进教育,实现教育过程的优化。 它们在研究中,都很重视现代科学技术成果的应用。四、案例分析题(12分) 亮亮在身后叫“妈妈”,妈妈没有应,继续往前走。试分析此过程中有没有传播 现象,为什么?如果有是哪种类型的传播?答:根据传播的定义,生命不息,传播不止,所以,这个过程中肯定存在传 播现象。(3分)首先,肯定存在内向传播,比如亮亮的思考:妈妈为什么没有 应?(4分)如果亮亮的妈妈听到了亮亮的呼喊而不作应答,其实这就是她对亮 亮呼喊的应答,这已构成人际传播(人对人的传播)。如果她没有听到,则构不 成人际传播(人对人的传播)。(5分)第二章 教育传播过程和模式(一)填空题1、教育传播过程

6、的六阶段:确定传播信息阶段、选择教育传播媒体阶段、通道传送阶段、接收与解释阶段、评价与反馈阶段、调整再传送阶段2、五段教学法的教学策略的主要步骤是:激发动机一复习旧课一讲授新课一运用巩固一检查效果3、构建教育传播模式应遵循以下原则:科学性、现实性、简明性、操作性、创见性4、教育传播过程的构成要素有教育者、教育信息、教育媒体、编码、译码、 受教育者、噪声、反馈与效果5、在发送端将信息转换为可以发送的信号,这一过程称为编码。译码是指指传 播媒体或受播者将接收到的信号转换为信息的过程。6、拉斯韦尔传播模式的五个传播要素分别是传播者-信息-媒介-受传者-效果7、奥苏贝尔认为,能促进有意义学习的发生和保

7、持的最有效的策略是利用适当 的引导性材料对当前所学新内容加以定向与引导,以便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 这种教学策略是先行组织者策略。8、(二)选择题1目前的电视基本上是( B )A双向媒体B单向媒体C 视觉媒体D 第四媒体2、在发送端将信息转换为可以发送的信号,我们称这一过程为:(A )A.编码B.译码C.传导 D.收集3、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加涅提出了( C )A. 先行组织者策略 B.五段教学策略 C.九段教学策略 D.示范模 仿教学策略4、提出“S_M_C_R”传播过程模式的学者是(A)A.贝罗 B.拉斯韦尔C.施拉姆 D.德弗勒5、教育传播系统最重要的功能是( D )A.教育者的讲授B.受

8、教育者的学习A. 人际传播B.组织传播7、大众传播是(A )。A间接传播 B.群体集中的传播8、网络传播属于哪种传播?( C )A.组织传播B.群体传播9、人际传播属于(C )A.面对面的传播B.间接传播C.群体传播D.大众传播C.双向传播D.受众特定的传播C.大众传播D.人内传播C.人对人的传播D.大众传播D.促进社会进步C.发展教育事业 6、各地举办的报告会、演讲会、研讨会属于哪种传播?( B )(三)论述题仁 阐述拉斯韦尔、香农-韦弗、贝罗传播模式的基本内容,并能作简要的评价。(能画出香农-韦弗的传播模式图)。二:=:呻,香农一韦弗传播模式,是从特殊的电报通信中发展起来的,但它能用来解

9、释人类的一半传播过程,成为其他许多传播模式的基础。该模式首次提出了噪声 /干扰的概念。(对传播过程的描述比5W更细致。将信息分为发出的和收到的。考 虑到传播过程中存在干扰。信息的编码和译码。)小 0 罗的 S-M-C-W *Cm:lgii Cc)曼低& :R)该楼式比较适合用丁數学鶴播过程,贝罗的S-M-C-R模式:这一模式把传播过程分解为四个基本要素信源, 信息,通道和受传者。这一模式的出现,把人们的注意力从“物”指向人,从信 源引向受传者,是一个了不起的贡献。但是该模式是单向的和线性的,缺少反馈 环节,另外,它对传播过程中存在的干扰因素也未考虑。2、陈述教育传播模式及其构建的原则。答:教育

10、传播模式是再现教育传播现实的一种理论性的简化形式。它是对教育 传播现象的概括和简明表述,是对教育传播过程中个要素的构成方式与关系的简 化形式,他反应了教育传播学现象的主要的、本质的特征。构建教育传播模式应遵循以下原则:科学性、现实性、简明性、操作性、创见 性。科学性:构建模式的依据理论要正确;现实性:源自现实,对现实的归纳; 简明性:现实的简化形式,突出主要特征;操作性:提供操作的样式,能参照实 施;创见性:好的模式不仅反映现实,而且要高于现实,体现理论指导3、阐述教育传播的基本模式和四个典型模式1.师生面对面教学传播模式1 一教有传播的基本模式;裁阿环境 :!2,远程教学传播模式If111A

11、皆二3.学生自主利用媒体学习的模式-土4.协作互动传播模I If5、选定一种教育传播模式进行分析,评述其优缺点。远程教学传播模式是一种以教学媒体为中心的传播模式。教师基本上不面对学生,教师的主要职责是根据培养目标,确定教学内容去编制远程传播的教学媒 体,如教科书、网络课程等。学生的学习方式,主要是通过媒体传送的教学内容 进行学习。优点是可以容纳许多的教育对象同时学习,扩大教学的规模。缺点是教师难与 学生直接见面,难以及时获得教学传播的反馈信息,不能及时去调整教学内容与 教学方法,从而影响了教育传播的效果。第三章教育传播信息和符号(一)填空题1、教育信息具有信息的一切特性,但又区别于其它的科学研

12、究信息,它具有如 下特性:科学性、目的性、系统性、共享性、多样性。2、教育传播中非语言符号的运用原则:辅助性、准确性、适宜性、稳定性、情感性3、教育传播的多符号系统的特性:多符号性、整体性、互补性4、从信息的本质出发,可以得出信息有以下几个特征:信息是一种可以共享的资源、信息具有知识的秉性、信息可以被传输、信息可以被提取、加工和变换。5、信息体有三种类型分别是自然信息体、机器信息体、人类信息体6、根据戴尔“经验之塔“理论,我们把教育信息的来源归纳为三个方面_教也、 _客观事物_、_教学信息体_。7、语言符号包括 自然语言 和 人工语言 两种。二)选择题1把符号转换为信号为( AA信道编码B信道

13、译码2、电子教材系统属于:( B A.单符号教育传播系统; C.多符号教育加工系统 (三)简答题1、简述符号的本质。)C信源译码 D 信源编码)B. 多符号教育传播系统D.单符号教育运用系统 符号代表事物(艾柯)符号的意义来自经验(施拉姆)符号的意义因环境而 异,因时间而异符号具有外延意义和内涵意义2、简述语言的特性。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是由多个单个的符号按一定规则组织起来的 语言具有多层次的结构:第一层次是语素,第二层次是一个或多个语素构成的词,第三层次是由词构成的句子 语言是线性的语言的社会性(四)论述题1、阐释象征性理论、经验性理论、使用性理论、普通语义学等语言符号的意义 理论,举例解释

14、语言符号的误用现象。象征性理论:语义三角形强调语言意义的三个含义符号的意义一字词本身 的意义指示物的意义在个人心目中的意义。经验性理论:强调语言与经验之间的关系,认为语言会强烈的影响人们的生 活与经验,同时人们的生活与经验也反过来影响语言的形式。使用性理论:把语言视为人类传播和社会交往的工具,强调语言意义与行为 的关联,具有鲜明的实践性和生活性普通语义学:着重研究语词及语义对人类行为的影响,其分析了一下几种情 况:语言是静态的,实际是动态的语言是有限的,而事物的特征是无限的 预言师抽象的,而事实是具体的。由于语言在认识现实反应现实上存在局限性,导致了语言在传播信息时出现 了种种语言运用的失当现

15、象,如温德尔约翰逊提出的死线抽象:道不同不相 为谋;话不投机半句多等忽视差异:如“天下乌鸦一般黑”“无奸不商”的说 法。非此即彼:如好与坏、贫穷与富贵等主观倾向:人们使用语言时候会流 露出倾向性:如“这房间真小”“这场演出真精彩”等。第四章 教育传播通道和媒体(一)填空题1、传播通道包含有三个基本要素:编码、译码、信道。2、教育传播通道是教育信息传递的途径,其特点有:通道中传递的是教育信息、 信宿端是特定的对象-学生、源端的主要对象是教师3、干扰指影响教育信息传递效果的各种消极因素,最主要的有两种:一是在通道中传递的非教育信息、二是在通道中传递的教育信息受到破坏或损 失。(二)选择题1、目前电话通道是( B )A 单向通道 C 单一通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