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发白帝城》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60599918 上传时间:2024-01-3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早发白帝城》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早发白帝城》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早发白帝城》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早发白帝城》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早发白帝城》教学设计.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早发白帝城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认识5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2.过程与方法: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想象诗歌描绘的景色,体会诗人愉快的心情,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教学重点认识5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教学准备学生:搜集李白的相关资料。教师:生字卡片、课件、配乐。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一、交流资料、看图引入。1.孩子们,你们知道李白吗?他是个什么样的人?你知道他的哪些事?(学生交流自己搜集的有关李白的信息,背诵自己知道的李白的诗,老师可以简介李白小传及诗歌背景。)2.你愿意再学习李白的诗吗?好,今天我们就学习李白的另一首诗。3.出示图

2、片。提问:孩子们,仔细观察,图上有哪些景物?(层层叠叠的高山、深深的大峡谷、奔腾汹涌的长江、秀丽壮美的两岸景色、轻快自如的小船)对,这就是长江三峡一段的沿江景色,多么壮丽的山河,多么轻快的小舟,如此的美景,真令人喜悦欢畅。4.想想,如果是你站在船头,面对如此景色,你的心情如何?你会说些什么?5.想一想,李白又是怀着怎样的心情来描写这壮丽的景色的?(配乐朗诵)6.出示课题。从课题中,你知道些什么?(题目的意思是:早上从白帝城出发。)二、自读自悟,初知大意。1.孩子们,李白早上从白帝城出发,看到些什么?听到些什么?想到些什么呢?下面我们先自读课文,把字音读准,把古诗读通。要求:边读边勾画生字,把生

3、字多读几遍,注意“城”、“舟”是翘舌音,“辞”是平舌音,“城”是后鼻韵。2.同学们,生字你都认识了吗?现在我们认读一下生字卡片吧。(整体读、抽学生读、开火车读。)3.同学们都能把诗歌读正确了,下面我们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试着理解诗文,要求做到以下几点:(1)根据学习古诗的方法,先弄懂每个字(词)的意思,根据词义提示,试着理解句义,并猜猜每句说什么。(2)试着用自己的话讲讲全诗大意。(3)在小组中说说你最喜欢诗中的哪一句,为什么?4.各小组汇报学习情况,提出难理解的问题。(老师引导学生筛选问题,容易理解的,学生相互解决。难理解的留到探究诗文时解决。)三、了解诗意,感情朗读。1.读了诗句谁能说一说诗

4、人早上从白帝城出发,看见了些什么呢?想到了什么?哪些词你认为不好理解?2.根据刚才同学们的理解,同学们跟着老师边读诗歌边用自己的话把这首诗的意思说一说,好吗?(边想象边读课文。)(全诗大意:早晨离开了在彩云中间的白帝城,千里迢迢的江陵一天就可以达到。在沿江两岸猿猴不停的叫声中,轻快的小船已穿过重重高山。)孩子们说得真不错,你能不能根据诗的意思想象一下,你能想到些什么呢?(让学生说说想到些什么,再进行整理。)3.你最喜欢哪一句或哪些词?你觉得哪些词用得好?为什么?(让学生充分品味诗文的美。)现在,你能根据你的欣赏和想象,把当时的情景或诗人看到的情景画下来吗?(学生画画,老师放轻音乐烘托气氛。)4

5、.孩子们画得真不错,能够把李白看到的画下来。看着你们的图画,再听老师读读诗歌,你觉得这首诗给你一种什么感觉?(畅快、轻松)那么你们想知道李白为什么这么兴奋吗?因为在唐肃宗乾元二年(公元759年)春天,李白被流放夜郎(今贵州省遵义县附近),取道四川赴贬地。行至白帝城,忽闻赦书,惊喜交加,旋即放舟东下江陵。你说,他写这首诗时心情会是什么样的呢?试着体会一下诗人愉快的心情,看看诗歌该用什么样的节奏读。5.孩子们,现在我们听听配乐朗诵,来体会诗人的愉悦心情,好吗?6.假如你就是李白,你现在就站在船头,在这曙光灿烂的时刻,怀着兴奋的心情匆匆告别白帝城,顺水轻舟,眼望两岸壮美的景色,听着不绝于耳的猿猴叫声,想到很快就要回到家乡,你该怎样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呢?7.练习背诵。(分层次练习背诵。)四、识记生字,指导书写。1.读带有生字的词语,同桌互相交流一下。2.把自己最得意的识字方法说给大家听。如果你还能给这个字多组几个词,并用其中的一个词造句就更好了。3.仔细观察田字格里的字,讨论一下怎样才能把这几个字写漂亮。4.书写生字,老师个别指导。5.评价:同桌互评,集体赏评。五、扩展活动。同学们喜欢李白的诗吗?课后我们可以搜集李白的诗歌,开一个李白诗歌朗诵会,好吗?附:板书设计: 白帝城白帝(千里)(一日还)江陵 轻舟(已过)(愉快)万重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