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阅读题解题方法资料.doc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60609564 上传时间:2023-03-0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8.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说阅读题解题方法资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小说阅读题解题方法资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小说阅读题解题方法资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小说阅读题解题方法资料.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小说阅读题解题方法资料.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说阅读题解题方法资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说阅读题解题方法资料.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考生做大阅读题的总体原则是:(一)先看文章的题目,对文章的内容做出大概的推测。(二)再看文章后边命题人设计的问题,由此帮助我们理解文章的内容、作者的意向。使接下来的阅读有针对性。(三)读原文。要边读边划出文中表明作者观点的词句,标出一些关键的词语,包括副词性的定语。注意总括性的词语(总之、因此、总而言之等),序数性的词语(其一、首先等),然否性词语。解释性词语。还有冒号、分号、破折号等。找准题限。从总体上把握文义时,可以撇开具体的事例,只抓住议论性和抒情性的句子,这样容易把握作者的思路和情感。(四)对应试题,进行第二遍阅读。此时可以只看这些划了的词句,就能把握这篇文章的大意。议论性文章特别要注

2、意论点和结论,叙事性文章看划出的词句就能理清这篇文章的情节结构。* 特别告诫:要注意文章的段落层次。* 特别警告:答案一定尽量用原文中的词语句子整合。短篇小说阅读 小说文体常识 小说是以刻画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小说有三个要素:人物、故事情节、环境(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小说反映社会生活的主要手段是塑造人物形象。 一、鉴赏小说的人物形象 设题角度: 小说塑造人物的方法 肖像描写,心理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细节描写。 正面描写(直接描写)、侧面描写(间接描写):别人的描述、作者的议论 细节描写:对人物形象特征、语言、动作、服饰等细致而富

3、有表现力的细节作特写式的描写。 概括人物的性格特征(人物形象); 对文中人物进行客观公正的评析(包括作者自身对人物的态度和读者对人物的评价)。 从四个方面揣摩: 重视小说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质等,因它们直接决定着人物的言行,影响着人物的性格。 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心理描写揭示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 小说里的人物都是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活动的,所以分析人物就应把他们放在一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下去理解。 注意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 如高等教育简要分析“强”这个人物形象。 答案“强”是一个靠自己的勤劳、智慧、人格走向成功的打工仔。他疼爱弟弟,敬重母亲。喜爱城市的美丽,却不自轻自

4、贱他没认为缝篷布低贱,认真实干。把公司当成自个儿的家,不图加薪,用人不讲私情也不为当了经理而轻狂,他知道自己文化不高,但更知道什么比文凭更重要。他不崇洋媚外,在“外商”面前不卑不亢,自然地表现了中华民族的自尊。保持了中华民族勤俭的美德。 评分标准:观点2分(概括强是一个怎样的人),结合文本分析3分(能抓住暴风雨之夜抢救仓垛;不徇私用人;与外商谈判即可给满分),表达1分。 二、鉴赏小说的情节 小说主要是通过故事情节来展现人物性格、表现中心的。小说的情节一般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部分。有时为了介绍人物和背景在开头加上“序幕”,为了深化升华主题在结尾加上“尾声”。故事情节都是虚构的。故事来源

5、于生活,但它通过整理、提炼和安排,就比现实生活中发生的真事更集中,更完整,更具有代表性。 设题角度: 用一句话或简明的语句概括故事情节;文中共写了哪几件事,请依次加以概括; 概括小说的内容(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 微型小说情节的典型特点:一波三折;曲折离奇、出人意表;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从三个方面揣摩: 理清小说的结构;寻找线索;抓住场面。 注意两点: 情节的发展变化是矛盾冲突发展的体现,分析小说的情节时必须抓住主要的矛盾冲突; 分析情节不是鉴赏小说的目的,而是手段,是为理解人物性格、把握小说主题服务的。 例雪夜 请举例分析小说的情节有何特点。 雪夜篇幅虽短,情节曲折离奇、出人意表。小说

6、设计了3个出人意料的情节:第一个意外是突然有陌生人蹿进来抢劫;第二个意外是陌生人上楼行凶,却从楼梯上滚落下来;第三个意外是警察上楼竟然找不到“儿子”,警长说明两位老人早已丧子的真相。一连串的意外使小说跌宕起伏,让人一惊一乍、一喜一忧,引人入胜。特别是作品的结局出人意料,落差感极强,文中一系列“儿子还活着”的假象之后,最后才由警长说明儿子早已死去的真相,给人一种突然转变的奇特感受,富有艺术感染力。 情节的发展虽出人意料之外,却又步步伏笔,前后呼应,情节构思谨严,丝丝入扣,十分周全。如陌生人“从楼梯上滚落下来”之前,就有“陌生人三步两步蹿上楼梯”(跑得急)和“陈旧的楼梯发出吱吱呀呀的声音”(旧楼梯

7、不结实)作伏笔;开头老俩口“别去打搅他”的谈话,陌生人实施抢劫过程中,楼上的“儿子”却一直没有动静,以及陌生人“学习也不点灯”的抱怨,也为结尾真相大白作伏笔。 (“曲折离奇”“伏笔照应”2点各占3分。举例可以简要一些。考查“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三、鉴赏小说的环境描写 设题角度: 在文中准确地找出描写环境的句子 就指定的环境描写说出其作用 依据文章内容发挥想象续写一段环境描写 环境描写的作用 从五方面进行思考: 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 暗示社会环境,揭示社会本质特征。 揭示人物心境,表现人物性格; 渲染气氛; 推动情节的发展,为刻画人物作铺垫,打基础。 例1伞 “风雨凄

8、迷,山色空濛”,写景简洁,试分析这一句写景的作用。(4分) 为作品定下了悲剧的基调,预示了作品情节的扑朔迷离,也为师傅雨中送伞埋下了伏笔。 例2雁阵 找出文中描写自然景物的句子,并分析其作用。 “晚秋的野地死静,身后的湖水像面硕大无朋的镜子。” 空阔无人的野地,增加紧张氛围,使矛盾冲突更尖锐。 点明故事发生的时间是晚秋时节,为下文“雁阵”的出现埋下伏笔。 “阳光兴奋地在刀片上一闪,又一闪。”渲染了狗娃急于报复的心理。 “雁阵。一群排成人字形的大雁,徐徐地朝南飞去。太阳赤灿赤烂,雁阵渐渐地容进那耀眼的光芒里。” “雁阵”象征人的价值无比崇高,是表现人性的主题、促使狗娃人性复苏的重要形象; 它对主

9、题的表现起画龙点睛的作用,使主题的表现由隐而显; 推动了故事情节的转折,化解了矛盾冲突。 四、鉴赏小说的主题 作品或文章所显示的总的思想意义,也就是作者在塑造人物反映生活现象时,通过全文内容所表达出来的总的意图。 选文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做到了对学生成长的关怀与道德修养的指引。有的材料关注生命与环境,有的剖析生命的价值,有的颂扬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有的培养健全的人格,有的揭示生活的哲理,闪耀着灿烂的人文思想火花。 如何把握小说的主题呢? 从小说的情节和人物形象入手;分析作品的时代背景及典型的环境描写;从小说的精巧构思中把握作品的主题。 例如伞 这篇小小说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请联系现实谈谈你

10、的看法。 学艺要先学做人。 徒儿成功,便要过河拆桥,算计师傅,岂料师父更有一手,将徒儿击毙,这就是高低之分。一个徒儿,只学武功,无人格可言,此人必败。学武功,首先要学会做人。历史上功成身败的例子还少吗?现代社会只,只重技能,不重人品,亦难立足社会。 教徒应先教做人。 老师傅功深德高,但教徒不力,使徒儿学了武艺却没有修得武德,也没有领会刀法真谛,被迫要亲手将爱徒击毙,这是为师的失败。现代教育同样要警惕只教书不育人的错误倾向。 哲学人格大于武功。 中国武术博大精深,处处闪烁着中国文化的芬芳。中国武术既能强身健体,又能击敌和自卫,更含深深的哲理和人生哲学。学中国武术岂能只学眼花缭乱的刀光剑影。只有哲

11、理和武功结合学武功和学做人并重,才能学到真功夫,才能达到高境界。 人不能失其本心。 饮水思源,知恩图报这是中华民族的美德。望恩负义,没有“感恩”之心的人,往往会失其本心,疯狂追名逐利,结果没有几个不身败名裂的。 例如狼情 有人认为,这篇文章用有情有义的狼,对比无情无义的人,深刻。但也有人质疑,赞美狼何必作践人,人捕杀狼无情,狼捕杀羊就有情?还有人质疑,文章开头结尾都说到自然生态,生态平衡是情感问题吗?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问题可分为两类:有情有义的狼与无情无义的人作对比是否成立;生态平衡是情感问题吗?可以从中选一个作回答。 答题规范得分点:明确观点;分析理由,恰当引用原文、联系现实;艺术效果;

12、表达。 示例:我认同“文章用有情有义的狼,对比无情无义的人”的说法(明确观点,2分)。文中进行了多次这样的对比:第一次在人们听了叫声围拢起来对狼大声喊叫,而狼却仍在用流血的手挖土试图拯救妻儿,第二次是公狼在母狼死去后撕心裂肺的叫和人们根本不知为什么的无知和无情。第三次在公狼死后,有人却说出了“可惜了两张好狼皮”这样充满物质主义的话,直到最后的生态失衡的恶果无一不是人类的无知和无情造成的(具体分析,6分)。这样的对比突显了作者斥责无情无义的人的用意,人和万物都是生活在天地下的一体,无论有情与无情,猎食还是被猎食的关系,都应和睦相处(艺术效果,2分)。另外语言表达可得2分,总得分12分。 五、鉴赏

13、小说艺术特色 (1)鉴赏一:题目 以主要内容或主要事件拟题。比较适合内容或事件具体且单一的文章。 以贯穿全文的线索拟题。比较适合以实物为线索的文章。 以有象征意义又暗含中心的的实物为题。雁阵 以主要人物为题 以特定环境为题 (2)鉴赏二:人称 人称 在行文中起到的效果 第一人称:亲切自然,能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 第二人称:便于面对面地交流.便于抒情,加强感染力,有呼告的效果。 第三人称:不受时间、空间、生理、心理的限制,能够比较自由灵活地反映客观事物。 (3)鉴赏三:结构 文章或段落开头:引起下文,揭示文章中心,突出强调,为后文作铺垫.。 文章或段落中间:承上启下,转换

14、话题,线索连接,过渡.。 文章或段落结尾:总结上文,揭示文章中心,照应文章开头,升华主题。 (4)鉴赏四:表现手法 象征具有暗示的作用。运用象征能够引起读者联想,加深读者对文章情感和哲理的理解.。 铺垫的作用是引出后文,曲径通幽。呼应能使结构显得紧凑严谨.。 衬托或烘托可以突现正面或反面事物,增强语气,表达强烈的思想感情,深化文章的中心思想.。 抑扬突出强调作者肯定(先抑后扬)或否定(先扬后抑)的态度。 (5)鉴赏五:情节 曲折跌宕,情节发展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制造悬念,借以引起读者的兴趣,加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6)鉴赏六:描写方法 见塑造人物的方法分析 (7)鉴赏七:语言特色 朴素,华丽,幽默,机智,讽刺,凝练,隽永,委婉含蓄 常用鉴赏术语,如:意境,开门见山,首尾呼应,主线(索),脉络清晰,形象生动,含蓄隽永,说服力,感染力,生动具体,细致入微,极富新意,形象化,漫画式,人物性格(广义),典型环境,文眼,文章基调凝重悲凉,激昂明快,等等. 现代文阅读常见题型及答题模式 高考中的现代文主观题阅读(一般是有一定的阅读难度和信度的文学作品,主要是散文、小说),因其分值高,难度又大,一直是学生语文高考的瓶颈。能否正确解答这类题,基本决定了学生的语文成绩的高低。对现代文阅读题的畏难心理、长期以来的挫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