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考点突破第一篇 啃下高三备考的硬骨头 二、散文阅读 第四节 探究类考题破解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60712998 上传时间:2022-08-0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90.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考点突破第一篇 啃下高三备考的硬骨头 二、散文阅读 第四节 探究类考题破解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1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考点突破第一篇 啃下高三备考的硬骨头 二、散文阅读 第四节 探究类考题破解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1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考点突破第一篇 啃下高三备考的硬骨头 二、散文阅读 第四节 探究类考题破解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1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考点突破第一篇 啃下高三备考的硬骨头 二、散文阅读 第四节 探究类考题破解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1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考点突破第一篇 啃下高三备考的硬骨头 二、散文阅读 第四节 探究类考题破解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1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考点突破第一篇 啃下高三备考的硬骨头 二、散文阅读 第四节 探究类考题破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考点突破第一篇 啃下高三备考的硬骨头 二、散文阅读 第四节 探究类考题破解(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编 啃下高三备考的硬骨头 二、散文阅读 第四节探究类考题破解一、(2010北京)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4题。海棠花早晨到研究所去的路上,抬头看到人家的园子里正开着海棠花,缤纷烂漫地开成一团。这使我想到自己故乡院子里的那两棵海棠花,现在想也正是开花的时候了。我虽然喜欢海棠花,但却似乎与海棠花无缘。自家院子里虽然就有两棵,但是要到记忆里去搜寻开花时的情景,却只能搜到很少几个断片。记得有一个晚上同几个同伴在家南边一个高崖上游玩,向北看,看到一片屋顶,其中纵横穿插着一条条的空隙,是街道。虽然也可以幻想出一片海浪,但究竟单调得很。可是在这一片单调的房顶中却蓦地看到一树繁花的尖顶,绚烂得像是西天的晚霞

2、。当时我真有说不出的高兴,其中还夹杂着一点儿渴望,渴望自己能够走到这树下去看上一看。于是我就按着这一条条的空隙数起来,终于发现,那就是自己家里那两棵海棠树。我立刻跑下崖头,回到家里,站在海棠树下,一直站到淡红的花团渐渐消逝到黄昏里去,只朦胧留下一片淡白。但是这样的情景只有过一次,其余的春天我都是在北京度过的。北京是古老的都城,尽有许多机会可以作赏花的韵事,但是自己却很少有这福气。我只到中山公园去看过芍药,到颐和园去看过一次玉兰。此外,就是同一个老朋友在大毒日头下面跑过许多条窄窄的灰土街道到崇效寺去看过一次牡丹;又因为去得太晚了,只看到满地残英。至于海棠,不但是很少看到,连因海棠而出名的寺院似乎

3、也没有听说过。北京的春天是非常短的,短到几乎没有。最初还是残冬,可是接连吹上几天大风,再一看树木都长出了嫩绿的叶子,天气陡然暖了起来,已经是夏天了。夏天一来,我就又回到故乡去。院子里的两棵海棠已经密密层层地盖满了大叶子,很难令人回忆起这上面曾经开过团团滚滚的花。晚上吃过饭后,就搬了椅子坐在海棠树下乘凉,从叶子的空隙处看到灰色的天空,上面嵌着一颗一颗的星。结在海棠树下檐边中间的蜘蛛网,借了星星的微光,把影子投在天幕上。一切都是这样静。这时候,自己往往什么都不想,只让睡意轻轻地压上眉头。等到果真睡去半夜里再醒来的时候,往往听到海棠叶子窸窸窣窣地直响,知道外面下雨了。似乎这样的夏天也没有能过几个。六

4、年前的秋天,当海棠树的叶子渐渐地转成淡黄的时候,我离开故乡,来到了德国。一转眼,在这个小城里,就住了这么久。我们天天在过日子,却往往不知道日子是怎样过的。以前在一篇什么文章里读到这样一句话:“我们从现在起要仔仔细细地过日子了。”当时颇有同感,觉得自己也应立刻从即时起仔仔细细地过日子了。但是过了一些时候,再一回想,仍然是有些捉摸不住,不知道日子是怎样过去的。到了德国,更是如此。我本来是下定了决心用苦行者的精神到德国来念书的,所以每天除了钻书本以外,很少想到别的事情。可是现实的情况又不允许我这样做。而且祖国又时来入梦,使我这万里外的游子心情不能平静。就这样,在幻想和现实之间,在祖国和异域之间,我的

5、思想在挣扎着。不知道怎样一来,一下子就过了六年。哥廷根是有名的花城。来到这里的第一个春天,这里花之多就让我吃惊。家家园子里都挤满了花。五颜六色,锦似的一片。但是我却似乎一直没注意到这里也有海棠花。原因是,我最初只看到满眼繁花,多半是叫不出名字,因而也就不分什么花什么花,只是眼花缭乱而已。但是,真像一个奇迹似的,今天早晨我竟在人家园子里看到盛开的海棠花。我的心一动。仿佛刚睡了一大觉醒来似的,蓦地发现,自己在这个异域的小城里住了六年了。乡思浓浓地压上心头,无法排解。在这垂尽的五月天,当心里填满了忧愁的时候,有这么一团十分浓烈的乡思压在心头,令人感到痛苦。同时我却又爱惜这一点乡思,欣赏这一点乡思。她

6、使我想到:我是一个有故乡和祖国的人。故乡和祖国虽然远在天边,但是现在它们却近在眼前。我离开它们的时间愈远,它们却离我愈近。我的祖国正在苦难中,我是多么想看到它呀!把祖国召唤到我眼前来的,似乎就是这海棠花,我应该感激它才是。晚上回家的路上,我又走过那个园子去看海棠花。它依然同早晨一样,缤纷烂漫地开成一团。它似乎一点也不理会我的心情。我站在树下,呆了半天,抬眼看到西天正亮着海棠花一样红艳的晚霞。1941年5月29日 德国哥廷根(取材于季羡林的同名散文)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正确的两项是()A文章串联起作者生命中从故乡到异域的一些断片,运用了首尾照应寓情于物的手法。B第段写作者故乡单调的房顶及同样单调

7、的海景,凸显出家中海棠花晚霞般的绚烂。C作者虽然十分渴望“从现在起要仔仔细细地过日子”,但在实际生活中却未能如愿。D上世纪30年代赴德国留学的作者始终用苦行者的精神钻研学问,以致无暇顾及海棠花。E文章写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反映了作者对战争年代德国社会现实的思考与省察。解析A是对内容的概括和结构特征的分析,符合文章实际。B原文是“幻想出一片海浪”,题目变虚为实。D原文“决心用苦行者的精神到德国来念书的,所以每天除了钻书本以外,很少想到别的事情。可是现实的情况又不允许我这样做”,题目只取“可是”前的内容,没有“可是”后面的内容,断章取义。E原文第5段有“现实情况又不允许我这样做”一句,但所指不明

8、,第8段提到“我的祖国正在苦难中”,所以文章并没有具体涉及德国的情况,题目无中生有。答案AC2(本节目标对应题)通读全文,回答下面问题。(1)文章第段开头说“我虽然喜欢海棠花,但却似乎与海棠花无缘”,作者与海棠花真的是“无缘”吗?为什么?答:_(2)简要分析“海棠花”在文中所起的作用。答:_答案(1)并非无缘。文中的一些片段看似与海棠花无缘,但海棠花最终唤醒了作者浓烈的乡思,使“有缘”构成了文章的终结点。(2)海棠花构成了文章的行文线索。海棠花寄托了作者的乡思,升华了作者的爱国情感。3第段画线部分状写了作者怎样的心境?这与下文有什么关联?答:_答案状写了作者挣扎在幻想和现实、祖国和异域之间,无

9、法获得安宁的心境。对心境的描写为下文作者被海棠花唤醒思乡之情做了心理和情感的铺垫。4(本节目标对应题)第段“故乡和祖国虽然远在天边,但是现在它们却近在眼前。我离开它们的时间愈远,它们却离我愈近”一句传达了作者对于“距离”的怎样的体验?试结合你的成长记忆或读过的文学作品谈谈自己对这一距离体验的感受。(不少于200字)答:_解析作者在这里所说的“距离”,有时空距离和心理距离之别。“故乡和祖国虽然远在天边”,这是空间距离;“我离开它们的时间愈远”,这是时间的距离。“近在眼前”“离我愈近”,这是心理距离。这两种“距离”在特定的场合下,可能产生悖逆的状态,现实生活中屡见不鲜,例如,我们和某某感情深笃,虽

10、然相距遥远,却心气相通,如古人所说“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相反,如果和某某心存芥蒂,即使狭路相逢,也成陌路,正所谓“近在咫尺,远在天涯”。答案略二、(2010全国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大河家张承志大河家是一处黄河渡口。年年放浪在大西北的黄土高原之间,大河家便渐渐地成了自己的必经之地。它恰像那种地理老师不懂的、暗中的地理枢纽;虽然偏疏贫穷,不为人知,却比交通干线的名胜更自然更原始,不露痕迹地沟通着中国。这些地点,一旦了解多了,去熟了,就使人开始依恋。像我此次离开祖国两年之久,从归国那一瞬起便觉得它们在一声声呼唤。真是呼唤,听不见却感觉得到,在尚未立稳脚跟放下行李前,在尚不能马上去看

11、望它们之前,该先在纸上与它们神交。大河家是甘肃南缘边界上的一个回民小镇。密集的、土夯的农家参差不齐地排成几条街巷,街头处有一块尘土飞扬的空场,那就是著名的大河家集。店铺簇堆,人马拥挤,集上半数以上都是头戴白帽的回民。清真寺的塔尖高出青杨树的梢头,远近能看见十几座之多。出集百步,便是咆哮黄河。在这里等摆渡,一眼可以看见甘青两省,又能同时见识回藏两族。傍大河家集一侧是甘肃。黄土绿树,戴白帽的回民们终日在坡地里忙碌。大河彼岸是青海,红石嶙峋,服色尚黑的藏人们隐约在山道里出没。大河家,它把青海的柴禾和药材,把平犄角的藏羊和甘肃的大葱白莱,把味浓叶大的茶在轰鸣滚翻的黄河水上传递。河上悬空吊着一条胳膊般粗

12、的大铁索。一条大木船挽在这悬索上,借黄河水的冲力,用一支舵往返两岸。船入中流时,那景色十分壮观。在颠簸如叶的渡船上,船客子扳牢大舵,把黄河的千钧水力,分成了横渡的巧劲。此地指行业为客。割麦人称麦客子,船把式称船客子,淘金人称金客子。船撞入漩涡时,水溅起来,岸上船上的人都怔怔地看。使船时的吆声是听不见的,在大河家,永远地充斥着河谷的,只有黄河跌撞而下的轰轰涛声。清晨时分,因为黄河走得太急,过水太多吧,整个河谷白濛濛地罩着浓雾,听得水响,不见河流。渐渐天热了,阳光照透了雾,才看见平素黄河的雄姿。那黄河太漂亮了,衬着一面被它在古时劈开的红石头山,衬着被它滋润得冲天的茂盛青杨林,一川狂怒狂欢的黄河水,

13、不顾性命地尽管奔流。我住在韩三十八家里是第几次了,现在回想着已经数不清楚。此刻从异国归来,仿佛中我又住进了他那院里。韩三十八今年应是八十岁。他也喜欢看河。黎明时,雾罩河,他一声不响地凝望着那一川雾。水气渗在他脸上的皱纹里,我猜不出他在看河时想些什么。他从死地里挣着命回来了。五十年前他做过护兵,在喀什以南的戈壁滩上,捏着步枪疯跑,天上的飞机追着他们剿杀。那是没有边的大戈壁滩呐,不知道人怎么能跑过飞机。队伍散了,他和几个大河家同乡钻进了昆仑山。沿着昆仑山北缘,沿着塔里木沙漠南缘,他们几个大河家男子逃回了家 世界上著书立说的探险家谁走过这样的路线。韩三十八老汉和我看河,总是默默无浯。他从来不提当年,也不讲他见识过的血腥沙场,这对我这个求学者不免可惜,因为我只有凭自己猜想了。逃回大河家以后,他干尽了渡口远近的一切营生:船客、金客、麦客,卖过茶叶,闯过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