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EVA考核的动态搏弈.doc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60600711 上传时间:2023-10-2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商业银行EVA考核的动态搏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商业银行EVA考核的动态搏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商业银行EVA考核的动态搏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商业银行EVA考核的动态搏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商业银行EVA考核的动态搏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商业银行EVA考核的动态搏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商业银行EVA考核的动态搏弈.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商业银行EVA考核的动态搏弈实行EVA考核方法,变“账面利润”为“经济利润”考核,改变了在账面利润利益的驱动下,盲目扩张高风险业务加剧资本消耗的倾向。以EVA为核心的考核体系,体现了新巴塞尔协议关于“资本占用和使用的有偿性、风险需要资本覆盖”的实质精神,对商业银行的经营理念、管理方法带来了全方位地冲击,并由此引发了商业银行内部多层次的、以及与其相关的外部利益多方团体的搏弈。一、商业银行的股东、董事会与管理者第一层次的竞争:正和搏弈规模导向转向价值导向首先需要说明的是,与账面利润相比,国外商业银行采用的经济利润(收入减资金成本、拨备、运营成本和资本成本),不仅考虑了资本的效益,而且考虑了资本占用

2、的成本和回报,能够完整、真实地反映一家银行风险调整之后的盈利水平。按照定义:EVA = 账面利润 - 资本成本;资本成本 = 当年各月末风险资产余额 / 12 * 8% * 资本回报率,不仅更准确地量化了预期损失,更重要的是它考虑了非预期损失,通过扣除经济资本成本加以覆盖,体现了股东对资本的最低回报要求,确保了资本的投入者股东的利益。商业银行内部总行对各分行分配效益工资(奖金)是按照分行EVA在全行的占比来核定各自的奖金份额。以往则是根据账面利润的占比来划分,比如一家分行对全行的利润存量贡献是10%,则获得全部贡献奖的10%。(一)资本的边际成本的确定(1)利用标准CAPM计算资本的边际成本。

3、银行的融资成本估价最通用的是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它是现代资产组合理论的基础理论之一,指出了特定资产的预期收益与该资产所承担的风险之间存在的关系。该模型的具体公式为:R=R+(R-R),其中,R表示无风险资产收益率,是描述单只股票随大盘变动而变动的参数,R-R表示市场风险溢价。R:一般选取长期国债;:从西方银行的典型值来看,高的约为1.51,中等水平为1.11,低的为0.87; R-R:美、英等国一般保持在5%-6%之间;按照国内券商估值,我国股票市场的市场风险溢价大约在7%左右。据此推算:资本的边际成本R约为10%-15%左右。(2) 按照同业平均水平估算。西方先进银行的股本回报率(

4、税后)基本都在15%以上,国内银行同业中民生、浦发等银行的股本回报率也在13-15%之间。因此,资本的回报率应以10%-15%为底线,逐步提升到15%以上。(二)资本的边际收益的确定(1)在传统的计划经济时期、固定利率的条件下,商业银行的存贷款规模对赢利水准起决定性作用,资本的收益率决定于利率和资产质量,网点的建设和扩张周期成为扰动项。商业银行的收益:Y= aX1 - bX1 + ; (1)aX1为存贷款的利差收入,a为利差;bX1为与贷款规模相关的不良资产的损失,b为(不良率*损失率);为扰动项。在没有资本占用约束的情况下,增加资本的主要目的是扩张网点,依此来扩展规模。对(1)式中X1求偏导

5、数可以得到:由资本增加驱动的资产规模的边际收益就是“利率-不良率*损失率”。资本推动规模的主要约束就是不良率,所以要提高资本的收益,“质量是发展的第一主题”。(2)在目前利率逐步实现市场化的环境中:除上述因素外,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变化影响资本的收益:1)中间业务的发展,中间业务收入的占比;2)因利率可以浮动,资本的收益率与传统业务的利差收入关系已经不再是绝对的线性关系,而是接近于线性关系,趋近的程度取决于浮动的比例;3)加权风险权重;同样的资本占用,资产业务的风险权重越低,则推动的资产规模就越大。资本的边际成本取决于与规模增长相关的风险权重的增加。商业银行的收益: Y=(a+c)X1- bX2+

6、 dX3+F-eX*8%*% +; (2)同上分析:c为利率的浮动比例(净值);d为与规模相关的中间业务收入,F为与规模不相关的中间业务收入;eX*8%*%为资本占用的费用,e为与规模相关的加权风险权重,%为资本占用的回报率。资本的边际收益:(a+c)- b+ d+F-e*8%*%;因此,在考虑资本占用的情况下,资本的赢利率除与规模、“利率-不良率”相关外,还与“利率的浮动比例、中间业务收入占比、加权风险权重以及资本占用的回报率”等直接相关。资本与规模的收益率曲线不再是水平的直线,特别是,由于中间业务政策环境不断放宽,收益曲线开始向上陡升,呈现边际收益的递增。(三)纳什均衡条件:资本的边际成本

7、等于资本的边际收益由上面2个公式可以推出:从股东、董事会的角度,是希望资本的边际成本小于资本的边际收益。这样一来:(1)利率下浮的比例越低越好。(2)同等规模,加权风险权重越低越好;(3)中间业务发展越快、收入占比越高越好。特别是与规模不相关的中间业务越多越好,中间业务越是能实现超常规发展就越有利。(3)资本占用的回报率越高越好。总而言之,就是要实现低资本占用下的高收益增长。董事会一般会要求商业银行的利润增速超过规模的增速,促使商业银行通过内部的积累来扩张规模,减少对增加股东资本金的依赖。在资本边际收益大于资本边际成本的前提下,商业银行将实现内涵式的集约经营,通过增加利润转化为资本金,实现规模

8、扩张与资本积累的良性循环。然而,从商业银行管理者和经营者的角度,则是希望资本边际收益小于资本边际成本。因为发展传统的高风险权重的对公一般性贷款相对个人贷款、中间业务要更为容易。特别是股东资本的回报率要求越低,银行业务转型的压力就越小。另一方面,通过外部的增资扩股,不断地从外部补充资本,相对内部的资本积累是一条捷径,短期内扩充规模能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因此,双方博弈的均衡点就是资本的边际成本等于资本的边际收益的极值点。在这一点上有两层含义:(1)在以传统存贷款业务为基础的时期,“资本的边际成本等于资本的边际收益”与“规模的增长等于利润的增长”基本相当。根据对国内商业银行1999年前后两年的调查结

9、果:第一,资本的边际收益在10%左右,略低于上面根据CAPM模型计算的结果;第二,由于以固定的利率差为收入的基础,多数年份基本呈现规模收益不变,少数年份呈现规模收益递减;1999年是高速增长,导致资本充足率加速下滑,接近临近点。(2)在双方博弈的均衡点,决定于双方力量对比的平衡。在这个极值点上,股东、董事会与银行的管理者和经营者处于双赢的起点。中国加入WTO以前,由于对资本充足率要求不高,放任了规模的扩张。展望未来,商业银行在面临 “资本约束”的同时,也面临着资本补充的艰难“资本困境”。“资本的边际成本小于资本的边际收益”与“规模的增长小于利润的增长”是未来的趋势,将导致由“规模导向”转向“价

10、值导向”的正和搏弈。从银行的角度,要实现从单纯扩张规模向增加股东投资回报观念的转变、经营模式的战略结构调整、积聚风险的降低等。从股东、董事会的角度,则是要降低资本的耗费,提高资本的收益。二、商业银行间的市场份额竞争零和搏弈对于巴塞尔协议关于资本充足率刚性的要求,商业银行并不是处于完全被动的地位,无能为力、机械地达标。依靠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能够在较少资本的基础上推动更大的规模。由此而来导致业务结构的战略转型,侧重发展低风险权重的个人贷款业务、贸易融资,中间业务等。国内银行业业务发展同质化的趋势很强,各家银行都感受到了资本的约束,意识到了战略转型的意义,个人贷款、票据业务等低资本占用、高收益业务的

11、竞争越来越集中化。比如个人贷款,创新产品日新月异,花样繁多,层出不穷;国际业务,各家商业银行在中间业务领域主攻的一块阵地就是以贸易融资业务为主线的结算业务。由于低资本占用、高收益的业务领域的市场份额是一定的,象个人住房贷款,国家对房地产的宏观调控力度不断加大,市场观望的气氛愈加浓厚,交易急剧萎缩。在增量市场空间缩窄的情况下,银行个人贷款竞争的重心已经转向存量,转向对方客户的互相挖掘。面对同样的“蓝海”领域,对既定市场份额的争夺,你失便是我得,商业银行之间的竞争是零和搏弈,获取市场份额的关键在于提高自身的竞争力。(1)积极改革体制,发展事业部制适应市场化运作的组织体制是事业部制。外资银行事业部制

12、很成熟,拓展个人业务等“蓝海”领域驾轻就熟。对外资银行实行国民待遇之后,国内商业银行发展事业部制是大势所趋。通过体制改革,对外构成单向的合力,以强大的穿透力,打破单一、分散的力量无法越过的市场壁垒,有效地扩大客户范围,形成规模经营收益。民生银行较其他同业先行了一步,近期建立了立足行业、专司公司业务销售的18个行业金融部,承担起公司业务专业化销售的职能。原有支行则转型为负责零售业务拓展与结算服务的平台,形成了鲜明的、具有现代零售银行特征的组织架构。招商银行提出了管理国际化的思路,在体制改革方面即将完成“对公业务上收、零售业务下沉”的部署,完成了个人资产审批体制、放款中心独立运作的体制改革,预计2

13、007年形成事业部制的雏形。(2)开展产品技术创新。比如个人贷款,目前产品创新集中在存量领域。各家银行创新的方向是新型的贷款模式,灵活多变的贷款途径。继深发行推出“循环贷”的承诺之后,民生、兴业相继实现了“想贷就贷、想还就还,一分种到账”的贷款自助模式。招商银行推出“随借随还”等新产品。不难得出结论,商业银行之间发生的市场份额竞争“零和搏弈” 的均衡点,就是寡头竞争的市场份额解。反映到各分行及支行内部客户经理之间,就是要在三个层次上拉开差距。第一层次:总行对分行之间的奖励拉开差距。银行的发展不仅涉及行外与金融同业,包括与外资银行的竞争,也涉及行内的竞争。按照EVA去分配效益工资,实际是分行间面

14、对“一块蛋糕”的零和搏弈,你失便是我得。总行应通过重奖EVA成绩更好的分行,推动战略转型和结构调整。第二层次:分行对各支行不同业务的奖励拉开差距。在EVA的考核体系下,支行的各项业务不再是撒胡椒面式的发展,而是更有针对性。分行对支行个人贷款等低资本占用、高收益业务的发展将给予更高的奖励,与一般的业务发展的贡献奖励拉开差距。第三层次:对员工激励拉开差距。对个人贷款、票据业务、中间业务等贡献卓著的员工,对EVA考核贡献突出的员工,与原来发展高风险资产,只对帐面利润贡献突出的员工拉开差距。三、商业银行内部各个分行之间的搏弈囚徒二难的选择(一) 经济资本分配的竞争。要想最大限度地扩展规模,各个分行第一

15、层面的搏弈就是尽量争取多分配一些经济资本。对于总行的经济资本总额,各分行面临的是零和搏弈。(二) 按照EVA考核来分配奖金,与原来按照帐面利润分配的原则相比,总行不是从分行拿走一部分利润,也没有减少分配给分行的效益工资总额,只是在此基础上改变了效益工资在分行之间的分配标准。在同样的账面利润下,谁的风险低、占用资本少,经济利润就高,可以获得的效益工资就多。总行是让各家银行之间自我竞争,把辫子相互抽在对方身上,促进个贷、中间业务等加速增长。对于今后的发展:各家分行面临这样的选择:(1)按照总行战略转型和结构调整的预定策略,沿着EVA的考核方向,加速发展低资本占用的业务;(2)继续按照原有的思路,发展传统高风险业务。(3)各家分行边走边看。比如,有两家规模相似的分行1与分行2对全系统的利润增长起着主导作用,其搏弈的结果有如下4种:发展低资本占用业务, 发展低资本占用业务EVA考核平分奖金, EVA考核平分奖金发展传统高风险业务, 发展低资本占用业务EVA考核成绩差, EVA考核获高额奖金 发展低资本占用业务, 发展传统高风险业务EVA考核获高额奖金, EVA考核低额奖金发展传统高风险业务, 发展传统高风险业务EVA考核平分奖金, EVA考核平分奖金总行政策失效。这种情况类似于“囚徒二难”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