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八年级(上)一单元能力测试题(附答案)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60617451 上传时间:2023-06-0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版八年级(上)一单元能力测试题(附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语文版八年级(上)一单元能力测试题(附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语文版八年级(上)一单元能力测试题(附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语文版八年级(上)一单元能力测试题(附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语文版八年级(上)一单元能力测试题(附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版八年级(上)一单元能力测试题(附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版八年级(上)一单元能力测试题(附答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档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八年级(上)语文第一单元能力训练测试卷班级 学号 姓名 成绩 一、基础知识及其运用(20分)1、用行楷书写下边的句子。(3分)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2、下列加点字注音和解释词语,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虚无缥缈(mio):隐隐约约,若有若无。浣妆(wn):梳洗打扮。B. 娓娓动听(wi):形容说话委婉生动,使人爱听。 脍炙人口(hu)(zh):味道鲜美可口。C. 瞬息万变(shn):形容极短的时间内万一发生变化。 谛听(d):仔细听。D. 娴熟(xin):熟练。 潸然泪下(shn):流泪的样子。3、将句填在横线上,顺序最

2、恰当的是( )。(2分)在阳光下,积雪正在融化, 。石拱桥的栏杆下和桥洞在淌水 小河的石河沿上小街的屋檐下在滴水 到处都可听见滴水和流水的声音往下流淌的雪水仿佛正从石缝中渗出来A. B. C. D.4、默写填空。(3分)古老的的砖石和清新的白雪 , ,像是一幅 的版画。为什么要叫做“青色的海”,而不叫做“蓝色的海”呢?莫不是出于“ ”的古语?横看成岭侧成峰, 。巴东三峡巫峡长, 。5、判断以下表述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X”。(4分) 鲁智深倒拔垂杨柳、林冲风雪山神庙、武松打虎景阳冈、宋江智取生辰纲这些都是出自水浒传的精彩故事。( )游记是叙事散文的一种,主要记叙游览途中的见闻和感受,如

3、刘大杰的巴东三峡、冯君莉的气海胡,梦幻般的湖等。( )巴东三峡和周庄水韵都是写景游记。只是前一篇游览的空间相同,随时间不同景物各异,后一篇“移步换景”写了周庄不同地方的不同景色。( )走进纽约一文运用了大量的夸张、比喻等修辞手法,多角度描写了美国第一大城市纽约的繁荣景象,表达了作者在纽约心情的愉悦和对纽约生活的向往。( )6、下面这段文字中划线处有三处错误,请按要求答题。(6分)人的一生,大约有三分之一左右的时间在睡眠中度过。人的健康对于睡眠,就像呼吸和心跳一样重要。我们必须全面改善公众的睡眠的健康水平。为此,中国睡眠研究会提出了“良好睡眠,健康人生”的口号。A.用词不当的一处是(填序号):

4、,修改 B. 用词重复的一处是(填序号): ,应删去 C. 词序不正确的一处是(填序号): ,修改 二、阅读(40分)(一)阅读巴东三峡(节选),完成710题。(12分)船过了秭归和巴东,便入了最有名的巫峡,这是一段最奇险最美丽的山水。江水的险,险在窄,险在急,险在曲折,险在多滩。山的妙处,在不单调。这个峰很高,那个峰还要更高,前面有一排,后面还有一排,后面的后面,还有无数排,一层一层地你围着我,我围着你,你咬着我,我咬着你。前面无路,后面也无路。四面八方,都被悬崖阻住。船身得转弯抹角地从山缝里穿过去。两旁的高山,笔直地耸立着,好像是被一把快刀切成似的,那么整齐,那么险峻。仰着头,才望见峰顶,

5、中间是一线蔚蓝的天空。偶尔看见一只黑色的鸟,拼命地飞,拼命地飞,总觉得它不容易飞过那高高的峰顶。江水冲在山崖上、石滩上,发出一种横暴的怒吼,有时候可以卷起一两丈高的浪堆。巫山的云,这一次因为天气晴爽,没有看到。据一位老先生说,看巫山的云,要在迷蒙细雨的天气。那时候,望不见天,望不见山峰,只见顶上云雾腾腾,有像牛马的,有像虎豹的,奇形怪状,应有尽有,那情形比起庐山来还要有趣。这一次因为正是秋高气爽的好天气,天上连云影也没有,几个极高的峰巅,我们可以望得清清楚楚。最可爱的,就是在那悬崖绝壁的上面,倒悬着一些极小的红花,映着古褐苍苍的石岩,另有一种情趣。过巫山即入瞿塘峡。此峡最短,不过十三四里。山势

6、较巫峡稍低平,水势仍险急,因有夔门滟澦堆阻在江中,水不得平流之故。这便是历史上有名的白帝城。那一段古城刘皇叔托孤的悲惨故事,就发生在这个地方。山顶上有一古刹,为孙夫人庙。颜色为瓦白色的墙,隐约地从树林中呈现出来。我们走过的时候,正是下午六点光景,一道斜阳,照在庙前的松树上,那颜色很苍冷。远远地朝北望去,隐约地可以望见八阵图遗迹。庙里的钟声,同夔府那边山上传来的角声,断断续续地唱和着,那情调颇有些凄凉。所谓英雄落泪游子思乡的情感,大概就是在这种境界里产生的。到了白帝城,三峡算是走完了7、上文以作者的游踪为线索,请在下面括号内填上相应的地名。(3分)秭归( )( )( )白帝城8、巫峡山水的特点用

7、上文中两个词语回答是“ 、 ”。(2分) 9、文中写瞿塘峡时提到了刘皇叔托孤的悲惨故事。写这个故事对全文所起的作用是什么?(1分)10、说出下列句子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填入表格中。(6分)两旁的高山,笔直地耸立着,好像是被一把快刀切成似的,那么整齐,那么险峻。江水的险,险在窄,险在急,险在曲折,险在多滩。江水冲在山崖上、石滩上,发出一种横暴的怒吼,有时候可以卷起一两丈高的浪堆。句子修辞手法作 用句句句(二)阅读周庄水韵(节选),完成1115题。(13分)从河里抬头看,只见屋脊参差,深蓝色的天幕上勾勒出它们曲折多变的黑色剪影。突然,一串串亮晶晶的光点从黑黝黝的屋脊上飞起来,像一群冲天而起

8、的萤火虫,在黑暗中划出一道道暗红的光线。随着一声声清脆的爆炸声,小小的光点变成满天盛开的缤纷礼花,天空和大地都被这满天焰火照得一片通明。已经隐匿在夜色中的古镇,在七彩的焰火照耀下面目一新,瞬息万变,原本墨一般漆黑的屋脊,此时如同被彩霞拂照的群山,凝重的墨线变成了活泼流动的彩光。最奇妙的,当然是我身畔的河水,天上的辉煌和璀璨,全都落到了水里,平静幽深的河水,顿时变成了一条摇曳生辉、光华四射的彩带。随焰火忽明忽暗的河畔楼屋倒映在水里,像从河底泛起的一张张仰望天空的脸,我来不及看清楚他们的表情,他们便在水中消失。当新的一轮焰火在空中盛开时,他们又从遥远的水下泛起,只是又换了另一种表情。这时,从古镇的

9、四面八方传来惊喜的欢呼,天上的美景稍纵即逝,地上的惊喜却在蔓延1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2分)参差( )( ) 璀璨( )( )12写出下列句中画线词语的近义词。(3分)深蓝色的天幕上勾勒出它们曲折多变的黑色剪影。( )天上的辉煌和璀璨,全都落到了水里,平静幽深的河水,顿时变成了一条摇曳生辉、光华四射的彩带。( )( )13上文描写了哪些景物?请概括写出(不少于四种)。(2分)14作者在描写景物时,是按照什么时间和空间顺序来描写的?(3分)时间上: 空间上:由 写到 。15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是从 的角度来描写周庄水韵的。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它属于 喻,本体是“ ”,喻体是“ ”,比喻词是

10、“ ”。这样写的好处是 。(3分)(三)阅读深信黄山天下奇,完成1621题(15分)深信黄山天下奇很早就已闻黄山具有北方山峰的雄壮巍峨,南方峻岭的俊逸飘洒;也听说黄山有玲珑剔透的怪石,虬枝斜出的黄山松和浩瀚无边的云海。当代大诗人郭沫若在赋诗赞颂黄山景色时更留下了“深信黄山天下奇”的佳句。今年十月,我来到了黄山,虽说进入秋季,但此时的黄山还是穿着夏装。拾级而上,灰蓝色的轻烟不时伴随花香扑面而来。凭栏远眺,十里迤逦的群峰由于角度、位置和视线的不同而出现景观上的差异,但见峰峦争雄,奇松苍翠,就像几千丈长的彩色帷幔悬挂在前方,给人以艺术美的享受。黄山是立体的画、无声的诗。当走进黄山的峰海,无数的巧石会

11、争先恐后奔眼前。在半山寺,抬头可见一只头朝天门的振翅欲啼的“公鸡”,这就是巧石“金鸡叫天门”;登上“天山已屏”,遥望莲花峰,她就像用壮美线条勾勒出来的一朵含苞欲放的新莲;在鸡公峰前,一块巧石长得像鹅一样,昂起头,翼下还有许多圆石簇拥着,形成了“天鹅孵蛋“的奇景。还有九龙峰上的“猫头鹰”,白沙岭上的“喜鹊登梅”,狮子峰顶的“猴子观海”,鲫鱼背上的“仙桃石”这些巧石千姿百态,逼真逗趣,似人似物,似禽似兽,惟妙惟肖,如同出自能工巧匠之手,给人带来丰富的想像和无尽的乐趣。如果用“巧”来形容黄山的石,那么黄山的松可说是“奇”了。黄山松不像一般的松树那样生长在泥土里,而是依山势和风向扎根在高山的峭壁夹缝中

12、。它们不怕严寒,四季常青,形态有立有卧,有俯有仰。如举世闻名的千年古松迎客松,就挺立在玉屏楼东、文殊洞上。a恰似一位好客的主人伸出手臂迎接远方的来客。离开玉屏楼,路旁又有一株古松远伸一枝,作送客状,它就是送客松。往前50米处的望客松则体态优美,如向游人点头,依依惜别。还有始信峰上的黑虎松,天都峰的探海松。黄山的松树不仅独立生长,也有成林的树木。如狮子峰上的松树就成林成片形成松海,当山风吹过,b就像排浪拍岸的潮汐,蔚为壮观。黄山的奇松引人入胜,黄山的云海更为神奇,它妙在非海,而确又似海。站在峰巅,只见烟云时而为风平浪静的汪洋,时而为浪涛汹涌的大海,时而似奔腾的急流,时而又轻柔如绢。刚才还是倾盆大雨,迷天雾,而刹那间,它们就会全部散去,阳光一照,白云浩浩,澜翻絮涌,万道山峪沉于银涛中,真有“忽闻海中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的佳境,难怪郭沫若形容它是“森罗万象,忽隐忽现,或浓或淡,胜似梦境之迷离。”16通读全文后,分别说说第段的两句话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