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传统文化教案.docx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60717024 上传时间:2023-05-2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5.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二年级传统文化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小学二年级传统文化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小学二年级传统文化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小学二年级传统文化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小学二年级传统文化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二年级传统文化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二年级传统文化教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重视传统文化的道德教育价值现在社会,多少年来,全部的学校都在大会小会的谈德育,但还不时遇到一些令人头疼的问题如抽烟、喝酒、校园暴力、破坏公物、甚至污辱教师等等。看来如何理解、实施道德教育,怎样使道德教育布满活力并富有成效,确实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一、什么是道德何为道?道即是法,是万物之奥,万事之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德经 道先天地而存,是阴阳相合、遵自然法则运行不息的规律。何为德?德是物质场,万物存在的根底。“含德之厚,比于赤子。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重积德则无不克”道德经 道与德连在一起就是尊道重德。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曾将道德阐释为“天道”、“天理”,以及

2、人当遵守的“仁、义、礼、智、信”。天道、天理表达的是宇宙、地球、人类的自然和社会规律的总和,而“仁、义、礼、智、信”则是人服从天道所应遵从的道德标准。道德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所在,人无“德”便不能称之为人。由此可见,道德的内涵是格外深刻的。二、道德与幸福做人有为人之道,成物有构物之理。古人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故人行事需讲究天时、地利、人和,遵循肯定的规律。得道能明事理,同时拥有了一种本领。得自然之道可成学者专家,得社会之道可为官为君,得先天之道可返本归真。符合事物规律行事必定会推动事物向好的方向进展,使事物富强兴盛。相反,逆道而行就会碰的头破血流;为人处世应遵循肯定的法则,

3、这个法则的具体表述就是道德标准。重德能不断积德,使人德高望重,众望所归,为处世理事打下良好根底,走遍天下人所仰慕。没有道德的个人,必定丧尽天良,为社会所不容;没有道德的社会,必定混乱、腐朽、堕落。可见,传统道德与人类幸福又是息息相关的。三、悠悠中华文化五千载,道德一线贯穿,为道德教育供给了取之不尽的素材教育历来被誉为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教育的问题归根到底是一个人的问题。人有两面性,可以选择善也可以选择恶,可以学好也可以学坏。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在普遍的人性中,善与恶共存。一个人要行善,则必需约束自己的恶念,要吃苦、付出,还要持之以恒的坚持;而只要略微放纵自己的欲望就会堕落。放纵固然比约束更简洁

4、,所谓“学好三年、学坏三天”。笔者认为教育的作用在于激发人的正的因素,抑制人的负的因素;其根本途径在于从“心”做起, 应回归到正心、诚意、提升道德修养的路上。我们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历史文化,包含丰富的道德内涵,其精华代代相传。 “天人合一”代表着我们祖先的宇宙观;“善恶有报”是社会的常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为人的起码美德;“忠孝节义”是人生于世的标准;“仁义礼智信”成为标准人和社会的道德根底。中华文化表达出诚实、善良、和为贵、包容等优点。中华传统文化主见天人和谐,重视个人修养,能够包涵,能够进展,能够维护人间道德,能够使人有正信。传统道德提倡的抑制、忍让、节省、吃苦耐劳,恰恰能够避开

5、人陷入那种无度的之中。是调剂人生活,使人精神充实的有力保障。而乐天知命,使人能够更加理智而糊涂的生活。抛弃了无谓的欲望得不到满足而带来的苦恼。这些东西格外符合天理,也格外符合人性。有益于激发人正面的因素,抑制人负的因素,具有向善向上的感染力。所以说中国传统文化是道德教育取之不尽的好素材。四、用传统文化实施道德教育的方法道德是无所不在的,是活泼的、流淌的、丰富多彩的,而非呆滞的、静止的、一成不变的,在借助传统文化实施道德教育中,假设我们选择恰当的方法,是能够把她准确、实在、生动的表现出来,并打动人心的。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主要实行了以下几种教学方法:一事例法。即通过典型事例特别是典型的历史大事

6、讲明道理。表现为认真、严谨、准确,令人感到信服。有一个“作法自毙”的历史大事,说的是在秦国实行变法的商鞅,秦孝公死后被迫逃亡。欲住旅店,店主说,依据商君之法,旅店收留了没有身份证明的客人,仆人将受到惩罚。你没有住店的证明,我不能收留你。商鞅颁行的苛刑厉法最终害了自己。这个历史史实准确说明白害人者终害己,善恶必报的道理,启发学生善待他人,善待四周的一切。二故事法。即通过讲故事的方式表现传统美德。表现为具体、生动、耐人寻味。舜,传奇中 的远古帝王,五帝之一,姓姚,名重华,号有虞氏,史称虞舜。相传他的父亲瞽叟及继母、异母 弟象,屡次想害死他:让舜修补谷仓仓顶时,他们从谷仓下纵火,舜手持两个斗笠跳下逃

7、脱;让 舜掘井时,瞽叟与象却下土填井,舜掘地道逃脱。事后舜毫不嫉恨,仍对父亲恭顺,对弟弟慈祥。他的孝行感动了天帝。舜在厉山耕种,大象替他耕地,鸟代他锄草。帝尧听说舜格外孝顺,有处 理政事的才能,把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他;经过多年观看和考验,选定舜做他的继承人。舜 登天子位后,去探望父亲,仍旧尊敬重敬,并封象为诸侯。这个孝感天地的故事生动、感人、引 人深思。三艺术法。艺术是道德的通俗化表达。艺术法是通过各种文艺形式表现道德内涵的教学方法。表现为从抽象到具体,从概念到形象,引人入胜。例如,让学生看舞剧精忠报国,当学生们看到岳快速骋疆场的一幅幅画面时,脸上露出了找到教师上课说的“忠心报效国家的人”

8、的表情: 岳飞似乎又活过来了!请学生看采药图,李时珍这位明代的神农,他脚穿草鞋,肩荷药锄,药锄上挑一药篓,药篓中放满了采来的中草药样本。他手持草药,他不是在观看,而是在分析、在比较、在争论、在思考。你看,他的眼神何等专注!李时珍那种脚踏实地,刻苦钻研,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科学家精神跃然纸上。艺术法可以通过各种文艺形式把最美、最善、最正的东西传递给学生。四人生感悟法。即借鉴他人的人生经受,体悟其中的人生道理。表现为印象深刻启发性强。阿桂,字广廷,清乾隆年间人,官至武英殿大学士兼首席军机大臣。他曾经奉命修建青龙冈的大坝,他的副将李荣吉认为应缓慢施工以防止倒塌。而阿桂却斥责他是阻扰施工,扰乱军民。等

9、到大坝合拢的那天,文武百官都来向阿桂道贺,只有李荣吉还在大坝上催促众人追加土料加固大坝。可两天后大坝最终还是倒塌了,阿桂半夜听说坝塌后,马上快速赶到坝上,只见李荣吉已经被冲到水里,阿桂赶忙下令救他上来。阿桂哭着为其脱去湿衣服,把皇帝赏赐给自己的黑狐礼服给其披上取暖,过了很久,李荣吉才糊涂过来。阿桂恳切地向他赔礼,还向朝廷检举了自己的过失, 并且推举李荣吉替代他的职位。我提出的问题是:这个故事表达了仆人公什么样的品质?对后人有什么启发?学生通过阅读思考,能够体悟到仆人公见错弥补,知错勇改的好品质。启发学生要不断的完善提高自己。中国传统文化是祖先给我们留下的文化,可以为道德教育供给取之不尽的好素材

10、,我们有责任重视它,珍惜它、善用它。第一单元 经典驿站一、单元目标:1. 通过朗读韵文培育学生的朗读力量,提高学生课外积存。2. 扩大学生视野,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3、能联系生活实际谈体会,加深对诗句的理解。4、逐步培育学生宠爱国学、宠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二、单元训练重点:积存美丽的韵文三、单元训练难点: 理解韵文1 声律启蒙节选一一、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对子歌,争取背诵下来。2、初步了解对联中对仗的特点。3、感受对子歌中所写的古代人景情趣。二、教学重点:生僻字的意思及对子歌中的古代情趣。三、教学难点:把握韵文意思 四、教具学具:韵文片段、对联的延长学问五、教学学法:引导觉察、合

11、作探究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课对联是汉语家园的一种特有的文学样式。学习对对联的根底是古代蒙学的对子歌,我们上学期已经接触了对子歌,今日我们再来学习二首。二、预习反响,粗知课文课前预习1、课件出示韵文:来对往, 密对稀, 燕舞对莺飞。风清对月朗, 露重对烟微。瓜对果, 李对桃, 犬子对羊羔。春分对夏至, 谷水对山涛。2、小组展现朗读韵文教师了解学情及预习状况 三、精读韵文,感悟品读课堂练习1、师生合作朗读韵文,激发兴趣a.范读课文。留意其中的字音。b.学生自由练读。c.标出不生疏的字,多读几遍。d.小组内合作朗读正音。e.指生朗读稳固朗读。 f.齐读课文,做到正确。g.上下联比照接读。男

12、女生或小组间 四、课后延长,迁移运用1、把韵文读娴熟。2、利用工具书复原韵文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其次课时一、复习导入:1、指名朗读对子歌。2、分组开展朗读韵文挑战赛。二、学习对子歌节选一1、声律启蒙格外讲究对仗和韵律,他是清代车万育编著的,对于我们了解韵律,积存词语有很大的帮助。2、利用工具书用自己的话复原韵文。3、沟通互补。4、联系曾接触的古诗对仗特点,引导觉察韵文对仗特点。“来对往、密对稀”反义词。“ 燕舞对莺飞。风清对月朗, 露重对烟微。” 相近的事物。 “瓜对果, 李对桃, 犬子对羊羔。春分对夏至, 谷水对山涛。” 相对的事物。5、朗读品尝韵文的韵律美,了解对仗特点。三、课后延长,迁移运

13、用1、抄写声律启蒙节选一并背诵下来。2、积存文中的句子、词语。板书设计:声律启蒙节选一对字歌来往 密稀燕舞 莺飞风清 月朗露重 烟微瓜果 李桃犬子 羊羔春分 夏至谷水 山涛对仗工整韵律美丽课后反思:教学中利用学生一年级学过的学问笠翁对韵过渡学问的学习,学生感觉很亲切,并降低了学生学习学问的难度,受到了很好的效果。课堂中利用小组竞赛,男女竞赛等多种形式强化学生记忆韵文,学生格外感兴趣,并在无形中完成了背诵任务。2 声律启蒙节选二一、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对子歌,争取背诵下来。2、初步了解对联中对仗的特点。3、感受对子歌中所写的古代人景情趣。二、教学重点:生僻词的意思及对子歌中的古代情趣。三

14、、教学难点:把握韵文对仗特点 四、教学具的预备:韵文片段、对联的初步学问。五、教法学法引导觉察、朗读感悟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课1. 指生背诵声律启蒙节选一,检查作业完成状况。2. 提问声律启蒙节选一中的个别对联。二、预习反响,粗知课文课前预习1、课件出示韵文:云对雨,雪对风,晚 照对晴空。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天 浩浩,日融融, 佩剑对弯弓。楼对阁,户对窗,巨 海对长江。千山对万水,九泽对三江。山 岌岌,水淙淙, 古国对他邦。2、小组展现朗读韵文教师了解学情及预习状况 三、精读韵文,感悟品读课堂练习1、利用多种方式熟读课文a.范读课文。留意其中的字音。b.学生借助拼音自由练读。c.标

15、出不生疏的字,多读几遍。d.小组内合作朗读正音。e.指生朗读稳固朗读。 f.齐读课文,做到正确。g.上下联比照接读。男女生或小组间 四、课后延长,迁移运用1、把韵文读娴熟。2、利用工具书复原韵文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其次课时一、复习导入:1、指名朗读对子歌。2、分组开展朗读韵文挑战赛。二、学习对子歌节选二1、上节课我们已经了解了声律启蒙的对仗、韵律特点,韵文中的事物都是相近或相对的, 对联就是要求对仗工整的一种文学艺术形式。2、利用工具书结合书下注释用自己的话复原古文。3、注释:a. 泽:水聚拢的地方。b. 岌岌:形容山又高又陡。c.淙淙:流水的声音。4、沟通互补。5、朗读品尝韵文的韵律美,了解对仗特点。6、小组沟通学习所得。三、总结全文你宠爱韵文中的哪几句?为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租房合同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