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有关情况 (6)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60619878 上传时间:2023-10-2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有关情况 (6)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关于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有关情况 (6)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关于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有关情况 (6)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关于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有关情况 (6)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关于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有关情况 (6)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于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有关情况 (6)》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有关情况 (6)(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有关情况汇报 关于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有关情况汇报 单以栋 一、关于“双强”型村干部队伍建设 全区现有129个农业村居(其中南洋10,青墩,新兴14,永丰13,张庄9,伍佑,步凤,便仓12,城郊,开发区5),村干部27人,现建村党委16个,村党总支113个,专业党支部47个,“双强”型村党组织书记12人,“双强”村干部53人,占村干部职数的7.%。去年三月下发了关于大力实施“三百工程”,推进农村民营经济发展的意见城委办(2X)8号提出实施“三百工程”,“三百”指:培养00名致富大户、民营企业主成为“双强”型村干部;扶持10名在职村干部上项目、办实体,投资参股等途径,达到“双强”

2、要求;招引00名亭湖籍在外创业人员回乡创业、兴办企业。通过去年努力,较好地完成了“三百”一期工程,将名致富大户、民营企业主培养为“双强”型村干部;扶持2名在职村干部上项目、办实体,投资参股等途径,达到“双强”要求;招引02名亭湖籍在外人员回乡创业、兴办企业,将其中59名人员纳入村级后备干部培养。伍佑、步凤、便仓三镇去年将82名民营企业主、致富大户培养成“双强”村干部,扶持7名村干部上项目办实体达到“双强”要求。今年初,区委下发了关于组织实施“三百”二期工程,掀起全民创业热潮的实施意见,继续强势推进“三百”二期工程,18月份将69名致富大户、民营企业主、农民经纪人培养为村干部;将11名在职村干部

3、通过上项目、办实体,培养为“双强”村干部;招引76名在外人员回乡创业,将其中人纳入村级后备干部培养。 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1、抓目标规划。出台了关于加强“双强”型村干部建设的意见,提出了三年推进目标,今年“双强”配备率必须达到80%,明年达到10。建立了“双强”型村干部承诺上岗、任期目标制度,诫勉谈话、引咎辞职制度,实绩考核、记载制度,强化对“双强”型村干部的管理。去年、今年初将“双强”型村干部建设目标分解到各镇(城郊、张庄街道、开发区),签订责任书,把目标规划分解到镇、村,落实到基层。 2、抓推进进度。建立“三百”工程月报制度,定期通报,将“三百”工程完成情况列入镇领导班子年度考核

4、内容,强势推进。实施镇领导班子成员与“双强”对象结对帮培制度,提高“双强”型村干部建设组织化程度。 3、抓作用发挥。建立了“双强”型村党组织书记季度实绩公示,着重对19个村居“双强”书记参加村(居)重大活动,带头富、带民富,发展社会事业等四方面情况每季度在村务公开栏中进行公示,同时对“双强”型村书记作用发挥情况进行通报。对发挥作用不够好,忙于自身业务、难以过问村里事务的24人,结合村级党组织设置改革作了调整,改任总支副书记,继续请他们“出点子、理路子”,做好招商引资等工作。出台了关于双强型村党组织书记实绩考核激励的若干办法(试行),先后对作用发挥好、实绩突出的6人明确为副科级或进入乡镇(城郊)

5、领导班子。 4、抓后备源头。我们结合农村发展党员三年规划,在层层推优的基础上,选大户、培大户;同时眼睛向外,做好引才、荐才工作,对在外创业有成人员请他们回乡创业,在已回乡人员中,选择优秀分子纳入后备培养,建立了877人的村级后备干部人才库,为“双强”后备队伍提供了源头活水。加大对村级后备干部队伍的培训力度,发挥区、镇、村三级教育网络作用,分层次开展理论教育、专业技术培训,提高他们的层次。 、抓典型示范。组织开展评选十佳“双强”型村干部、十佳“双强”党员示范户、十佳“双强”党员示范基地的活动,编印了产业链上红旗艳一书,收录了34名发挥作用好的“双强”型村党组织书记、村干部的典型事迹。在“七一”前

6、并组织宣讲,进一步放大效应,形成导向。 二、关于“凤还巢”工作 我区“凤还巢”工作启动较早,在去年推进的“三百工程”的“百引”工程就是“凤还巢”工作。去年,通过实施“百引”工程,共招引亭湖籍在外创业人员193名回乡创业,创办项目19个,总投资5.8亿元,其中投资50万元或两年内形成5万元销售的项目87个,总投资达.7亿元;今年1-8月份,共招引投资0万元或两年内形成0万元销售的“凤还巢”项目3个,总投资达.54亿元。 1、调查摸底,健全台帐。通过媒体宣传和召开各级会议进行全员发动;通过组织专门人员,分工到村组,进行挨门逐户、沉底盖边的排查,对全区外出人员的自然情况、从业状况、地区分布等进行逐一

7、了解;通过信函和电话联系,了解和核定外出人员的创业情况,建立了亭湖区在外创业人员名册、亭湖区已回乡创业人员名册、亭湖区202X年计划回请人员名册等系列台帐,根据招引情况对名册按月进行滚动调整。 2、分解目标,做到“五引”。一是明确目标“引”。对“凤还巢”工程,我区根据市目标要求和区实际情况,确定2年内招引“凤还巢”对象目标120名,确保完成100名;今年目标名,确保完成50名。根据各党(工)委的实际情况,进行分解细化,按月推进。二是营造氛围“引”。为增强在外创业人员对回乡投资兴业的热情和信心,各党(工)委利用会议、简报、慰问信、广播等手段,深入宣传发动,营造浓烈氛围,对“凤还巢”对象的典型进行

8、大张旗鼓的宣传、表彰,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创业热情。三是亲情感召“引”。各基层党组织,将在外创业有成人员的亲朋故旧等关系疏理出来,利用之间关系,引导创业有成人员回乡创业,报效家乡。通过节日走访、召开座谈会、邀请回乡等形式,介绍家乡的巨大作用、区位优势、产业特点、招商重点、投资环境、优惠政策等,与他们共商家乡发展大计。通过叙乡情、谈亲情、话友情,使在外人员充分感受到家乡人民求贤若渴的迫切心情和诚意,进一步坚定他们回乡创业的信心和决心。四是培植载体“引”。引凤还巢,需要培植载体、种好梧桐。为使在外创业的“金凤”有巢可还、有树可栖,各党(工)委根据本地实际,对闲置土地、厂房、学校等进行调查摸底,建立台帐

9、,为“引凤还巢”打下基础。对本地区现有的产业进行分析,有针对性地招引“还巢”项目进行配套或发挥产业集聚效应。五是强化服务“引”。通过创设优良的政策环境、服务环境和创业环境,吸引外出人员回乡创业。象服务外来投资商一样,为回乡创业人员提供快捷、便利的服务,由项目落户地负责项目申报、厂房建设等一条龙服务工作。 3、强化责任,实行“三制”。一是责任制。区委和各党(工)委主要负责同志签定“凤还巢”工作责任状,进一步强化主要负责同志和有关负责人的责任,明确要求各党(工)委今年年底前必须招引投资500万元或两年内形成500万元销售的目标数,并将完成情况列入年度工作目标考核,对完成任务的领导班子和工作实绩的单

10、位和个人将进行表彰奖励,对完不成任务的单位,年终不得评为先进,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直接责任人不得参加评先和评优。二是联系制。在建立区四套班子分工联系的制度上,建立组工干部、科级干部联系回乡创业人员制度。区领导干部、组工干部联系到党(工)委,落实到村;党(工)委科级干部按分工联系到片、村,落实到人。对计划回请的人员,一一落实责任,有目标回请时间和回请责任人,责任人必须有副科级以上干部。要求各责任人保质、保量、按时完成规定任务。三是月报制。各党(工)委每月25日前用软盘上报已回请人员情况和计划回请人员动态,区委组织部按月予以通报,通报发至区两套班子领导和各党(工)委主要负责同志。区委主要负责同

11、志在月份的“三百工程”情况通报上作了批示:要求“各块要重视此项工作,必须实实在在地抓,不准搞形式,图虚名。”区委主要领导的批示转发后,极大地推动了全区“凤还巢”工作的深入开展。 “凤还巢”典型 侍成华,202X年从江阴回家乡南洋镇,投资202万元,创办了盐城华泰纸业有限公司。二期工程竣工投产后销售收入可达1.2亿元,利税可达100万元。 宁文,20X年从日本回乡创业,投资1000元创办拓诚文化用品有限公司,主要生产信封装饰礼品,产品全部销往日本,吸纳了10人就业,202X年销售达12万元。 祁亚明,2X年从泰州回家乡青墩镇,创办新科达机电制造有限公司,总投资1499万元,已完成投资1050万元

12、,000平方米和80平方米的两幢主厂房已竣工,20多台机器已安装完毕,设备性能正在调试,其中部分机器已试产,预计7月可投产达效,形成税收。另一幢00平方米的厂房钢架正在焊接之中,2年内销售收入可达00万元。 陈志强,原在西藏创业,02X年底回家乡便仓,创办唐古拉工艺制品厂。该公司占地13亩,一期工程投产50万元,目前近30内容总结()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抓目标规划(2)实施镇领导班子成员与“双强”对象结对帮培制度,提高“双强”型村干部建设组织化程度(3)出台了关于双强型村党组织书记实绩考核激励的若干办法(试行),先后对作用发挥好、实绩突出的6人明确为副科级或进入乡镇(城郊)领导班子(4)二、关于“凤还巢”工作 我区“凤还巢”工作启动较早,在去年推进的“三百工程”的“百引”工程就是“凤还巢”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