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钟表教学反思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60616926 上传时间:2023-08-07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31.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认识钟表教学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认识钟表教学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认识钟表教学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认识钟表教学反思(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认识钟表教学反思永嘉县上塘城西小学 王云莲 2015.12认识钟表这一课是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内容。我上的是第一课时认识整时。认识钟表是一年级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因为小朋友平时对时间的关注很少,也没有什么时间概念。就好比在上课前,我问小朋友:你知道现在大概是什么时间吗?很多小朋友心里其实是没底气的,有说8点,有说9点,可见小朋友的时间观念还是比较薄弱的。而且大部分小朋友对钟表的了解还是很少的。所以,整节课的教学中运用了以下几个方式:1谜语引入,激发兴趣。课一开始,通过猜谜语的活动导入,使学生马上处于振奋状态,引发学生强烈的兴奋感,营造积极活跃、向上的学习氛围。走进钟表的世界,让学生说一说生

2、活中钟表可以帮助我们做什么,让学生感知钟表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为学习新知创设良好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2变静为动,观察发现。这一层次安排了观察、操作、交流、归纳等教学活动,让学生自己发现钟面上有些什么。在交流中,学生把自己平时积累的经验表述出来,大家互相借鉴、互相补充,这样不仅调动和激发了学习主动性,而且提高了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在学生独立观察的基础上,为了强化认识钟面,利用课件展示,时针和分针的转动,让学生通过视觉和听觉的感受,调动多种感官,区分时针和分针,了解顺时针方向。请学生观察7时8时,时针和分针的转动,由动到静,初步体会时针和分针的特点。在学会了如何认整时后,我紧接着出示钟表从1

3、2点开始每过一小时时针和分针的变化,让学生牢牢地掌握:当时针指着几,分针正好指着12的时候,它就是几时。3借助经验,互助互学。抓住学生的年龄特征,整节课以小明的一天为主线,提供了丰富的与儿童生活背景有关的素材,把教学内容有趣的串起来。于是我课件出示钟表上的分针和时针,让小朋友先来说一说这两根针是什么样子的,小朋友说一根长,一根短,然后我做动作给学生看,并补充到那一根又长又细是分针,另一根又短又粗(胖)的是时针,为的是便于学生区分和记忆。认识了钟面后就要来认识整时了。这是本节课的一个重中之重。在这一环节的设计上,我顺势课件出示钟表上的时刻,请小朋友说说看这是什么时候,很多小朋友都能说出这是7点,

4、但当我进一步问他:你是怎么认的时候,小朋友们都沉默了,于是,我但引导他们,看看钟的时针指着谁,分针指着谁。这个时候小朋友们就马上明白怎么来认识整时了:当时针指着几,分针正好指着12的时候,它就是几时。已经认识了7时,于是我又让小朋友们认一认8时,并说一说是怎么认的。因为只有会说了才说明学生是真正掌握了,所以这里我采用了多种形式(如同桌互说、小组说、男女生说等)让小朋友们说一说是几时,是怎么认的,接着根据书中的情境图进一步加深认识。本课也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 1、本节课,我仅让学生初步认识钟面,认识时针和分针,会看、会写钟表和电子表上整时的时刻,初步建立时间观念,这样显然是不够的,数学学习的目的

5、不应该是学生“经验”简单的在再现和累积。 2、由于学生不是经常训练操作实践的活动,所以在操作的过程中,学生不是很听老师的指挥,在小组活动中,学生的合作意识较差,从动手操作到自主探索到用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学生都无所适从。例如,认识哪个是时针,哪个是分针时,让学生分辨时不够深入,没有让学生放开说,师有代说的地方。再例如:你是怎样知道是7时的,指名说拨钟的方法等等,学生语言组织有问题。 3、学生自主探索的机会不够,让学生猜是什么时刻,虽然也请学生交流讨论,但小组合作流于形式。学生没有独立思考和观察,就急于和小组内同学去说,有的甚至在玩。结果既没观察清楚,交流的效果也不好。 总之,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千万不能“拔苗助长”。同时,教师在课堂上还要有足够的应变能力,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这样才会使学生学会数学、热爱数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