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学——气象学复习资料.doc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60679804 上传时间:2024-03-05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98.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林学——气象学复习资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林学——气象学复习资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林学——气象学复习资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林学——气象学复习资料.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林学——气象学复习资料.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林学——气象学复习资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林学——气象学复习资料.doc(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林学 气象学复习资料复习时要重在理解 题型:名词解释、填空、单项选择、简答、问答(红色可以少看或不看)一、1.低层大气的主要成分有哪些?说明可变空气成分的分布和作用。氮、氧、二氧化碳和臭氧可变空气成分: CO2分布:集中在大气底层,主要分布在20km以下的气层内作用:1、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质的重要原料 2、强烈地吸收和放射长波辐射,对地面具有保温作用(温室效应) O3分布:低层少,在2030km高度处达最大,称为臭氧层(ozone layer)作用: 强烈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小于0.29微米全部吸收),影响气温的垂直分布(在高空50KM形成暖区);对人和地球上的生态系统起到了屏障

2、和保护作用2.对流层有哪些主要特点?厚度:1012km(低纬1718km,高纬89km;夏季高于冬季)主要特点:1.集中了3/4的大气质量和几乎全部的水汽 2.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0.65/100m3.空气具有强烈的对流运动使近地面的热量、水汽、杂质等易于向上输送,对成云致雨有重要作用天气层;4.温度、湿度的水平分布不均水平运动。由于对流层受地表的影响最大,而地表的性质差异很大,因此在对流层中,温度、湿度的水平分布是不均匀的。3.天气、气候、气象要素、气温直减率气候:某一地区由于其地理位置而特有的多年天气状态天气:指某地某一瞬间或短时间内大气状态和大气现象的综合区别 气候 天气 时间尺度:长

3、期的大气平均状态 短期的大气状态的综合 形成原因:气候系统产物 大气内部动力过程 表现特征:相对稳定性和一定规律性 突发性 特征量: 气候要素 气象要素联系:描述大气状态,天气是气候的基础,气候是天气的综合表现世界气象组织(WMO)将表现气候统计状态的基本时段规定为30年气象要素:用来定性或定量描述大气物理状态和物理现象的物理量。(日照、辐射、温度、气压、湿度、风、云量、降水、蒸发、能见度、天气现象)气温直减率g :实际气层中每升高单位高度时气温的降低值。单位: /100m。气温随高度的分布型式: g = - T/ z ; z,T(g 0) -正常分布层结; z,T不变(g 0) -等温层结;

4、z,T(g 0)-逆温层结 4.相对湿度、饱和差(d)、露点、能见度 相对湿度:空气中的实际水汽压与同温下饱和水汽压的比值,用百分数来表示。( f = e/E 100 表示空气中水汽含量距离饱和的相对程度)饱和差:同温下的饱和水汽压和实际水汽压之差(一定T下,d = E e,表示空气距离饱和的绝对程度。)露点(露点温度)(Td):在空气中水汽含量和气压不变的条件下,当气温降低到使水汽达饱和时的温度称为露点温度(露点),单位为。能见度:视力正常的人在当时天气条件下,能够从天空背景中看到和辨出目标物的最大水平距离二、1.解释名词:太阳赤纬、太阳高度角、可照时间、大气透明系数、一个大气质量、光合有效

5、辐射太阳赤纬太阳离赤道平面的角距离(观测时间的太阳倾角,即太阳直射点纬度(太阳直射光线与赤道平面之间的夹角)P39太阳高度角(h):简称太阳高度,太阳光线与某测定点地平面的夹角 P39可照时间:当地面没有被障碍物、云、雾和烟尘遮蔽时,日面中心升出地平线(日出)至落入地平线(日落)的时间间隔P42大气透明系数:h=90(m=1)时,到达地面与太阳光垂直面上的太阳辐射通量密度S与大气上界太阳常数S0之比。P45一个大气质量:地面为P0时,h=90时,单位面积太阳光束所穿过的大气柱的质量P44光合有效辐射(PAR)-太阳辐射中对植物光合作用有效的光谱成分称为光合有效辐射,简称PAR,也称生理辐射。P

6、542.大气辐射和大气逆辐射及影响因子大气辐射Ea:指向四面八方的辐射(放射能力:决定于大气温度、大气的绝对湿度(水汽含量)及云的状况。)P51大气逆辐射:射向地面的大气辐射;影响因素:大气温度、湿度、云量、海拔高度等P514. 太阳的视位置P39太阳的视位置:太阳高度、方位角太阳高度:太阳光线与某测定点地平面的夹角 Sin h = sinsin + coscoscos方位角:太阳光线在地平面上的投影线与测定点子午线之间的角度sinA= cossin/cosh5. 为什么说大气对地面具有“温室效应”?1、大气对太阳短波辐射吸收很少,能让大量的太阳辐射到达地面;2、大气能强烈地吸收地面的长波辐射

7、,同时又向地面放射大气逆辐射。大气逆辐射补偿了地面辐射丢失的能量,使地面失热不致过多,对地面有保温作用。6布格尔-兰勃特 减弱定律P45当大气透明系数为 P ,太阳辐射穿过 m 个大气质量后,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通量密度SmS0Pm,称为 布格尔-兰勃特定律(贝尔减弱定律)减弱规律遵循指数规则 7. 太阳光谱对植物的影响P531.紫外辐射:化学效应,:310 - 400 nm 对植株的生长起抑制作用,可防止徒长,起成形作用,如使植物变矮、叶变厚等;形成花青素等色素物质,起着色作用,对植株的形状、颜色和品质的优劣起着重要作用。高山地区由于紫外线含量较高,形成高山植物的特殊形态:茎矮小,叶面缩小,叶

8、绿素含量高,颜色特别艳丽。 310 nm对大多数植物有害2. 可见光辐射:光效应,对植物起光合作用,影响有机物合成和植物产量红橙光0.61-0.76m:叶绿素吸收最多、光合作用活性最强、光合作用效率最高蓝紫光0.40-0.51m:叶绿素吸收较多、光合作用活性较强、光合作用效率较强、抑制伸长黄绿光0.495-0.595m:叶绿素吸收很少、光合作用活性最弱3. 红外辐射:热效应近红外辐射0.76-1 m:伸长效应远红外辐射1 m:不参与植物的生化作用;热效应,用于植物的蒸腾作用和维持植株体温,促进干物质的积累、果实成熟三、1.名词解释:日较差、年较差、位相、逆温、温度层结、有效积温、活动积温日较差

9、(diurnal range) :一天中气温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 。年较差(annual range) :一年内最热月月平均温度与最冷月月平均温度之差。 位相(phase):温度最高值与最低值(极值)出现的时间 ,也称相时。逆温:大气中气温随高度增高而升高的现象。温度层结:气温随垂直高度的分布规律.活动温度与生物学下限温度之差(ti B)称为有效温度 。作物在某一生长发育期或整个生长发育期内全部有效温度的总和称为有效积温(X),生育期内,把等于或高于下限温度(B)的日平均气温(ti)称为活动温度。作物在某一生长发育期或整个生长发育期内全部活动温度的总和称为活动积温(Y)2.全球气温的水平分布特点

10、。P76气温的水平分布(影响气温分布的主要因素:纬度、海陆、高度)1、冬季北半球的等温线在大陆上大致凸向赤道,在海洋上大致凸向极地,而夏季相反;2、赤道地区气温高,向两极逐渐降低;冬季北半球南北温度差大于夏季;3、最高温度带并不位于赤道上,冬季5-10N,夏季20N左右为热赤道4、南半球不论冬夏,最低温度都出现在南极;而北半球仅夏季最低温度出现在极地附近,冬季最冷地区出现在东部西伯利亚和格陵兰地区3.大气中逆温的种类及逆温的应用 P81种类:辐射逆温、湍流逆温、平流逆温、下沉逆温、锋面逆温应用:1利用山地逆温层防寒避冻,山地暖带种植易受冻害的植物(一般,高度200300m)2防治病虫害,杀虫剂

11、喷洒:傍晚到夜里开始,气雾能维持较长时间到日出前,效果好 3冬季熏烟防霜 4在山区进行综合开发利用,选择厂址、设计烟囱高度等要考虑逆温层的高度,尽可能避免逆温层对大气污染物的不利影响。4.土壤温度的垂直分布类型P70(1)放热型( 01时) ; (3)清晨转变型(09时)某一层出现Tmin;(2)受热型(13时 ); (4)傍晚转变型( 19时 )某一层次出现Tmax5.影响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的因素 (理解)P75影响气温日较差:(1)纬度(latitude) :低纬高纬,最大的地区在副热带。因高纬度白天气温低、夜间有效辐射少。(2)季节(season) (-h): 夏季冬季(3)地形(geo

12、graphical relief): 凹地凸地,因为凹地白天通风不良散热慢,夜间有效辐射强(4)下垫面性质(features of underlying surface) :颜色、覆盖物、湿度等陆地水面,内陆沿海 因为热特性差异(5)天气(weather): 晴天阴天(6)离地高度:随离地面高度增加而减小年较差的影响因素:(1)纬度:高纬低纬,原因:太阳辐射的年变化(2)地形:凹地凸地(3)海陆分布:内陆沿海,大陆中心最大 (4)气候干湿:云量和降水多,年较差减小(5)海拔:随H而 6.积温在农林业生产的应用P861、可作为作物与品种特性的一个重要指标,在种子鉴定证书上标明作物与品种从播种到开

13、花、成熟所需的积温。为引种与品种推广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避免引种与推广的盲目性。 2、估算地区的热量资源,进行农林业气候分析和区划(常用年活动积温);3、生物物候期预报、收获期预报及病虫害发生发展时期预报 4、通过积温分析可为各地确定种植制度提供依据7.光温综合作用对作物引种的影响P87四、名词:蒸发量 降水量 蒸散 降水变率P103 降水强度蒸发量:是指一定时间内,因蒸发而消耗的水量的水层深度。单位mm。农林业气象上常用日蒸发量。 降水量:降水落到地面后,未经蒸发、渗透、流失而在水平面上积聚的水层深度(mm)(固态降水指融化后的厚度)蒸散(量):是土壤表面蒸发量、植物叶面截持水分的蒸发量以及

14、植物蒸腾量总和降水绝对变率:Ri-R,又称降水距平,“+”:偏多,“-”偏少,反映降水的年际变化降水相对变率:(Ri-R)/R100%,相对变率反映降水的稳定性降水强度:单位时间内的降水量1水汽凝结的基本条件P981.大气中的水汽达到饱和或过饱和状态(eE)2.具有一定数量的凝结核或凝华核 2. 平流雾、辐射雾、露和霜的形成P99雾:是悬浮在近地气层中的大量微小水滴或冰晶的聚合物,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00m的物理现象轻雾:水平能见度为1-10km形成原因:近地气层温度降至露点以下,使近地气层中的水汽凝结而悬浮于空中。形成条件:近地面空气中水汽充沛有充足的凝结核有使水汽凝结的冷却过程风力微弱、层

15、结稳定(md )平流雾:暖湿空气移到冷的下垫面上逐渐冷却,气流下层t td而形成的雾。有利条件:下垫面与暖湿空气的温差较大,有利于逆温的形成;暖空气湿度大;适宜的风向(由暖向冷)和风速(2-7m/s);大气层结较稳定。特点:范围大、危害重(浓厚),无日变化。春季较多混合雾-平流辐射雾辐射雾:局部地区在晚上辐射冷却,ttd而形成的雾,日出后消散有利条件:晴朗、微风、湿度大、大气层结稳定的夜间特点:季节性强(冬半年),常出现在秋冬季节;明显日变化;地方性特点:局地性、范围小。露与霜(dew and frost)地面与地物表面辐射冷却,贴地层气温降至露点td以下, 就会产生凝结(华) 。td0露(凝结),td0霜(凝华)形成露和霜的有利天气条件:晴朗少云的夜晚或清晨:地面有利于迅速辐射冷却;微风:有利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