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类别的历史性和中国现代文论产生的条件.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60722707 上传时间:2023-11-2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学类别的历史性和中国现代文论产生的条件.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文学类别的历史性和中国现代文论产生的条件.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文学类别的历史性和中国现代文论产生的条件.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文学类别的历史性和中国现代文论产生的条件.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文学类别的历史性和中国现代文论产生的条件.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文学类别的历史性和中国现代文论产生的条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学类别的历史性和中国现代文论产生的条件.(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学类别的历史性和中国现代文论产生的条件作者:童庆生周小08-08-10 08:57:00 仪编辑:凌月仙仙1 ;一;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能否重新建构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文学批评理论体 系是学术界长期以来关注的问题。特别是九十年代以后,重建中国文艺理论体 系的呼声不绝于耳,文学评论、东方丛刊、文艺争鸣等期刊杂志 相继开展了关于“重建中国文论话语”的讨论。不少学者对中国批评理论界的“失语症”表现出深切的忧虑,对中国文学批评实践的现状深为不满。他们认 为,中国历史上曾拥有过灿烂辉煌的文艺思想体系,在新的时代中,让中国具 有自己的理论声音,建立一套从形式到内容均与现有的西方文论有所不同的批 评体系是当

2、代中国学者义不容辞的责任。这一理论的吁求具有相当的代表性, 多多少少反映了中国批评理论界集体意识中某种深层的心理焦虑。自八十年代 以来,西方文论在中国的介绍对于开拓我们理论批评思维的空间起到了巨大的 作用。但是在引进形形式式的西方文论的同时,生硬的翻译、粗糙的介绍、机 械的应用等常让人如坠云里雾中,对中国文化文学经验的现实如隔靴搔痒,产 生了极其不良的后果和影响。呼唤中国文论的出现可以说是对西方理论暴力的 抵制。中国理论界的焦虑有其内在的合理性,深藏在这种理论吁求下的情感结 构是完全可以理解的。然而,问题的关键并非是否需要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文论体系,而是如何 建立这一体系,以及是否有这样的可能

3、。何为“中国特色”?所谓的“民族特 色”又是什么?中国文论体系是一个什么样的体系?它与西方文论话语的不同 之处何在?中国化了的文论体系,顾名思义,必然是不同于西方林林种种的文 论。既如此,中国文论体系又如何超越文化的疆界,将其在世界范围内运用到 全人类共同拥有的文学遗产,并对其作出有意义的批判和继承?如此等等,学 术界至今仍未有满意的答案。甚至可以说,对上述问题,学术界至今尚未开始 进行充分、认真和理性的讨论。具有反讽意味的是,关于重建中国文论体系讨论的本身恰恰表明了这一体 系是不存在的,至少在目前是这样。中国本土的古典文学批评传统已被一片西 方文论的汪洋大海淹没。不难看出,在重建中国文论的热

4、切期望中,是对中国 古典文论的依恋,对那种鞭辟入里、精到深邃的东方文化精神的回归心态。然 而,如果这一吁求仅仅停留在对传统的眷恋,对西方文论的抵制层面上显然是 不够的。要对“重建中国文论话语”的意义作出深入的分析和评价,就必须将 中国古典文学传统的消亡和中国现代文评的产生和建立,放在五四以来东西方 文化互动这一特定的历史时空中考察。在文本中,我们通过对古典文论的历史 文化性格的考察,对中国现代文论的产生的历史条件作一些初步的探索,并试 图回答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是否有可能重建中国文论体系的问题。需要特别说明 的是,我们无意对中国文论不管是古代的还是现代的进行价值的评 判,而是将其作为一种历史的文化

5、形态,一种集体的文化表现和一种文体来看 待的。中国现代批评意识的觉醒当从王国维说起。 1927 年夏,这位杰出的现代批 评家和传统诗学的集大成者,在颐和园昆明湖永别了人世。那一年他才五十 岁,正处在学术生涯的顶峰。一位如此才华横溢、学养深厚的学者,一位将西 方哲学美学引进中国文学批评的始作俑者,就这样断然结束了自己的生命。王 国维自沉可以说是中国学术批评界一个世纪的遗憾。对其自杀动机,众说纷 纭,至少有五六种之多。一个为人们所普遍接受的说法是王国维自沉是其难以 解脱的内心深处的痛苦使然。 1 他的死表现了中国二十世纪初在社会、思想、 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所经历的艰难而痛苦的转变,也是中国古典文

6、论发展史 的一个缩影。因此,将王国维自沉看作一个象征,一个寓言也未尝不可。纵观王国维浩瀚的学术著作,特别是其美学批评方面的著述,不难发现, 在研究的旨趣和方法上,王国维不停地摇摆于新学和旧学、现代和传统之间。 他精通德国古典美学,尤其钟情于叔本华的美学思想。他的红楼梦评 论是中国第一部现代意义上的批评作品。这篇论文于 1904 年发表时,其全新 的风格与论述结构,既令人惊异又令人困惑,极大地冲击了当时传统的批评模 式。但是几年之后, 1908 年他又写出了典型的传统文学批评著作人间词 话。从风格到内容,从语言到思想,人间词话与红楼梦评论有 着天壤之别。人间词话的出版重新确定了王国维作为中国传统

7、的批评家, 即点评式的批评家的形象。我们所指的中国文评传统并非抽象范畴,而是以诗话为代表的系统的批评 实践。作为一种文体,“诗话之源,本于钟嵘诗品”。 2 而首位使用“诗 话”这一术语的却是北宋欧阳修。继其六一诗话后,诗话发展迅猛,诗话 成为中国古典文论体系中最重要的部分。诗话也因此而成为一种生产批评知识 的主要方式,成为传统批评实践中具有规范意义的写作形式。众所周知,诗话 以细致的文本批评见长,从名句名段的点评之中,发现情趣,迸发思想火花, 捕捉瞬间的美感。正是由于这样的功能与作用,诗话表达风格一般都十分简 洁,以注释、点评形式为主,将貌似散乱的思想记录在文本片断中,少至一句 两言,多则两、

8、三页。就其内容而言,诗话所关注的并非诗歌创作中的一些重 大的问题,大多是辨析文义,钓沉诗界轶文趣事,并以此而自乐。宋人许 云:“诗话者,辩句法,备古今,纪盛德,录异事,正讹误也。” 3 批评家的 文艺思想与诗学观念,以印象式的方法加以表达,其真知灼见往往凝聚片言断 语中。诗话中所表现出的敏锐的直觉和深刻的顿悟,并非批评家一朝一夕的成 就。写作诗话需要浩如烟海的知识积累,需要文艺创作的经验和长期艺术鉴赏 的积累。那种表面上零散、破碎的形式背后,是敏锐的文学触觉、复杂的知识 结构、深厚的艺术修养,用王国维的话说,就是思想、学术乃至整个人生的 “境界”。这是人们对诗话的企盼,也是诗话的自我定位。王国

9、维在人间词 话中的“境界”说就是著名的一例。他以诗歌的语言和意象描述了文学和人 生经验中的三种境界,并认为“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都需经历这三种 “境界”:一、“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二、“衣带渐 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三、“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却 在,灯火阑珊处”。 4 这是典型的词话语言。而如此感性、简练的表述方式也 为不同的阐释提供了可能。如果我们把这一段落解读为诗人创作时精神活动的过程亦未尝不可。“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一句,真是道尽了创作过程中的艰辛以及最后那种得来全不费工夫的写意和自得。为了说明中西文学批评语言的不同,我们不妨将王国维的这一创作

10、理论与 英国诗人华兹华斯的有关论点作一简略的比较。华兹华斯为抒情歌谣集写 的序言全面总结了诗人自己的创作经验,同时也是他对文学和人生境界的理解 的宣言。华氏认为最精彩的诗篇应该是诗人内心汹涌情感的自然流露。然而, 得到的瞬间的情感的喷涌却是诗人长时间对自己过去经历进行反复思考的结 果,是由宁静的回忆引发出来的:“诗是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它起源于在平 静中回忆起来的情感。诗人沉思这种情感直到一种相似的情感逐渐发生,确实 存在于诗人心中。一篇成功的诗作一般都从这种情形开始,而且在相似的情形 下向前展开。” 5 华氏讲述的是诗人自己在创作中所经历的最后的情感的释 放,总结了诗人自己的创作心理过程,与

11、王国维的“境界”说有类似之处。但 是华兹华斯在表达的模式和态度上,与王国维的那段诗话显然不同。王国维的 描述充斥着诗意的形象,以图在经验的层面上直观地再现创作过程,而华兹华 斯则运用了分析性的批评语言,比较抽象地描述了创作过程中的心理活动。其实,象中国诗话这种零散的、格言警句式的批评文字在西方也不是绝对 没有。华兹华斯早期创作中的亲密合作者、英国浪漫主义时期最杰出的批评家 科勒律支,对片段体的表述形式就情有独钟,常以札记、注解的形式来纪录或 表达思想的火花。在西欧浪漫主义的传统中,片段体( fragments )在一些诗人 和批评家眼中,至少在形式上象征性地体现出从零碎走向统一,从个别走向整

12、体有机主义的历史观。其它著名的例子有施雷格尔( F.Schlegel )以及后来的 尼采的语录式的格言或警句。但值得注意的是,西方点评式的表达方式主要是 一种个人化的写作风格,一种个人的选择。相比之下,中国的诗话则是一种完 全成熟的,得到认可,被人们广为接受的批评模式。因此,诗话并不仅仅是格 言的集锦,也不单单是诗评家个人心得的收录。换言之,诗话并非个别作家的 写作行为,而是一种高度职业化了的主流批评话语形式,是一种极具代表性的 批评思维模式和批评知识的集体生产方式,是自宋朝以降到十九世纪末中国文 学批评的主流形式。众所周知,点评或顿悟式的批评不仅局限于诗歌领域,中国小说批评也具 有如此风格。

13、以批评家的审美经验,审美印象和思想碎片作为主要内容的批评 方式是传统文学批评最为明显的特征。正如温儒敏所说:“我国传统批评多采 用的诗话、词话、小说点评的松散自由的形式,偏重直觉与经验,习惯于作印 象式或妙悟式的鉴赏,以诗意简洁的文字,点悟与传达作品的精神或阅读体 验; , 不太注重语言抽象分析和逻辑思维,缺少理论系统性。” 6 以诗话为 代表的中国传统批评体系正是许多批评家、诗人和文人以集体的方式积累而成 的一套批评知识体系。在数百年发展的历程中,诗话形式上的特征已经沉淀为 固定的、具有规范性意义的结构和体系。因此,王国维红楼梦评论的发表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无论是形 式还是内容,它都代表了某

14、种断裂:一种全新的、未被当时人们重视的批评模 式,不仅运用了外来的理论、美学观念和文献材料,在形式上也表现出现代批 评的诸多特征,如章节的划分,引文的使用,全文结束时附以结论等等。所有 这些都显示出与古典诗话迥异的现代批评的表述方式。当它发表之初,人们称 之为“奇文”,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正是因为它和传统诗话的形式迥然不同, 体现了一种让人耳目一新的批评思维方式。“它所产生的冲击波促使人们开始 思索:文学批评看来确实有各不相同的路数,传统批评是否应当拓展自己的视 野?” 7 王国维对红楼梦新颖独特的解读,为中国的批评实践提供了新的 可能和新的范式。从实际效果看,该文对中国千百年来已经习以为常的批

15、评传 统的合法性提出了质疑,对诗话那种批评模式进行了大胆的挑战。然而,具有 讽刺意味的是,数年之后王国维又返回了中国古代的诗话传统,以诗话体写出 了他最为出名的批评著作人间词话。虽然人间词话也明显带有叔本华美学思想的痕迹,但总的来说,这部 著作浸淫着中国诗学批评传统的精神,是一部典型的诗话作品。这是十分耐人 寻味的现象,也许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王国维内心深处难以排解的矛盾。人间 词话所表现出的中国传统文人的精神气质可说与红楼梦评论所代表 的批评原则和理念背道而驰。不过王国维之后,中国诗话体批评传统后继无 人。王国维之死似乎预示着一种传统的消亡。人间词话是中国灿烂的诗话 传统中的一曲天才的绝响,为点

16、评式的批评历史划上令人无限伤感的句号。 8捕捉和解读历史文化现象的内涵是文学批评不可推卸的责任。诗话在二十 世纪初的衰落和消亡,是不争的历史事实,是值得我们思考的文学现象。为什 么中国点评式的批评实践没有在新的社会条件下生存下来?二十世纪初,诗话 作为主流批评模式的消亡并非历史的偶然。上面提到的一些点评式的批评形式 上的特征并不单纯是一个形式的问题。这些形式上的特点的背后,隐藏着某种 批评态度,一定的思维方式,特有的人生趣味,更是某种阶级意识的显现。我 们认为,诗话在现代中国社会之所以消失,就是因为诗话中所表现的阶级意识 及其代表和传达的价值体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已越来越无法满足人们心智的需 要和中国社会的集体期待。中国传统批评家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许多批评家同时也是诗人,有些 还是朝廷命官。这种现象的出现当然与中国的科举制度密不可分。正如瑞克特 指出,总的说来,“中国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