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勤耕种满园绿智慧催开四季花.doc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60619412 上传时间:2022-10-1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辛勤耕种满园绿智慧催开四季花.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辛勤耕种满园绿智慧催开四季花.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辛勤耕种满园绿智慧催开四季花.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辛勤耕种满园绿智慧催开四季花.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辛勤耕种满园绿智慧催开四季花.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辛勤耕种满园绿智慧催开四季花.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辛勤耕种满园绿 智慧催开四季花栗溪实验学校“绿色文明校园”创建工作总结 栗溪实验学校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农村学校。学校座落在山川秀丽的栗溪镇之中心。学校始建于1957年,虽然历经了五十多年的变革与改制,但是纯正、朴实、优雅、久远的山乡文化积淀,赋予了学校特有的文化气息。勤劳、智慧的栗溪教育人把他打扮得更加漂亮艳丽。学校依山傍水,环境优美,远观是花园,近听是学园,走进是乐园。不失为师生快乐学习、生活、锻炼、成长的精神家园。全校现有15个教学班,在校学生519人,其中住宿生408人 ,教职员工81人,其中专任教师69人,校级干部4人(一名分管学校环境教育工作),兼职环境教育教师2名。学校占地面积306

2、91平方米,建筑面积11181平方米,绿化面积14253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46.4%,绿化率100%。一直以来,学校秉承“求真爱美,善学创新”的教育理念,以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和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为指导,整体谋划学校创绿工作和环境教育工作,开展了“人人为校织绿衣,个个争做护花人”等系列活动,师生共同参与,齐抓共管,整个校园环境满目青翠,四季花香,绿树成荫,窗明几净。先后被评为“湖北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验与研究先进单位”;“湖北省四个创建先进单位”;“湖北省动漫教育实验基地”;“荆门市绿色生态校园”;“荆门市教育科研先进单位”;“荆门市传统体育项目实验学校”;“东宝区文明单位”;

3、“东宝区综合目标考评先进单位”;“东宝区教育质量综合评估先进单位”;“东宝区综合治理先进单位”;“东宝区一校两特示范学校”现今走进栗溪实验学校可谓树木四季绿荫如春,花草常年芬芳似画。二、具体措施(一) 提高认识,规范管理环境保护是基本国策。创建绿色校园,树立环保意识,意义重大而深远。学校始终把创绿工作和环境保护工作当作大事来抓,并写进学校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贯穿于学校工作的始末。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分管副校长为副组长,教导处、德育室、总务处、团支部、少先队负责人为成员的学校创绿工作和环境教育领导小组,形成了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的创绿和环保教育管理体系。近年来,学校根据国家、省、市等创绿工

4、作要求,结合自身实际,先后拟定了栗溪实验学校创绿工作实施方案、栗溪实验学校环境卫生管理制度、栗溪实验学校环境教育活动要求及栗溪实验学校环境保护考评细则等,使学校的创绿工作和环保教育真正落到实处,并实行制度管理,考评定星。(二) 科学谋划,合理布局我校校园环境建设坚持以人为本,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学校通过精心的谋划,科学布局了校园环境建设模板,让校园成为一片绿洲,充满了诗情画意。现在,不等你进入校园,扑鼻而来的桂花香味沁人心脾。进入校园,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一条长200米的樱花大道。朵朵花儿你不让我,我不让你,争着向你点头微笑。7219平方米的绿色运动场四周,一棵棵名贵树种香樟、圆角枫、映山红、白

5、玉兰、紫玉兰、紫薇、栾树、朴树、黄金槐、含笑等既像一名名精神抖擞的士兵,又像一个个亭亭玉立的大姑娘;林荫道旁,千奇百怪的山石向你挥手致意;不经意间,树枝头,喜鹊、麻雀、八哥,还有许多叫不出名的鸟儿不停地向你问好。校园的天空是绿的,校园的大地也是绿的,漫步在校园里真让你心旷神怡,好想停下脚步来吟诗作对。(三) 学科渗透,实施德育创绿工作重要,保绿工作更重要。为了巩固绿化成果,在师生群体中树立起“人人爱绿、人人护绿”的意识,学校重点抓了学科渗透和实施德育工作。首先,学校依靠德育室抓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把环境保护教育列入其中,使环保教育各项措施得到有效落实。德育室在工作中做到了“六个到位”,即计

6、划到位、要求到位、活动场地到位、受教育学生到位、辅导教师到位、检查评比到位、总结奖励到位。要求学生做到“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自己的环境”。全校上下人人有绿化场地,班班有责任区域,责任到班,责任到人。学校建立环境监督岗,由创绿环保教育领导班子成员轮流牵头,定期不定期地对全校的环境卫生、保绿护花进行检查监督,对出现的问题及时记录并查处。同时让校园里护绿爱花温馨提示语发挥警示作用。其次,构建环境教育课程体系,在各学科中渗透环境教育。学校推行的环境教育课程具有开放性、多样性、和谐性的特点,其结构为“学科加活动”、“显性加隐性”。我们认为环境教育课程应以学科渗透教育为主,同时注重活动课程的开设,活动

7、课程应侧重拓宽学生对环境的感性知识和加强技能方面的学习,增强“有效参与”能力的训练,走实践成才的道路。学校课程的设置纳入正式课程安排,包括知识类、技能类、艺术类、自然和社会环境课程等。从内容到活动形式和规模,灵活多样,在改革课程结构过程中,我们体会到,对于学科渗透,一是没有教师的主动性,就不会有学生乐学的积极性;二是学科教学中,潜移默化的环境教育更有益于学生接受;三是只有各学科形成合力,才能使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植根于心灵深处。三 创建成果几年的创绿工作在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领导的正确指导下,在全校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在社会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下,取得了可圈可点的成绩。一是校园洁、净、齐形成了鲜明的特色;二是校园绿、花、树构成了靓丽的风景;三是师生知、行、意赢得了社会的好评。师生爱校如家,勤学善思,开拓创新,一份份荣誉接踵而至:2009年学校被评为市级绿色生态校园;2010年学校荣春菊同志被评为省级爱鸟护鸟先进个人;2011年姚正清老师撰写的教学案例给校园植物挂牌获市一等奖、省二等奖;2011年姚正清老师撰写的教学论文校园绿化 美化设计获省一等奖;2013年学校被评为湖北省“四个创建”先进单位;在历届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保护环境征文大赛和知识竞赛中,我校师生多人获得大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