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苯二甲酸二辛酯生产工艺规程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60598054 上传时间:2023-06-13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117.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邻苯二甲酸二辛酯生产工艺规程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邻苯二甲酸二辛酯生产工艺规程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邻苯二甲酸二辛酯生产工艺规程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邻苯二甲酸二辛酯生产工艺规程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邻苯二甲酸二辛酯生产工艺规程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邻苯二甲酸二辛酯生产工艺规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邻苯二甲酸二辛酯生产工艺规程(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邻苯二甲酸二辛酯生产工艺规程编号:Q/TRB-Z047T:2003天津溶剂厂二OO三六一、概述1产品名称:邻苯二甲酸二辛酯学名:邻苯二甲酸-2-乙基己酯别名:绝缘级二辛酯英文简称:DOP2产品的分子式、结构式、分子量分子式: C H O24 38 4OCH厂0-C -O-CH - CHCH )- CH22 3kC-O-CHjCHTCHJ - CHO 2 Ch 2325分子量:390.623产品的理化性质 性状:无色或微黄色非水溶性的油状液体,能与乙醇、丙 酮等有机溶剂相混溶,不溶于水。 物理常数沸点:370C(1.0325X105Pa,760mmHg) 折光率:1.4859 (20C)闪点:2

2、18.33C(开杯)粘度:81.4CP (厘泊)(20C)相对密度:0.9861 (20C)燃点:241C冰点:-55C熔点:-16C流动点:-41C体积电阻:1X1011 ( Q cm)比热:(50150C )平均为0.57卡/克蒸发热:23.6 千卡/克分子溶解度:在水中小于0.1%(20C)挥发热:(150C) 20mg/cm2小时4产品的应用范围 本产品是一种性能较好的主增塑剂,由于它具有较好的相溶 性,较低的挥发性,较低的抽出性,较好的低温柔软性良好的电器 性能及对热和光的抵抗性。因此,除广泛应用于聚氯乙烯薄板、薄 膜、人造革、硝酸纤维素、合成橡胶工业外还应用于电缆粒子制造, 医疗器

3、械等方面。5国内外生产工艺及本厂工艺简介目前,国外生产有以下几种工艺:酸性触媒生产工艺(硫酸或 对甲基苯磺酸)、非酸触媒生产工艺(金属氧化物,两性触媒,或 酯类触媒)及无催化剂工艺,在单元生产方式上有连续法(各工艺 单元均连续),半连续法(脱醇、中和连续)及间歇法,目前,国 内以硫酸为触媒的生产工艺正在逐步转向非酸触媒的生产工艺,单 元生产方 式连续法和间歇法兼有。6我厂目前的生产工艺为间歇法非酸触媒生产工艺。二、产品质量指标1产品现行质量标准和内控标准注:产品标注的各项指标检验方法均按“增塑剂统一检验方法”规定进行,内控指 标各项指标按国家 GB/T11406-2001 制定,引用 GB/T

4、1664-1995;GB/T4472-1984; GB1672-1988; GB/T6489.16489.4-2001。Q/12HG3757-2003产品等级 指标指标名称优级品绝缘级品级品合格品色度(Pt-Co)号W30404060纯度,%三99.599.099.099.0密度(20C) g/cm 30.982 0.9820.982 0.9820.9880.9880.9880.988酸度(以苯二甲酸计),%W0.0100.0100.0150.030水分,% W0.100.150.150.15闪点,。C三196195192192热处理后色度(Pt-Co)号4050体积电阻率X10 11 0 c

5、m 三1.01.0热处理后酸度(以苯二甲 酸计),% W0.0250.025热处理后体积电阻率,X 10 11 0 cm 三1.01.0三、使用原料及水、电、汽能耗1所用原料的理化性质及储运和使用时注意事项 原料的理化性质A. 邻苯二甲酸酐(俗称:苯酐)分子式: C H O843分子量:148.12OO结构式:O外观及性状:外观为白色或微带其它色调的鳞片状或结晶粉末,有吸水性,水解成邻苯二甲酸,本品难溶于冷水,溶于热水、乙醇、乙醚、苯和氯仿等。可燃,遇明火、高热、强氧化剂有燃烧的危险,易升华,储运时应避免受潮及燃烧。物理常数:熔点:131.2C闪点:165C(开口)自燃点:570C沸点:295

6、C密度:1.202g/cm3 (140C) 蒸汽压:lmmHg(96.5C) 0.13kPa8.7mmHg(140C) 0.16kPa爆炸极限:1.710.4%最小爆炸浓度:0.015g/LGB/T15336-94指标名称指标优等品级品合格品夕卜观白色鳞片状或结晶性粉末白色微带其它色调的 鳞片状或结晶性粉末熔融色度(色度号)W2050100热稳定色度(色度号)W50150结晶点C三130.5130.3130.00纯度三99.599.599.0游离酸含量% w0.50.50.5灰分% w0.05注:本厂使用标准为优等品、一级品。B. 辛醇:(2-乙基己醇) 分子式: C H OH8 17分子量:

7、130.23结构式:C H2 5CH(CH ) CHCH OH3 23 2外观及性状:无色透明无悬浮物油状液体,有特殊气味,微溶于水,能与大多数有机溶剂混溶。对眼结膜及鼻膜有刺激性。本品可燃,遇明火、高热和氧化剂 有发生燃烧的危险,储运时应注意以上特性。理化常数:相对密度:0.834 (20C)粘度:10CP(20C)凝固点:-76C沸点:183.5C(760mmHg)闪点:81.11C折光率:1.4328比热:0.564 (卡/克度)受温度影响密度d20的变化:0.00073/1C4体积膨胀系数(1020C): 0.00088/C汽化潜热:98卡/克度溶解度( 2 0 C ) :辛醇在水中0

8、 . 1 % (重量)水在辛醇中2 . 6% (重量)共沸组成:(760mmHg)醇20%,水80%;共沸点为99.1C醇42.1%,水57.9%;共沸点为96.7C辛 醇 YQB-07指标名称指标优等品._-牡 口 等口口合格品色度(铂-钻)101015密度(20C) g/cm30.831 0.8330.831 0.8342-乙基己醇含量%99.599.098.0酸度(以乙酸计)% W0.010.02羰基化合物含量(以2-乙 基己醛计)% W0.050.100.20硫酸显色试验(铂-钻)# W253550外观无色透明液体,无悬浮物注:辛醇(2-乙基己醇)允许使用规格:优等品、一级品。C. 钛

9、酸四异丙酯 分子式: C H O Ti12 28 4物化性质:无色或浅黄色透明液体,在潮湿空气中发烟,在水 中易分解,溶于多种有机溶剂,毒性未知,具有刺 激性作用。遇热、明火、氧化剂有燃烧的危险。沸点:232C(1333Pa) 凝固点:14.8C熔点:20C相对密度: 0.955 ( 25 C)折射率:1.46粘度:2.11mPas闪点:12C灭火剂: CO 、1211、砂土、干粉2钛酸四异丙酯 YQB-25项目指标外观常温下无色透明或微黄色液体TiO含量,%28.01.02D.纯碱分子式: Na CO23分子量:106物化性质:白色粉末状结晶,与酸起中和反应,易溶于水。项 目指标优等品一等品

10、合格品外观白色结晶粉末总碱量(以Na CO计),%三23199.298.898.0碳酸钠 YQB-13E.活性炭外观及性状:黑色粉末、粒状或棒状固体,有很强的吸附性和 脱色性。活性炭 YQB-14指标名称本厂指标脱色力,(亚甲基蓝) mL三10水分,% W5.0外观黑色粉末原料使用和储运时的注意事项A. 2-乙基己醇:应注意储存于通风仓间内,远离火种、热源,应与氧化剂分开。B. 苯酐:储存于通风干燥的仓间内,远离火种、热源,应与氧化剂隔离存放。C. 钛酸四异丙酯:存放在阴凉通风处,密封保存,与氧化剂等隔离存放。D. 碳酸钠:密封保存、防潮、与酸隔离存放。2. 原料理论消耗定额苯酐:379.5k

11、g/1,成品;辛醇:666.7kg/1,成品3. 动力消耗定额水:0.91/1电:35kWh/1汽:0.21/1煤:0.0761/14. 本单位历史最好水平及国内先进水平本单位历史最好水平:苯酐:379.6kg/1(2001年)辛醇:670.0kg/1(2001 年)行业先进水平:(山东宏信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苯酐:380.0kg/1辛醇:668.0kg/1四、反应原理及工艺条件(一)反应原理1酯化工序 此工序主要反应是酯化反应即苯酐和辛醇在催化剂和加热的 条件下生成邻苯二甲酸二辛酯和水。反应分两步进行。第一步:苯酐和辛酯反应生成苯二甲酸单辛酯,以下式表示OO+ C8H17OHO120 130C

12、A O_C H817OO此反应不需要在催化剂作用下即可进行,温度在120130C时 反应可以基本完成。第二步:苯二甲酸单辛酯和辛醇反应生成苯二甲酸二辛酯和水 以下式表示:O-C8HOOOOH8 17H8 17”C H OTi1+叩少=+ H2O此步反应需要在 Cat 钛酸四异丙酯作用下进行,反应液温在 225235C可以基本完成。酯化反应的总反应式为:O0+ 2 CbH/HOOC H OTiOH8 17H8 17+ H2O此反应为一可逆反应,为使反应尽快向形成酯的方向进行必须 将反应过程中生成的水迅速从反应体系中移出(移除水比移除酯来 的容易,且有利于提高原料苯酐利用率)。为加快反应速度,反应

13、过程中采取如下措施:A. 加入适量钛酸四异丙酯作Cat,以降低反应活化能。B. 增加反应醇的浓度,反应过程中使醇超过反应的理论量, 其目的是:a根据质量作用定律:增加辛醇浓度可以促使反应向生成酯 的方向进行,提高苯酐转化率。b醇与反应体系中的水形成共沸物经冷凝冷却后利用冷凝液 辛醇和水的比重差异将水分出(共沸组成为辛醇 20%、水 80%,该组成下的共沸点为99.1C)。c.采取常压高温酯化。2脱醇后处理工序(即间歇脱醇工序) 酯化打料闪蒸闪蒸是一个醇、酯分离过程,采取酯化酸度合格后,利用酯化 余热,在真空条件下,将酯化反应过程中过量醇大部分脱出,经冷 凝冷却后收集到醇水收集罐中。 处理酸值与降色 此工序是为了中和未反应完全的单酯酸,使粗酯酸度合格,同时改善成品色泽、破坏催化剂的处理过程。此工序是一个化学过程。主反应为碳酸钠与未反应完全的单酯酸进行中和反应,其反应 式为:Na2CO3+ H2O +C H817OOOO8H17+ NaHCO3副反应为邻苯二甲酸二辛酯的皂化反应,处理时,处理剂加入量过多,物料呈碱性,在操作温度下会发生酯的皂化反应,其反应式为:广 -CoC H c ll1+2Na CO + 2H O*C一C8H172 32oC-ONaC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