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营企业家族式管理方法的利弊.doc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60721631 上传时间:2023-06-1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0.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私营企业家族式管理方法的利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私营企业家族式管理方法的利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私营企业家族式管理方法的利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私营企业家族式管理方法的利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私营企业家族式管理方法的利弊.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私营企业家族式管理方法的利弊【摘要】家族企业作为中国经济活动主体之一,有适宜其生存的社会根源和天然优势。但随着企业的发展和壮大,其家族式管理的弊端也会日渐显露出来。文章较为具体的分析了家族式管理方法的利弊,同时也指出了克服弊端的方法。关键词:家族式管理;利弊家族式管理是指企业领导层的核心位置由同一家族成员担任。经营管理运作体系一般是通过血缘或嫡系纽带维系,管理模式带有浓厚的人治色彩。一、家族式管理的优势 1、是企业的员工多实行终身雇佣制,员工稳定且很少流动,因而人力资源开发投资少,员工培训成本低,且能确保员工的整体素质高。 2、是职工对企业的依赖性强,企业有较强的凝聚力。终身雇佣和年功工资

2、制使员工不愿离开企业,一旦跳槽到新的企业,工资福利就重新从零开始。因而将员工的利益和命运与企业联在了一起,能提高企业的耐久力和抗风险能力。 3、是内部人际关系和谐。家族式管理讲求以情动人、以行感人、以德服人,管理者用职位权力较少,用个人权威较多,因而劳资矛盾冲突少,企业的人事纠纷少,不易产生西方企业那种劳资对抗激烈,罢工、示威、成批解雇工人等恶性事件。 4、是对新技术、新工艺有较强的吸收消化能力,能有效地防止企业机密和技术专利的泄露,其内部技术创新也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5、是家族式企业中管理者和员工在感情上存在着“知恩图报”的思想。员工有视管理者为衣食父母的报恩心理,非亲缘员工也会有知遇

3、之情、赏识之亲、重用之恩,他们会以加倍的努力去报答,如若某人忽视或违背了这种伦理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则会引起公众的指责,有时很难在社会上立足。6、是在民营企业创业初期,所有权与经营权合一的家族式管理模式,作为所有者的获利冲动可以通过经营者的角色直接实现,凭借着所有者、经营者二位一体的高度责任心,对市场机遇的准确把握,灵活多变的经营策略,可以减少经营风险,实现企业的迅速立足和快速增长。7、是从现实的角度来看,民营企业选择家族式管理模式也是对我国目前缺乏市场环境信任机制的反映。在社会变迁的过程中,交易中的风险和不确定性是相当大的。出 于安全的考虑,选择以血缘为背景的家族制,凭借家族成员之间特有的血缘

4、、亲缘、地缘关系和相关的社会网络资源构建起一个具有强烈而全面的信任关系,可以迅速建立新的集团认同。8、是家族成员有着共同的家族整体利益,利益的一致性降低了心理契约成本和监控成本,有利于降低企业内部管理成本,符合管理学最小代理成本原则,也使家族制企业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获得竞争优势,较快地完成原始资本积累。因此,这种家族式管理模式几乎成为民营企业初创期进行资本原始积累的唯一选择,而家族式管理模式也对民营企业顺利度过艰难的创业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当企业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企业开始发展壮大后,依然过分依赖于传统家族制度来整合企业资源就将会严重束缚企业的进一步发展。二、家族式管理弊端1、是家族式管

5、理制约着家族企业做大做强。首先,家族式管理的组织行为不是依据市场规则,而是依据伦理规范;维系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不全部是利益关系,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成员之间的情感和信任关系。在这种治理结构下,就容易形成家族业主实际管理素质与现代管理者角色需求的矛盾。其次,传统的家族式管理在创业初期和进行资本原始积累这一特殊阶段是较为有效和实用的管理模式。但在企业具备一定规模寻求扩大发展时,家长制管理模式越来越暴露出它的局限和不足:一是缺乏民主和集体的决策机制,不利于企业做大做强。因为个人的智慧和能力是有限的。独断的个人决策与民主的众人智慧相比,失误的可能性要更大一些。而存在问题的决策一旦付诸实施,对企业的成长

6、显然是不利的,弄不好会使企业垮掉。二是家族式管理是建立在家族成员在企业中处于绝对控股状态这一基础之上的,当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后,如果不吸收外来资本,开放股权结构,其发展动力将会衰竭。如果这时仅凭积累和家族资金,将很难满足企业的需求,从而制约其规模的进一步扩大。2、是家族式管理制约着人才的发挥。家族企业往往在家族成员之中选择人才,选择面很窄,难以找到一流人才。长期的家长制管理,使得领导者变得自负,从而使企业似乎对外来资源和活力产生一种排斥作用。家族内外有别的伦理关系造成的企业组织内部的帮派体系与组织内耗;家族成员缺乏长远眼光,不能考虑事业的长期发展;用人为私,排斥家族圈外的人才。家族式企业似乎对

7、外来的资源和活力产生一种排斥作用。尤其是由于在家族式企业中,一般外来人员很难享受股权,其心态永远只是打工者,始终难以融入组织中,造成较高的人才流动率。另外,由于难以吸收外部人才,企业更高层次的发展会受到限制。3、是家族式管理制约着管理的规范化。家族企业中的家长作风、任人惟亲等积习使企业难以进入到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职业化管理的现代化企业阶段。随着家族企业的成长,其内部会形成各类利益集团,由于夹杂复杂的感情关系,使得领导者在处理利益关系时会处于更复杂,甚至是两难的境地。企业领导人的亲属和家人违反制度时,管理者很难像处理普通员工那样一视同仁,这给企业内部管理留下了隐患。家族成员不仅不能成为企业制

8、度的带头推行者,更多的情况是,他们是制度的破坏者。家族成员之间要顾及面子和感情,所以不能真正按照制度去办事,在家族成员之间的感情面前,制度只能是一纸空文,不具有任何约束力。三、家族式管理的弊端的解决方法(1)家族成员一般不宜在企业里工作; (2)管理层至少有一个高层职位由非家族成员担任; (3)在家族企业中,越来越需要在关键的位子上安排非家族成员的专业人士,而这些非家族成员的专业人士必须受到平等的对待,他们在公司中有“完全的公民权”; (4)当管理层在继承问题上发生麻烦时,把这个问题的决策权交给一个既不是家族成员也不是企业成员的外来者来决定。参考文献1韩智勇,魏一鸣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协整性与因果关系分析J系统工程,200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