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语文阅读理解重点知识练习题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60608727 上传时间:2023-06-22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7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下册语文阅读理解重点知识练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四年级下册语文阅读理解重点知识练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四年级下册语文阅读理解重点知识练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四年级下册语文阅读理解重点知识练习题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四年级下册语文阅读理解重点知识练习题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年级下册语文阅读理解重点知识练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下册语文阅读理解重点知识练习题(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四年级下册语文阅读理解重点知识练习题班级:_ 姓名:_一、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爱书如命的人在鲁迅的全部生活中,书籍占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他被人称为爱书如命的人。幼年时期的鲁迅,随着识字渐渐多起来,就开始攒钱买书。 过年时,大人给了他押岁钱,他总舍不得随便花零花,一点一点攒起来买书看。成年以后,鲁迅阅读的范围更加广泛了,他对于买不到的稀有的好书,就新自动手,一笔一画地把它抄下来。显然,抄书使他得益匪浅。鲁迅的记忆力那么好,读过的书能够经久不忘,这与他抄书的爱好是密切相关的。 在鲁迅博物馆里,陈列着一盒修书的工具,鲁迅就是用这些极其平常的东西进行修书,使得他的书历久常新,没有一册书里有污损,也没有

2、一册书是破散的。 鲁迅读过的书浩如烟海。他购置的书,仅据鲁迅日记上的书帐统计,从1912年到1936年,就有9000多册。他收藏的书,总是捆扎保存得井井有条。鲁迅一生清贫,最大的财产就是他的这些宝贵的藏书了。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1)平常:近义词( ) 反义词( ) (2)清贫:近义词( ) 反义词( )(3)破散:近义词( ) 反义词( ) (4)爱好:近义词( ) 反义词( )2据意写词(词语在文章中找)。(1)形容(读过的书)很多。( ) (2)经过了很长时间也不会忘记。( )(3)得到的收益很大。 ( ) (4)经过了很长时间还是新的。 ( )(5)形容非常有条理。 ( )

3、3照要求填空。(1)这篇文章的中心句是: 这句话的意思是: (2)写出短文中相互照应的句子: (3)抄书使鲁迅得益匪浅,具体表现在: ;鲁迅的书历久常新。表现在:_4读第二节,用给这节文字分层,再分别写出层意层意:_5你爱书吗?读了这篇短文,你最想和鲁迅先生说些什么?想一想,写下来。_二、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雕塑一般的姿势“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是司马迁的名言。自然,人在弥留之际留给这个世界的最后一个姿势,越细品,越意味深长。最让人感慨万千的,我认为是化学家卜拉克的姿势。卜拉克是因心脏病猝发突然去世的,死时手中端着满满一杯牛奶。令人惊奇的是,那杯子端得极其平稳,里面的牛奶居

4、然一滴也不曾泼洒出来他就这么稳稳当当地坐着,从从容容,一如雕塑。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这位化学家有个超越凡人的“绝对一丝不苟”的“好习惯”做化学实验时,总是把盛放化学药剂的器皿端得平衡至极。于是,他的死有了一个堪称天下第一的姿势。最让人惊心动魄的,则是母爱的姿势。那是在大兴安岭火灾现场,当人们扑灭大火后,突然惊呆了,因为他们发现:一位母亲虽然已被大火活活烧死,但她却镇静地保持着一个极稳妥的姿势紧紧地蜷曲着上肢!果然,她被烧死了,怀抱中的孩子依然活着。显然,正是因为她义无反顾地坚持着这个姿势,才硬是在熊熊烈火中护住了她的孩子!面对着这个最能象征母爱的雕塑般的姿势,消防队员潸然泪下。再试想,人在弥留之

5、际的姿势尚且如此引人关注,何况日常生活中活生生的人!是的,人总是有姿势。正所谓“站有站相,坐有坐相”,所有的姿势都昭示着人的状态和人的境界。那么你呢?你的姿势是挺拔如松,还是颓然如泥?这,你想过吗?1先给带点字注音,再解释词语意思。猝发(_)_潸然(_)_颓然(_)_昭示(_)_弥留(_)_2在文中找反义词。挺拔如松(_) 重于泰山(_) 站有站相(_)3“最让人惊心动魄的,则是母爱的姿势”,为什么不用“母亲的姿势”?_4短文说:“所有的姿势都昭示着人的状态和人的境界”。这句话怎么样理解?_5按照上面的理解,我们说化学家雕塑般的姿势昭示着对化学实验的_,母亲的“姿势”则是_6下面词语运用的分析

6、,不正确的一项是( )A“惊心动魄”是形容母爱的姿势使人感受至深,震动大。B“义无反顾”表现出母亲不因大火烧身而退缩的精神。C“潸然泪下”反映消防官兵为母爱的姿势而悲痛的心情。三、 课内阅读。爬山虎的脚(节选)以前,我只知道这种植物叫爬山虎,可不知道它怎么能爬。今年,我注意了,原来爬山虎是有脚的。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这就是爬山虎的脚。爬山虎的脚( )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 )成小圆片,( )住墙。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 )一把,使它紧( )在墙上。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

7、脚地往上( )。如果你仔细看那些细小的脚,你会想起图画上蛟龙的爪子。1根据课文内容,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动词。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_的修辞手法,写出了_的样子,这样写的好处是_。3作者为什么能把爬山虎的脚及爬山虎爬行的过程写得这么详细呢?_四、 课内阅读练习。我打猎回来,走在林荫路上。猎狗跑在我的前面。突然,我的猎狗放慢脚步,悄悄地向前走,好像嗅到了前面有什么野物。风猛烈地摇撼着路旁的白桦树。我顺着林荫路望去,看见一只小麻雀呆呆地站在地上,无可奈何地拍打着小翅膀。它嘴角嫩黄,头上长着绒毛,分明是刚出生不久,从巢里掉下来的。猎狗慢慢地走近小麻雀,嗅了嗅,张开大嘴,露出锋利的牙齿。突然,一只老

8、麻雀从一棵树上飞下来,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它挖掌起全身的羽毛,绝望地尖叫着。老麻雀用自己的身躯掩护着小麻雀,想拯救自己的幼儿。可是因为紧张,它浑身发抖,发出嘶哑的声音,准备着一场搏斗。在它看来,猎狗是个多么庞大的怪物啊!可是它不能安然地站在高高的没有危险的树枝上,一种强大的力量使它飞了下来。猎狗愣住了,它可能没料到老麻雀会有这么大的勇气,慢慢地,慢慢地向后退。我急忙唤回我的猎狗,带着它走开了。1这篇课文的题目是_,作者是_国的_,我还知道他的其他作品有_。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课文内容。_3摘抄描写小麻雀的句子。_4“一种强大的力量”使老麻雀飞了下来,这是什么力量?_5“我”为什么急忙唤回

9、猎狗,带着它走开了?_6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读完这篇文章后的感受。_五、 课外阅读。做成好事一个罕见症患儿,病情突然恶化,需要立即手术。没有钱,就无法手术,孩子( ),随时会出现生命危险。经当地报纸报道后,有好心人开始为孩子捐款,但是,这些零散的捐款根本是杯水车薪,远远不够。其实,还有一个大家都不愿提及而又不得不面对的现实难题,那就是,即使筹够了孩子的手术和治疗费用,也可能到头来竹篮打水一场空,钱花了,孩子却没救回来,人财两空。因为孩子的病非常罕见,治愈率很低。这时候,一位陌生的中年男人,看到报纸后,一下子送来了救命的20万元。孩子被及时推进了手术室。手术很成功,孩子得救了。当地报纸找到并采访了这

10、位好心的中年人。记者问了他一个问题:“患儿的病情很罕见,治疗的成功率其实很低,很多人对要不要帮助这个孩子,其实是( )的。毕竟,这个社会需要帮助的人还有很多,大家还是希望能尽量把善心和善款用在刀刃上。你为什么会( )地捐助20万元?”中年人说:“我没有想太多,因为孩子的病等不得,所以我就马上捐了。现在,孩子的命救下来了,在我看来,我是做成了一件好事,我很欣慰;如果手术没成功,孩子没能保住,那只是我的好事最终没能成功,但我做的,仍然是好事,我不会因此而后悔。”有些好事做了,可能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最终没能成功; 。在他看来,这就是他所做的好事之间唯一的区别。而每做一件好事,无论结果如何,所带来的

11、内心的愉悦和满足,是一样的。好事做成了,当然( )。如果没能成功,做了,就是好事。1给加点字标注读音。2解释词语的意思:杯水车薪:_3把下面的四字词语填在文中的括号里。A毫不犹豫 B尽善尽美 C命悬一线 D心存疑虑4给文中横线部分选择合适的一句话( )。A还有些好事,不但做了,而且成功了。B还有些好事,我直接不做。5中年男子为什么明明知道孩子的病不一定能治好,还要一下子捐助那么多钱呢?_6你赞同男子的说法和做法吗?说说理由。_7说说你对短文最后一个自然段的理解。_六、 课外阅读。盲童的画在色彩缤纷的少年儿童画展的画幅中,我看到一幅没有色彩,线条极其简单的画,那是一幅盲童的画。雪白的纸上,用画笔画着一个太阳,照耀着一间小屋,小屋前有 淙(cng)淙的流水,好像还有一棵树。寥(lio)寥几笔,勾勒出了一个和平幸福的人家。设想一下孩子拿起画笔时的心情吧:她画一个太阳,那美丽的太阳露出火红的脸,射出炽(ch)热的光芒,照在每个人的身上;她画一棵树,葱绿的颜色,上面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