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 服饰民俗.doc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60704191 上传时间:2024-03-18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102.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讲 服饰民俗.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第二讲 服饰民俗.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第二讲 服饰民俗.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第二讲 服饰民俗.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第二讲 服饰民俗.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讲 服饰民俗.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讲 服饰民俗.doc(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讲 服饰民俗1、服饰民俗概述2、中国汉族服饰氏俗3、中国少数民族服饰民俗4、外国服饰民俗口 典型案例口 本章小结口 关键概念口 课堂讨论题口 复习思考题口 实训题口 自测题教学目的:通过认识服饰民俗形成的主要因素,比较全面地了解中外各国服饰民俗特点,掌握服饰民俗的流变以及文化内涵,增强服饰的鉴赏水平,塑造良好的服饰形象。一、服饰民俗概述服饰是人类特有的文化现象。作为物质文化,它是人类物质生产的产物;作为精神文化,它又是人们政治、宗教、哲学、伦理、审美等观念的结晶。服饰民俗是一个地区生活风尚的表征,服、饰结合的民俗,既指衣饰,也含穿着者的行为和文化习惯。1、服饰及构成服饰是有关人体外部装饰的

2、总称。服饰具有两重民俗性格,一是保护身体,二是装饰。服饰主要包括下述四类,见下表: 服饰的种类类 型内 容衣着用不同质料如棉、麻、丝绸、毛纺、化纤、皮革制作的衣、袍、裤、裙、帽、袜、鞋等各种附加的装饰物头发的装饰物如夹、簪、钗、梳;耳部装饰物如耳环、耳坠;颈部的装饰物如项圈、项链;胸腰部装饰物如胸针、腰佩;手臂装饰物如臂钏、手镯、戒指;脚部装饰物如脚铃等对人体自身的装饰物梳各种发式、画眉、描唇、染指甲、镶牙、染牙、束胸 、缠足、纹面、纹身等具有装饰作用的生产工具、护身武器和日常用品各种佩刀、腰刀、弩弓;各种背兜、挎包手提袋、荷包、香囊袋;各种扇、伞以及背孩子的背带、背兜等2、服饰民俗的产生和发

3、展关于服饰民俗产生的解释,最早比较流行的是“遮羞布”的理论。它以现存原始部落的人们,无论男女都用树叶或草或条带物遮蔽自身性器官为证。这在民俗学中是没有根据的立论,因为古老民俗对性的崇拜,是对人类自身再生产的原始信仰,只有加强保护的动机,没有引起羞耻的可能。因此,服饰的保护作用才是第一的。服饰由最初的遮身蔽体之物发展到今天,经历了巨大的变化。这种变化,大体经历了下述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以遮身蔽体,防寒御暑为主要目的。这时期服饰的特点是:服饰的性别差异、年龄差异还未形成,地区之间的差异也很小,差异性主要因自然条件的不同而形成。第二阶段,服饰除用遮身蔽体之外还以适应生产需要为主要目的,并因生产条件的

4、不同而产生明显差异。如游牧民族多穿宽大长袍,以便于骑马放牧,并保护腰腿不受风寒。水乡渔民多穿短衣短裤,便于撒网捕鱼。第三阶段,服饰成为社会角色和等级身分的标志,随着家族制度、社会制度的变化和社会等级的变化而变化,身份的尊卑,地位的高低,都在服饰上有所显示。黄色衣服是皇家的标志,紫色衣服是达官贵人的标志,灰色、蓝色衣服成了贫民百姓的标志。第四阶段,服饰除具有上述功能外,还能反映出某些社会观念、政治观念方面的变化。在社会观念、政治观念复杂化之后,服饰的功能也随之产生了某些变化,遮体蔽身的实用性依然保持,但服饰的样式、图案、花纹则涵纳了更多的社会内容,如礼仪伦常、求吉心理及民族自我意识等。随着历史的

5、发展,人民生活的领域越来越扩大。但服饰的演变却走着相反的道路,即愈来愈简单,愈来愈大方。在现代服饰上的等级身份界线和行业界限也在逐渐削弱或消失。许多民族只在节日庆典才穿民族服装。3、影响服饰民俗的主要因素服饰在世世代代的民俗传承中形成了各种类型和品目,它们又形成了多姿多彩的民俗风貌,影响这些服饰民俗风貌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方面,见下表: 影响服饰民俗的主要因素影响因素要 点性别自古以来,男女性别在民俗上就有重要区别,不仅在信仰习俗中认为:男为天,属阳;女为地,属阴;就是在服饰上也有重要差别。以周代王室衣服为例,按阴阳之别,男女祭仪之差,把天子之服定为九种,祭服六,常服三;王后之服定为六种,祭服三

6、,常服三。年龄消费生活总是有儿童、少年、青年、中年、老年、暮年或晚年的差别,于是服饰也形成不同年龄的类型。如男子二十性冠礼,要改服装,戴冠帽,与少年时代告别。职业人们穿着衣服都要以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活动的便利为要求,同时,衣物的构成原料也往往与自己的职业有一定关系。比如,猎户的猎装,既要方便狩猎,又常常是用猎物的毛皮制成。地位人的服装本来不具备这种标志,但是,随着家族制度、社会制度和阶级等级的分化,身份的尊卑,地位的高低都促成了服饰习俗的变化,形成了不同地位、等级的人穿戴也对应不同的特点。用途穿着打扮经常受到社会生活需要的制约。从个人生活需要出发就有内、外衣等区分;从个人活动需要出发又有便服、常

7、服与劳动服、礼服之分;从社会礼仪需要出发,还有冠、婚、寿、丧及各种节日的专用礼服。民族由民族传统及民族差别形成的装束上的特点,是服饰的最鲜明的标志。民族生活和文化传统形成了各民族在服饰上的审美标准。服饰样式、花色都按本民族惯例形成。季节不同地带气温产生不同的服饰,同时,春、夏、秋、冬四季所分单、夹、棉、皮四季衣服,也各有类型,一适应不同季节的气候。质料这是和经济生产、自然地理条件有关系的因素。由原料的经济价值和质量派生出了服装质料的差异以及由此而标志的身份、地位的差异。色彩色彩的服饰民俗有两种性质:一种是色彩所标志的装饰美的性质;另一种是色彩所标志的信仰方面的性质。两者在民俗发展中往往是结合的

8、。样式在发展中根据人体各部位的活动便利及特点形成规格,又不断创新,发展至今。衣服样式的关键部位在领、袖、襟、带上;衣服的规格在长短、宽窄、肥瘦上。工艺由编制、印染、绣嵌、裁缝等工艺技巧的传承所构成的服饰习俗。以上各要素融会在一起,在多少世纪中才形成了整个服饰的民俗,因此,服饰民俗是综合的,不能从某一项单一要素去考察它的特点。4、服饰民俗的文化内涵服饰的构成要素有五个方面即质、形、饰、色、画。在人类社会早期,服饰的变化主要来自构成要素的变化。而人类跨入文明时代之后,服饰的变化主要来自观念的变化,服饰成为观念变化的载体,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以中国服饰为例所体现的社会观念,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1)

9、崇宗敬祖,强调礼仪伦常儒家思想在我国各民族中占居重要地位。儒家重礼仪伦常,重视孝行。中国的宗教信仰最突出的特点是祖先崇拜。这种社会意识在服饰民俗中有很突出的表现:在人生礼仪中,最重要的有诞生礼、成年礼、婚礼和丧礼四次重大礼仪产生四次换装,每次换装都以不同的方式、不同的内容,体现了中国的礼仪伦常和崇宗敬祖观念。(2)求吉心理求福趋吉,是一种最普遍的心理趋向。这种趋向反映在许多方面,衣服图案和装饰是其中重要方面。比如,彝族妇女戴的鸡冠帽,来源于雄鸡鸣叫吓走恶魔的传说,认为戴这种帽子可以避邪,缀饰帽上的大小银泡,则是头顶月亮星星的象征,以示光明永在,幸福长存。(3)表现民族的自我意识民族的自我意识表

10、现在许多方面,服饰是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因为服饰是各民族在形成发展过程中凝结起来的属于各民族独有的心理状态的视觉符号,穿着同一种服饰的人时时都在传递着一个信息:我们是同一民族的人,并因此而强调同一民族的内聚性和认同心理。(4)成为某种政治观念的载体服饰还十分敏感地反映着政治观念的变化。历史上实行明治维新的日本人和推行洋务运动的我国清朝官吏之间关于服饰问题的一场争论,就很能说明问题。日本明治维新之后,不仅接受西方的科学技术,还同时改穿西装。对此,推行洋务运动的李鸿章很不以为然,他坚持穿清代朝服,其理论根据是“易其器而不易其道”。这场争论,实际表明了对于按受西方科学技术和民主政治的两种态度:一种是比

11、较彻底的革新;一种是在维持旧体制旧观念基础上的修修补补。此外,服饰还包含着各种不同的审美观念。在历史上,某些重大的历史性变革,也常常会引起服饰的相应变化。服饰中所包含的各种观念,往往交叉组合,多向延伸。总括来说,服饰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由此也就可以理解为什么许多民族房屋十分简陋,服饰却十分讲究,甚至不惜花费重金,用很长时间制作各种服饰了。现代人崇尚个性发展服饰的个性化是其主要的表现之一,服饰风格是一个人的文化素养的体现。二、中国汉族服饰民俗中国汉族服饰文化源远流长,据有迹可寻的考古发现,迄今至少已有上万年的悠久历史。在这一过程中,纺织技术的发展、审美观念的变更、外族服饰文化的冲击,诱发或促进了

12、服饰的演进与更新。1、古代汉族服饰的发展1933年考古学家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山顶洞遗址(距今约 18 000年)中发现了一枚长82毫米,直径为3.1一3.3毫米的骨针,后来又在我国贵州省的普定城外山洞遗址发现了骨椎。同期文化遗址中,还发现了一些人工制作的装饰品,如白色钻孔的小石珠,黄绿色的钻孔砾石,穿孔的兽牙、鱼骨,刻有沟槽的鱼骨,用鸵鸟蛋皮及石墨制作的装饰物等等,这些发现表明,早在上万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经能用兽皮缝制衣服,创造了与采猎经济相适应的服饰文化。进入农耕经济后,纺织业随之兴起,人类的服饰大为改观。考古学家在陕西西安半坡遗址(距今约6 3006 800年)中发现陶器底部有麻布的印纹

13、,又在江苏吴县草鞋山遗址(距今6 000年左右)发现葛藤纤维纺织的葛布残片,浙江吴兴钱山漾遗址(距今4 700年左右)发现迄今最早的苎麻布与以家蚕丝为原料的丝线、丝带与绢片。这些发现向我们证实,我们的祖先进入了“耕而食”、“织而衣” 的时代。左传定公十年中有“裔不谋夏,夷不乱华”,“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旅章之美,谓之华”,由此推想“华夏”的称呼是否昭示着我们的祖先就是一个以衣带冠履华美而著称的民族呢?进入阶级社会,商代给我们留下了一些有关服饰的资料。从河南安阳出土的南玉雕、石雕及陶塑人像上,我们可以看到商朝人的三种服饰:第一种,免冠,身着窄袖圆领衣,手上带枷,其身份大概是奴隶或俘虏。第二

14、种,头戴平顶帽,身穿翻领绣衣,腹前有兽头纹蔽膝(围裙)作装饰。据今人研究,商代后期的织造水平已很高,但能够穿得起丝织绣衣的绝非普通平民,其社会地位不低。第三种,头戴尖顶帽或裹巾子,上穿右衽(衣襟)交领衣,下着裙裳,这与文献记载的古代上衣下裳的服制相符。商朝男女均束发。西周时期,贵族服饰承袭了商朝的上衣下裳,只是腰间的束带渐宽,衣身也出现了宽博的式样。天津历史博物馆藏西周玉人宽衣大袖,腰束宽腰带,腹前垂斧形的韨,可视为后来贵族宽衣博带的端倪。西周人的发式为牛角式的双笄。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的服饰风格不同。齐桓公“高冠博带,金剑木盾”;楚庄王“鲜冠组缨,绛衣博袍”。但就整体而言,这一时期服饰最重要

15、的变化是深衣与胡服的出现。深衣是将原来不相连属的衣与裳连在一起,长至脚踝处,为当时诸侯、大夫、士人平日闲居所穿的常服。当时妇女服装也多以深衣或曲裙绕缠深衣为时尚。现藏历史博物馆的贵族妇女帛画,贵妇身穿琵琶袖(袖笼肥大、袖口缩敛)云纹绣衣,衣体瘦长,底部宽大,腰束宽带,发髻后倾。胡服指我国北方游牧民族的服饰,他们常年在马背上生活,为适于骑马,多穿紧身窄袖的短衣、裤和皮靴。春秋战国之际,北方游牧民族常南下中原骚扰,深受胡骑骚扰之苦,中原官兵身穿长袍,甲胄笨重、结扎繁琐的装束又不便骑马,由此限制了中原骑兵的发展。出于军事目的,赵武灵王率先引进胡服,提倡“胡服以习骑射”。西汉时,上下联体的长衣统称袍,成为贵族的主流,短衣与合裆裤多为劳动者所穿。汉代服饰的另一变化是冠式,古制“士冠庶人巾”,没有冠巾同戴的。巾在西汉末发展成帽箍式的帻(古代的一种头巾),平顶的帻叫平上帻,隆起来像屋状顶的,叫介帻。史传西汉末王莽专权,因为自己是秃头,先戴上包头的帻,帻上再加冠(一说帻上加冠始于汉文帝多发)。汉代一般妇女的发式多为椎髻,就是将头发向后梳掠,在脑后挽一个发髻。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少数民族入驻中原,胡服大规模向中国传统服饰渗透,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