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如何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133.doc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60611654 上传时间:2022-12-1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7.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学课堂如何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13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数学课堂如何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13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数学课堂如何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13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数学课堂如何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133.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学课堂如何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133.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数学课堂如何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 新课程的实施,松山区将数学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叙述为:创设教学情境 提出数学问题组织有效活动 探究数学本质致力问题核心 建立数学模型设计有效检测 解决实际问题升华经验成果 深化数学内涵。这种数学教学模式旨在逐步建立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逐步提高学生提出问题用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为了达到以上目的,“创设情境”得到广大教师的格外宠爱。那么,何谓有效的教学情境呢?“有效”指情境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实效性。有效的情境即:情境安排科学、合理,不是为有情境而创设情境,有其实在的意义。有效的教学情境应当如增力剂一样,使学生身心愉悦且为之入迷,在课堂中表现得精神焕发,充满乐

2、趣。一个好的教师应该像一个好的导演一样,在课中创设有效的情境,从而促进师生间、生生间的交流,使学生在“情境”中发展语言能力,拓展思维空间。新课程实施以来我们发现许多教师由于对创设教学情境的意义和作用在理解上还存在着偏差,经常导致教学情境的价值缺失,甚至出现为情境而创设情境的现象,这种流于形式的教学情境很难真正起到为教学服务的目的。数学课堂为什么要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呢?数学课程标准第四部分课程实施建议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景,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

3、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我国小学生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明显低于数学问题的解决能力,说明我国传统中小学数学教育模式,注重训练学生解决形式上的问题,而忽视了如何引导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去探索解决非形式化的问题。因此,数学教学中逐步建立学生的问题意识,逐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是非常有必要的,是学生重新能力的基础。增强教师对课堂教学情境意义和作用上的理解,使教师能够创设合理、科学的有效情境,帮助提高课堂效率,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目前的数学教学在情境的创设上存在那些问题呢?1、教学情境的创设过分突出“兴趣化”而忽视“数学化”。教师

4、对学生在情境中的活动缺少必要的引导,所以学生关注的只是“玩玩具”本身,而很少对问题、活动进行观察和思考。2、教学情境创设形式单一、内容单调、情境功能狭窄。3、教学情境的创设场景太大,学习主题不明确。情境中出现太多 “与学习主题的基本内容”无关的干扰信息,学生很难对情境中人物的主次轻重作出明确的区分,致使他们的观察游离于学习主题之外,而白白浪费了学生宝贵的学习时间。4、教学情境的创设脱离生活实际,脱离学生实际,问题缺乏现实意义。(5.教学情境的创设缺乏数学性,只是为了活跃气氛,失去了为学习数学铺路搭桥的功效。综上所述,如何在数学课堂上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呢?1、创设有效的人文情景 新的课程标准明确

5、指出“数学教育要以知识的整合,发扬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为基点。”所以教师在数学教学中挖掘教材的人文因素,即德育教育,创设有效的人文情景是非常必要的。如在教学一年级解决问题内容时我首先创设美丽的大森林里动物音乐会的欢快情境,这样的情境达到了两个目的:一是在最短的时间里使学生的注意力最大限度的回到课堂;二是当学生对此情境全面观察后,通过教师的引导,“这么美的大森林,我们去玩应该怎样做呢?”让学生在这看似杂乱无章没有主次轻重的情境中受到环保教育,知道在这样的环境中如何做个讲文明的好孩子。这样做,无疑给我们要求计算精确、数学语言准确、逻辑思维正确的数学课堂增加了一味充满活力的调味剂。2、创设有效的问题情

6、景:思维总是由问题引起的,学生学习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有价值的问题才能使学生的思维处于主动积极、愉快地获取知识的活跃状态。因此,教师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科的知识特点,采取恰当的方法创设问题情境,使学习变被动为主动。在教学中,我常常会让学生根据课题发问,让学生带着自己提出的问题进入学习。比如在教学比的意义时,我直接板书课题,然后给孩子们提了这样几个问题:看到这个课题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关于“比”你已经了解了哪些知识?学生在看到课题,听到老师的提问后,提出了很多问题,这些问题涉及到了本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还有一些关于学生自己对这一内容的思考。他们提出的问题有:什么叫

7、比?比有什么用处?比和以前学习过的哪些知识有关系?比是什么样的?比各部分的名称是什么?这个“比”和我们以前学习的“比多少”的“比”有什么关系?等等。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在开课时就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了,并把学习的主动性还给了学生,让学生带着自己提出的问题进入学习,变教师“牵着学”为学生“自己学”。通过实践,这样简单明了的问题情境学生非常喜欢,学习的主动性、学习的欲望比较强烈,一课下来,学生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收获的不只是成绩,还有成就感。3、创设符合儿童年龄特点的情境小学课堂上,学生年龄跨度很大,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创设情境。比如同样是教学几何知识,在一年级学习平面图形时我们可以这样创设

8、情境:“今天呀,老师要带大家到图形王国,去认识那里的臣民们,你们想去吗?”这样的情境,符合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但是在五年级学习立体图形时,如果也这样创设情境,学生就会觉得别扭、可笑、幼稚,这样的情境不但不会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思维,而且会使学生注意力涣散。4、创设生活化情境数学知识源于生活,用于生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还可以设计让学生收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的情景,把教材内容与生活情境有机结合起来,使数学知识成为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的现实,达到学为用服务的目的,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离我们不远,它就在我们身边。当我们善于挖掘数学内容中的生活情境,让数学贴近生活时,学生就会真正体会到生活中

9、充满了数学,感受到数学的真谛与价值。如在教学小数的认识一课时,我让学生仔细观察收集到的购物小票,在购物小票中找出小数,然后试着解释每个小数的意义。一堂课围绕着生活中不起眼的一张购物小票展开,这是现实生活中常见的情境,学生学习起来异常兴奋。可见截取生活中的情境进行教学,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5、创设数学化的情境数学课上的情境创设应该为学生学习数学服务,应该为学生学习数学知识与技能提供支撑,应该有利于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关注现实生活。如上最大公因数一课时我创设了这样的教学情境:请学号是12和16的因数的同学起立。师适时的观察,有几个同学很是矛盾的来回找寻,还用眼神和语言悄悄交流,老师就就故意问你们几个怎么了?学生争先恐后的提出他们的疑惑和问题我不知道该站在那边?我的学号怎么会是这两个数的因数呢?其他同学或是思考讨论,或是斟酌回答,新课“公因数”的概念也就呼之欲出。这是一个很一般的情景,生活中随手可抓到,但是它却在不经意中就让学生进入了数学的学习,步入了新知的探究,引出了了数学概念。这种数学化的情景,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桥梁,使学生自然而然融入的新知识的学习中。以上只是我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的做法。当然数学情境不止在课堂,还可以延伸到课外。这就需要我们的教师根据不同的内容,科学、合理的选择适当的情境。只要我们善于创设良好的情境氛围,数学课堂教学就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