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在临床工作中的应用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60618601 上传时间:2022-10-2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学在临床工作中的应用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心理学在临床工作中的应用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心理学在临床工作中的应用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心理学在临床工作中的应用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心理学在临床工作中的应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学在临床工作中的应用(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心理学在临床工作中的应用【摘要】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变化规律并用以指导人的行为的学科。医学是帮助人们解除肌体的病痛,恢复安康,进步生活质量的理论性学科。有肌体疾病的人往往伴随着心理问题,如何在治疗治病的同时解决心理问题是心理工作者和医学工作者共同面临的问题。本文意在对二者的结合方面提出自己的一点见解。【关键词】心理学;临床工作医学是处理安康问题的一门学科,以治疗和预防生理和心理疾病,进步人们自身素质为目的,医学具有人文主义的特点,它关注的不仅仅是人体的器官和疾病,而是人的身体和心理的安康。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和心理规律的学科。从定义上可以看出,这两门学科都是以人为研究对象,二者的结

2、合具有共同的基矗1心理学与临床工作结合的重要性在医学相对落后的20世纪,各种生物源性疾病,特别是传染病长期危害着人类的安康,曾经是导致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人们对疾病的认识大多停留在由病毒,细菌等引起的感染性或传染性疾病和局部自身免疫性疾病上。此后,随着自然科学和医学科学的开展,人类对病原的认识大大向前迈进,在防治和控制某些严重影响人类安康的感染,传染性疾病方面获得了显著进步。由生物因素引起的疾病得到越来越有效地控制,影响人类死亡的疾病谱也随之发生了显著变化,一些发生、开展与心理社会因素亲密相关的疾病,如心脑血管疾并恶性肿瘤、意外猝死等逐渐取代传染性疾病成为人类的主要死亡原因,人们对心身疾病有了

3、更加深入的认识。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社会竞争日益剧烈,人们面对越来越复杂的社会人际网络,面临着高科技形势下产生的生存压力,需要对更多的诸如择业与就业,工作与家庭,学习与娱乐等问题,做出抉择.各种各样的心理社会因素,对一个人的综适宜应才能提出了新的挑战,在保持健全的心理和稳定的情绪方面都有更高的要求。一些无法适应这些生活应激的人就可能表现出各种适应不良的行为。在目前人类死亡的前10种原因中,有许多直接或间接与包括酗酒,吸烟,物质滥用在内的不良行为,以及对社会压力的不良反响等生活方式有关。这些行为危险因素与心理,社会因素直接有关,可能导致各种适应障碍和行为问题,并引发不同的疾玻由此可见,一

4、方面,一些与心理、社会因素亲密相关的疾病成为影响人类安康的主要危害;另一方面,各种适应不良的行为和精神疾患也正日益威胁着人类的安康。人类已经逐渐意识到,保持心理安康是一件与保持身体安康同等重要的大事。加强对安康人群的心理卫生保健,开展正规心理咨询与治疗,是保障人类安康,减少疾病负担的重要措施。2患者的心理特征理解病人的一般心理活动特点,才能在临床工作中做到有的放矢。病人一般的心理活动具有以下几个特点:2.1是回绝和孤独的心理。此期常发生在病人知道疾病已进人晚期之后。病人在此阶段内对诊断常持疑心态度,希望这只是一次误会,他们会去找医生,有时找很多医生询问病情和诊断,反复查证检验结果。这一阶段不会

5、很持久,病人很快会从回绝成认现实过渡到陷人深深的孤独之中。此时,家属和亲友应给他们温暖、同情、解除其孤独情绪。2.2是愤怒的心理。此期的标志是病人对疾病开场抱怨,并将抱怨投向医生、家属甚至朋友。变得容易发怒,常为一句话,一件小事而大发雷霆,与医务人员、家属的关系处于紧张阶段。此时应尽可能通过各种形式如听音乐、赏花等转移病人的注意力,以减轻其愤怒情绪。2.3是带有许诺成份的心理。此期病人童年时期的体验开场复苏,回想起在童年时代,如每当做了一件好事,父母总要表扬自己等。他们也往往产生遐想,假设能生活下去,我将成为一个好人,我会改正一切错误等等。病人忏悔过去,以求解除疼痛和延长生命。2.4是抑郁的心

6、理。抑郁常是一种死亡前的预兆。由于疼痛加重,病人变得衰弱。此时病人陷人即将失去一切和分开人世的悲哀之中。此期应鼓励病人表达内心的悲伤,耐心地倾听病人的诉说。2.5是承受现实的心理。这是一种更加绝望和绝望的感受,他们不再感到发怒和抑郁,而是准备承受,不想再抗争,想一人独过,感觉和痛苦均消失,似乎进人了一个长途拔涉后的最后休息阶段。3心理学与临床工作结合的表现下面,以癌症患者和护理工作为例,介绍一下,心理学在临床工作中的实际应用。3.1心理学在癌症患者中的应用:随着癌症患者的增多以及死亡率的居高不下,癌症患者及其家人承当着宏大的心理压力。癌痛患者,大多存在心理问题,随着疼痛时间的持续,疼痛程度的加

7、强,患者的心理问题更为突出。严重的疼痛是导致患者自杀倾向的主要因素之一,而心理治疗可以调整患者的心理紊乱,有助于缓解疼痛程度,改善患者的生命质量。因此在癌性疼痛治疗中,要重视患者的心理问题,尤其是严重疼痛的患者,在给予镇痛的同时进展心理治疗,会减轻心理问题对疼痛的影响,明显进步镇痛效果和患者的生命质量。晚期癌症患者,尤其是几经手术、几经治疗均告失败后仍然疼痛难忍的患者,他们所承受的心理压力更是宏大的。他们一方面要承受疾病所带来的各种病症,另一方面还要承受在疼痛中一步一步走向死亡的威胁。从心理学角度讲,有二种形式的精神刺激是难于承受的,一种是急性的难以承受的刺激,另一种是慢性的长期承受的刺激。那

8、么对于晚期癌痛患者来讲,他所承受的精神刺激既是难以承受的又是慢性存在的,有的患者说:“对于一个倍受折磨的晚期癌症患者,能像心脏病患者一样猝然死去是太幸福了。可见对心理状态较差的患者合并心理治疗尤为重要。3.2心理学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心理状态在个体之间差异很大,反映在疾病的态度上也各有不同,患者的心理状态因年龄、性别、职业等不同而有所差异。心胸狭窄容易产生焦虑情绪的人在患病之后常常感到苦恼、忧虑,常向别人诉说自己的病情。而性格开朗,平常比拟乐观的人患病之后往往表现为满不在乎,对检查、治疗、用药等都不大重视。因此,护理工作要分析每位患者的心理状态,以便采取有针对性护理措施,缓解病情,进步疗效。良

9、好的心理护理常常可以起到药物难以起到的作用。护士有责任为患者解除生疏、恐惧、疑虑等各种不良的心理反响,创造良好的条件,使患者获得最好的治疗效果。如1例晚期肝癌患者,入院高烧,不思饮食、卧床不起、悲观绝望,医护人员对其热情关心,进展全身清洁护理,好言劝慰,表示要用最好的方法治疗,护士长每日看望,使患者精神得到极大的抚慰,并积极配合治疗,不久病情明显好转,高热消退,食欲增加,几天后下床活动。后来护士长因故未去看望,使他产生疑虑,并说自己无希望了,护士长也不来看我,故失去战胜疾病的信心,病情逐步加重。再如有1例患重症肝炎的患者,前兆病症明显,担忧自己去世后,家中已坏的房屋无人翻修,思想负担沉重,经护

10、士理解到此情况后,与其兄联络,一方面对患者进展抚慰,另一方面尽快装修好房子,使患者解除了思想包袱,安心养病,从此,患者病症逐日减轻,病情好转出院。以此可以说明,心理学在治疗疾并对疾病的康复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心理技术该怎样与临床治疗结合也还需要探索,但是它的作用和力量已经唤起我们对心理学这门科学真诚的理解和热爱。只有当我们亲自去理论心理方法的时候,才能体会到它的魅力所在。我们提倡每一位献身医学的临床医生和护士都应当学习心理学知识,掌握心理学的方法,使我们的治疗思想更科学,诊疗艺术更加完善,进而为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提供根本的保证。参考文献1忻志鹏.实用临床心理学.上海:上海医科大学.19912宋爱华,朱彦军.心理干预对于癌症患者心身病症的影响.临床医药理论杂志,2022,23张丽,杨秀玲,张桂兰.心理干预在癌症化疗中的体会.齐鲁护理杂志,2022,174李文兰,王艳丽.心理干预对癌症化疗病人焦虑的影响.如今肿瘤学杂志,2022,115张秀伟,姜安丽.护理人为关心的研究现状与分析.中华护理杂志,2022,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