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宫镇经济和社会发展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60607067 上传时间:2024-03-04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旧宫镇经济和社会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旧宫镇经济和社会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旧宫镇经济和社会发展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旧宫镇经济和社会发展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旧宫镇经济和社会发展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旧宫镇经济和社会发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旧宫镇经济和社会发展(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旧宫镇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十五计划的圆满完成,标志着我镇经济和发展开始跨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20062010年是我镇围绕发展和稳定这两个着力点,经济和社会继续快速发展,构建和谐旧宫打好基础的关键时期。根据大兴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及2020年远景目标战略编制的旧宫镇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对我镇十一五时期全镇发展的方向、目标和重点做出了总体部署,是全镇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依据。“十五”期间经济与社会事业得到全面发展一、“十五”期间经济发展迅速,产业结构趋向合理,综合实力增强。1、“十五”期间,我镇国民经济实现稳步增长,经济综合能力大

2、大增强。预计2005年全镇经济总收入为53亿元,比2000年的15.6亿元增长239.7%,年均增长27.7%;财政收入8000万元,比2000年的1962万元增长307.7 %,年均增长32.5%。2、“十五”期间,全镇一产收入由2000年的5100万元,缩减为2005年的0.1亿元,二、三产收入分别由2000年的84260万元、67078万元,增加到2005年的19亿元、33.9亿元,全镇一、二、三产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分别由2000年的3%、54%、43%,变为2005年的0.2、36、63.8。“十五”期间,全镇一产国内生产总值由2000年的2485.7万元缩减为2005年的45万元,全

3、镇二、三产国内生产总值分别由2000年的13796.7万元、13919.4万元,增加到2005年的23821万元、46054万元。“十五”期间,一、二、三产国内生产总值占全镇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由2000年的8.2%、45.7、46.1%,变为2005年的0.06%、34.1、65.8%。3、“十五”期间,我镇农民收入提高迅速,200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 12676元,比2000年的8520元增长48.8 %,年均递增8。二、“十五”期间社会各项事业得到全面发展。1、“十五”期间,新建小区16个,建筑面积180万平米。2、“十五”期间,市政建设总投入6210万元,全镇新建、扩建柏油路水泥路14

4、条,共20364米,铺设市政管线19条,总长30000米。3、循序渐进,稳中求精,全面推行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十五”期间,按照“资产变股权,农民当股东”改革方向,采取统一协调,循序渐进,稳中求精策略,对全镇19个行政村进行改制。截止到2005年6月底,已有14个村完成产权制度改革工作。调查土地16372.3亩,涉及人口8090人,其中已确权7986人,劳务人员由改制前的4960人精简为626人,有53%的中青年劳动力从村集体经济大锅饭的体制中解放出来,向二、三产业转移。4、农村管理体制创新。随着我镇经济的发展,政府工作机构不断创新。2004年我镇新成立:改制办公室(负责审核村级“改革实施意见”

5、,调查表数据汇总、政策解释工作,实事求是分析各村的情况并提出合理建议)。农村财务管理服务中心(推行村账镇管,监督村级财务收支,有效解决了“小金库、账外账”的问题)。合同管理科(专门对各单位制定的经济合同进行管理,使农村经济合同逐步规范化、法制化)。这三个科室的成立,在实现我镇农民增收、缓解干群矛盾,保持农村稳定、发展农村经济的工作中发挥了积极作用。5、“十五”期间,教、文、卫、体全面发展。“十五”期间,镇政府投资4000多万元,建成了旧宫中学健食楼和宿舍楼工程、旧宫一中心新教学楼、德茂中学音乐排练厅,完成了5所公办学校校园网工程。采取招投标形式将3所原公办小学校址改建成打工校,流动儿童的教育环

6、境得到很大改善。聘请京城名校长,积极进行管理模式的改革和尝试。原3所中心小学中,1所被评为区级示范校,原集贤小学被评为区级示范完小。德茂中学在2004 年被评为区级初中示范校、北京市艺术教育传统校。旧宫中学的高考、德茂中学的中考、2所中心小学的六年级毕业班的全区抽考,连年取得较好成绩。2004年我镇被大兴区委、区政府评为教育先进镇。“十五”期间,社区文化中心文化活动分中心居委活动室三级文化网络形成。镇成教中心2001年被评为大兴区唯一的镇级示范校,现村级示范校已达到6所。投资30多万元,建成文化墙380米的,大型公益广告牌18块,悬挂公益性宣传灯箱260余个。举办主题书画、摄影、个人收藏展览等

7、大型活动12次。8个村、6个社区被评为大兴区文明村、文明社区。“十五期间,镇政府加大对卫生工作的投入力度,先后投资700万元,完成5003平方米门诊病房综合楼建设。非典时期投资632.61万元添置血球计数仪、床边机、呼吸机、体检车等医疗设备。2004年以“一个机制、四个工作体系和两个补充”体系为基本框架的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初见成效。6、“十五”期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全镇稳步推行,农民参保率达到了100%,“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得到有效缓解。建设再就业服务体系,开发就业岗位1598个,1500个农村富余劳动力再就业。协调劳动关系三方会议制度的建立,维护了外来务工人员的权益,受理群众举报案件

8、225起,协助区劳动监察办理案件50起,为打工人员追回欠款120多万元。7、“十五”期间,计划生育工作以计生村务公开为先导,动员群众积极参与和监督,加强计划生育综合治理。计卫联手,每年度免费为全镇4000余名育龄妇女做B超、乳透、防癌刮片、尿常规检查,把查环、查孕、查病、治病相结合,镇、村、卫生院,三级部门对患病育龄妇女建立生殖健康档案,使患者能得到及时治疗。全镇计划生育率97%。8、“十五”期间,建设与管理并举,镇容镇貌发生明显变化。建设1万平米以上大型公园两个,全民健身点三十余个。拓宽旧宫通往南四环的小红门路,修建小龙河路,完成旧忠路南段的拓宽工程,实现旧忠路与公路外环相通,拓宽四分场至庑

9、殿路,在绿化隔离带修建环园公路,进一步完善工业小区的路网工程,再引进7路公交车,同时加紧停车场、加油站、公交车场、车站等交通设施的建设,初步建成较完善的城市化基础设施体系。进一步完善镇域内市政管网、排水系统建设,电网改造工程完成,天然气管道铺设加快,天然气使用普及。十万门电信大楼投入使用,邮电设施配套完善,通讯邮电业务激增。完成沙坑回填,实现废弃地改造目标,完成一个垃圾消纳站建设,对生活垃圾进行无害化处理。三、“十五”期间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主要问题。1、地少人多,土地收益低。我镇地少人多,村集体的主要经济来源是土地收益。农村经济合同中存在漏洞,影响土地收益;村级工业大院建设规模小、档次低,引进

10、的企业小,效益低,使单位面积上产生的效益远低于当前旧宫的区位优势所应该产生的效益,从而直接影响农民收入。2、“十五”期间,城镇人口急剧增加,带来诸多问题。旧宫镇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集体土地以出租经营为主,全镇19村,村村有大院。另外,受利益趋动,60%农户有违章私建房的行为。98%的农户出租房屋,20%的居民出租房屋。流动人口激增到20万。分布在旧宫地区的流动人口平均文化水平只相当于初中,多来自贫困地区,法律意识淡薄,流动人口犯罪居高不下。据红星派出所统计,04年流动人口犯罪363起,占全年案件421起的86%。严重地扰乱了本地区治安秩序,导致红星派出所被市公安局挂名为50家高发案派出所之

11、一。流动人口环境意识差,聚集区环境脏乱,无人管理,难以管理,给本地的城市化进程带来阻力,镇政府对环保的投入成本逐年上增。3、“十五”期间,经济总量不足,发展后劲匮乏。土地配置:“十五”期间,我镇近万亩土地中,有1/3被绿化带占用,有近1/3用于房地产开发,用于产业用地只有几百亩(主要用于工业园区),但规模小效益低的服装厂占了2000余亩。产业规模:经济普查表明,我镇有法人单位1737个,05年底预计收入53亿,平均每个企业只有300万元。全镇只有吉百利年销售过亿元,但“十五”期间平均年亏损8000万元,最高年亏损1.3亿元,产业上规模小,无特色。4、“十五”期间,机构设置中存在的矛盾日显突出。

12、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镇机构设置中存在的一些矛盾日显突出。我镇可耕作的土地由原来1.5万亩,锐减到现在的7600亩,且多为四环路、五环路绿化带。土地减少后,林立的居民小区,使旧宫地区市政建设严重透支。现在政府职能中,已增加城市管理的许多职责,但由于没有设置相应的机构,只能是由其它科室代行职能或建立临时组织,严重影响政府办事效率。没有正式城管队伍,对违反城市管理的行为没有处罚权,无法对城镇进行规范管理。我镇现有环卫队编制12人,而实际环卫队人员已达120人,还不能满足需要,这些人员开支只能走预算外支出。由于机构问题而引发出更大矛盾是财政体制问题。以2004发生、2005年预计财政数

13、字为例:2004年我镇财政收入7628万元,支出6648万元,上缴1296万元,为入不符出;2005年我镇财政预算收入8000万元,预算支出6800万元,预算上缴1296万元,也是捉襟见肘。 “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一、“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结构调整为主线,把扩大就业减少低收入和贫困群体作为发展的重要目标,努力改善社会关系和劳动关系,正确处理新形势下的各种社会矛盾,建立一个更加幸福、公正、和谐、节约和充满活力的全面小康镇。 二、“十一五”时期经济发展的主要目标1、各业经济总收入“十一五”时期预计实现106亿元,比“十五”时期增加53亿元,

14、年均递增率为15%。二产预计实现收入31亿元,比“十五”时期增收12亿元,年均递增率为10%。其中:工业预计实现收入26亿元,比“十五”时期增收10亿元,年均递增率为10%;建筑业预计实现收入5亿元,比“十五”时期增收2亿元,年均递增率为10%。三产预计实现收入75亿元,比“十五”时期增收41亿元,年均递增率为17%。其中:商饮业预计实现收入55亿元,比“十五”时期增收37亿元,年均递增率为25%;房地产业预计实现收入20亿元,比“十五”时期增收4亿元,年均递增率为2%。2、人均收入“十一五”时期预计达到17800元,比“十五”时期增收5120元,年均递增率为7%。3、固定资产“十一五”时期预

15、计达到18亿元,比“十五”时期增加投入6.8亿元,年均递增率为10%。4、财政收入年递增率为15%;2006年财政收入9200万元;2007年财政收入10580万元;2008年财政收入12167万元;2009年财政收入13992万元;2010年财政收入16090万元。 5、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8625元。 三、“十一五”时期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十一五”时期,以城镇带动,科学发展为原则,基本完成市政建设、社区服务、城镇居民生产生活、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城镇主要的功能体系建设,增加经济总量,优化城镇环境,提高城镇管理水平,把我镇初步建成现代化的居住城镇和商务中心,为下一个五年发展规划奠定基

16、础。四、“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主要工作任务一、建设都市型高效农业。利用现有的绿化隔离片林2740亩,林地果木地4333亩,依托国家对隔离带林的政策,为旧宫农业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高标准完成鸿江度假村及碧海新世纪度假村的建设,度假村兼具旅游、采摘、观光、娱乐、文化交流、花卉观赏等功能,同时筹建开发南街片花卉市场。针对全镇20多个农贸市场和现有的畜禽散养户,建立重大疫病防疫、检疫的组织,加大对农、畜产品的管理与监控力度。同时加强对农产品的管理,提倡和引导农民生产安全食品和无公害蔬菜瓜果。加快完成农村及小区的饮用水达标、排水配套工程,同时进一步规范农村低压电力管网建设。二、优化产业结构,培育主导产业提高效益规模1、完成村级工业大院改造,提高土地收益,从根本上提高农民收入,保持农村稳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