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脊轩志》教学设计(自己)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60714284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9.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项脊轩志》教学设计(自己)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项脊轩志》教学设计(自己)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项脊轩志》教学设计(自己)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项脊轩志》教学设计(自己)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项脊轩志》教学设计(自己)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项脊轩志》教学设计(自己)》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项脊轩志》教学设计(自己)(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周第六单元授课时间 2014年5月6日年 级高二项脊轩志教学设计(自己)一、教学目标:1、体会本文以日常琐事平淡中见真情的写作特色。理解“借景抒情、借事抒情”的写作特点,体会作者的感情。理解散文的形散神聚的特点。2、学习本文善于选取富有特征的细节来抒写感情的技巧。文中两种抒发感情的方法: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以“喜”“悲”统摄全篇的组织方法。3、疏通字词,正音并学习重点字词意义。二、 教学重难点1.常用文言词语意义,用法。2.对思想感情的理解。三、教学过程1 、导入中国的亭台楼阁无数,然而能够载入史册,流传千古的,往往是因为它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黄鹤楼是美的,因为它有“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

2、载空悠悠”的慨叹;醉翁亭是美的,因为它有“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的情趣;滕王阁是美的,因为它有“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意趣。项脊轩虽是一间不起眼的小阁子,但项脊轩志却成为经典名篇,这是为什么呢?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项脊轩,进一步品读这篇课文,了解其中真味。 2、作者简介归有光:字熙甫,号震川,曾在嘉定(现上海嘉定)讲学二十余年,学生很多 ,称他为“震川先生”。唐宋散文以唐宋八大家成就最高,清代散文的主流则是桐城派。归有光的散文对清代影响很大,桐城派代表人物姚鼐将归有光视为唐宋八大家和桐城派之间的一座桥梁,元明两代除归氏外别无他人,由此可见归有光文学地位之高。归有光是明代主

3、要文学流派唐宋派的代表人物。唐宋派提倡学习唐宋文,推崇文从字顺的语言风格,针对复古派对前代散文的剽窃,提出“直抒胸臆”的创作主张,重视在文章中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唐宋派主要成就在散文方面,以归有光散文成就最高。归有光自幼苦读,9岁能文,可惜仕途不顺,35岁中举人,后连续8次考进士不第。8次!他直到60岁才中进士(活到老学到老),授县令职,一生郁郁不得志(悲哀可想而知)。归有光屡试不第的悲惨遭遇使得他在回忆书斋,回忆对自己期望值极高的亲人时,自然而然的带有一种悲凉的感情,这也是这篇文章“悲”的感情基调的来源,读文时须注意体会。3、背景简介、解题 “项脊轩”:是作者在昆山时的书斋名,以此为名,有两

4、重含义。其一:书斋很小,如人的脊梁之间,从文中“室仅方丈,仅容一人居”可以看出。其二:归有光的远祖归道隆曾在太仓泾居住,作者自号“项脊生”。把自己书斋命名为“项脊轩”,含有怀远追宗之意。 “志”:就是“记”的意思,是古代记叙事物、抒发感情的一种文体。我们学过的岳阳楼记醉翁亭记也属这类文体。4、整体感知一、注意下面几个词语的读音。渗漉l修葺q垣yun墙栏楯shn珊shn珊爨cun庖po先妣b呱g呱阖h象笏h扃jing牖yu 二、找文眼。文眼:喜,悲。三、说说这篇文章记了哪些内容?“一个书斋;两种情感;三世变迁;四个女人”四、赏析一、两种情感悲和喜。(一)、第一自然段。1、文章开篇一个判断句,何以

5、言其“旧”呢?明确:着一“旧”字,一开头就流露出一种怀旧的情怀。2、文章从哪几个方面描写项脊轩呢?明确:两个方面修缮前,修缮后。3、修缮前的项脊轩是什么样子?明确:修缮前的项脊轩有三个特点:狭小“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破旧“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阴暗“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4、面对破旧的小屋,作者做了哪些工作?效果如何?明确:作者对小屋“稍为修葺”,弥补了破旧漏雨的缺陷。“辟窗筑墙”,弥补了昏暗阴凉的缺陷。“杂植兰桂竹木”,弥补了零落残败的缺陷。又用“借书满架”弥补了小屋狭小、冷寂的缺陷。使小屋变得明亮、幽雅。5、修缮后的小屋有何特色?学生讨论后,明确:修缮后小屋具有三个特点:

6、明亮“日影反照,室始洞然”幽雅“借书满架”“桂影斑驳”安静“万籁有声”“庭阶寂寂”6、作者用了什么手法?作者这样写有何作用? 渲染作者的情怀怎样?对比。欲扬先抑,先极力叙述原来的项脊轩的旧、小、漏、暗,为下文写修葺后的项脊轩的优美可爱作铺垫。寥寥数笔,点出了项脊轩的特点,同时在文中我们也可以感受到作者的主观情感。一种衰败、阴冷的凄清气氛,为后文修缮后的样子作反衬。作者陶醉于“借书满架,偃仰啸歌”的读书生活;陶醉于“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的寂寂庭阶;陶醉于“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的清幽月景。主人公的精神世界和小屋的客观环境融为一体,表达了作者“可喜”的情感。作者渲染如此清幽的境界,体现了作者的安

7、详、宁静,表达了作者鄙弃世俗、甘于清贫自守的情操,也抒写了作者对百年老屋的特殊亲情。小结:作者笔下修葺后的项脊轩,充满了诗情画意:原来阴暗的小屋变明亮了,是因为阳光照射在新修的围墙上,从新开的四扇窗户反射到室内;原来院前普通的围拦因主人在周围种植了兰花、桂树、修竹而增添了无限美景;白天,在小屋或仰或躺,或长啸或吟唱悠然自得;有时,静静地独自端坐,可以清晰地聆听大自然各种各样美妙的声音;庭院前幽静的环境,吸引着小鸟常来觅食,有人来了也不愿飞走;每当农历十五的晚上,皎洁的月光照亮了院前半截墙壁,桂树的影子交杂错落在墙上,有如一幅清淡优美的水墨画,而且是活的水墨画!微风吹来,花影摇动,美丽可爱之极。

8、第一段,写项脊轩修葺前后的不同变化,以“喜”贯穿。(二)、第二段1、第一句有何作用?承上启下,从环境描写转入叙写人事的变迁,突出“可悲”。2、第二自然段共出现了哪些人物?写了哪几件事?明确:共出现了诸伯父、乳母、先母、大母等人物,重点追忆祖母和母亲。三件事,叔伯分家,大家庭崩溃妪忆母亲,触动失母之悲。追念祖母,长号不自禁。3、从“先是”到“凡再变矣”这句话从什么角度写出了什么?提示:从时间变化的角度(始已凡再)写出了旧式大家庭四分五裂和衰败的情状,一个“矣”字是何等的庸俗和可悲。一“悲”:“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从客观景物的记叙中寄予深长的感叹。(一) 从“先是”到“凡再变矣”是作者的

9、可悲事之一,写的是叔伯父分家。作者通过写项脊轩周围环境的变迁来反映家庭的败落。A、项脊轩周围环境最初是怎样的?庭中通南北为一。B、 后来发生了哪些变化? “迨诸父异爨墙往往而是”“庭中始为篱笆凡再变矣”将“再”字提出来讲,再,在古代汉语中是“两次”的意思,要区别于现代汉语中的“第二次”C、这些变化给家庭生活带来了哪些影响?作者在这里抓住了细节,写了三个场面“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用这三个细节描写,通过声音和动作,写出了当时的一种混乱、无序的状况,反映了归家当时的衰落、混乱不堪的状态。引中国一句古话“树倒猢狲散”作结:因为归家“读书久不效”,没有人做官,所以导致家道中落,叔伯父

10、分家。这是一幅“衰败凌乱的家道中落图” (二) 从“家有老妪”到“语未毕,余泣,妪亦泣”,是可悲事之二,是回忆母亲遗事。母亲的早逝(通过间接和直接描写追忆亡母旧事:老妪口吻,“以指扣门扉”和“儿寒乎?欲食乎?”的问候,描绘出了一个听到女儿啼哭而动了怜爱之情的年轻母亲的形象,突出了母亲的慈爱和对母亲的哀思。)二“悲”:“语未毕,余泣,妪亦泣。”情动于中,却还只是有泪无声,含蓄而有节制。由作者的背景可知,归有光八岁就失去了母亲,所以他对母亲的记忆应该是很淡薄的,但这里他十分巧妙的借老妪之口来回忆母亲,就使文章显得真实自然,亲切感人。1, 某所,而母立于兹首先渲染出一种悲伤的的气氛“而”,是第二人称

11、代词,类似的还有“若”“乃”“尔”2, 娘以指叩门扉曰用动作和语言,是母亲的形象跃然纸上。“泣”字收束作者对的感情,是文中作者情感的第一次流露。(三)、从“余自束发读书轩中”到本段末,是回忆祖母遗事。讲解“束发”,指男子十五岁。古代用类似的表述来指人的某一年龄段,如桃花源记的“垂髫”指十二三岁、氓里的“总角”指七八岁。未能实现祖母的愿望而祖母已逝。先自语,然后两个动作:“以手阖门”和“持一象笏至”将祖母对孙子的牵挂、赞许、鞭策、期望的复杂情感,描绘得惟妙惟肖。三“悲”:令人长号不自禁。则如汹涌的潮水,直泄而出,完全失掉了控制,悲痛的情感十分强烈。(1)、作者写祖母的关爱,是抓住了那些细节进行描

12、写的?“大母过余曰”关爱、欣喜讲解“过”的其他含义:过犹不及、过故人庄、非寡人之过也“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细心,不打扰“持一象笏至,曰”殷切的期望象笏,是官位的象征。三个动作三句话,看似平淡的小事包含着祖母对孙儿深深的爱意与期望,希望作者能够考中作官,光耀门楣,重振家声。“号”字手术对祖母的感情,是作者情感的第二次直接流露。比较“泣”与“号”这是直接抒情。(2)、有一种轻重强弱的变化,是不是作者在行我们暗示,他和祖母的感情要好过他和母亲的感情?当然不是,一个是生他的母亲,一个是养育他长大的祖母,他都深深的爱着她们,这里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首先、有一个感情逐渐积累的过程,作者先写家道中落,

13、再写早逝的母亲,最后又写到也已经过逝的祖母,哀伤之情一步步加重,最后爆发出来,就如同这次的汶川地震一般,都是由于累积起来的能量的爆发所导致的。其次、“号”在这里含有两层情感:祖母的逝世,自己功名未就这两件悲伤之事共同构成了一幅“真挚深沉的至亲关爱图”4、这三件事都是写“悲”,情感的表达上是否一致?明确:不一致。写分家,“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只是客观的记述中寄寓深长的感叹。忆母亲,“语未毕,余泣,妪亦泣”,情动于中,却只是有泪无声,含蓄而有节制。思祖母“令人长号不自禁”,则如汹涌的潮水,直泻而出,完全失去了控制。由内抑转为外露,由沉稳渐趋强烈,感情的抒发层次清楚,感情的发展脉络清楚。

14、5、本段最后一句,作者的感情似汹涌的潮水奔泻而出。请结合作者的生平思考,为何祖母平平常常一句话,会使作者“长号不自禁”呢?和全文的风格是否一致?明确:祖母一句话,看似平常之语却蕴含极深的叮咛,随着岁月的流逝和作者阅历的丰富,作者的体会也愈加深刻,祖母之嘱,言犹在耳,而自己考场连连失意,对祖母的思念愈深,愧疚之情愈烈。“瞻顾遗迹”,怎不令人“长号不自禁”呢?此处作者虽是直抒胸臆,但由于作者在结构上的安排,构思的巧妙,由分家而忆母,再到追忆祖母,历历写来,渐渐营造出一个“悲”的氛围,直至悲不自胜,可谓水到渠成,十分自然地和全文融为一体。小结:先回忆“诸父异爨”引起庭院的变化,反映家庭的败落,笔墨中

15、无不浸透着作者无限的“悲”情;通过老妪忆母,再现了慈母的音容笑貌,使作者禁不住潸然泪下(“余泣”);忆及幼年读书时,祖母来轩看望自己,那真挚感人的情景,那谆谆的嘱咐,那沉甸甸的期望,更是让自己忍不住要大哭一场。这一段,作者情感由“悲”到“泣”,再到忍不住“大哭一场”,无不紧扣“亦多可悲”来写,回忆中隐含着作者对家庭变迁的悲叹,对亲人的深切怀念,对自己怀才不遇、有负祖母期望的深深感慨。第二段,叙写项脊轩的变迁,回忆母亲和祖母的往事,用“悲”贯穿。(三)第三段本段是补叙,非常简略。写了几件事?如此点染有何作用?又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明确:“以足音辨人”和“轩四遭火而未焚”两件事。“能以足音辨人”轻轻一点,照应前文。既突出了小轩的寂静清幽,又同分家后的纷乱形成鲜明对比,使“竟日默默于此”显得非常合理。接着,又写小屋四次遭火而未焚,更表达了作者对小屋的深厚感情。同时,字里行间,又透露出作者埋头苦读,要实现理想的期望。凸现出一个耐得住寂寞的读书人形象。四“悲”:扃牗而居,足音辨人。(四)、第四、五段1、后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