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标的可比性链4.doc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60597771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指标的可比性链4.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指标的可比性链4.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指标的可比性链4.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指标的可比性链4.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指标的可比性链4.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指标的可比性链4.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指标的可比性链4.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价格的可比性:如果指标是货币单位时,要注意价值计算所采用的那种价格形式(现价、可比价格、不变价格)注释:现行价格(当年价格、现价):是指报告期的实际价格,即产品和劳务在生产和交换时实际发生的市场价格。使用这种价格计算的数字,是为了使国民经济各项指标互相衔接,便于考查当年社会经济效益,便于对生产与流通、生产与消费、生产与分配进行经济核算和综合平衡。可比价格:是指在不同时期的价值指标对比时,扣除了价格变动的因素,以确切反映实物量的变化。按可比价格计算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直接用产品产量乘某一年的不变价格计算;另一种是用价格指数换算。不变价格:在一段较长时期内以某一时期(或时点)的价格作为计价标准计

2、算产品的价值量。建国以来,按国务院统一要求,在不同时期规定不变价格的计价标准。新中国规定了五次不变价格,即1952年不变价格;1957年不变价格;1970年不变价格;1980年不变价格;1990年不变价格。例如:计算税收弹性,用税收增长率除以GDP增长率,但通常统计部门发布的经济数据如GDP、工业增加值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的增长比率都是以不变价计算的增长率,而税务部门的数据通常是以现价计算的增长率,因此,在税收弹性计算中不能直接采用经济数据的不变价增长率与税务部门的现价增长率,需将经济数据的不变价增长率换算成现价增长率或将税务部门的现价增长率换算成不变价增长率。换算公式:现价报告期指标现价

3、基期指标现价增长率= -1=现价发展速度-1价格指数100不变价报告期指标不变价基期指标=* -1=不变价发展速度-1不变价增长率=不变价发展速度-1=(现价发展速度/价格指数)-1例如:例如:某省税收收入现价发展速度为111.1%,该年物价总指数为102.9(%),则不变价增长率为(111.1/102.9-1)*100%=8.0%,2、正确选择对比基数对比标准是指相对指标的分母项。如果对比标准选择不当,通过相对指标的比较则难以得到正确的对比分析结论,因此对比标准的选择一般要结合研究目的以及研究对象的性质特征来加以确定,使其能够真实反映客观经济情况。例如,设有A、B两个税务局进行能级考核,A局

4、50人,其中不及格10人,B局80人,其中不及格15人。试用结构相对指标分析哪个税务局考核好一些?利用两种对比标准来进行分析说明。一种对比标准是各局的人数,分别求得A局不及格率为20(10/50=20%),B局不及格率为18.75%(15/80=18.75%);另一种对比标准是不及格总人数(35人),分别求得A局不及格人数比重为40,B局不及格人数比重为60。如果从第一种对比标准的结构相对指标来看,考核情况是B税务局好于税务局;如果从第二种对比标准的结构相对指标来看,考核情况则是A局好于B局。但是这种对比标准没有考虑各局参考人数的多少,不能准确反映各税务局考核状况。因此,第一种对比标准是正确的

5、。3相对指标应与总量指标结合运用相对指标一般是两个有关的绝对数对比的比值。通过对比把原来的绝对数抽象化了,从而掩盖了绝对数之间的差别。计算相对指标时,由于作为基数的绝对数大小不一,常常会出现这种情形:一个不大的相对数,所代表和说明的绝对数可能很大。在相应的情况下,相对数很大,而代表和说明的绝对数也可能很小。若仅满足于分析相对指标而不与绝对指标结合运用,就容易受“很大”或“很小”的百分比所迷惑,作出错误的结论。所以,在应用相对指标对社会经济现象进行研究时,为了正确认识事物总体的性质和特征,还应注意运用分组法,把组相对指标和总相对指标结合起来进行分析,以得出正确的评价。v 绝对数太小不宜计算相对数,更不能用百分数4各种相对指标结合运用各种相对指标作用不同,每种相对指标只能说明事物现象的某一方面。要全面正确认识事物,必须把各种相对指标结合起来运用。例如,我们要研究某年某一市或县国民经济运行状况,就要看它的国民经济主要计划指标是否完成,与上年比较是否增长,主要比例是否协调,经济效益是否提高,与经济条件基本相同的市或县比较,是先进还是落后,而要对这些问题看得准,作出正确的判断,就要同时计算计划完成相对数、结构相对数、动态相对数、强度相对数和比较相对数,这样才能全面说明这个市或县该年国民经济运行的状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