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乡偶书作文3篇(关于回乡偶书的作文)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60613718 上传时间:2022-08-18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6.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回乡偶书作文3篇(关于回乡偶书的作文)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回乡偶书作文3篇(关于回乡偶书的作文)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回乡偶书作文3篇(关于回乡偶书的作文)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回乡偶书作文3篇(关于回乡偶书的作文)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回乡偶书作文3篇(关于回乡偶书的作文)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回乡偶书作文3篇(关于回乡偶书的作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回乡偶书作文3篇(关于回乡偶书的作文)(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回乡偶书作文3篇(关于回乡偶书的作文)下面是我整理的回乡偶书作文3篇(关于回乡偶书的作文),欢迎参阅。回乡偶书作文1时光飞逝,一转眼,五十六年就匆匆过去了。终于,处于杖朝之年的贺知章得到了皇帝的准许,弃官回乡了。贺知章得到了这个消息,就像回到童年一样激动,他不知多少次在睡梦中回到过自己的家乡,这一天终于到来了。贺知章准备好行装,踏上了回家的路。行程中,他又看到了几十年前从家到京城时走的那条小路,不禁老泪纵横。沿着这条古老的小石子路向前走去,不知走了几天几夜。一天下午,贺知章突然看见前面出现了一个小村庄,几栋小茅草屋和大片翠绿的树林映入了他的眼帘。贺知章知道,这就是自己离别已久的家乡了,于是,他

2、加快了脚步,走进了这个小村庄。一进村口,呈现在贺知章面前的是一棵高大的柳树。这棵树经过了五十多载,已经从小柳树长成了枝繁叶茂的大柳树。贺知章抚摸着这棵柳树,情不自禁地吟诵起了他创作的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吟诵完,贺知章回想起儿时和伙伴们在这棵树下玩耍时的情景,眼泪不禁再一次洒落在衣襟上。他环顾四周,看到了自己的家,那是一栋破旧的茅草屋,因为年久失修,屋顶的茅草已经被风卷走了很多层,房上的木头有些都腐烂了。贺知章又把目光转向家中后院,里面都长出了齐膝高的杂草,很久没有养过家畜、种过庄稼了。贺知章长叹一声,向着茅草屋门前走去,正要敲门时,从茅草屋

3、后面的树林中跑出了一群孩子。他们来到茅草屋前看到了贺知章,先是愣了一下,然后蜂拥而至,在他身边叽叽喳喳地问这问那。一个小女孩很天真地问:“老爷爷,我们这里很久都没有来过客人了,您是从哪里来的呀?”另一个小女孩接着说:“看爷爷您这身打扮,应该是从京城来的吧!”贺知章很耐心地听两个小女孩说完,答道:“对,我是从京城来到这里的”话还没说完,一个小男孩就抢着说道:“哇,爷爷您还会本地方言!”贺知章点点头说:“我就是本地人,五十年前出去做官,辞官后回到此地来的。”一听这话,孩子们就来了兴致,围着贺知章问“您今年多大年纪了?”“您在做官时有什么有趣的事?”等等。贺知章感到非常高兴,就像回到了童年一样。过了

4、一会儿,一个小男孩说:“唉?我记得以前爷爷对我说过,他还是一个孩子的时候,有一个非常要好的朋友,叫贺、知、章,还说他做了大官。这个贺知章是不是爷爷您啊?”贺知章听了这话,微微一笑,说:“是的,就是我啊!”这个小男孩非常开心,说:“哇!您和我的爷爷是朋友关系啊!那您就到我家里来吧,我们全家肯定会热情款待您的!”贺知章非常感动,于是就跟着小男孩回了家。来到小男孩家里,全家人用最丰盛的晚餐款待贺知章,贺知章还见到了儿时最要好的朋友:小男孩的爷爷。于是,在小男孩家里,八十有六的大诗人贺知章诗兴大发,创作了一首著名的唐诗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回乡偶书回

5、乡偶书作文回乡偶书读后感回乡偶书读后感回乡偶书改写作文回乡偶书作文2“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当初为了我读大学方便,妈妈卖掉了乡下的老宅,在杭州城里买了房。而今,妈妈年纪大了,有落叶归根的想法,我一听她说这个想法,便一再的劝说,老家那地方闻的是臭气,听的是炸山的爆炸声,一条河,上游倒马桶,下游洗米,吃的用的拉的都在那里。可是不管我怎么说,最终我还是答应她回去看看再说。一听说我要回整整十年没有回去的老家,妻子女儿高兴的直嚷嚷要跟随,就这样,携家带口,开着车,上了通汇路就直奔楼塔,正逢春天,野花开的正旺,我深深的呼吸了一口空气,清新中带着一股甜味。心情一好

6、,加大油门,刚到临埔,女儿指着前面的雄伟建筑问道:“老爸,那是什么呀?”我推了下眼睛,仔细一看说“那应该是临埔电厂了,好象跟以前有点不一样了,我记得我小时候路过这里,看见的就是高高的烟囱冒着白白的烟,看来这几年政府没少下力,污染少了,周边的环境的好起来了,你看那边的油菜花开的多好看呀”。女儿也拍起了小手,只是不知道老家这几年的变化大不大,希望别让妈妈失望才好,我心里暗暗嘀咕。一小时的路程,我们到了楼塔。眼前的景象让我非常意外,宽大的马路,路边的绿化做的象公园一般,要不是进村的路口那个镇政府还在,我都不知道应该往那边进村了,沿着指示牌我进了村,姑父已经在路边等我们了,停好车,跟姑父进了一幢四层小

7、洋房。姑姑已经在准备午饭了,我们打了招呼后,姑父说:“阳阳,你十年没回来了,午饭还早,我带你们四处逛逛,这十年我们村变化可大了。”正中我此次来的目的,赶紧跟上姑父出了门。“这是以前的那个造纸厂,现在改成镇养老院了”我接上口“以前它前面那条溪沟,我小的时候有鱼的,后来水被污染了,臭的要命”,姑父哈哈大笑了起来:“现在的又有鱼了,我前段时间还钓了条一斤多重的鲫鱼呢。”真的?我等下自己去亲眼瞧瞧。往前走,就是我前面说到的那条上游倒马桶,下游洗米的河,但是现在完全变了样,两侧种了迎春花,还加了护栏,水面漂浮的嫩嫩的荷叶,已经联想到夏天荷塘月色的景象,清澈的河水早已忘记它早般时候的模样。河的两边建起了一

8、排排的农居房,整齐而漂亮。一路走,村里的变化让我叹为观止,宽敞明亮的教室,童话一般建筑的幼儿园,那些打着光屁股的孩子早已不见了,他们也许都象我一样,走出了山村,穿着西装,打着领带,只是把心留在这里了吧。亲戚们见我回来了,都陆续集聚到姑父家,餐桌上我说起妈妈想回老家来住的消息,亲戚们马上说起了我的后顾之忧,现在村里通了地铁,以后去杭州都只要半个小时,村里还自建了三个大型超市,东西绝不比城里的少,环境好了,空气新鲜了,人住的舒服了,寿命都要长了。听着亲戚们的介绍,作为村长的姑父举起了杯,说:“这都是国家的政策好,事事都为我们百姓考虑,我们为祖国干一杯吧。”晚上,我们一家留宿在姑父家,和女儿一起坐在

9、阳台看星星,“爸爸,你看,这里的星星比杭州的多,月亮也比杭州的亮”,听着女儿童真的话,我决定了,举家搬迁。回乡偶书作文3天,湛蓝深邃不染一丝污渍;水,清凉明澈未染半点浊痕。顺着崎岖难行的山路,点点黑瓦村落在陡坡的那一边。这是我的故乡,有我的亲人,有我挥之不去的思念和牵挂。红褐色的田埂映照着夕阳,满山牛羊仿佛也用质朴的.乡音呼唤着迟迟未归的游子,狂风吹得芦苇的散絮落到溪中飘零,我不禁想起“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的诗句。看着层峦叠嶂的山石,我遥想着山的那一边,有着波涛澎湃的金沙洪流,激荡着我对故乡的深情,激荡着爷爷奶奶对子孙的爱与思念崎岖的道路无法阻隔血脉的思念,虽然已满头汗水,但是看着

10、父亲,他那炙热的眼神,他遥望家乡红土的深情,我知道,他和我一样,巴望着一下飞回家园与家人共享天伦,爷爷奶奶正在家里期盼着,祷告着,用最最质朴也最最高尚的声音,呼唤啊,呼唤我忽然又想起上次回乡时,奶奶早在家外等候,一见到我,激动得话也说不出来,只是用粗糙的手抱着我的头,在我细嫩的小脸蛋上亲了又亲祖辈经历的苦难我已尽数无知,我唯一能做的,也只有牵着他们的手,看着他们的眼睛,听着那几乎不是来自同一个世界的叙述,对于老人,这已经是最大的慰藉!走下陡滑的山坡,眼前猛然闪现一个憔悴的背影不正是爷爷吗!灰皮土帽遮盖着一头白发,爷爷的背,仿佛更佝偻了,那弯曲的脊柱正是岁月磨难的唯一见证爷爷回过身来看着我们,是

11、的,他什么也没有说出来,但我已经知道他想要说什么,他想说的只是,平安到家了,真好。跟在爷爷的身后,我离家越来越近,肩头的包袱仿佛顷刻间不复存在。我忽然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轻松,回到家中,投入亲人的怀中,这难道不是游子最好的归宿吗?熟悉的土屋,历经沧桑的门庭,门上赫然是一个红色的“五好家庭”的标志。我一时哑然。我已经太久没有回到这里,太久了推开门,小小的院子里,一切是那么熟悉又那么陌生。仿佛连鸡猪都瞪着奇怪的眼睛看着我,对我这个“陌生人”充满了疑惑。奶奶因为身体不适一直不能出门,见我和父亲到家,又是高兴又是关切:“脚疼不疼?过来用热水洗一洗脚。”于是找来盆和干净的毛巾因为怕我嫌弃,奶奶还选了一块新

12、毛巾。疾病还未痊愈的奶奶亲自帮我脱去鞋袜,为我洗脚,揉腿,我一时觉得实在太羞愧!身为儿女的我不但没能为长辈做点什么,还要奶奶为我洗脚。然而我只是默默的看着奶奶,她好像一个雕刻家在为自己最得意的作品做最后的加工,脸上是数不尽的幸福和宽慰,也许对于老人,对于这样一个孤单的老人,哪怕为子女做再小的事也是那么的快乐和自豪!我享受着这样热烈的亲情关爱,鼻子微微一酸,仰头看向天边,太阳的颜色已经暗淡,仿佛困倦似的在山头沉浮。太阳啊太阳,你历经沧桑,看尽人间风景,为何不对这阔别重逢的家庭再多带来哪怕一刻的光阴!对于我,对于父亲,对于爷爷奶奶,重逢的时光流逝得是那么迅速,哪怕一分一秒也能给两位风烛残年的老人带来多大的幸福啊我看着爷爷的背,看着奶奶的手,看着爸爸的笑容,忽然觉得世界小了,只剩下了幸福和欣慰,还有重逢的温暖情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