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贸商品学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60724613 上传时间:2023-12-17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9.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外贸商品学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外贸商品学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外贸商品学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外贸商品学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外贸商品学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外贸商品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外贸商品学(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外贸商品学1. -商品学的研究对象-商品使用价值及其变化规律。2. 使用价值的两重属性:a. -自然属性一是形成商品使用价值的主导因素,是商品有用性的物质基础。指由商品体自身固有的成分、结构决定的,与其他事物发生关系时所表现出的性质、 性能(物理性能、机械性能、电性能、化学性质、生物学性质等)、形态特征或特点。如 外形、构成成分、结构、包装、性质、功能等1商品的成分、结构、性质 2影响商品质量的因素 3商品质量管理与质量监督 4商品质量标准 5商品检验、包装、贮藏b. 社会属性商品有用的主观的社会性,商品满足任何社会需要的特征、特性的总和。如时代性、流行性、地域性、民族性等商品使用价值的物质性

2、和社会性,在理论界被称为商品使用价值的二重性。3. 商品学发展史上的三大里程碑a. 商品学的理论化:-公元767年中国陆羽的茶经(世界第一部商品学专著)b. 商品学的学科化:公元1793年,德国哥丁堡大学的约翰贝克曼出版商品学导论,明确建立了商品学的学科体系(现代意义商品学的创始人) c. 商品学 的国际化:1976年10月,奥地利的萨尔斯堡成立国际商品学会4. 商品一般应具备的质量要求:商品满足需要、符合使用与消费要求的基本质量特性实用性满足一定用途或预定使用目的所必须具备的各种性能或功能-安全卫生性(一方面是指商品在生产、流通,尤其是在使用过程中具有保障使用 者人身安全与健康的性能;另一方

3、面是指商品在生产、流通、消费直至废弃阶段,不给社 会和人类的生存环境造成危害)牙膏含氟问题苏丹红事件寿命和可靠性、美观性 、经济性5. 市场的变化对商品质量的要求(知道)1) 适销对路,推陈出新,适应不同国家和地区消费者的消费习惯、风土人情和生活 水平a. 宗教信仰、风俗习惯以及各民族的爱好不同而有不同的消费习惯和禁忌 b. 生产 技术水平、消费结构和购买力互有差异,对商品质量的要求有高低之别C.对商品的时尚 性反映敏感,要求商品的花色、品种、规格和款式随社会时尚的变化而不断改变2) 符合不同国家对商品质量的有关规定或要求6. 国际贸易中表示商品质量的方法:概括起来,国际贸易合同中表示商品质量

4、的方法可以分为两类:即以样品(也称实物) 表示和以文字(也称说明)或图表表示。两类方法在买卖双方订立商品贸易合同时,作为 合同品质条款的主要内容予以规定。品质条款规定的内容是日后进出口商品检验部门检验商品或进行仲裁或法院解决质量 纠纷案件时的依据。A. 商品规格及等级、标准表示法规格(Specification )等级(Grade )商品的标准号(Standard )B. 商品样品表示法样品(Sample )C. 商品品牌或商标表示法品牌(Brand )D. 技术说明书或图样表示法技术说明书和图样(Descrip tion and Illus tra tion)E. 产地名称表示法产地名称(N

5、ame of Origin)杂质是对商品质量有不利影响的成分 商品生产或流通过程中由外界混入的金属、泥沙等矿物性物质,以及与商品本身并 无相同使用价值的其他有害物质 混入的部分或完全失去使用价值的少量商品体 存在于商品内部并对商品的使用价值有不利影响的其他成分例如:硫化物-原油;硫和磷-钢材;植物油中的游离脂肪酸8. 商品中的水分含量表示法(一)水分的百分率表示法商品中水分重量含水量(或水) =X 100%商品重量(二)水分的回潮率表示法商品中水分重量回潮率% = X100%商品重量商品中水分重量回潮率用于计算公量,公量即“公定重量”是国际上买卖棉花、生丝及羊毛等天然纺 织纤维的重量标示。公量

6、二商品干净重+公定回潮率X商品干净重干净重也称干物质重量,即商品净重商品中水分重量。1 + 公定回潮率公量 =商品净重 X 1 + 实际回潮率商品净重为商品的实际重量;公定回潮率系标准水分商品结构的主要类别:1、宏观结构。天然产品是先天形成,其宏观结构反映了商品的品种特征及成熟度; 加工制造的商品的宏观结构是在生产加工过程中形成的,其宏观结构反映了加工过程的精 细程度即加工质量。2、微观结构。商品的微观结构包括商品的内部结构和显微结构,必须借助于各种仪 器进行分析观察10. 商品的性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生理生化和微生物性质:为何研究商品的性质:a. 性质能反映商品的质量特征,是决定商品质量

7、的重要因素;b. 是判断许多商品质量优劣的重要指标;c. 是确定科学的商品包装、储存、使用、运输和养护方法和使用条件的依据。11. 商品的物理性质是指商品在正常情况下所表现出来的形态、结构、重量、比重、 塑性、弹性、应力、强度、硬度、颜色、光泽等方面的特性,或者是商品在光、电、热、 水、压力等外因作用下,所表现出来的不改变商品本质的相关特性(延展性、导电性、导 热性)。a. 重量 与重量相关的质量指标主要有平方米重、比重和容重等(纺织品、纸张) b. 吸湿性 与溶解性含义:商品吸着和放出水分的性质。商品的含水量与商品吸湿性大小成正比。 类别 商品表面吸附与水发生离子或分子的结合吸湿性是易溶性商

8、品如食糖、奶粉、食盐等的主要物理性质,以及吸湿性大的商品如纸张、纺织品、皮革和某些化工商品等的重要物理性质c. 渗透性透气性:商品能被水蒸气或其他气体透过的性质(皮革及其制品、纺织品) 透水性 商品被液态水透过的性质(雨衣、雨靴、伞布以及滤布)d. 导热性与耐热性导热性:商品传递热能的性质。金属及其制品用比热表示;纺织品用导热系数表示。导热性差的商品是最好的保温隔热材料,如各种防寒的衣着用品及保温瓶等商品都应具有 极小的导热性。耐热性:即商品的抗热性能,是指商品经受温度变化而不致破坏或显著降低强度的性质。导热性大并且膨胀系数小而均匀的商品,耐热性就高-如某些高速工具钢和耐热钢等。12. 商品的

9、机械性质a. 弹性与塑性弹性:物体承受外力作用时发生形变,当除去外力后能自动恢复原来形态程度的性质橡胶制品塑性:物体承受外力作用时发生形变,当除去外力后不能自动恢复原来形态程度的性 质。塑料制品钢材在常温、常压下具有弹性,而在高温时则是良好的塑性体b. 强度与硬度强度:商品抵抗外力作用而保持体态完整的性质计量指标:抗拉强度、抗压强度、抗弯强度松木(顺纹)最强、抗磨强度、抗冲击强 度、抗顶强度、抗疲劳强度等。硬度:商品表面抵抗其它较硬物体对其刻划或压入的能力。建筑用钢材、轮胎、橡胶制品、硬质塑料等,均要求具有与其所承受的压力相适应的硬度c. 韧性和脆性是反映商品坚固耐久性的质量指标韧性反映商品抵

10、抗交替变化弯曲外力作用的能力。材料在冲击或振动荷载作用下,能吸收较大的能量,产生一定的变形而不破坏,这种性质称为韧性。商品的脆性反映商品抵抗冲击性外力作用的能力。当外力达到一定限度后,材料发生突然破坏,且破坏时无明显的塑性变形,这种性质的材料称脆性。脆性大的商品受冲击性外力作用时易发生破碎。硬塑料制品、玻璃制品和陶瓷制品等的脆性一般都较大,在储运过程中,应避免受挤 压、撞等外力作用而引起商品破碎。13. 商品的化学性质 商品组成成分在氧、光、热、水、酸、碱、盐等外界因素的作用下,发生各种化学反 应(氧化、分解、腐蚀、燃烧、老化、爆炸等)的能力。例如塑料、橡胶制品在日光、氧气以及温度等作用下极易

11、发生“老化”现象。使弹性 和塑性降低,表面发粘或发生龟裂,商品整体质量下降。A. 商品的耐酸、耐碱性商品抵抗酸和碱对其进行腐蚀的能力。如羊毛、蚕丝纤维中的蛋白质耐酸不耐碱,而棉、麻纤维中的纤维素成分耐碱不耐酸 维尼纶则既耐酸又耐碱。B. 热稳定性是指商品在某一温度条件下,其化学成分抗裂解的性能。商品的热稳定性与商品的耐热性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变化的机理完全不同,前者是由 热引起的化学变化,后者是物理变化14. 商品的生理生化性质和生物学性质1、呼吸作用:有机体商品在生命活动过程中的能源物质在氧化还原酶的作用下降解, 并放出能量的过程。而呼吸停止,就意味着有机体商品生命力的丧失。因此,要使有机体商

12、品保鲜保活,就既要保持有机体商品适当的正常呼吸,又要控制 其旺盛呼吸,即设法控制其呼吸强度。要保持较弱的有氧呼吸。温度、空气成分15. 商品的分类标志 是指商品的自然属性和社会经济属性方面的一些本质性特征和特性,人们依据这些特 征能将商品唯一地、稳定地、明显地区分开。16. 常见的分类方法:a. 普遍适用分类标志用途、大小尺寸、原产地、原材料、加工程度等。普遍适用的分类标志主要作为商品高层次类目的分类标志,作为划分商品大类、中类 小类、品类的经常采用的分类标志。b. 局部适用分类标志包装形式、化学组成、保藏方法、收获季节、颜色、功率、效率等。局部适用的分类标志是指部分商品共有的特征,特征具体、

13、容易区分,常用于某些商 品种类、具体商品品种,以及规格、花色、质量等级、型号等细目的划分。商品分类体 系中,每一个层级只用一个适宜的分类标志。c. 以商品的用途分类d. 以商品的原材料来源分类例如,食品按其原料来源可划分为植物性食品、动物性食品和矿物性食品,不同种类 的食品在化学成分和营养价值方面有明显的差别。e. 以加工程度分类可将全部商品分为原料、半成品和成品。例如,煤按照煤化程度的分类,即分为泥煤 褐煤、烟煤和无烟煤;国际上通常将全部商品分为初级产品和制成品。药材成药;红糖白糖冰糖。f. 以化学成分分类以主要化学成分作为分类标志。例如,黑色金属主要是指铁、锰、铬元素及其合金如 钢、生铁、

14、铁合金等。有色金属主要是指除黑色金属以外的金属元素(共79种)及其合 金。以特殊成分作为分类标志。例如,钢材根据特殊成分也可分为碳钢、硅钢、锰钢、不 锈钢等。采用杂质作为标志也成为一种商品分类方法,用以明显区分各类商品之间在品质方面 的差异。g. 以商品的加工制造方法分类h. 以商品的外观形态分类i. 以商品的性质分类如,原油根据油质轻重分为轻质原油、中质原油和重质原油。小麦按麦粒粒质可分为 硬小麦和软小麦j. 以商品的生产季节分类按照生产季节的不同可以将某些农产品和畜产品进行分类,例如:羊毛按生产季节不 同分为春毛、秋毛和伏毛;小麦按播种季节不同分为春小麦和冬小麦。稻米按照收获季节 分为早籼

15、米、晚籼米、早粳米、晚粳米等k. -以商品的产地分类例如:生丝按照放养方式和放养地的不同可分为家蚕丝(桑蚕丝)和野蚕丝(柞蚕 丝);鱼类按照捕捞水域的不同被分成咸水鱼和淡水鱼两大品种。17. 商品分类体系是指按照特定目的,以商品的某些共性为依据,并遵循科学性、系统性、可延性、兼 容性的原则,将适用范围内的所有商品逐级逐次分成大类、中类、小类、品种等,所构成 的商品名称和编码的集合总体。商品目录是商品分类的具体表现和应用,实际上是一种粗的商品分类体系。 (国际 商品目录、国家商品目录、部门或行业商品目录、企业商品目录。)编码制度:a. 国际贸易标准分类采用5位数字编码,即每个基本项目编制一个5位数字代码,每位数字表示分类的一个层级。总的分类原则是先将各种商品以加工程度进行划 分,然后再按照用途进行细分。在国际贸易中,一般习惯把0到4类商品称为初级产品, 把5到8类商品称为制成品。b. 协调商品名称和编码制度于1988年1月1日生效,成为国际贸易商品分类的一种“标准语言”。1992年1月1日,中国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