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补考试卷.doc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60625070 上传时间:2022-10-2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补考试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补考试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补考试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补考试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补考试卷.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22013学年度上学期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期终补考试卷适用班级: 姓名 学号 得分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互换性是指制成的同一规格的一批零件或部件,不做任何 或 就能进行装配,并能保证满足机械产品的使用性能要求的一种特性。4.互换性按其程度和范围的不同可分为 和 两种。.其中 互换性在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8.零件装配后,其结合处行程包容与被包容的关系,凡 统称为孔, 统称为轴。12.确定公差带的两个要素分别是 和 。15.配合的方法有三种,即 配合、 配合和 配合。16.从加工的角度看,基本尺寸相同的零件,公差值 ,加工就 。17. 尺寸相同的,相互结合的孔和轴 之间的关系称

2、为配合。18.在基本尺寸相同的情况下,公差等级越高,公差值 。19.允许尺寸变化的两个极限值分别是 和 。它们是以基本尺寸为基数来确定的。30.检验是确定被测几何量是否在规定的 之内,从而判断被测对象是否合格,而无须得出 。二、单选题:(每题2分,共22分)1.就装配效率来讲,完全互换性与不完全互换性( )A前者高于后者; B前者低于后者; C两者相同; D无法确定两者高低。2.分组装配法属于典型的不完全互换性,它一般使用在( )。A加工精度要求很高时; B装配精度要求很高时;C装配精度要求很低时; D厂际协作或配件的生产。3.具有互换性的零件应是 ( )。A相同规格的零件; B不同规格的零件

3、;C相互配合的零件; D形状和尺寸完全相同的零件5.当孔的下偏差大于相配合的轴的上偏差时,此配合性质是( )。A间隙配合 B过渡配合 C过盈配合 D无法确定6.某种零件在装配时需要进行修配,则此零件( )。A具有互换性 B不具有互换性 C无法确定其是否具有互换性8.关于公差等级的选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公差等级越高,使用性能好,但零件加工困难,生产成本高B公差等级越低,零件加工容易,生产成本低,但零件使用性能也较差C公差等级的选用,一般情况下采用试验法9.关于几何参数的公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几何参数的公差就是零件几何参数的变动量B只有将零件的误差控制在相应的公差内,才能保证互

4、换性的实现C制定和贯彻公差标准保证互换性生产的重要手段10.基本尺寸是( )。A测量时得到的; B加工时得到的; C装配后得到的; D设计时给定的。33.利用游标卡尺测量孔的中心距,此测量法为 。A、直接测量; B、间接测量; C、动态测量; D、主动测量。34.读数值为0.02mm的游标卡尺,当游标卡尺的读数为42.18mm时,游标上第九格刻线应对齐尺身上的第 mm刻线。A、51; B、42; C、60; D、24。35.外径千分尺的分度值是 。A、0.5mm B、0.01mmC、 0.05mm D、0.001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互换性要求零件具有一定的加工精度。 ( )2

5、.为了实现互换性,零件的公差应规定得越小越好。 ( )3.零件在加工过程中的误差是不可避免的。 ( )4.不经挑选、调整和修配就能相互替换装配的零件,装配后能满足使用性能要求,就是具有互换性的零件。 ( )10.国家标准规定,孔只是指圆柱形的内表面。 ( )11.配合公差的数值愈小,则相互配合的孔、轴公差等级愈高。 ( )12.零件的实际尺寸就是零件的真实尺寸。 ( )13.基本偏差决定公差带的位置。 ( )15.在机械制造中,零件的形状和位置误差是不可避免的。 ( )36.千分表的测量杆直线移动0.001mm,指针转过1格刻度。 ( )四、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1、互换性3.基本尺寸4.实际尺寸5极限尺寸7.尺寸公差5、五、综合题:1.根据下列条件,分别将孔、轴的公差带代号对应地标在基本尺寸后面,并用线将能组成常用配合的孔和轴连起来。(单位为mm)(11分)(1)公差等级为8级的基准孔(2)基本偏差代号为h,公差等级为6级(3)基本偏差代号为F,公差等级为8级(4)公差等级为7级的基准轴(5)基本偏差代号为JS,公差等级为7级 (6)基本偏差代号为e,公差等级为8级12. 画图说明形位公差代号和基准代号的组成。(12分)5.公差等级选用的原则是什么?主要的选用方法是什么?(10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