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语文期中测试题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60617066 上传时间:2023-12-3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2.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上语文期中测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九年级上语文期中测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九年级上语文期中测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九年级上语文期中测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九年级上语文期中测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九年级上语文期中测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上语文期中测试题(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九年级上语文期中测试题卷首寄语:亲爱的同学们,如果这试卷是蔚蓝的天空,你就是那展翅翱翔的雄鹰;如果这试卷是碧绿的草原,你就是那驰骋万里的骏马。只要你自信、沉着、放松,相信你一定比雄鹰飞得更高,比骏马跑得更快!一、 积累与运用(1-8,共24分)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2分)A、纤(xin)细 酝酿(ning) 根深蒂(t)固 悖(bi)谬B、嶙峋(xn) 狡黠(xi) 惴(zhu)惴不安 秀颀(q)C、省(xng)悟 灼(zhu)伤 坦荡如砥(d) 无垠(yn)D、恫吓(xi) 猗(y)郁 死者相藉(ji) 熟稔(rn)2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A、旁逸斜

2、出 再接再厉 前仆后继 不屑置辨 B、舍生求法 销声匿迹 冥思苦想 不可名状 C、温文尔雅 稍纵即失 截然不同 未雨绸缪 D、恹恹欲睡 战战兢兢 揠苗助长 浮想联翩 3、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2分)A、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让我们接触了社会,开阔了视野。B、在学习上,老师要求我们独立思考、互相合作、积极探究。C、具有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是一个人事业成败的关键。D、为防止不再发生类似的伤害事故,政教处采取了很多安全措施。4、阅读能增长见识,启迪智慧,陶冶情操。请选做其中一题完成。(2分)我们所熟知的打虎英雄是水浒传中的他在该书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事迹,如手刃潘金莲,怒杀为兄报仇。在快活林

3、里醉打,在水泊梁山火并王伦。西游记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如三打白骨精,请再举两例。,。5、古诗文默写。(9分)(1) ,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2)春蚕到死丝方尽, 。(3) ,青春作伴好还乡。(4)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中运用借代和拟人创造性地写出暮春风雨后花叶神采的词句是 。(5)论语十则中孔子赞叹音乐创作高妙的句子是: (6)论语十则中告诉我们要以仁爱之心待人,推己及人的句子是: , (7)韩愈的马说强调了伯乐的重要作用,在没有遇到伯乐时,千里马的命运是: , 。按要求完成第68题 在我们身边,父母均在外打工的儿童比比皆是,这些儿童被称为留守儿童。目前我省留守儿童多达100万,仅我市

4、就有将近10万!关注留守,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为此,学校决定举办以“关注留守儿童”为主题的活动周,请你参加以下活动:6、请为本活动周设计一条富有感染力的宣传标语。(不超过15个字)(2分) 7、你认为留守儿童面临的主要问题有哪些?至少写出两点。(2分) 8、关注留守儿童,要靠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为了解决留守儿童的问题,请你向有关部门或人士(如学校、当地政府、社会各界、家长等)提两条建议。(3分) 二、阅读理解(9-22题,共36分)(一)文言文阅读(13分)(1)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

5、亦我所欲,所欲者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2)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与之,乞人不屑也。 (3)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乏者得我欤?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

6、此之谓失其本心。9、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的意思。(2分) (1)所识穷乏者得我欤( )(2)万钟于我何加焉( )(3)故患有所不避也( )(4)是亦不可以已乎( )10、翻译句子”(4分)(1)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_(2)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_11、本文第2段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它的作用是什么?(2分)_12、古往今来,“舍生取义”者不乏其人,请举出你所了解的一位,并写出他的一句表明气节的名句。(2分)_13、本文阐述了怎样的观点?结合事例谈谈你对此的认识。(3分)_(二)议论文阅读(8分)我们都是成功者说到成功,人们有一个错误的观念:成功只等于成名。有人

7、认为,只有扭转乾坤的壮举,才算是成功的举动;有人认为,只有领袖、名人,称得上家的人,才算是成功者;有人则干脆断言世界上没有一个成功者,因为人生最终的结局是悲剧后人肯定超越前人。这实在是一种可怕的自卑。其实,我们都是成功者,因为成功是一种感觉,一种自我意识的主观感觉。如果我们把自己的每一点进步,哪怕只是微小的进步,都看做是一次成功,都认认真真地品味一番,那么,幸福和快乐就会长伴于我们身边,我们的人生也就会变得格外的丰富和生动。不是吗?作为一名学生,他考试及格了,成绩提高了,这是成功,应当感到高兴;作为一个农民,他播下的种子发芽了,庄稼收割了,这也是成功,也应当感到高兴。在更多的时候,成功无需旁人

8、认可,也不需要别人来裁判;我们也不要把成功的刻度画得太高,不要把成功看得过于神圣。然而人的一生,不可能永远一帆风顺,不可避免要遭受这样那样的挫折和失败。每经过一次失败,对事物的认识就深入一步;对人生的感情就加深了许多,自己的意志就增强了不少。这种种经历和感受,不是另一种意义上的成功之路吗?不也应该感到快乐吗?否则,我们就会对人生失去一份应有的信心,“面对困难,我们就会望而却步。”大胆而自豪地承认成功吧。认认真真地品味自己的每一次成功,从品味中汲取动力,开启智慧,从而获得更大的成功,这也许就是人生的意义所在。14、第自然段中“幸福和快乐就会长伴于我们身边,我们的人生也就会变得格外的丰富和生动”的

9、原因是什么呢?(2分) 15、第自然段中“这种种经历和感受”中的“经历”与“感受”次序为什么不能互换?(2分)答:理由是 16本文的论点是: 。作者围绕论点,从两方面来论述,这两方面是:(1) (2) (4分)(三)记叙文阅读(共15分)棉花糖 周波 那年,老家的炊烟像云朵一样悠悠地飘着。 晌午,父亲拖着一身的泥巴吭哧吭哧地走回家。这日头!父亲心里一阵嘀咕。 “回来了?”母亲把毛巾递给父亲。 “嗯,先喝口水。”父亲走到水缸边,用勺满满地盛了一碗凉水,咕噜一声灌进肚里。 我那时年龄小,每天屋里屋外跑。父亲背着一大摞农具进院门时,我每次比母亲跑得快。 “丫头,又看我喝水?”父亲滴着汗珠朝我笑。 “

10、甜吗?爹。”我两手搭着缸沿咯咯地笑弯着头。 “甜,很甜,像吃棉花糖。”爹又笑。 于是那天起我记住了棉花糖的滋味,做梦也想吃棉花糖。后来我上学了,看到学校的门口有流动的商贩卖好看的棉花团一样的东西。同学们说那是棉花糖。棉花糖?我禁不住诱惑,用零碎的硬币买了一小团吃。真的很甜,还带着香味。 回家的路上,我一直想着父亲陶醉的样子。父亲说缸里的水是棉花糖味,这是真的吗?难道是棉花糖化了变的? 我急切地穿过窄窄的田埂,我没见到父亲行走的身影,却看见母亲提着竹杆沿着河塘在追赶鸭群。 我打开家门,扔下书包就蹿到院里的水缸边。我个子矮,踮着脚看不到水的影子。我端来一把椅子站上去,才终于看见那一汪被父亲快喝光了的棉花糖水。 “你不要命了?”母亲不知啥时候进来的,见我的头隐没在缸里,大叫起来。 我后来对母亲说:“没有您一声叫,我也许就掉不进缸里去,也不会明白缸里的水根本不是棉花糖的味。” 父亲惊慌地把我湿漉漉从缸里拎了出来,嘴里咕噜噜地想说什么。然后我看见父亲舀了一瓢水喝,父亲那会儿喝水的样子一点也不好看。当然我不敢问缸里的水甜不甜,因为我已经知道水不是棉花糖味的。 惊魂未定的母亲给我换干衣服后去了堂屋,我根本没想到她会去找那根赶鸭的竹杆来打我。 “你这是作啥?放下!”父亲扔了水瓢吼道。 “今天不打她一下,明天还会掉进缸去。”母亲气着说。 我受了太大的惊吓,在两个水缸缝隙里躲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